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标点符号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81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萧乾在担任《大公报·文艺副刊》主编时,发表过杨绛的一篇作品,并将稿费兑换成外汇,寄给已经随丈夫钱锺书前往英国的杨绛。47年后,萧乾偶然听说钱锺书夫妇的住处离家不远,就抽空前去拜访这两位几十年未见的老朋友。让萧乾意外的是,钱锺书开门后见到是萧乾前来,竟然躬下身子热情相迎,甚至还        地对里屋的杨绛说:恩人来了!这时,杨绛也迎了出来,夫妇二人你端茶、我倒水,好不殷勤。这一番热情的礼遇倒让萧乾很纳闷,他也没多问,只是寒暄几句就走了。此后,钱锺书夫妇也经常到萧乾家串门,并总以恩人相称,萧乾仍        。有一天,萧乾与钱锺书小酌时,终于忍不住问道:先生德高望重,与我也未曾有亏,为何总称我为恩人?钱锺书道:你还记得47年前,曾经给杨绛寄过稿费吗?那时正是我俩在英国最困难的日子,你可是帮了我们一个大忙哪。萧乾怔怔地想了半天,才记起当年的那件小事。他万万没想到,时隔近半个多世纪了,这位大学者将它依然铭记在心,念念不忘。他不禁感动地说:原来如此!我对每个作者都是        ,为他们服务只是我的本分而已呀!钱锺书却坚持说道:只要是帮助他人的事,分内分外又有何差别?我还是应该感激你呀!萧乾的忘却与钱锺书的记住尽管表面上意思相反,却折射出一种同样可贵而高尚的人格与美德的光芒。

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3.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忘却”与“记住”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家乡有一句“日晕三更雨,月晕午时风”的俗语。
B.说他“特别”,是因为他爱种树到了忘我的境地。
C.众所周知,宁夏有“塞上江南”的美誉。
D.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2024-03-10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西宁市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聆”和“听”同义,但“聆者,听之知微者也”,“聆”有侧耳细听的意味。汉代扬雄《法言·五百》有“聆听”连用,如“聆听前世,清视在下,鉴英近于斯矣”。这里的“聆听”表示仔细倾听,带有敬幕和尊崇之意。“聆听”是一个同义并列结构的合成词,表示集中精力认真地听,指虔诚而认真地听取,带有恭敬的感情色彩,_,也含有对说话者的崇敬之情,多用于书面语或者较为正式的场合。

无论听者和说者是何种关系,何种身份,“聆听”都含有听者用心认真听的意味,表示听者的谦逊和听者对说者的尊敬,往往在“聆听”前面有“亲自”“亲耳”“当面”“认真”“仔细”等表示恭敬的修饰语。“聆听” ,跟说者无关。从这个意义和用法上看,“谢谢聆听、感谢聆听、敬请聆听、感谢各位的聆听、谢谢领导/专家的聆听”一类的说法是不怡当的, ,不符合谦逊含蓄的文化传统。

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与文中“聆者,听之知微者也”用法相同的一句是(       
A.如同盖房子需要砖石一样,词和短语就是语言表达的“砖石”。
B.“公书林”还帮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即看英文杂志。
C.从《礼记·学记》中的“玉不琢,不成器”开始,人们一直在探索学习之道。
D.但我们没有人根据了“礼尚往来”的仪节,说道:拿来!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024-03-1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越窑青瓷烧制技艺传承人吴佳佳1988年出生于浙江丽水龙泉青瓷世家,自幼便受父母熏陶,对青瓷烧制技艺 (1) ,“我自2009年开始学习青瓷制作工艺,深深地被她的静态润玉之美所吸引,经过不断潜心学习掌握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却也发现制瓷并非易事”。

做瓷器有句老话,进门揉泥学三年。”吴佳佳回忆,“这是和泥巴之间最深情的触碰。如果泥巴没揉好有气孔,韧性不够,烧制出来的瓷器就有可能会出现很多问题。”她告诉记者,手工制作瓷器的烧制成功率平均每窑只有30%左右,每一个环节的 (2) 都必不可少,只有在不断接受失败中才能走向成功。研习陶瓷技艺,不仅需要有恒心、匠心,更需要经得住一次次磨炼,懂得随时调整好自己的状态,“有的瓷器制作需要个把月的时间,其间遇到状态不好的时候,就会停下来,有时候灵感突然来了,会一直做到深夜,用心烧制出自己心中的千峰翠色”。

作为年轻一辈的制瓷人,不但要钻研越窑烧制的传统技艺,同时还要与时代相结合,烧制出有现代意义的新越窑。今年5月,在第十一届中国(浙江)工艺美术精品博览会上,吴佳佳的作品《忆江南》捧得金奖。作品使用灰釉和青釉两种釉色结合,把江南旋转进泥里,模拟出千峰翠色、瓦檐石桥;又运用跳刀装饰纹,将细雨、润土的故事 (3) ,讲述记忆中忘不掉的江南独好。

