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阳修(1007-107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3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韩愈字退之,邓州南阳人。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比长,尽能通《六经》、百家学。擢进士第。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始终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经愈指授,皆称韩门弟子,愈官显,稍谢遣。凡内外亲若交友无后者,为嫁遣孤女而恤其家。每言文章自汉司马相如、太史公、刘向、扬雄后,作者不世出,故愈深探本元,卓然树立,成一家言。其《原道》《原性》《师说》等数十篇,皆奥衍闳深,与孟轲、扬雄相表里而佐佑《六经》云。它文造端置辞,要为不袭蹈前人者。然惟愈为之,沛然若有余,至其李翱、李汉、皇甫湜从而效之,遽不及远甚。从愈游者,若孟郊、张籍,亦皆自名于时。唐兴,承五代剖分,王政不纲,文弊质穷,蛙俚混并。天下已定,治荒剔蠹,讨究儒术,以兴典宪,薰釀涵浸,百余年,其后文章稍稍可述。至贞元、元和间,愈遂以《六经》之文为诸儒倡,障堤末流,反刓以朴,刬伪以真。然愈之才,自视司马迁、扬雄,至班固以下不论也。当其所得,粹然一出于正,刊落陈言,横骛别驱,汪洋大肆,要之无牴牾圣人者。其道盖自比孟轲,以荀况、扬雄为未淳,宁不信然?至进谏陈谋,排难恤孤,矫拂媮末,皇皇于仁义,可谓笃道君子矣。自晋汔隋,老佛显行,圣道不断如带。诸儒倚天下正议,助为怪神。愈独喟然引圣,争四海之惑,虽蒙讪笑,跲而复奋,始若未之信,大显于时。昔孟轲拒杨、墨,去孔子才二百年。愈排二家,乃去千余岁,拨衰反正,功与齐而力倍之,所以过况、雄为不少矣。自愈没,其言大行,学者仰之如泰山、北斗云。

(节选自《新唐书·韩愈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始终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
B.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始终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
C.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始终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
D.愈性明锐/不诡随/与人交/始终不少变/成就后进士/往往知名/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至,与《登泰山记》中“至于泰安”的“至”意义不同。
B.徒,在本文中的意思与《师说》中“郯子之徒”的“徒”意义相同。
C.殆,有接近、几乎之义,文中“殆百余年”意思是接近一百多年。
D.卒,意为最终,与《赤壁赋》中“而卒莫消长也”的“卒”意义相同。
3.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韩愈自幼聪颖勤奋,每天能记诵大量的文字。长大后,他贯通多门学问。他曾深入探究名家文章,形成独特见解,建立自成体系的学术思想。
B.韩愈的文章内容博大精深,措辞匠心独运,不抄袭前人作品。他的文风对革除当时文坛上内容空洞、淫邪俚俗之语混杂的不良风气有积极作用。
C.韩愈是信守道义的正人君子,他曾经向君王进言献策,希望君王为百姓排忧解难,关心体恤孤弱的人,纠正鄙薄衰败的风气,弘扬仁义之道。
D.在众多儒生帮助宣传鬼怪邪说,道教和佛教盛行的情况下,韩愈坚持援引圣人学说,与那些受到迷惑的人辩论,在当时形成很大的影响力。
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内外亲若交友无后者,为嫁遣孤女而恤其家。
(2)从愈游者,若孟郊、张籍,亦皆自名于时。
(3)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5.文中韩愈看待孟轲与荀况二人思想学说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024-02-0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2 .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少年游

欧阳修

栏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

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吟魄与离魂。那堪疏雨滴黄昏。更特地、忆王孙。


【注】①晴碧:指蓝天下的青草。
1.下列作品与本词在情感上类似的一项是(     
A.《登高》(杜甫)B.《短歌行》(曹操)
C.《声声慢》(李清照)D.《归园田居》(陶渊明)
2.对本词内容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本词善用数词,如“栏干十二”言其多却一一凭遍,显示凭眺之久。
B.本词善用典故,用谢灵运和江淹的典故,强化离愁别绪带来的苦痛。
C.“那堪”一句用景色的变换,将此种不堪离愁之苦的感情再进一层。
D.“忆王孙”一句确知主人公是位深宫妃子,她于当春之际思念王孙。
3.任选一个角度,赏析上片的景物描写。
2024-02-04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虹口区2023-2024学年上学期高一期末语文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杜)恕、(杜)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杜)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辞,四十年,然衣不盖体,常寄食于人。窃恐转死沟壑,伏惟天子哀怜之。若令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则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给,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忍弃之?”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

