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欧阳修(1007-1072)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后面的问题。

玉楼春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注】①鱼沉:古人有鱼腹传书之说。故以“鱼沉”代指无人传言。②欹:斜靠。③烬:灯芯烧成的灰。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在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不在的凄凉与烦闷。
B.第三句中的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亲人的足迹。
C.五、六句从听觉角度描写了风竹之声,借以诉离怨别恨,尤其“敲”字极富神韵,动人心魄。
D.作者在词中不仅精心刻画了思妇的外貌形象,也着力揭示了思妇的内心思想感情,给人以深沉的艺术感受。
2.词中说“万叶千声皆是恨”,请结合全词分析“恨”的原因有哪些。
2020-03-19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2单元第11篇春江花月夜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

玉楼春

欧阳修

别后不知君远近。触目凄凉多少闷。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沉何处问。

夜深风竹敲秋韵。万叶千声皆是恨。故欹单枕梦中寻,梦又不成灯又烬。


[注]①鱼沉:古人有鱼雁传书之说。鱼沉,谓无人传书。②欹:斜倚、斜靠。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直抒胸臆,“触目凄凉多少闷”写出了无处不在的凄凉与烦闷。
B.“渐行渐远渐无书”,三个“渐”字将思妇的想象意念从近处逐渐推向远处,仿佛去追寻爱人的足迹。
C.五、六句描写了风竹之声,借以诉离怨别恨,尤其“敲”字极富神韵,动人心魄。
D.全词笔调细腻委婉,语言典雅,情感奔放;境界哀怨缠绵,清疏蕴藉,雅俗兼备。
2.作者说“万叶千声皆是恨”,请结合全词分析作者“恨”的原因有哪些。
2019-11-23更新 | 94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高一必修2第二单元 6 孔雀东南飞 并序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

踏莎行

欧阳修

候馆梅残,溪桥柳细,草薰风暖摇征辔。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粉泪,楼高莫近危阑倚。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1.本词作者欧阳修,字__________,号__________,晚号__________
2.对本词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写游子旅途中所见残梅,细柳和薰草这些春天里的典型景物,点缀着候馆、溪桥和征途,表现出南方仲春悲凉的气氛。
B.上片行文先是将春色饱满地描写一番,让人觉得春光实在明媚可爱,然后笔锋一转,折入旅人的怀乡之情,一扬一抑把离情浓愁渲染得更为浓厚。
C.下片写闺中少妇对陌上游子的深切思念。“楼高莫近危阑倚”,是行人心里对泪眼盈盈的闺中人深情的体贴和嘱咐。
D.这是一首写离情的佳作。在抒写游子思乡的同时,联想到闺中人相忆念的情景,虚实结合,写出了两地相思之情。
3.“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一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从修辞的角度对其进行赏析。
2019-10-29更新 | 101次组卷 | 1卷引用:华东师大版高二第三册第六单元十八 宋词四首
2018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4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问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2018-06-17更新 | 200次组卷 | 8卷引用:2019年11月6日 《每日一题》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炼语句(一)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2016高一·全国·课时练习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湖泛舟呈运使学士张掞
欧阳修
波光柳色碧溟蒙,曲渚斜桥画舸通。
更远更佳唯恐尽,渐深渐密似无穷。
绮罗香里留佳客,弦管声来扬晚风。
半醉回舟迷向背,楼台高下夕阳中。
1.和柳永的《望海潮》相比,本诗的内容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                                                                 
                                                                        
2.诗歌尾联使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起到怎样的作用?结合作品简要概括。
答:                                                                 
                                                                      
2017-11-22更新 | 86次组卷 | 2卷引用:同步君人教版必修4第2单元第4课 柳永词两首
6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各题。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
2.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
2017-08-10更新 | 6469次组卷 | 53卷引用: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鲁人版)必修3 同步精练: 第四单元 9 兰亭集序
7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琅琊溪

欧阳修

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

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

①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琊溪在滁州琅玡山。②槎(chá):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
1.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三、四两句进行赏析。
2016-11-18更新 | 1917次组卷 | 12卷引用:统编版高一必修上册第三单元7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2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