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8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说到弄清事实,不要认为这是很容易的工作。我们都看过电影《罗生门》,这部电影是说,在荒僻的地方发生了命案,案发时,有三个人在场,法官就把三个人传来,询问命案发生的经过情形。一问之下,三个人说出来的大异其趣,每个人都有私心,每个人描述事实经过的时候,都顾到怎样对自己有利。A             从别人口中所听来的事实未必靠得住。

既然耳闻是虚,B             ?也不尽然。莫拉维亚在他的小说里面,描写一对新婚夫妇吵架,丈夫说结婚那天请酒,咱们桌上坐了十三个人,太不吉利了。太太说,没有那回事!我数过的,只有十二个人。夫妇莫衷一是,由小吵变成大吵。岳母大人赶来调解,对他们说,那天席上既不是十二个人也不是十三个人,事实上是十四个人——十二个成人外加两个孩子。当新郎计算人数的时候,有个孩子钻到桌子底下去了。当新娘计算人数的时候,两个孩子都钻到桌子底下去了。这个故事提醒我们,即使是我们亲眼看见的事,我们的观察可能不够周密,以致所得到的印象不够正确。C             ,因为我亲眼所见的,我们容易自负、自信。

我们现在发现了真正的困难,一方面,我们深深知道必须把事实真相弄清楚,另一方面,我们又深深知道,所谓真相大白并不容易。人生太复杂了,许多事情不像当众打太极拳来证明四肢灵便那样简单,弄清事实真相,往往要下许多工夫,用许多方法。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B.穿着厚布单衣的都市闲人,立在桥头树底微叹:“唉,天可真凉了——”
C.我派人到无锡打听过。——不过也许凑巧你会知道。
D.哦,这真是一群强盗!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
2.文中加点的两处成语使用有误,请写出恰当的成语来改正。
3.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4.能否把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成“从别人口中所听来的事实靠不住”?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4-04-2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鞋子分左右脚,这是现在大家都知道的常识。但如果时光能回到几百年前,鞋子分左右脚,还是颇为另类的现象。在几千年的时间里,古人穿鞋始终不分左右。

     ①     ?不是的,古代制鞋的材料多较为柔软,如草鞋、麻鞋,即使用动物皮,也处理得很柔软。而且,古人的鞋子做得相对宽松,尺码较大,不会有穿不上或是磨脚的现象。有意思的是,古鞋不诉尺玛,只说鞋号,称“脚第几”。

虽然穿鞋不分左右,     ② 。试鞋时,一般会先伸左脚,只要左脚能穿下,右脚就不用试了,这是因为人的左脚一般比右脚稍长一些。

其实,鞋子不分左右的不止古代中国。西方鞋子开始分左右始于1818年的美国,距今约两百年;而中国第一双分左右的皮鞋诞生于1876年,可见,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与文中“脚第几”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文章有诗、词、歌、腻、论著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题,有“大文章”或“小品”。
B.药物生产过程需要青蒿素含量高的青蒿,“523”项目的大团队成员在四川找到了含量高的青蒿。
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D.古人对于写文章有个基本要求,叫做“有物有序”,“有物”就是要有内容,“有序”就是要有条有理。
2.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4-04-24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如东县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勾践、李白、范仲淹……历史上,不甘平庸的人有很多。因为拒绝平庸,才有了勾践①的气魄,他坚守信念,苦心人终“三千越甲可吞吴”,成就一方霸主。因为拒绝平庸,才有了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迈,他高吟“天生我材必有用”,他的②激荡着沧浪之水,点缀了他一生的精彩。因为拒绝平庸,才有了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雄心勃勃。他梦回连营,北望神州,感叹千古兴亡大事:他登高远眺,沙场点兵,尽览五十弦外的马蹄声。因为拒绝平庸,才有了范仲淹“将军白发征夫泪”的决心,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即使是饥寒交迫他也③。拒绝平庸,是一种精神,是生命之路的“引航灯塔”。为人不可平庸,平庸让人萎靡不振;处世不可平庸,平庸会让人失去原则。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下列四句引号的用法和文中“引航灯塔”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B.父亲的话让我意识到,要打破我们父子之间这层令人悲哀的“厚壁障”太难了。
C.如果某一所房子画上了一个红十字,大家就知道,这所房子的主人受到了“菲默法庭”的判决。
D.著名画家徐悲鸿笔下的马,正如有的评论家所说的那样,“形神兼备,充满生机”。
2024-04-24更新 | 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南宁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同食物相关,的表达有很多,比如“化悲愤为食量”“别难过,没有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伤心,实在不行就两顿”等等,这暗示着食物与情绪之间有着紧密关系。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既说明了食物作为生存之本的重要性,也说明了食物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是否可以地大量进食或依赖控制进食来安抚情绪?科学告诉我们:不可以。

