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薛居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6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高行周,字尚质,幽州人也。曾祖顺厉,世戍怀戎。父思继,昆仲三人,俱雄豪有武干,声驰朔塞

及庄宗收燕,以行周隶明宗帐下,常与唐末帝分率牙兵。明宗征燕,率其下拥从。乡人赵德钧谓明宗曰:“行周心甚谨厚,必享贵位。”梁将刘鄩之据莘也,与太原军对垒,旦夕转斗。尝一日,两军成列,元行钦为敌军追蹑,剑中其面,血战未解。行周以麾下精骑突阵解之,行钦获免。庄宗方宠行钦召行周抚谕赏劳而欲置之帐下又念于明宗帐下已夺行钦更取行周恐伤其意密令人以利禄诱之行周辞曰:“总管用人,亦为国家,事总管犹事王也。余家昆仲,脱难再生,承总管之厚恩,忍背之乎!”及两军屯于河上,觇知梁军自汴入杨村寨,明宗晨至斗门,设伏将之,众寡不敌,反为所乘。时矛槊丛萃,势甚危蹙。行周闻之,出骑横击梁军,遂得解去。明宗之袭郓州也,行周为前锋。会夜分澍雨,人无进志,行周曰:“此天赞也,彼必无备。”是夜,涉河入东城,比曙平之。

庄宗平河南,累加检校太保,领端州刺史。同光末,出守绛州。明宗即位,特深委遇。天成中,从王晏球围定州,败王都,擒托诺,皆有功。贼平,迁颍州团练使。长兴初,以北边陷契丹,用为振武节度使。明年,以河西用军,移镇延安。清泰初,改潞州节度使。晋祖建义于太原,唐末帝命张敬达征之,行周与符彦卿为左右排阵使。契丹主入援太原也,行周、彦卿引骑拒之,寻为契丹所败,遂与敬达保晋安寨,累月救军不至。杨光远欲图敬达,行周知之,引壮士护之。敬达性戆,不知其营护,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其意何也?”繇是不复敢然,敬达遂为光远所害。

汉高祖入汴,加守太傅、兼中书令。杜重威据邺叛,汉祖以行周为招讨使,总兵讨之。邺平,授邺都留守,加守太尉,进爵临清王。乾祐中,入觐,加守太师,进封邺王,复授天平节钺,改封齐王。太祖践阼,加守尚书令,增食邑至一万七千户。广顺二年秋,以疾薨于位,享年六十八。赗赙加等,册赠尚书令,追封秦王,曰武懿。

(选自《旧五代史》,有删节)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方宠/行钦召行周/抚谕赏劳/而欲置之帐下/又念于明宗帐下已夺行钦/更取行周/恐伤其意/密令人以利禄诱之/
B.庄宗方宠行钦/召行周抚谕赏劳/而欲置之帐下/又念于明宗帐下/已夺行钦/更取行周/恐伤其意/密令人以利禄诱之/
C.庄宗方宠行钦/召行周抚谕赏劳/而欲置之帐下/又念于明宗帐下已夺行钦/更取行周/恐伤其意/密令人以利禄诱之/
D.庄宗方宠/行钦召行周/抚谕赏劳/而欲置之帐下/又念于明宗帐下/已夺行钦/更取行周/恐伤其意/密令人以利禄诱之/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牙兵,即亲兵或卫兵,是唐末和五代时期特有的一种军队名称,是中唐以后节度使的私兵,是节度使专兵的产物。
B.邀,意思是“拦击,堵截”,与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的“邀”含义不同。
C.食邑,中国古代君主封赐卿、大夫作为世禄的田邑。又称采邑、采地、封地。
D.谥,古代帝王、大官或其他有地位的人死后评给的称号,用以表彰其功绩或品德,谥号只能由朝廷授予。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行周带着手下精说骑兵突进敌人阵营,为元行钦解了围,庄宗欲将其招至帐下,被他拒绝。
B.高行周有武略。明宗袭击郓州时,高行周当先锋,恰逢夜晚下暴雨,士兵都不愿前进,但高行周却认为这是很好的机会,连夜进攻,平定了邪州城。
C.高行周英勇豪健。明宗设伏兵截击梁军,反被梁军占了上风,危急之中高行周出骑兵横冲攻击梁军,才使明宗伏兵解了围。
D.高行周为人忠厚善良。杨光远想谋害张敬达,高行周派人暗中保护张敬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父思继,昆仲三人,俱雄豪有武干,声驰朔塞。
(2)敬达性戆,不知其营护,谓人曰:“行周每踵余后,其意何也?”
2023-05-07更新 | 149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届陕西省临潼区、阎良区高三高考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刘鄩,密州安丘县人也。鄩幼有大志,好兵略,涉猎史传。光化初,师范表鄩为登州刺史。岁余,移刺淄州,署行军司马。天复元年,李茂贞与内官韩全诲矫诏征天下兵攻太祖援昭宗师范遣心腹乘虚袭取太祖管内州郡所在同日窃发其事多泄唯鄩以偏师陷兖州遂据其郡初,鄩遣细人诈为鬻油者,觇兖城内虚实及出入之所,视罗城下一水窦可以引众而入,遂志之。鄩乃告师范,请步兵五百,宵自水窦衔枚而入,一夕而定,军城晏然,市民无扰。太祖命大将葛从周攻之。鄩与将士同甘苦,分衣食,以抗外军,戢兵禁暴,居人泰然。及王师范兵力渐窘,从周以祸福谕鄩,俾之革面,鄩报曰:“俟青州本使归降,即以城池还纳。”太祖嘉其节概。鄩既降,从周具行装服马,请鄩归大梁。鄩曰:“未受梁王舍释之旨,乘肥衣裘,非敢闻命。”即素服跨驴而发。及见,授元从都押牙。太祖牙下诸将,皆四镇旧人,耶一旦以羁旅之臣,骤居众人之右,及与诸将相见,并用阶庭之礼,太祖尤奇重之。末帝即位,尤深倚重。三月,遣鄩率大军屯南乐。六月,晋王入魏州,鄩以精兵万人自洹水移军魏县。晋王来觇,鄩设伏于河曲丛木间,俟晋王至,大噪而进。围之数匝,杀获甚众。晋王仅以身免。是月,鄩潜师由黄泽西趋太原,将行,虑为晋军所追,乃结刍为人,缚旗于上,以驴负之,循堞而行,数日,晋人方觉。鄩与晋军遇于堂邑,鄩邀击却之,追北五十余里。其年,河中朱友谦袭取同州,以其子令德为留后,表请旄钺,末帝怒,命鄩讨之。先是,鄩与河中朱友谦为婚家,及王师西讨,行次陕州,鄩遣使赍檄与友谦,谕以祸福大计,诱令归国,友谦不从,如是停留月余。尹皓、段凝辈素忌鄩,遂构其罪,言鄩逗留养寇,俾俟援兵,末帝以为然。及兵败,诏归洛,河南尹张宗爽承朝廷密旨,逼令饮鸩而卒。时年六十四,诏赠中书令。

