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隋唐作者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闲 望

吴 融

三点五点映山雨,一枝两枝临水花。

蛱蝶狂飞掠芳草,鸳鸯稳睡翘暖沙。

阙下新居成别业,江南旧隐是谁家。

东迁西去俱无计,却羡暝归林上鸦。

[注]①吴融:浙江绍兴人,此诗作于诗人求仕长安时期。②别业:相对于本宅而言,亦称别墅、别馆。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三点五点”“一枝两枝”,语言清丽典雅,朗朗上口,颇具音律复叠之美。
B.颔联动静结合,以“狂飞”写蛱蝶之爱芳草;又用“稳睡”言鸳鸯之适意。
C.前四句总写闲望所见,四组画面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一幅工细优美的图景。
D.本诗前半描写场景,后半感事抒怀,结构和范仲淹《渔家傲》有相似之处。
2.全诗感情丰富,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
2020-10-07更新 | 566次组卷 | 15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汉阳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松汀驿

张祜

山色远含空,苍茫泽国东。

海明先见日,江白迥闻风。

鸟道高原去,人烟小径通。

那知旧遗逸,不在五湖中。

【注】①这是诗人到太湖拜访朋友,在湖畔的松汀驿落脚时,题在壁上的诗。②泽国:形容水多的地方。这里指太湖及吴中一带。③旧遗逸:旧日的隐逸之士。这里指遗世独立的老朋友。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句中的“含”有“包含连接”之意,首联写无边的山色远连天空,诗人目之所及都笼罩在傍晚苍茫的烟波之中。
B.诗歌颔联主要描绘了诗人站在松汀驿上见到的一幅东海日出、白浪汹涌的画面,营造了雄浑、壮阔的意境。
C.诗歌前六句侧重写实,最后两句写诗人的心理活动,属于虚写,虚实结合,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和余味。
D.全诗描写了山、水、日、小径等极具江南水乡特色的景物,达到了景与神会、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2.诗歌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
3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朱坡故少保杜公池亭

   

杜陵池榭绮城东,孤岛回汀路不穷。

高岫乍疑三峡近,远波初似五湖通。

楸梧叶暗潇潇雨,菱荇花香淡淡风。

还有昔时巢燕在,飞来飞去画堂中。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标题表明此诗是诗人游览杜公池亭时有感而作,“少保”交代了杜公的身份。
B.起句点出杜公池亭的地理位置,第二句描摹了池亭边洲渚曲折、道路绵延的状貌。
C.颔联“疑”“似”二字,以诗人的错觉描绘山势高耸连绵、湖水宽广浩渺的特点。
D.尾联写旧时燕巢、画堂仍在,燕子在其中飞来飞去,表达诗人对昔日繁华的留恋。
2.请赏析“楸梧叶暗潇潇雨,菱荇花香淡淡风”一句的妙处。
2020-08-10更新 | 188次组卷 | 4卷引用:湖北省宜城市三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

陆龟蒙

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

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

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

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

【注】①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②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③《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畹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④商崖:这里泛指山崖。⑤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
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
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
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
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020-07-08更新 | 11144次组卷 | 32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钢城四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章昭达字伯通,吴兴武康人也。性倜傥,轻财尚气。少时遇相者谓曰:“卿容貌甚善,须小亏,则当富贵。”梁大同中,昭达为东直后,因醉堕马,鬓角小伤,昭达喜之,相者曰:“未也。”