情绪大多来自日常生活中,人或物对于个体的某种深刻的内在情绪体验,比如抑郁体验、焦虑体验等。以此为例,抑郁多为当下的困扰,内心感觉无法摆脱或无力处理;焦虑多见对未来的无措,内心紧张,。类似的情绪体验都是我们对生活失去了掌控感或安全感。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迫切要找到一个能被控制的内容,去抵消或释放,让自己快速离开失控的体验,内心回归到稳定状态。

为什么我们会选择进食来调节情绪?其一,食物拥有便捷、易得的特点,具有便利性;其二,食物带有养育、滋养的“母亲”般的属性,具有习惯和依赖性。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多处用了引号,下列四处引号中用法和其他三处不同的一项是(     
A.“化悲愤为食量”。
B.“别难过,没有一顿美食解决不了的伤心,实在不行就两顿”。
C.常言道,“民以食为天”。
D.食物带有养育、滋养的“母亲”般的属性。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并写出修改后的句子,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不得改变原意。
2024-04-2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浙里特色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学界,水母雪兔子的生存地还有一个名字——高山冰缘带。这是高山生态系统中的顶层,越过高山冰缘带,便是永久积雪带,高等植物无法生存,偶有鸟类飞越,却无法长时间生活。

在这样的环境里,生存之艰难,可想而知。

还好,水母雪兔子自带“棉袄”!它的一身棉毛可以让植物内部空间充满空气,较好地缓冲温度变化带来的伤害。这样,无论是在强辐射的白天,或是在温度骤降的夜晚,水母雪兔子身体内都能保持相对稳定的小环境。

此外,水母雪兔子的棉毛还可以防止雨水花粉的冲刷,保证其花粉的数量和质量,有利于提高繁殖成功率。

正是因为生存艰难,水母雪兔子一生只能开一次花。从种子落地开始,水母雪兔子经过长期的蛰伏,从石缝中挣扎绽放出花朵,它战战兢兢地努力汲取营养,一旦花朵被破坏,数年的努力功亏一篑。

1.下列句子中的“对”与文中加点的“对”,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两个人越说越投缘,越说越对脾气。
B.对事不对人,是讨论问题应遵守的原则。
C.幸亏他帮忙,你要对他表示谢意。
D.出门前对着镜子照照,把头发梳理整齐。
2.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画横线句子的引号用法完全一致的是(     
A.我游泰山只用了半天,真可用“走马观花”这个成语来形容。
B.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C.如果你是“未经登记”的陌生人,你就无法进入管理严格的小区。
D.高科技让那些沉睡千年的古物“活”在了今人面前。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达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结合材料具体分析。
2024-04-24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地区含周边重点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国庆档上映的喜剧电影《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是一部现实题材电影,讲述了失意的篮球教练魏国铮,带领一群患有心智障碍却身怀绝技的热血青年组成“仁爱之家”篮球队,克服重重困难,向篮球冠军发起挑战的故事。它没有铺陈悲伤的基调,而是以平视的叙事角度塑造人物、讲述剧情。电影中,教练魏国铮对所有队员__________,没有因为队员的特殊情况,就对他们敷衍塞责或过度保护。这种对等的创作理念将对特殊群体的关爱__________地融入生活,让观众走近这个群体、了解这个群体,进而给他们更多宽容和支持。