(节选自《旧五代史·列传十三》)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李茂贞与内官韩全诲矫诏征天下兵攻太祖/援昭宗/师范遣心腹乘虚袭取/太祖管内州郡所在/同日窃发其事/多泄/唯鄩以偏师陷兖州/遂据其郡
B.李茂贞与内官韩全诲矫诏征天下兵攻太祖/援昭宗/师范遣心腹乘虚袭取太祖管内州郡/所在同日窃发其事/多泄/唯鄩以偏师陷兖州/遂据其郡
C.李茂贞与内官韩全诲矫诏征天下兵攻太祖/援昭宗/师范遣心腹乘虚袭取太祖管内州郡/所在同日窃发/其事多泄/唯鄩以偏师陷兖州/遂据其郡
D.李茂贞与内官韩全诲矫诏征天下兵攻太祖/援昭宗/师范遣心腹乘虚袭取/太祖管内州郡所在/同日/窃发其事多泄/唯鄩以偏师陷兖州/遂据其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衔枚,古代行军时口中衔着枚,以防出声。枚,行军时士卒口衔的器具,形状如筷子。
B.素服,本色或白色的衣服,可指居丧穿的白衣或日常便服。文中指居丧时穿的白衣。
C.留后,唐代节度使、观察使缺位时设置的代理官职。五代时仍延用唐代的这一制度。
D.旄钺,白旄和黄钺。旄,用牦牛尾装饰旗杆项的旗子;钺,指古代兵器,文中借指军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平定兖州城时,刘鄩派人侦察城内的虚实以及进出的道路,并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分享衣食,他约束部下,严禁暴虐,使得百姓泰然平安。
B.刘鄩深受太祖嘉奖,归降之后,他没有接受葛从周为其准备的行装车马;他被授予官职之后,虽然位居众将领之上,但对他们以礼相待。
C.刘鄩擅长用兵谋略,为防止晋军追击,他将旗帜绑缚在茅草人身上,用驴子载着茅草人,顺着矮城墙行走,以迷惑敌军,几天后才被发觉。
D.刘鄩平素遭人妒忌,尹皓等人借他劝降朱友谦未果的机会构陷他,说他有意拖延,刘鄩最终失去君王的信任,饮朝廷密赐的毒酒而死。
4.把文中面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晋王来觇,鄩设伏于河曲丛木间,俟晋王至,大噪而进。
(2)及王师西讨,行次陕州,鄩遣使赍檄与友谦,谕以祸福大计。
2022-05-31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师大附中高三四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开运元年秋七月辛未朔,帝御崇元殿,大赦天下,河北诸州,曾经契丹蹂践处,与免今年秋税。八月辛丑,命十五将以御契丹。壬辰,太原奏,代州刺史白文珂破契丹于七里烽,生擒将校七十余人。冬十月戊午,诏曰:朕虔承顾命,获嗣丕基。常惧颠危,不克负荷,宵分日昃,罔敢怠宁,夕惕晨兴,每怀祗畏。向者,频年灾沴,稼穑不登,道殣相望,上天垂谴,凉德所招。仍属干戈尚兴,边陲多事。仓廪不足,则辍人之糇食;兵士不足,则取人之丁中;战骑不足,则假人之乘马。虽事不获已,而理将若何!访闻差去使臣,殊乖体认,不有敦于勉谕,而乃临以威刑,自有所闻,益深愧悼。旋属守臣叛命敌骑入边致使甲兵不暇休息军旅有征战之苦人民有飞輓之劳疲瘵未苏科徭尚急言念于兹寝食何安!得不省过兴怀,侧身罪已,载深减损,思召和平?所宜去无用之资,罢不急之务,弃华取实,惜费省功,一则符先帝慈俭之规,一则慕前王朴素之德。向者,造作军器,破用稍多,但取坚刚,不须华楚。今后作坊制器械,不得更用金银装饰。比于游畋,素非所好,几诸服御,尤欲去奢,应天下唐州不得以珍宝玩好及鹰犬为贡。在昔圣帝明君,无非恶衣菲食,况于薄德,所合恭行,今后大官尚膳,减去多品,衣服帷帐,务去华饰,在御寒温而已。峻宇雕墙,昔人所诫,玉杯象箸,前代攸非,今后凡有营缮之处,丹垩雕镂,不得过度,宫闱之内,有非理费用,一切禁止。三月戊戌,契丹陷祁州,刺史沈斌死之。乙巳,左补阙袁范先陷契丹,自贼中逃归。杜重威奏,与李守贞、马全节、安审琦、皇甫遇部领大军赴定州。易州刺史安审约奏,二月三日夜,差壮丁斫敌营,杀敌千余人。