记者看到,沐青轩的手工体验区里,几个小朋友正在体验手工制作瓷器。吴佳佳介绍,不仅这里作为非遗传承基地,经常组织学校的小朋友来此体验青瓷烧制技艺,还免费当地的豆腐、风筝、面塑、剪纸等非遗项目提供支持推广活动场地

1.请在文中划横线的空白处填上对应的成语,使之语意连贯、简明。
2.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请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3.与原文下划线句子引号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原文句子:“做瓷器有句老话,进门揉泥学三年。”
A.“唉,天可真凉了——”“可不是么?一层秋雨一层凉了!”
B.它一下就让我们想起杜甫的诗——“群山万壑赴荆门”。
C.你现在反悔已经来不及了——你已经没有“做”或“不做”的自由了。
D.“我胖得够美了!”这里豌豆说,“我胖得要爆裂开来了。”
2024-03-1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怀化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用美育涵养美丽心灵,不妨从引导年轻人热爱艺术开始。古往今来,中华大地上各种艺术形式和多种艺术风格交汇碰撞,艺术作品百花齐放。透过敦煌壁画,可以感受中西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体会不同文化相融的魅力;透过杭州2023年亚运会场馆大莲花可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内涵,欣赏丰富多彩的中国元素……经过认识和理解优秀的中华大地上的艺术作品,年轻人可以形成开阔的视野和包容的心态,增加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引导年轻人了解、欣赏中国文艺作品之美,有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在源远流长的中华美学传统中,古代先贤们秉承德艺双馨”“艺品如人品等理念,将优秀道德情操和家国情怀融入美学的内容与形式之中,并通过文学艺术作品呈现出来,润物无声地感染着一代代中华儿女。

1.请指出下面文段中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     
A.百花齐放B.丰富多彩C.源远流长D.润物无声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横线处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鲁迅先生的行动写照。
B.在“娱乐至上”的环境下,一些网络平台、综艺节目等不惜挑战社会公序良俗。
C.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D.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
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24-03-10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三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盏孤灯一刻刀,一柄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扩充着人类文明的边际,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推崇工匠精神到赞叹工匠精神,见证着浮躁风气、短视心态对社会的自我疗治,对超凡品质、美好器物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1.文中加点的词语不可以用括号内词语替换的一组是(     
A.炉火纯青(得心应手)B.废寝忘食(握发吐哺)
C.巧夺天工(鬼斧神工)D.物我两忘(宠辱皆忘)
2.下列句中的冒号,与文中画波浪线处冒号的使用方法相同的一项(     
A.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
B.读书的好处是:养气,博才,明智。
C.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D.我常觉得这中间有着宿命的味道:仿佛这古园就是为了等我,而历经沧桑在这儿等待了四百多年。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天,在堆山石的向阳处,一丛伏地的迎春突然间映入你的眼帘,密集的枝条上,已经布满黄色的花蕾。再转过一个树林、一处院墙的拐角,又见一大片明黄的迎春,似乎早已在那里等候你多时。春讯,惊喜,就这么突兀地出现了。回家的一路上,回家的那一个夜晚,你满脑子都会想着那一片片耀眼的迎春花。

短短几天后你若再去植物园,蓦然发现一簇簇半人来高的连翘也开花了,也是那种令人惊喜的明黄。冰封了一个冬天的湖面融化了,露出还带着寒意的春水。冰冻的泥土也苏醒了,柳条已经嫩绿,成片的柳林,把湖畔也晕染成一片嫩绿。黄叶村的院子里,杏花已绽出淡粉,笑盈盈倚墙而立。几只黑白相间的花喜鹊欣欣然飞来。作为植物园真正的主人,它们养尊处优惯了,个个体态肥硕。我一直把它们叫作沉重的肉身,每次见它们飞起来,都暗暗帮它们用劲。

1.文中加点的4个代词“某”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
2.下面各项中,和“沉重的肉身”中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严老的讲话,让我们又回到了“一二·九”运动的现场。
B.村子里的土墙上刷着“打到日本帝国主义! ”等标语。
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
D.他认识一种虫,名曰“怪哉”,冤气所化,用酒一浇,就消释了。
3.文中画线句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3-10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特别注意选取典型材料,通过典型材料来表现人物的精神和品格。阅读时可以对照小标题,看看作者使用了哪些具体事例,思考这些事例具有怎样的典型性,如焦裕禄是怎样不愿吃别人嚼过的馍而亲自调查兰考的自然情况的,哪些事例表现了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等等。这篇通讯还很重视以言见人,焦裕禄的许多话语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内涵,阅读时要细加体味。

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和画横线的句子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有几个“慈祥”的老板到菜市场上收集了一些菜叶,用盐一浸就成了美味菜肴。
B.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推翻“三座大山”的革命历程,才能理解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意义。
C.我想,这大约就是林莽先生说的“又一次的被了捕”的那一次了。
D.这里所说的“文”,并不是指文字,而是指文采。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听别人的汇报”,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2024-03-10更新 | 4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吉安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是除张爱玲之外,另一位让我感觉非常冷的作家。(       )是冷,构成了鲁迅的辨识度。如此冷的鲁迅究竟有没有价值呢?价值又在哪里呢?价值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这的确是鲁迅登上“五四”文坛后,中国思想界一直追问的问题。在各种探索中,自然是毛泽东的回答影响最大。1940年1月,他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称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毛泽东能力排众议、慧眼识珠,高度评价鲁迅的价值,这是众多凡庸者难以企及的大智慧。