文本二:

李白字太白。其先隋末以罪徙西域,神龙初,遁还,客巴西。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言于玄宗。召见金銮殿,论当世事,奏颂一篇。帝赐食,亲为调羹,有诏供奉翰林。白犹与饮徒醉市。帝坐沉香亭,意有所感,欲得白为乐章,召入,而时白已醉。稍,授笔成文,婉丽精切,无留思。帝爱其才,数宴见。白尝侍帝,醉,使高力士脱靴。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帝欲官白,妃辄沮止。白自知不为亲近所容,益放不自修。恳求还山,帝赐金放还。白浮游四方,尝乘舟与崔宗之自采石至金陵,著官锦袍坐舟中,旁若无人。

(节选自《新唐书·李白传》)


【注】①李邕:诗人、书法家。②杜审言:杜甫的祖父。③杨雄、枚皋:西汉文学家。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贫不自       振:振作
B.臣赖绪业,自七岁   属:撰写,连缀
C.稍,授笔成文       解:醒酒
D.益放不自修       骜:放纵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数上赋颂,高自称道   我欲之梦吴越
B.自七岁属词,四十年   从师而问焉
C.有臣如此,陛下忍弃之?   皆出于此乎
D.白犹与饮徒醉       苏子与客泛舟游赤壁之下
3.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B.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C.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D.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少时生活贫困,但很有才能。他没有考取进士,滞留长安。天宝十三年,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杜甫进献三篇赋。
B.杜甫一心想“执先臣故事,拔泥涂之久辱”而“数上赋颂”,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一面,也体现出他内心郁郁不得志的愁苦。
C.李白诗名远扬,被贺知章称为“谪仙人”。后李白得到玄宗厚爱,多次宴请,可他狂傲不驯,常和酒友在闹市上喝得烂醉。
D.李白文采出众,志向高远。他蔑视权贵,不屑与高力士等为伍,借醉酒让高力士脱靴;主动拒绝皇帝封官赏赐,云游天下。
5.请将下面的文言文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天宝初,白往见贺知章,知章见其文,叹曰:“子,谪仙人也!”
(2)力士素贵,耻之,遂摘其诗以激杨贵妃。
2024-02-02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重点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数上赋颂,因高自称道,且言:先臣恕、预以来,承儒守官十一世,迨审言,以文章显中宗时。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天子哀怜之。臣之述作虽不足鼓吹六经,至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枚皋可企及也,有臣如此,陛下忍弃之?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赢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与房琯为布衣交,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杂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绝言者路。帝乃解。甫谢,然帝自是不甚省录。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做诞,尝醉登武床,瞪视曰:严挺之乃有此儿!武亦暴猛,外若不为忤,中衔之。武卒,崔旰等乱,甫往来梓、夔间。因客耒阳。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昔卒,年五十九。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少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怜其忠云。元稹谓:诗人以来,未有子美者。甫又善陈时事律切精深至千言不少衰世号诗史。昌黎韩愈于文章慎许可,至于歌诗,独推曰: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诚可信云。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加句读,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甫又善A陈时事B律切C精深D千言E不少衰F世号G诗史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陛下其忍弃之”的“其”与《师说》“其皆出于此乎”的“其”,二者表达的语气是不一样的。
B.“伏惟天子哀怜之”的“惟”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惟觉时之枕席”的意思相同。
C.“未有如子美者”的“如”可理解为“比得上”,与《短歌行》中“明明如月”不同。
D.“六经”,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部先秦古籍《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是杜审言的后人,年轻的时候家里贫困不能养活自己,在吴、越、齐、赵等地漂泊。后参加科举落第后困居长安。
B.唐玄宗朝拜献祭于太清宫,祭祀天地和祖宗,杜甫进献了三篇赋,后又多次献上赋和颂,并且大力赞扬自己。
C.杜甫和房琯是平民之交,房琯因受门客董廷兰牵累,被罢免了宰相职务;杜甫极力上疏救助,终因此招祸,也被免职。
D.严武和杜甫是世交老友,对待杜甫非常友好。他对杜甫的放肆行为表面上看不在意,可是暗地里却怀恨在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赖绪业,自七岁属辞,且四十年,窃恐转死沟壑。
(2)甫放旷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也。
5.杜甫在给皇帝的赋颂中,认为自己应该受到重用的理由是什么?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2024-01-3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文言语段,完成小题。

材料一:

白居易,字乐天,其先盖太原人。居易敏悟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擢进士、拔萃皆中。元和元年,召入输林为学士。左拾遗。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蹋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且多出宫人。宪宗颇采纳。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摧,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非所以发扬盛德也。”帝悟,待之如初。岁满当迁,帝以资浅,且家素贫,听自择官。居易请如姜公辅以学士兼京兆户曹参军,以便养,诏可。明年,以母丧解,还,拜左赞善大夫。是时,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久之,徙忠州刺史。入为司门员外郎。时天子荒纵,宰相才下,赏罚失所宜,居易乃丐外迁。为杭州刺史,始筑堤捍钱塘湖,钟泄其水,溉田千顷。六年,,年七十五。

(选自《新唐书·卷四十四》)

材料二: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自号醉吟先生,作传。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与胡杲等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白相公诗以六义为主,不尚艰难。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选自辛文房《唐才子传》)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陛下启言者AB故群臣敢论C得失D若黜之E非F所以G发扬H盛德也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贞元,唐德宗李适的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B.迁,指官职升迁,与《岳阳楼记》中“迁客骚人”的“迁”意思相同。
C.明年,指第二年,与《琵琶行并序》中“明年秋”的“明年”意思相同。
D.卒,指死亡,与《送东阳马生序》中“卒获有所闻”的“卒”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白居易聪明过人,擅长作文,未成年时拜见吴人顾况,很少夸赞他人的顾况对他大加褒扬,认为他是难得出现的文人。后来他考中了进士、拔萃。
B.宰相嫌弃他越职言事,流言说他违反孝道,言辞浮华,品行不实,于是白居易被黜为州刺史;王涯又说他不宜治郡,于是被追贬为江州司马。
C.白居易遭到排斥后纵情诗酒,在履道里定居,与僧人如满等成立净社,畅享游赏之乐,自号醉吟先生;又酷爱佛教,经常吃素,自称香山居士。
D.白居易作诗以六义为主,不求艰难,写成后会让家里的老婆婆先读,她理解了才抄录下来。后人评价其诗像山东百姓种植的庄稼,饱满充实。
4.把材料一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时天子荒纵,宰相才下,赏罚失所宜,居易乃丐外迁。
2)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5.材料二中说:“居易累以忠鯁遭摈。”请结合材料一概括其“忠鯁”的表现。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杜甫,字子美,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举进士不中第, 困长安。天宝十三载,玄宗朝献太清宫,飨庙及郊,甫奏赋三篇。帝奇之,使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试文章。擢河西尉,不拜,改右卫率府胄曹参军。会禄山乱,天子入蜀,甫避走三川。肃宗立,自鄜州羸服欲奔行在,为贼所得。至德二年,亡走凤翔上谒,拜右拾遗

与房琯为布衣交,琯时败陈涛斜,又以客董廷兰,罢宰相。甫上疏言:“罪细,不宜免大臣。”帝怒,诏三司亲问。宰相张镐曰:“甫若抵罪,言者路。”帝乃解。时所在寇夺,甫家寓鄜弥年艰窭孺弱至饿死因许甫自往省视。从还京师,出为华州司功参军。关辅饥,辄弃官去,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

流落剑南,结庐成都西郭。召补京兆功曹参军,不至。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往依焉。武再帅剑南,表为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武以世旧,待甫甚善,亲至其家。甫见之,或时不巾,而性褊躁傲诞,常醉登武床,武中衔之。崔旰等乱,前往来梓、夔间。大历中,出瞿塘,下江陵,溯沅、湘以登衡山,因客耒阳。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令尝馈牛炙白酒,大醉,一夕卒,年五十九。

甫旷放不自检,好论天下大事,高而不切。与李白齐名,时号“李杜 ”。尝从白及高适过汴州,酒酣登吹台,慷慨怀古,人莫测也。数尝寇乱,挺节无所污,为歌诗,伤时桡弱,情不忘君,人皆怜之。坟在岳阳。有集六十卷,今传。

(节选自《新唐书·杜甫传》,有删改)