(节选自《旧五代史·少帝本纪》)


【注】①輓(wǎn):同“挽”。②瘵(zhài):病。③丹垩:泛指油漆粉刷。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旋属守臣叛命/敌骑入边/致使甲兵不暇/休息军旅有征战之苦/人民有飞輓之劳/疲擦未苏/科徭尚急言/念于兹/寝食何安
B.旋属守臣叛命/敌骑入边/致使甲兵不暇休息/军旅有征战之苦/人民有飞輓之劳/疲瘵未苏/科徭尚急/言念于兹/寝食何安
C.旋属守臣叛命/敌骑入边/致使甲兵不暇/休息军旅有征战之苦/人民有飞輓之劳/疲瘵未苏/科徭尚急/言念于兹/寝食何安
D.旋属守臣叛命/敌骑入边/致使甲兵不暇休息/军旅有征战之苦/人民有飞輓之劳/疲瘵未苏/科徭尚急言/念于兹/寝食何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辛未,辛为天干,未为地支,古代常以天干地支按顺序相配来纪年、月、日,而原文中用法与《登泰山记》中“戊申晦,五鼓,与子颖坐日观亭,待日出”中“戊申”用法相同。
B.日昃,太阳偏西,地支中的未时,也相当于计时13点至15点这个时间区间。
C.宫闱,宫是皇宫,闱是皇宫里小侧门,供帝王游乐的离宫,一般指后妃住所。
D.游畋,同“游田”,是打猎,游逸田猎,专指皇帝出游打猎,游山玩水的情况。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少帝爱戴子民,兢兢业业。他驾临崇元殿,大赦天下,河北各州,曾经被契丹践踏的地方,免除今年秋税,同时积极派遣将领抵御契丹。
B.少帝同情疾苦,懊悔忧虑。目前战争连绵,边境战事不断,仓库的米粟不够,人就没有饭吃;战马不够,就借人的战马,总担心自己德行不厚。
C.少帝注重反思,直面不足。他在诏书中提到自己要常常自省,平时谨慎地检查自己的错误,进一步省吃俭用,希望招来和平安定。
D.少帝仁慈俭朴,务去华饰。他减去不合理的费用,禁止一切费用,主张放弃华丽的东西而用实惠的东西,减少浪费,不得过度铺张。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频年灾沴,稼穑不登,道殣相望,上天垂谴,凉德所招。
(2)向者,造作军器,破用稍多,但取坚刚,不须华楚。
5.少帝在诏书中强调“尤欲去奢”的原因有哪些?请简要说明。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赵凤,幽州人也,少为儒。唐天祐中,燕帅刘守光尽率部内丁夫为军伍,而其面,为儒者患。儒者多为僧以避之,凤亦落发至太原。顷之,从刘守奇奔梁,梁用守奇为博州刺史,表凤为判官。唐庄宗闻凤名,得之甚喜,以为护銮学士。后庄宗即位,拜凤中书舍人。及入汴,改授礼部员外郎。庄宗及刘皇后幸张全义第,后奏曰:“妾五六岁失父母,每见老者,思念尊亲注下,以全义年德,妾欲父事之,以慰孤女之心。”庄宗许之,命凤作笺上全义,定往来仪注。凤上书极谏,不纳。天成初,置端明殿学士。时任圜为宰相,为安重诲所倾,以至罢相归磁州。及朱守殷以汴州叛,驰驿赐圜自尽。既而凤哭谓安重诲曰:“任圜,义士也,肯造逆谋以雠君父乎?如此滥刑,何以安国!”重诲笑而不责。明年春,有僧自西国取经回,得佛牙大如拳,进于明宗。凤扬言曰:“曾闻佛牙锤锻不坏,请试之。”随斧而碎。时宫中所施已逾数千缗,闻毁乃止。及车驾还洛,留知汴州事。长兴中,安重诲出镇河中,其后重诲得罪,人无敢言者,惟凤极言于上前曰:“重诲是陛下家臣,其心终不背主,五年秉权,贤豪俯伏,但不周防,自贻浸润。”明宗以为朋党,不悦其奏。重诲获罪,乃出邢州节度使。及闵帝蒙尘于卫州凤集宾佐军校垂涕曰主上播迁渡河而北吾辈安坐不赴奔问于礼可乎军校曰:“唯公所使。”将行,闻闵帝遇弑而止。清泰初,召还,授太保。凤性豁达,凡士友以穷厄告者,必倾其资而饷之,士人以此多之也。既而病足,不能朝谒。疾笃,自为蓍筮,卦成,投蓍而叹曰:“吾家世无五十者,而复穷贱;吾年已五十,又为将相,岂有遐寿哉!”清泰二年三月卒。

(选自《旧五代史·赵凤传》)

文本二:

安重诲为边彦温等告变,明宗诏彦温等廷诘,具伏其诈,即斩之。后数日,凤奏事中兴殿,启曰:“臣闻奸人有诬重诲者。”明宗曰:“此闲事,朕已处置之,卿可无问也。”凤曰:“臣所闻者,系国家利害,座下不可以为闲。”因指殿屋曰:“此殿所以尊严宏壮者,栋梁柱石之所扶特也。大臣,国之栋梁柱石也,且重诲起微贱,历艰危,致陛下为中兴主,安可使奸人动摇!”明宗改容谢之曰:“卿言是也。”