电影多次呈现“仁爱之家”的篮球队员在大海边进行训练的场景,汹涌的波涛与快乐的氛围__________,给人以奋进的力量;“仁爱之家”颇具童话色彩的大门与室内的原木家具,构成爱意浓浓的温暖空间;还有那些被命名为“小白”“魏翔”的手工玩偶,无不向世界透露着童真与纯粹。这些场景从侧面展现了创作者对生命的尊重和剧中人物对生活的热爱。正如片名“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影片讲的不是胜利,而是尊重。创作者试图通过亦庄亦谐的故事讲述,呼吁人们以仁爱之心面对人生的各种境遇,进而表达“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的主题。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下列选项中,与材料中加点的“仁爱之家”中的双引号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奎宁,俗称“金鸡纳霜”,是一种生物碱。
B.在水底的鱼群中可能有一些鲤鱼“科学家”。
C.在《诗经》里就有“如鸟斯革,如翚斯飞”。
D.“树叶”可以不用多说,在古诗中很少见人用它。
3.假如你是电影宣传部的一员,要推广这部电影,请你为电影写一则宣传语。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语言富有文采,具有吸引力;不超过70个字。
2024-04-24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沧州市泊头市沧州八县联考期中考试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呼蓝别斯,大片的森林,大片的森林,还是大片的森林。

马合沙提说,走夜路要大声地歌唱。当走在森林深处,在前面是悬崖边的大石头下,那团黑乎乎的大东西说不定就是大棕熊呢!大棕熊在睡觉,在马蹄声惊扰到它之前,请大声歌唱吧!远远地,大棕熊就会从睡梦中醒来,它侧耳倾听一会儿,沉重地起身,一摇一晃走了。一起唱歌吧!大声地唱,用力地唱,“啊啊”地唱,闭着眼睛,捂着耳朵。忘情歌唱吧,嗓子眼开最美的花。歌唱吧!

夜行的人,若你不唱歌的话,不惊醒这黑夜的话,就永远也走不出呼蓝别斯了。我也曾作为实实在在的形象听过你唱歌。还是在黑夜里,你躺在那里唱着,1)连木屋屋檐缝隙里紧塞的干苔藓都复活了,湿润了,膨胀了,迅速分裂、生长,散落肉眼看不到的轻盈细腻的孢子雨。你躺在那里唱,突然那么忧伤,我为不能安慰你而更为忧伤。我也想和你一起唱,却不敢开口。2)于是就在心里唱,大声地唱啊唱啊,直到唱得完全打开了自己为止。然后我的身体沉沉睡去。但这样的夜里,哪怕睡着了仍然还在唱啊,唱啊!大棕熊你听到了吗?大棕熊,以歌为分界线,让我们生活得更平静一些吧,更安稳一些吧……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下列句子中的“你”和文中加着重号的“你”,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这样大的西瓜真少有哇!”战士们你一句我一句地称赞。
B.你要是感觉老王说的话正确,就坚定执行吧。
C.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
D.你的生日——四月十八——每年我总记得。
3.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标示的停顿,有时很有表现力。文中有两处画波浪线部分,请任选一处,分析其中的逗号是怎样增强表现力的。
2024-04-23更新 | 7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漳州市十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鄂西南的一个小山村,有一棵神奇的树。A它为植物分类学树立了一座丰碑,让约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此考察。

为什么在世界上的水杉多已灭绝之时,鄂西南方圆600多平方公里版图上的水杉却香火不灭,延续至今?利川市得天独厚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让这里成为呵护水杉存续至今的方舟。利川平均海拔1100米,而磨刀溪海拔达1400米,这里四周都是高山峡谷,飞瀑流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地势南低北高,夏天南风浩荡,雨量充沛,冬季朔风被阻,严寒难侵,,而土壤中富含稀有元素硒,更是大大增强了植物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往远说,,是侏罗纪时期形成的紫色砂岩,侏罗纪以来很少变化,也未受燕山运动的影响,所以,古生植物得以留存。