1.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必须停顿,请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甫家寓A鄜B弥年C艰窭D孺弱E至饿死F因许甫G自往省视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右拾遗,是唐朝及后来朝代设置的小官,分为左、右拾遗,为谏官的一种,主要负责向皇帝奏论政事,称述得失。
B.“绝言者路”中的“绝”,同成语“不绝如缕”、“而绝江河”(《劝学》)中的“绝”含义都相同。
C.关辅:关,关中,指陕西渭河流域一带。辅,三辅,西汉治理京畿地区三个长官的合称,也指京城长安附近地区。
D.“会严武节度剑南东、西川”中的“会”,同“会天大雨,道不通”(《史记·陈涉世家》)中的“会”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杜甫积极入世,虽然考进士未中,因向玄宗献上三篇赋,被玄宗赏识,后来授予官职。肃宗即位后,历尽艰辛想方设法投奔肃宗。
B.房琯因兵败陈涛斜和窝藏董廷兰被罢免官职,杜甫上疏为房琯辩解,惹怒玄宗,差点获罪。后因饥荒,杜甫弃官离去,客居秦州。
C.杜甫流落剑南,于是依附世交节度使严武,严武对他非常亲善。但杜甫性格有时褊狭浮躁,经常酒醉登上严武床,严武怀恨在心。
D.杜甫和李白、高适交往颇深,曾经相伴旅行,一起在汴州,酒酣后登台怀古,抒发慷慨之志,人们都很理解杜甫心中的悲愤之情。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少贫不自振,客吴越、齐赵间。李邕奇其材,先往见之。
(2)游岳祠,大水遽至,涉旬不得食,县令具舟迎之,乃得还。
5.请结合本篇《杜甫传》和教材中《登高》,简要概括杜甫五十九岁时去世的原因。
2024-01-28更新 | 1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校标考试语文试题

7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襄陵令李君

欧阳修

绿发襄陵新长官,面颜虽老渥如丹。

折腰聊为五斗屈,把酒犹能一笑欢。

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

民淳政简居多乐,无苦思归欲挂冠

【注】①襄陵,县名。②渥,光润、光津。③挂冠,语出《后汉书·逢萌传》,指辞官归乡。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诗为一首送别襄陵县令李君的诗,字里行间透露出对李君做官要为民的期许。
B.首联刻画了一位容光焕发、意气风发的新任县令李君形象——面容虽老而颜色红润。
C.颔联化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典故,意在表扬李君善于享受生活,保持愉悦态度。
D.尾联展现出一幅政通人和的欢乐场景,诗人希望李君在功成身退后离职而回到故乡。
2.赏析颈联“红枣林繁欣岁熟,紫檀皮软御春寒”。
2024-01-28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重庆市部分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晚泊岳阳

欧阳修

卧闻岳阳城里钟,系舟岳阳城下树。正见空江明月来,云水苍茫失江路。

夜深江月弄清辉,水上人歌月下归。一阕声长听不尽,轻舟短楫去如飞。


【注】①本诗写于欧阳修因上疏救范仲淹被贬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途中。②阕:乐曲终止。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诗描绘出一幅清丽明快的洞庭夜景图,诗人笔下的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看似句句写景,实则景景关情。
B.开篇两句运用倒装,点出了停舟的地点及周边的氛围,因系舟城下,才有了卧闻钟声的意境。
C.“空江”点明诗人正置身于空旷开阔的洞庭湖口,面对云水浩渺,雾霭重重,不禁发出“路在何方”的疑问和叹惋。
D.最后四句虚实结合,写诗人陶醉于清辉江月及水上歌声之中,想象自己驾着轻舟疾行如飞,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
2.陈顺智曾评价:“此诗写旅中思归,深藏不露;只是句句写景,然景中自有缕缕情思。”请结合诗歌谈谈是如何体现这一评价的。   
2024-01-25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郭子仪,字子仪,华州郑人,长七尺二寸,以武举异等补左卫长史,累迁单于副都护、振远军使。子仪事上诚,御下恕,赏罚必信。遭幸臣程无振、鱼朝恩短毁,方时多虞,握兵处外,然诏至,即日就道,无纤介顾望,故谗间不行。破吐蕃灵州,而朝恩使人发其父墓,盗未得。子仪自泾阳来朝,中外惧有变,及入见,帝哮之,即号泣曰:臣久主兵,不能禁士残人之墓。人今发先臣墓,此天谴,非人患也。朝恩又尝约子仪修具,元载使人告以军容将不利公其下衷甲愿从子仪不听但以家僮十数往。朝恩曰:何车骑之寡?告以所闻。朝恩泣曰:非公长者,得无致疑乎?田承嗣傲很不轨,子仪尝遣使至魏,承嗣西望拜,指其膝谓使者曰:兹膝不屈于人久矣,今为公拜。李灵耀据汴州,公私财赋一皆遏绝,子仪封币道其境,莫敢留,令持兵卫送。麾下宿将数十,皆王侯贵重,子仪颐指进退,若部曲然。幕府六十余人,后皆为将相显官,其取士得才类如此。与李光弼齐名,而宽厚得人之。八子七婿,皆贵显朝廷。其子孙多以功名显,盖盛德后云。