(选自《新五代史·赵凤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闵帝蒙尘于卫州/凤集宾佐/军校垂涕曰/主上播迁/渡河而北/吾辈安坐不赴奔问/于礼可乎/
B.及闵帝蒙尘于卫州/凤集宾佐军校/垂涕曰/主上播迁/渡河而北/吾辈安坐不赴奔问/于礼可乎/
C.及闵帝蒙尘于卫州/凤集宾佐军校/垂涕曰/主上播迁/渡河而北/吾辈安坐不赴奔问于礼/可乎/
D.及闵帝蒙尘于卫州/凤集宾佐/军校垂涕曰/主上播迁/渡河而北/吾辈安坐不赴奔问于礼/可乎/
2.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黥,又名为墨黥,是一种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的刑罚,文中指防止士兵逃跑的措施。
B.皇后,又称坤极、梓童,是皇帝的正妻,统摄六宫,母仪天下,地位极显赫。
C.太保,古代三公之一,职位次于太傅;亦指辅导太子的太子太保,与太尉共掌兵权。
D.蓍筮,指古人用筮草占卜吉凶以便趋利而避害,如《氓》中“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凤早年避世,后遇明主。燕帅刘守光征兵时,他选择落发隐匿太原;后因名望受唐庄宗赏识,又为唐明宗所重用。
B.赵凤恪守礼法,有识有谋。他极力反对刘皇后以侍父之礼对待张全义;他鼓励别人摧毁佛牙,阻断了宫中的浪费行为。
C.赵凤为人耿介,正直敢言。任圜遇害后,他当面质问安重诲;安重诲获罪,没有人敢替他进言,只有赵凤为他辩白。
D.赵凤乐善好施,豁达知命。他常常慷慨解囊,周济穷厄;病情加重时,还能自己占卜命数,并不因不能长寿而遗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任圜,义士也,肯造逆谋以雠君父乎?如此滥刑,何以安国!
(2)凡士友以穷厄告者,必倾其资而饷之,士人以此多之也。
5.两则文本中,赵凤替安重诲说情时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文本二的言辞技巧更为高超,请简要分析。
2022-05-25更新 | 348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北省石家庄市二中2021-2022学年高三5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赵)匡凝,字光仪,蔡州人也。父德諲,初事秦宗权为列校,当宗权强暴时,表为襄州留后唐光启四年夏六月德諲审宗权必败乃举汉南之地以归唐朝仍遣使投分于太祖兼誓戮力同讨宗权时太祖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使乃表德諲为副仍领襄州节度使。蔡州平,以功累加官爵,封淮安王。匡凝以父功为唐州刺史兼七州马步军都校。及德諲卒,匡凝自为襄州留后,朝廷即以旄钺授之。作镇数年,甚有威惠,累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匡凝气貌甚伟,好自修饰,每整衣冠,必使人持巨鉴前后照之。对客之际,乌巾上微觉有尘,即令侍妓持红拂以去之。人有误犯其家讳者,往往遭其槚楚,其方严也如是。光化初,匡凝以太祖有清口之败,密附于淮夷,太祖遣氏叔琮率师伐之。未几,其泌州刺史赵璠越墉来降,随州刺史赵匡璘临阵就擒。俄而康怀英攻下邓州,匡凝惧,遣使乞盟,太祖许之,自是附庸于太祖。及成汭败于鄂州,匡凝表其弟匡明为荆南留后。是时唐室微弱,诸道常赋多不上供,惟匡凝昆仲虽强据江山,然尽忠帝室,贡赋不绝。

太祖将期受禅,以匡凝兄弟并据藩镇,乃遣使先谕旨焉。匡凝对使者流涕,答以受国恩深,岂敢随时妄有他志。使者复命,太祖大怒。天祐二年秋七月,遣杨师厚率师讨之。八月,太祖亲领大军南征,仍请削匡凝在身官爵。及师厚济江,匡凝以兵数万逆战,大为师厚所败,匡凝乃燔其舟,单舸急棹,沿汉而遁于金陵。后卒于淮南。《新唐书》云:师厚由阴谷伐木为梁,匡凝以兵二万濒江战,大败,乃燔其舟,单舸夜奔扬州。行密见之,曰:“君在镇,轻车重马输于贼,今败,乃归我邪!”匡明亦谋奔淮南,子承规谏曰:“昔诸葛兄弟分仕二国,若适扬州,是自取疑也。”匡明谓然,乃趋成都。《欧阳史》云:行密厚遇匡凝,其后行密死,杨渥稍不礼之。渥方宴食青梅,匡凝顾渥曰:“勿多食,发小儿热。”诸将以为慢。渥遣匡凝海陵,后为徐温所杀。初,匡凝好聚书,及败,杨师厚获数千卷于第,悉以来献。