侯景之乱,昭达率乡人援台,为流矢所中,眇其一目。相者见之,曰:“卿相善矣,不久当富贵。”台城陷,昭达还乡里,与陈文帝游,因结君臣分。侯景平,文帝为吴兴太守,昭达杖策来谒。文帝见之大喜,因委以将帅,恩宠超于侪等。陈武帝谋讨王僧辩,令文帝还长城招聚兵众,以备杜龛,频使昭达往京口禀承计画。累功除定州刺史。时留异拥据东阳,武帝患之,乃使昭达为长山令,居其心腹。(天嘉)四年,以功授镇前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初,文帝尝梦昭达升台铉,及旦,以梦告之。至是,侍宴酒酣,顾昭达曰:“卿忆梦不?何以偿梦?”昭达对曰:“当效犬马之用以尽臣节,自余无以奉偿。”寻出为都督、江州刺史。废帝即位,改封邵陵郡公。华皎之反,其移并假以昭达为辞,又频遣使招之,昭达尽执其使送都。太建二年,征江陵。时梁明帝与周军大蓄舟舰于青泥中,昭达分遣偏将钱道戢、程文季乘轻舟焚之。周又于峡口南岸筑垒名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楼船上仰割其索索断粮绝,因纵兵攻其城,降之。三年,于军中病,赠大将军。昭达性严刻,每奉命出征,必昼夜倍道;然其所克必推功将帅。厨膳饮食,并同群下,将士亦以此附之。每饮会,必盛设女伎杂乐,备羌、胡之声,音律姿容,并一时之妙,虽临敌弗之废也。四年,配文帝庙庭。

(节选自《南史•章昭达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又于峡口南岸筑垒名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楼船/上仰割其索/
B.周又于峡口南岸筑垒名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楼船上/仰割其索/
C.周又于峡口南岸筑垒/名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楼船上/仰割其索/
D.周又于峡口南岸筑垒/名安蜀城/于江上横引大索/编苇为桥/以度军粮/昭达乃命军士为长戟施楼船/上仰割其索/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东宫,古代宫殿名,因在皇宫东面而得名,后也借指居住在此的太子。
B.移文,官府用于征讨、晓谕或声讨的文书,也称为“移书”或“檄文”。
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官员的死亡,也可用于妃嫔、皇子、公主等。
D.配享,指臣子在帝王宗庙得到附带祭祀,是古代奖励功臣的一种恩典。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昭达追随文帝,颇得信任。文帝任吴兴太守时,昭达主动谒见,结下君臣情分;文帝镇守长城,昭达多次奉命与武帝通消息,后累积功勋为定州刺史。
B.昭达忠于陈朝,不怀二志。御宴上,面对文帝询问,昭达坦陈尽忠尽节之意;废帝即位后,华皎造反,昭达将华皎派来诱降的人全部押送到京城。
C.昭达能征善战,颇有智谋。早年昭达即跟随文帝守长城,防杜龛;后又担任长山令,防备留异;征江陵时,面对梁周大军,他巧出奇兵,大获全胜。
D.昭达尽职尽责,治军有方。他为国赴战,鞠躬尽瘁,最后病死于军中;行军征战恩威并施,能以身作则与士兵共苦,又懂得犒赏将士,因此深受敬戴。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昭达对曰:“当效犬马之用,以尽臣节,自余无以奉偿。”
(2)昭达性严刻,每奉命出征,必昼夜倍道;然其所克,必推功将帅。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鹊①

韩偓

偏承雨露润毛衣,黑白分明众所知。

高处营巢亲凤阙,静时闲语上龙墀。

化为金印新祥瑞,飞向银河旧路岐。

莫怪天涯栖不稳,托身须是万年枝


注:①诗人曾任唐朝兵部侍郎,本诗作于后梁乾化二年,当时诗人隐居福建南安。②凤阙:汉代宫阙名。③化为金印:《搜神记》卷九:“常山张颢,为梁州牧。天新雨后,有鸟如山雀,飞翔入市,忽然坠地,人争取之,化为圆石。颢椎破之,得一金印,文曰:‘忠孝侯印。’颢以上闻,藏之秘府。后议郎汝南樊衡夷上言:‘尧舜时旧有此官,今天降印,宜 可复置。’颢后官至太尉。”④万年枝:此处指年代久远的大树,喻指唐王朝。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偏承雨露润毛衣”表层意思是鹊经雨承露而羽毛润泽的姿态,暗寓自己受帝王恩泽。
B.“黑白分明众所知”写鹊的羽毛有明显的黑白两种颜色,暗喻自己有爱憎分明的品行。
C.“凤阙”是汉代宫阙名,诗中指皇宫、朝廷。“高处营巢亲凤阙”暗喻自己曾在朝为官。
D.颈联下句化用喜鹊为牛郎织女在银河上架桥的传说,表达仕途多舛、思念家人的悲苦。
2.本诗尾联有何含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7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听安万善吹觱篥中歌(节选)