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但如果你对鲁迅有一个整体性的阅读,你会发现,鲁迅的基础体温其实是非常高的。
②他太克制了,克制得让人心疼。
③为什么会这样?我的理解是他很克制。
④读《呐喊》,我们不仅感受不到那种炙热而又摇晃的体温,相反,我们感到了冷。
⑤他的冷不是动态的、北风呼啸的那种,而是寂静的、天寒地冻的冷。
⑥这是一个触目惊心的矛盾。
A.①③②④⑤⑥B.①⑥④③②⑤C.⑤①⑥③②④D.⑤③②④①⑥
2.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清华给我的教益极多,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它比“公书林”更神气。(《上图书馆》)
B.如果一篇文章,一个演说,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一套“学生腔”,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这岂不是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像个瘪三吗?(《反对党八股》)
C.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拿来主义》)
D.今晚若有采莲人,这儿的莲花也算得“过人头”了;只不见一些流水的影子,是不行的。(《荷塘月色》)
2024-03-1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银川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继“社交恐惧症”“热度排斥症”之后,一种新型“病症”—“文字讨好症”出现。大家对此议论纷纷:有人认为“这是刚需”,有人认为“被戳中了”,还有人感觉“被冒犯到了”。

所谓“文字讨好症”,指的是人们在线上用文字聊天时,会习惯性地添加一些语气词或者特定符号对语言进行“软萌化”,以达到讨好的目的。比如:“好的”会说成“好呦”“好哒”“好滴”,“收到”说成“收到啦”“收到哈”“收到了哟”……真是【甲】蔚然成风。某网站以“语言通货膨胀”来形容这一现象的确【乙】淋漓尽致,但“语言通货膨胀”一词并没有流行起来。

文字讨好,“症”从何来?在当前的大背景之下,网络成为了人们社交的主要阵地之一。网络虽然便利了人们的交往,却阻隔了情感的传达,人们的【丙】咫尺天涯之感更加强烈,为了弥补这一缺失,可爱的语气词和表情包成为了传达我们情感的工具。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文字讨好症”不是为了讨好,而是为了避免歧义和误会。与其因【丁】言不由衷引发矛盾,不如多打几个字或加上各种辅助修饰——好让对方明白自己的真实意思

1.文中加点的四个成语,有三个使用错误,请修改。
2.文中划线句子中的破折号换成逗号好不好?为什么?
3.“语言通货膨胀”和“文字讨好症”是针对同一现象的两种不同的命名,为什么后者成为了信息时代的网络“热词”?请简要分析。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表达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奔波忙碌了半天,人是倦了;而“不如意事常八九”,乘兴而去,常常败兴而归。心情懊丧,双脚沉重,生理和心理的倦怠形成双倍的压力。幸而半路有个路亭,排闼迎人,容他们且住为佳,使身心暂时有个着落。吹一阵凉风,扯一阵闲话;再闲闲地抽一筒旱烟,让生命获得片时的苏息,好再鼓起勇气,继续上路。不巧遇上意外的天气变幻,更可以在路亭里求得荫庇,聊避风雨。试想这对疲倦的旅人,是何等温煦的抚慰!

路亭所处的位置,不但富于实用价值,又多似高明的画师布局,引人入胜。有的点缀在田畴广野中间,“前不把村,后不着店”,亭亭玉立,不但使无垠的平原减少单调之感,还便于旅途修长的过客及时小驻;更可以接待天涯沦落的流浪人,无处投宿时借此歇夜;对田头劳作的农民,这又是天然的耕余休息之地,日中时刻,可以静坐进餐,冬避朔风,夏避炎阳。有的高踞岭背,峰回路转、两村交界之处,翼然一亭,挺秀如画。山行较平地费力,行人跑到岭上,大都气息咻咻,汗流浃背,在路亭的石条凳上坐憩片刻,听山风苏苏从树梢掠过,投下一身清凉。有的筑在河滨,面临盈盈的流水,傍着霭霭的绿荫,便利行人随意歇脚,等待摆渡或过往的船只。

1.下列句子中的引号用法与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引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从应用“三药三方”等有效方剂,到采取集中隔离、普遍服中药等防疫做法,中医药为抗击疫情作出重要贡献。
B.日本旧军人的一个组织也送来了信和礼物,还称我是什么“活菩萨”。
C.所有这些,都曾经被奉为神圣不可侵犯的所谓“理论”,谁反对就会被扣上反对马克思主义的帽子。
D.然而,把自己的真实见解表达出来,这应是“修辞立其诚”的起码要求。
2.文中画横线句子改为“这时半路有个迎接人并容他们停住的路亭,使他们身心暂时有个着落”,表达效果不如原文,试分析。
3.文中加点的词语“亭亭玉立”和“翼然一亭”表现了路亭不同的特征,试结合上下文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