(《旧五代史·后梁列传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唐光启四年夏六月/德諲审宗权必败/乃举汉南之地以归唐朝/仍遣使投分于太祖/兼誓戮力/同讨宗权/时太祖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使/乃表德諲为副/仍领襄州节度使/
B.唐光启四年夏六月/德諲审宗权必败/乃举汉南之地以归/唐朝仍遣使投分于太祖/兼誓戮力/同讨宗权/时太祖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使/乃表德諲为副/仍领襄州节度使/
C.唐光启四年夏六月/德諲审宗权必败/乃举汉南之地以归唐朝/仍遣使投分于太祖/兼誓戮力/同讨宗权时/太祖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使/乃表德諲为副/仍领襄州节度使/
D.唐光启四年夏六月/德諲审宗权必败/乃举汉南之地以归/唐朝仍遣使投分于太祖/兼誓戮力/同讨宗权时/太祖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使/乃表德諲为副/仍领襄州节度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留后,唐代的时候,节度使出征或入朝,常置留后知节度事,以后成为惯例。
B.旄钺,旄是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钺是古代兵器,旄钺这里代指军权。
C.昆仲,称呼别人为兄弟的敬词;昆古义为哥哥;仲则是弟弟的意思。昆仲这里指兄和弟。
D.受禅,在古代,当上一代君王老了的时候,就会大力推荐一位能人,把帝位让给他。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匡凝出生名门望族。他的父亲赵德諲能够审时度势,后来因为平定蔡州有功,多次加官封爵,被封为淮安王。
B.赵匡凝非常注重形象。每次整理衣冠,一定让人拿着巨大的镜子在前后照看;会见客人时,稍觉乌巾上有灰尘,就让侍妓用红色拂尘拂去。
C.赵匡凝一心忠于朝廷。当太祖派遣使者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赵匡凝时,赵匡凝对着使者流泪,表达了自己不敢妄自称帝的想法。
D.赵匡凝爱好收藏书籍。在他的家里收藏了好几千卷图书,后来赵匡凝兵败,家里的藏书被杨师厚获得,全部都献给了朝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俄而康怀英攻下邓州,匡凝惧,遣使乞盟,太祖许之,自是附庸于太祖。
(2)君在镇,轻车重马输于贼,今败,乃归我邪!
2022-05-07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三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赵凤,幽州人也。少为儒。唐天祐中,燕帅刘守光尽率部内丁夫为军伍,而其面,为儒者患之。儒者多为僧以避之,凤亦落发至太原。顷之,从刘守奇奔梁,梁用守奇为博州刺史,表凤为判官。唐庄宗闻凤名,得之甚喜,以为护銮学士。后庄宗即位,拜凤中书舍人。及入汴,改授礼部员外郎。庄宗及刘皇后幸张全义第,后奏曰:妾五六岁失父母,每见老者,思念尊亲泣下,以全义年德,妾欲父事之,以慰孤女之心。庄宗许之,命凤作笺上全义,定往来仪注。凤上书极谏,不纳。天成初,置端明殿学士,凤与冯道俱任其职。时任圜为宰相,为安重海所倾,以至罢相归磁州。及朱守殷以汴州叛,驰驿赐圆自尽。既而凤哭谓安重诲曰:任圜,义士也,肯造逆谋以雠君父乎?如此滥刑,何以安国!重诲笑而不责。明年春,有僧自西国取经回,得佛牙大如拳,褐渍皴裂,进于明宗。凤扬言曰:曾闻佛牙锤锻不坏,请试之。随斧而碎。时宫中所施已逾数千缗,闻毁乃止。及车驾还洛,留知汴州事。长兴中,安重海出镇河中,人无敢言者,惟凤极言于上前曰:重诲是陛下家臣,其心终不背主,五年秉权,贤豪俯伏,但不周防,自贻浸润。明宗以为朋党,不悦其奏。重诲获罪,乃出邢州节度使。及闵帝蒙尘于卫州凤集宾佐军校垂涕曰主上播迁渡河而北吾辈安坐不赴奔问于礼可乎军校曰:唯公所使。将行,闻闵帝遇弑而止。清泰初,召还,授太保。凤性豁达,凡士友以穷厄告者,必倾其资而饱之,人士以此多之也。既而病足,不能朝谒。疾笃,自为蓍筮,卦成,投蓍而叹曰:吾家世无五十者,而复穷贱;吾年已五十,又为将相,岂有遐寿哉!清泰二年三月卒。

(选自《旧五代史·赵凤传》)

文本二:

安重诲为边彦温等告变,明宗诏彦温等廷诘,具伏其诈,即斩之。后数日,凤奏事中兴殿,启曰:臣闻奸人有诬重海者。明宗曰:此闲事,朕已处置之,卿可无问也。凤曰:臣所闻者,系国家利害,陛下不可以为闲。因指殿屋曰:此毁所以尊严宏壮者,栋梁柱石之所扶持也。大臣,国之栋梁柱石也,且重诲起微贱。历艰危,致陛下为中兴主,安可使奸人动摇!明宗改容谢之曰:卿言是也。

(选自《新五代史·赵凤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闵帝蒙尘于卫州/凤集宾佐/军校垂涕曰/主上播迁渡河而北/吾辈安坐不赴奔问/于礼可乎/
B.及闵帝蒙尘于卫州/凤集宾佐军校/垂涕曰/主上播迁/渡河而北/吾辈安坐不赴奔问/于礼可乎/
C.及闵帝蒙尘于卫州/凤集宾佐军校/垂涕曰/主上播迁/渡河而北/吾辈安坐不赴奔问于礼/可乎/
D.及闵帝蒙尘于卫州/凤集宾佐/军校垂涕曰/主上播迁/渡河而北/吾辈安坐不赴奔问于礼/可乎/
2.下列关于文中加点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黥,又名为墨黥,是一种在人脸上刺字并涂墨的刑罚,文中指防止士兵逃跑的措施。
B.皇后,又称椒房、坤极、梓童,是皇帝的正妻,统摄六宫,母仪天下,地位极显赫。
C.太保,古代三公之一,职位次于太傅;亦指辅导太子的太子太保,与太尉共掌兵权。
D.蓍筮,指古人用筮草占卜吉凶以便趋利而避害,如《氓》中“尔卜尔筮,体无咎言”。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凤早年避世,后遇明主。燕帅刘守光征兵时,他选择落发隐匿太原;后因名望受唐庄宗赏识,又为唐明宗所重用。
B.赵凤恪守礼法,有识有谋。他极力反对刘皇后以侍父之礼待张全义;他鼓励别人摧毁佛牙,阻断了宫中的浪费行为。
C.赵凤为人耿介,正直敢言。任圜遇害后,他当面质问安重诲;安重诲获罪,没有人敢替他进言,只有赵凤为他辩白。
D.赵凤乐善好施,豁达知命。他常常慷慨解囊,周济穷厄;病情加重时,还能自己占卜命数,并不因不能长寿而遗憾。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凡士友以穷厄告者,必倾其资而饷之,人士以此多之也。
(2)且重诲起微贱,历艰危,致陛下为中兴主,安可使奸人动摇!
5.两则文本中,赵凤替安重诲说情时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文本二的言辞技巧更为高超,请简要分析。
2022-04-14更新 | 22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德州市2021-2022学年高三4月联合质量测评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匡凝,字光仪,蔡州人也。父德諲,初事秦宗权为列校,当宗权强暴时,表为襄州留后。唐光启四年夏六月德諲审宗权必败乃举汉南之地以归唐朝仍遣使投分于太祖兼誓戮力同讨宗权时太祖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使乃表德諲为副仍领襄州节度使。蔡州平,以功累加官爵,封淮安王。匡凝以父功为唐州刺史兼七州马步军都校。及德諲卒,匡凝自为襄州留后,朝廷即以旄钺授之。作镇数年,甚有威惠,累官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匡凝气貌甚伟,好自修饰,每整衣冠,必使人持巨鉴前后照之。对客之际,乌巾上微觉有尘,即令侍妓持红拂以去之。人有误犯其家讳者,往往遭其槚楚,其方严也如是。光化初,匡凝以太祖有清口之败,密附于淮夷,太祖遣氏叔琮率师伐之。未几,其泌州刺史赵璠越墉来降,随州刺史赵匡璘临阵就擒。俄而康怀英攻下邓州,匡凝惧,遣使乞盟,太祖许之,自是附庸于太祖。及成汭败于鄂州,匡凝表其弟匡明为荆南留后。是时唐室微弱,诸道常赋多不上供,惟匡凝昆仲虽强据江山,然尽忠帝室,贡赋不绝。