李颀

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

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

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

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

岁夜高堂列明烛,美酒一杯声一曲。

[注]①觱篥(bìlì),簧管古乐器,似唢呐,以竹为主,上开八孔,管口插有芦制的哨子。汉代由西域传入,今已失传。②渔阳掺:渔阳一带的民间鼓曲名。③杨柳:指古曲名《折杨柳》。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与《李凭箜篌引》一样都是古体诗,题目中的“歌”是诗体标志。
B.前四句用不同的喻体描写了吹奏觱篥的曲调特点,将抽象的乐音具体化。
C.诗人善于借曲写曲,用《渔阳掺》和《折杨柳》唤起读者对觱篥曲的联想。
D.除夕之夜,诗人听到美妙的觱篥曲,悲从中来,流露出借酒浇愁的情绪。
2.安万善吹觱篥的乐曲旋律有怎样的变化?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2020·山东·模拟预测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赠彭州权别驾

苏颋

双流脉脉锦城开,追饯年年往复回。

只道歌谣迎半刺,徒闻礼数揖中台

黄莺急啭春风尽,斑马长嘶落景催。

莫怆分飞岐路别,还当奏最掖垣来。

【注】①半刺:指州郡长官下属的官吏,如长史、别驾、通判等。②中台:中书省。③掖垣:意为朝廷的中央部门。
1.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中“脉脉”一叠词,既写出了两条河默默无声地流过锦城,又写出诗人绵远深挚的送别之情。
B.颔联“只道”与“徒闻”对举,一迎一揖,本以为受到人们的夹道欢迎,却只听说友人拜见中书省的消息。
C.诗中“分飞”“岐路”都暗喻诗人与友人的离别,“莫怆”则强调了诗人对友人出京任职而离别的悲伤之情。
D.诗人最后希望他那位往别处任职的朋友能够考绩列为优等,寄盼友人能带着政绩重返京城。
2.请简要赏析“黄莺急啭春风尽,斑马长嘶落景催”。
2020-01-31更新 | 879次组卷 | 18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大一附中2019-2020学年度高二下语文独立作业(四)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秋夜坐

王绩

园亭物候奇,舒啸乐无为。

芰荷高出岸,杨柳下欹池。

蝉噪黏远举,鱼惊钩暂移。

萧萧怀抱足,何藉世人知。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是一个总写,引出后面对园亭的景物的描写,一个“奇”字写出了园亭中物候的特点。
B.颔联两句重在写景,对池中的荷花和池边的杨柳进行了描写,表现了园亭中的生机勃勃。
C.第五句中的“噪”字写出了知了叫声之大,作者烦它扰人清静,让人去粘它,赶它远离。
D.诗歌标题点明写作时间是晚秋,但园中物候却不是晚秋的,这是让作者感到“奇”的地方。
2.全诗抒发了作者哪些情感?请简要概括。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真题
10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早秋过龙武李将军书斋

(唐)王建

高树蝉声秋巷里,朱门冷静似闲居。

重装墨画数茎竹,长著香兼一架书。

语笑侍儿知礼数,吟哦野客任狂疏。

就中爱读英雄传,欲立功勋恐不如。

1.诗题中“过”字的意思是。首联中“”一词点出了李将的地位。
2.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手法塑造李将军的独特形象的?请结合诗句分析。
2019-06-09更新 | 3104次组卷 | 2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钢城四中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