B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鄂西南的人民世世代代有植绿、护绿、爱绿、敬绿的传统。人们把先祖种植的或自然生长的水杉树当作祖传家珍,,要亲手栽一对夫妻树,以志百年偕老;家里添了子孙时,也要种一棵水杉,以示祝福。

1.文中两处画波浪线的句子都有病语,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2.下列选项中引号的用法和文中“方舟”引号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新时代的利川,把水杉“文章”写得精彩传神。
B.东至黄海、东海沿岸,都有这棵母杉的“子孙后代”。
C.这是一棵水杉模式标本树,被誉为“水杉之母”。
D.鄂西南方圆600多平方公里版图上的水杉却“香火”不灭。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有时钓鱼的人是熟人,人家来钓鱼时,见到了三三,知道她的脾气,就照例不忘记问:三三,A许我钓鱼吧三三便说:鱼是各处走动的,又不是我们养的,B怎么不能钓

钓鱼的是熟人时,三三常常搬了小小木凳子,坐到旁边看鱼上钩,且告给这人,另一时谁个把钓竿撇断的故事。到后这熟人回到磨坊时,把所得的大鱼分一些给三三家。三三看着母亲用刀剖鱼,掏出白色的鱼脬来,就放到地下用脚去踹,发声放一枚小爆仗,听来十分快乐。鱼洗好了,揉了些盐,三三就忙取麻线来把鱼穿好,挂到太阳下去晒。到有客时,这些干鱼同辣子炒在一个碗里待客,母亲想到折钓竿的话,将说:这是三三的鱼。三三就笑,心想着:怎么不是三三的鱼?潭里的鱼若不是我照管,早被看牛小孩捉完了。

三三一般小孩,换几回新衣,过几回节,看几回狮子龙灯,就长大了。

1.对文学作品来说,标点符号的使用对表情达意有重要的作用。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为什么不用问号而用句号?请简要分析。
2.语言文字运用Ⅰ和Ⅱ中有四处加点的“如”,与下面例句中“如”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必须与一位名人如赵太爷者相关,这才载上他们的口碑
A.如“坟墓”“瓦菲”“园地”“灶火”“炭灰”等事物
B.发声如放一枚小爆仗
C.母亲如想到折钓竿的话
D.三三如一般小孩
2024-04-23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4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从钱塘、富春溯江而上,经富阳到桐庐,整整走了九小时,约莫有二百里的水程。清早启碇,沐着袭人的凉意,上面是层云飘忽的高空,下面是一江粼粼的清流。①水天相连,交接处迎面挡着一道屏风似的山影。——这的确是屏,不像山,动人的是那色彩,浓蓝夹翠绿,深深浅浅,像用极细极细的工笔在淡青绢本上点出来的。这一路上去,目不暇接的是远远近近的山,明明暗暗的树,潮平岸阔,风正帆轻,偶或在无穷的原野中出现临河的小村小镇,听听遥岸的人声,也自有一种亲切和喜悦。

过了富阳,因为连日阴雨,山上的积水顺流而下,满江是赭色的急湍。船行本是逆流,这一来走得更慢。时间太久了,不断的“疲劳欣赏”渐渐使人感到单调。直到壁立的桐君山在船头出现,这才士气大振,似乎发现了新大陆。②它巍然矗立,那么陡峭,那么庄严,似乎颇藐视我这昂首惊喜的游人。山上没有什么嶙峋的怪石,却是杂树葱茏,有一株不知名的花树,众醉独醒,开得正在当令。绿云掩映之间,山巅掣出几间缥缈的屋子,有人正在窗前探首,悠然向江心俯瞰。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呜——呜——呜”,见妈妈不理自己,小男孩索性放声大声哭起来。
B.周朴园顿了一下,说:“那个时候在无锡的人,我倒问过,可是——”
C.正在犹豫之时,一个矮小而结实的日本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
D.这回,连他也纳闷了。——究竟是计算的方法失误,还是运用不到家?
2.文中画横线的两个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指出并简要赏析。
2024-04-23更新 | 2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