太祖将期受禅,以匡凝兄弟并据藩镇,乃遣使先谕旨焉。匡凝对使者流涕,答以受国恩深,岂敢随时妄有他志。使者复命,太祖大怒。天祐二年秋七月,遣杨师厚率师讨之。八月,太祖亲领大军南征,仍请削匡凝在身官爵。及师厚济江,匡凝以兵数万逆战,大为师厚所败,匡凝乃燔其舟,单舸急棹,沿汉而遁于金陵。后卒于淮南。《新唐书》云:师厚由阴谷伐木为梁,匡凝以兵二万濒江战,大败,乃燔其舟,单舸夜奔扬州。行密见之,曰:“君在镇,轻车重马输于贼,今败,乃归我邪!”匡明亦谋奔淮南,子承规谏曰:“昔诸葛兄弟分仕二国,若适扬州,是自取疑也。”匡明谓然,乃趋成都。《欧阳史》云:行密厚遇匡凝,其后行密死,杨渥稍不礼之。渥方宴食青梅,匡凝顾渥曰:“勿多食,发小儿热。”诸将以为慢。渥遣匡凝海陵,后为徐温所杀。初,匡凝好聚书,及败,杨师厚获数千卷于第,悉以来献。

(《旧五代史·后梁列传七》)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唐光启四年夏六月/德諲审宗权必败/乃举汉南之地以归唐朝/仍遣使投分于太祖/兼誓戮力/同讨宗权/时太祖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使/乃表德諲为副/仍领襄州节度使/
B.唐光启四年夏六月/德諲审宗权必败/乃举汉南之地以归/唐朝仍遣使投分于太祖/兼誓戮力/同讨宗权/时太祖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使/乃表德諲为副/仍领襄州节度使/
C.唐光启四年夏六月/德諲审宗权必败/乃举汉南之地以归唐朝/仍遣使投分于太祖/兼誓戮力/同讨宗权时/太祖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使/乃表德諲为副/仍领襄州节度使/
D.唐光启四年夏六月/德諲审宗权必败/乃举汉南之地以归/唐朝仍遣使投分于太祖/兼誓戮力/同讨宗权时/太祖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使/乃表德諲为副/仍领襄州节度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旄钺,旄是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钺是古代兵器,旄钺这里代指军权。
B.昆仲,称呼别人兄弟的敬词;昆古义为哥哥;仲则是弟弟的意思。昆仲这里指兄和弟。
C.受禅,在古代,当上一代君王老了的时候,就会大力推荐一位能人,把帝位让给他。
D.留后,唐代的时候,节度使出征或入朝,常置留后知节度事,以后成为惯例。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匡凝出生名门望族。他的父亲赵德諲能够审时度势,后来因为平定蔡州有功,多次加官封爵,被封为淮安王。
B.赵匡凝非常注重形象。每次整理衣冠,一定让人拿着巨大的镜子在前后照看;会见客人时,稍觉乌巾上有灰尘,就让歌妓用红色拂尘拂去。
C.赵匡凝一心忠于朝廷。当太祖派遣使者把自己的想法告诉赵匡凝时,赵匡凝对着使者流泪,表达了自己不敢妄自称帝的想法。
D.赵匡凝爱好收藏书籍。在他的家里收藏了好几千卷图书,后来赵匡凝兵败,家里的藏书被杨师厚获得,全部都献给了朝廷。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匡凝惧,遣使乞盟,太祖许之,自是附庸于太祖。
(2)行密见之,曰:“君在镇,轻车重马输于贼,今败,乃归我邪!”
5.同是记载赵匡凝兵败到死去的情况,《旧五代史》《新唐书》《欧阳史》各有侧重,请简要概括说明。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翟沂,字德润,聊城人,大中时宰相魏公铭之幼子也。兄沆,广明初亦为宰辅。沂举进士第,历监察、补阙。昭宗时,累迁至员外郎、知制造。性抗厉守道而文藻非优尝与同舍颜荛钱珝俱秉笔见荛珝赡速草制数十无妨谭笑而沂自愧翌日,谒国相诉曰:“沂疏浅,不足以供词翰之职。”相辅然之,移为谏议大夫。入梁,为御史司宪,纠缪绳违,不避豪右。开平中,金吾街使寇彦卿入朝,过天津桥,市民梁现者不时回避,前导伍伯捽之,投石栏以致毙。彦卿自前白于梁祖,梁祖命通事舍人赵可封宣谕,令出私财与死者之家,以赎其罪。沂奏刻曰:“彦卿位是人臣,无专杀之理。况天津桥御路之要,正对端门,当车驾出入之途,非街使震怒之所。况梁现不时回避,其过止于鞭笞。摔首投驱,深乖朝宪,请论之以法。”梁祖惜彦卿,令沂以过失论,沂引斗竞律,以怙势力为罪首,下手者减一等。又斗殴条,不斗故殴伤人者,加伤罪一等。沂表入,责授彦卿游击将军、左卫中郎将。沂刚正守法,人士多之。迁左司侍郎,改太常卿,转礼部尚书。贞明中,带本官充西京副留守。时张全义留守、天下兵马副元帅、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守太尉、中书令、魏王,名位之重,冠绝中外。沂至府,客将白以副留守合行廷礼,沂曰:“张公官位至重,然尚带府尹之名,不知副留守见尹之仪何如?”全义知之,速引见沂,劳曰:“彼此有礼,俱老矣,勿相劳烦。”庄宗兴复唐室,复用为左丞,判吏部尚书链选司,坐累谪石州司马。明宗即位,召还,复为左丞。以衰疾告老,授太子少保致仕。卒于龙门之别墅,时年七十余。赠太子少傅。