(节选自《新唐书·郭子仪传》)

材料二:

史臣裴珀曰:汾阳事上诚总,临下宽厚,每降城下邑,所至之处,必得士心。代宗不名,呼为大臣。天下以其身为安危者二十年。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侈穷人欲而君子不之罪。富贵寿考,繁衍安泰,哀荣终始,人道之盛,此无缺焉。

(节选自《旧唐书·郭子仪传》)


【注】①汾阳:郭子仪在平定安史之乱、护卫唐王朝的过程中军功卓著,被封为汾阳郡王。②诚芝:忠诚。
1.材料一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元载使人告A以军容B将不利C公D其下衷甲E愿从F子仪G不听H但以家僮十数往。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武举,又名武科,是中国古代为选拔军事人才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武举制始创于唐代武则天时期。
B.短毁,文中指谗言中伤,其中的“短”与成语“取长补短”中的“短”意思不同。
C.过,指超过,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的“过”意思相同。
D.殆,指大概、几乎,与《孙子·谋攻》中“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殆”意思不同。
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子仪对皇帝忠诚,赏罚分明,宽厚待人,取士得才,富贵长寿,他的后人大多功名显赫。
B.郭子仪统兵在外,诏书致日,立即出发,没有丝毫犹豫顾盼,所以谗言离间都不起作用。
C.田承嗣占据魏州后倨傲狠戾,不守法纪,拦截过往的公私财物,还极力诋毁诽谤郭子仪。
D.郭子仪忠勇爱国,备受代宗宠爱,从来不直呼他的名字,只称他为大臣,生前死后皆蒙受荣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仪封币道其境,莫敢留,令持兵卫送。
(2)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
5.裴珀评价郭子仪“临下宽厚”,在材料一中是如何体现的?
2024-01-25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荀子《劝学》)

材料二:

三代之衰,学废道不明,然后诸子出。自老子厌周之乱,用其小见,以为圣人之术止于此,始非仁义而诋圣智。诸子因之,益得肆其异说,至于战国,荡而不反。然后山渊、齐秦、坚白异同之论兴,圣人之学,几乎其息。最后荀卿子独用《诗》《书》之言,贬异扶正,著书以非诸子,尤以劝学为急。荀卿,楚人,尝以学干诸侯,不用,退老兰陵,楚人尊之。及战国平,三代《诗》《书》未尽出,汉诸大儒贾生、司马迁之莫不尽用荀卿子,盖其为说最近于圣人而然也。

荥阳郑昊,少为诗赋,举进士已中第,遂弃之曰:“此不足学也。”始从先生长者学问,慨然有好古不之意。郑君年尚少,而性淳明,辅以强力之志,得其是者而师焉,无不至也。将更其名,数以请,予使之自择,遂改曰荀。于是又见其志之果也夫荀卿者未尝亲见圣人徒读其书而得之。然自子思、孟子已下,意皆轻之。使其与游、夏并进于孔子之门,吾不知其先后也。世之学者,苟如荀卿,可谓学矣,而又进焉,则孰能御哉!余既嘉君善自择而慕焉,因为之曰叔希,且以勖其成焉。

(选自欧阳修《郑荀改名序》)

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于是又见A其志之果也B夫荀卿CD未尝E亲见F圣人GH读其书而得之
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学废而道不明”与《劝学》“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的“而”的用法不同。
B.徒,同类的人,与《师说》“郯子之徒,其贤不及孔子”中的“徒”词义相同。
C.及,赶得上,与《登泰山记》“僻不当道者,皆不及往”中的“及”词义不同。
D.字,取字,与《赤壁赋》“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中“渔樵”的用法相同。
3.下列对材料二相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诸子百家遵循老子的理念,各自阐述奇谈怪论,以致于圣人学说几乎荡然无存。
B.汉朝的大儒贾谊、司马迁等人,受益于荀子,因为荀子的论说最接近圣人大道。
C.郑昊年少学习诗赋,因想考中进士,开始追慕古人,跟从饱学的先生探究学问。
D.郑昊性情淳厚聪明,有志于学,想更改名字,多次请求欧阳修,最终改名为荀。
4.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劝学》)
2)最后荀卿子独用《诗》《书》之言,贬异扶正,著书以非诸子,尤以劝学为急。
5.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郑荀向荀子学习到了什么?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