(节选自《旧五代史·崔沂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是(     
A.性抗厉守/道而文藻非优/尝与同舍颜荛/钱珝俱秉笔/见荛/珝赡/速草制数十/无妨谭笑/而沂自愧/
B.性抗厉守道/而文藻非优/尝与同舍颜荛/钱珝俱秉笔/见荛/珝赡速/草制数十/无妨谭笑/而沂自愧/
C.性抗厉守道/而文藻非优/尝与同舍颜荛/钱珝俱秉笔/见荛/珝赡速/草制数十/无妨/谭笑而沂自愧/
D.性抗厉/守道而文藻非优/尝与同舍颜荛/钱珝俱秉笔/见荛/珝赡速/草制数十无妨谭笑/而沂自愧/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中,文中指年号,它是古代皇帝用来纪年的名称,始于汉武帝。
B.进士,指古代科举考试制度中,通过朝廷最后一级考试者的称谓。
C.豪右,秦汉时的豪族住在城市右边,汉代又以右为上,故称豪右。
D.致仕,指古代官员因疾患等原因而辞职,也称致事、致政或休致。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崔沂身世显赫,仕途较为顺畅,但他很有自知之明,自认为文采不如他人,很难胜任目前的工作,后来被调任其他职位。
B.针对寇彦卿所犯的罪行,梁太祖欲让其自出家财予以补会,但是崔沂却上书弹劾,据理力争,最终使皇帝又改变了主意。
C.客将告诉崔沂要对位高权重的张全义行延拜礼,崔沂听后极为不满,后来张全义听到此事后,主动引见崔沂,消除误会。
D.崔沂生性刚直守道,因此也受到了众人的推崇,在唐朝复兴之后继续受到朝廷的重用,当然也有牵连被贬谪的经历。
4.把文章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市民梁现者不时回避,前导伍伯捽之,投石栏以致毙。
(2)沂引斗竞律,以怙势力为罪首,下手者减一等。
2022-03-15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贵州省铜仁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杨凝式,字景度,华阴人也,父涉为唐宰相。唐昭宗朝,登进士第,解褐授度支巡官,再迁秘书郎,直史馆。唐末梁初,涉再登台席,太祖①之篡唐祚也,涉当送传国玺,时凝式方冠,谏曰:大人为唐宰相而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过况手持天子玺绶与人虽保富贵奈千载何盍辞之时太祖恐唐室大臣不利于已,往往阴使人探访群议,措绅之士及祸甚众,涉常不自保,忽闻凝式言,大骇曰:汝灭吾族。于是神色沮丧者数日。凝式恐事泄,即日遂佯狂,时人谓之杨风子也。

凝式体虽蕞眇,而精神颖悟,富有文藻,大为时辈所推。凝式长于歌诗,多杂以诙谐,少从张全义辟,故作诗纪全义之德云:洛阳风景实堪哀,昔日曾为瓦子堆。不是我公重葺理,至今犹自一堆灰。他类若此。张从恩尹洛,凝式自汴还,时飞蝗蔽日,偶与之俱,凝式先以诗寄曰:押引蝗虫到洛京,合消郡守远相迎。从恩弗怪也。凝式诗句自佳,其题壁有院似禅心静,花如觉性圆,清丽可喜。

凝式虽仕历五代,恣其狂逸,多所干忤,故时人目以风子其笔迹遒放,宗师欧阳询与颜真卿,而加以纵逸。既久居洛,多遨游佛道祠,遇山水胜概,辄流连赏咏。有垣墙圭缺处,顾视引笔,且吟且书。或或草,不可原诘。友人赠食,凝式书贴复云:昼寝乍兴,辋饥正甚,忽蒙简翰,猥赐盘飧。当一叶报秋之初,乃韭花逞味之始,助其肥狞,实谓珍羞,充腹之馀。铭肌载切,谨修状陈谢伏惟鉴察。”

其贴传世,名曰《韭花帖》。苏轼尝语: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清人李瑞清曰:杨景度为由唐入宋一大枢纽,《韭花帖》笔笔敛锋入纸,兰亭法也。

(节选自《旧五代史》等)


[注]①太祖,指后晋太祖石敬瑭。
1.下列各项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大人为唐宰相/而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过/况手持天子玺绶/与人虽保富贵/奈千载/何盍辞之
B.大人为唐宰相/而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过/况手持天子玺绶与人/虽保富贵/奈千载/何盍辞之
C.大人为唐宰相/而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过/况手持天子玺绶与人/虽保富贵/奈千载何/盍辞之
D.大人为唐宰相/而国家至此/不可谓之无过/况手持天子玺绶/与人虽保富贵/奈千载何/盍辞之
2.下列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A.台席,古代以三台星象征三公之位,“登台席”指杨涉担任了宰相的职位。
B.五代,包括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是汉晋之间的五个中原朝代。
C.真,即真书,也称正书、楷书,颜真卿《多宝塔碑》为真书书法代表作品。
D.简翰,书信,“简”本指竹片,后借指信札,“翰”本指羽毛,后借指书信。
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杨凝式诗作高雅不俗。他写的作品既清丽可喜,又有深刻的禅意,如偶遇张从恩时写给张的赠诗。
B.杨凝式才华聪慧过人。他曾另辟蹊径,用幽默诙谐的笔调,对张全义治理洛阳的政绩进行了赞扬。
C.杨凝式为人率真有趣。他得友人赠食,欣喜之下,写信致谢,一挥而就,竟成传世佳作《韭花帖》。
D.杨凝式书法成就颇高。苏轼盛赞他是二王颜柳之后的大家,清代李瑞清也说他是承唐启宋的枢纽。
4.把下面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凝式体虽蕞眇,而精神颖悟,富有文藻,大为时辈所推。
(2)其笔迹遒放,宗师欧阳询与颜真卿,而加以纵逸。
2021-07-29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1届云南省曲靖市二中高三二模语文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盖寓,蔚州人。武皇起云中,寓与康君立等推毂佐佑之,因为腹心。武皇节制雁门,职为都押牙,领岚州刺史。洎移镇太原,改左都押牙、检校左仆射。武皇与之决事,言无不从,凡出征伐,靡不卫从。

乾宁二年,从入关讨王行瑜,特授检校太保、开国侯,令邑一千户,领容管观察经略使。寓性通黠,多智数,善揣人主情。武皇性严急,左右难事,无委遇者,小有违忤,即置于法,惟寓承颜希旨,规其趋向,婉辞顺意,以尽参裨武皇或暴怒将吏事将不测寓欲救止必佯佐其怒以责之武皇怡然释之有所谏诤必征近事以为喻自武皇镇抚太原最推亲信,中外将吏,无不景附,朝廷藩邻,信使结托,先及武皇,次入寓门;既总军中大柄,其名振主,梁祖亦使奸人离间,暴扬于天下,言盖寓已代李,闻者寒心,武皇略无疑间。

初,武皇既平王行瑜,还师渭北,暴雨六十日,诸将或请入觐,且云:天颜咫尺,安得不行觐礼?武皇意未决,寓白曰:车驾自石门还京,寝未安席,比为行瑜兄弟惊骇乘舆,今京师未宁,奸宄流议,大王移兵渡渭,必恐复动宸情。君臣始终,不必朝觐,但归藩守,姑务勤王,是忠臣之道也。武皇笑曰:盖寓尚阻吾入觐,况天下人哉!即日班师。

天祐二年三月,寓病笃,武皇日幸其第,手赐药饵。初,寓家每事珍膳,穷极海陆,精于府馔,武皇非寓家所献不食,每幸寓第,其往如归,恩宠之洽,时无与比;及其卒也,哭之弥恸。庄宗即位,追赠太师

(节选自《旧五代史·盖寓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武皇或暴怒/将吏事将不测/寓欲救止/必佯佐其怒/以责之/武皇怡然释之/有所谏诤/必征近事以为喻/自武皇镇抚太原/最推亲信
B.武皇或暴怒将吏/事将不测/寓欲救止/必佯佐其怒以责之/武皇怡然释之/有所谏诤/必征近事以为喻/自武皇镇抚太原/最推亲信
C.武皇或暴怒将吏/事将不测/寓欲救/止必佯佐其怒以责之/武皇怡然释之/有所谏诤/必征近事以为喻自/武皇镇抚太原/最推亲信
D.武皇或暴怒将吏事/将不测/寓欲救/止必佯/佐其怒以责之/武皇怡然释之/有所谏诤/必征近事以为喻自/武皇镇抚太原/最推亲信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推毂,有助人推车前进的意思,也比喻助人成事,又比喻推荐人才。文中指盖寓协助武皇起事。
B.署,暂任、代理官职。类似的词有摄、权、假、领。其中“领”表示暂时兼代本职外更高职务。
C.庄宗,后唐开国皇帝李存勖的庙号。庙号是古代皇帝被供奉在宗庙时的名号,多用“祖”或 “宗”。
D.太师,官名,始于商。历代沿袭,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公”,多为大官的加衔,无实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盖寓深受重用。武皇与盖寓商议事情,对盖寓所说的话没有不听从的。他还被任命为检校太保、开国侯。
B.盖寓一心为国。他擅长揣测武皇的心意,窥测武皇的倾向,或用委婉的言辞,或以实际行动,尽力辅佐。
C.盖寓颇受推重。朝廷文武官员依附盖寓,朝廷邻近的藩国也攀附巴结盖寓。盖寓病重,武皇的恩惠尤甚。
D.盖寓劝谏有方。武皇对官员发怒,他便假装生气去斥责武皇;有需要劝谏的事情,他会用近期的事比喻。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唯寓承颜希旨,规其趋向,婉辞顺意,以尽参裨。
(2)武皇意未决,寓白曰:“车驾自石门还京,寝未安席,比为行瑜兄弟惊骇乘舆。”
5.在平定王行瑜后,盖寓为什么不赞同武皇觐见天子?请简要说明。
2021-06-02更新 | 28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1届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高三适应性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