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薛居正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6 道试题
20-21高一上·浙江·阶段练习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

1 . 刘赞,魏州人也。父玭为县令,赞始就学,衣以青布衫襦,每食则玭自肉食,而别以蔬食食赞于下,谓之曰:“肉食,君之禄也,尔欲之,则勤学问以干禄;吾肉非尔之食也。”由是赞益力学,举进士,为罗绍威判官,去为租庸使赵岩巡官,又为孔谦盐铁判官。明宗时,累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守官以法,权豪不可干以私。

是时,秦王从荣握兵而骄多过失言事者请置师傅以辅道之大臣畏王不敢决其事因请王得自择秦王即请赞乃拜赞秘书监为秦王傅赞泣曰祸将至矣

秦王所请王府元帅官属十余人,类多浮薄倾险之徒,日献谀谄以骄王,独赞从容讽谏,率以正道。秦王尝命宾客作文于坐中,赞自以师傅,耻与群小比伍,虽操笔勉强有不悦之色。秦王恶之,后戒左右,赞来不得通。赞亦不往,月一至府而已,退则杜门不交人事。

已而,秦王果败死,唐大臣议王属官当坐者,冯道曰:“元帅判官刘赞与秦王非素好,而在职不逾月,詹事王居敏及刘赞皆以正直为王所恶,河南府判官司徒诩病告家居久,皆宜不与其谋。而谘议参军高辇与王最厚,辇法当死,其余可次第原减。”朱弘昭曰:“诸公不知其意尔,使秦王得入光政门,当待赞等如何?吾徒复有家族邪!且法有首从,今秦王夫妇男女皆死,而赞等止其一身幸矣!”道等难之,而冯赟亦争以为不可,赞等乃免死。于是论高辇死,而刘赞等十七人皆长流。

初,赞闻秦王败,即白衣驾驴以俟,人有告赞夺官而已,赞曰:“岂有天子冢嗣见杀,而宾僚夺官者乎,不死幸矣!”已而赞长流岚州百姓。清泰二年,归田里,行至石会关,病卒。

《旧五代史·刘赞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秦王从荣握兵而骄/多过失言事者/请置师傅以辅道之/大臣畏王/不敢决其事/因请王得自择/秦王即请赞/乃拜赞秘书监/为秦王傅/赞泣曰/祸将至矣
B.秦王从荣握兵而骄/多过失/言事者请置师傅以辅道之/大臣畏/王不敢决其事/因请王得自择/秦王即请赞/乃拜赞/秘书监为秦王傅/赞泣曰/祸将至矣
C.秦王从荣握兵而骄/多过失/言事者请置师傅以辅道之/大臣畏王/不敢决其事/因请王得自择/秦王即请赞/乃拜赞秘书监/为秦王傅/赞泣曰/祸将至矣
D.秦王从荣握兵而骄/多过失言事者/请置师傅以辅道之/大臣畏/王不敢决其事/因请王得自择/秦王即请赞/乃拜赞/秘书监为秦王傅/赞泣曰/祸将至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床:在古代,床是供人坐卧的器具,功能繁多。文中“而别以蔬食食赞于床下”的“床”指的是坐具。
B.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称谓,分三等,称三甲。考中一甲者称“进士及第”,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C.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文中“累迁中书舍人”的“迁”以及《琵琶行》中“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的“左迁”都为此义。
D.诏,告知之意,多用于上对下,大体上是朝廷要举行重大活动,或皇室婚丧嫁娶,或任命、降黜官员等,皇帝都要下达诏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赞父亲教育方式独特,自己吃肉,却让刘赞吃素菜淡饭,以此激励他努力学习。刘赞因此发愤读书,考中进士,走上仕途。
B.刘赞性格刚直不阿,严格按法律办事,不愿意与浮薄阴险的人为伍。因此,秦王不愿与刘赞接近,每月只让他来王府一次,并且让他平时闭门不出,不与人交往。
C.秦王死后,大臣们对刘赞的处理意见不一:朱弘昭认为秦王是首犯,刘赞是从犯,判处他一人死刑对他来说已属幸运;冯道、冯赟坚持认为他不当死。
D.刘赞有先见之明:得知要辅佐秦王,他就预感灾祸来临;而秦王事败身亡后,他就穿上白衣服骑着驴等候判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谘议参军高辇与王最厚,辇法当死,其余可次第原减。
(2)岂有天子家嗣见杀,而宾僚夺官者乎,不死幸矣!
2021-01-02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新东方】高中语文145
2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①夏鲁奇,字邦杰,青州人也。初事宣或军为军校与主将不协递归于庄宗以为护卫指挥使从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单廷佳元行钦时称骁勇鲁奇与之斗两不能解,将士皆释兵纵观。幽州平,鲁奇功居多。晋已下魏博,梁将刘界军于渔水。庄宗以数百骑觇敌,深入致师,郭设伏于魏县西南葭芦中。庄宗不满千骑,汴人伏兵万余,大噪而起,围庄宗数重。鲁奇与王门关、乌德儿等奋命决战,自午至,俄而李存审兵至方解。鲁奇持枪携剑,独卫庄宗,手杀百余人,乌德儿等被擒,鲁奇伤痍遍体,自是庄宗尤怜之,历磁州刺史。中都之战,汴人大败,鲁奇见王彦章,识之,单马追及,枪拟其颈,彦章顾曰;“尔非余故人乎?”即擒之以献。庄宗壮之,赏绢千匹。王彦章守中都,庭隐在其军中。及彦章败,庭隐为庄宗所获,将以就戮,大将夏鲁奇奏曰:“此矬也,其材可用。”遂释之。梁平,授郑州防御使。四年,授河阳节度使,为政有惠爱。天成初,移镇许州,加同平章事。

②鲁奇性忠义,尤通夹道,抚民有术。及移镇许田,孟州之民,万众遮道,断登卧辙,五日不发。父老诣阙请留,明宗令中使谕之,方得离州。明宗讨荆南,鲁奇为副招讨使,顷之,移镇遂州。夏鲁奇禀朝廷之命,缮治甲兵,将图蜀。孟知祥与董璋谋先取鲁奇,令仁罕攻遂州。董璋之叛,与孟知祥攻遂州,蜀师围夏鲁奇于遂州,唐师来援,剑门不守,肇领兵赴普安以拒之,唐师不得进,援路断绝。旬月救兵不至,城中兵尽食穷,鲁奇自刎而卒,时年四十九。帝闻其死也,恸哭之,厚给其家,赠太师、齐国公。

(节选自《旧五代史·后唐》)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初事宣武军为军校/与主将不协/遂归于庄宗/以为护卫指挥使/从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单廷佳/元行钦/时称骁勇/鲁奇与之斗/两不能解/
B.初事宣武军为军校/与主将不协/遂归于庄宗/以为护卫指挥使/从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单廷佳/元行钦/时称骁勇/鲁奇与之斗/两不能解/
C.初事宣武军为军校/与主将不协/遂归于庄宗/以为护卫指挥使/从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单廷佳/元行钦/时称骁勇鲁奇/与之斗两不能解/
D.初事宣武军为军校/与主将不协/遂归于庄宗/以为护卫指挥使/从周德威攻幽州燕将/有单廷佳/元行钦/时称骁勇鲁奇/与之斗两不能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申,十二地支之一;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申时指下午一时至三时。
B.致师,挑战之意;古代战争发生之时,先让勇力之士到敌人阵前挑战决斗。
C.节度使,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可全权调度。
D.太师,古时“三公”之首,多为重臣加衔,作为最高荣典以示恩宠,无实际职权。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夏鲁奇骁勇善战,忠心保卫君主。他在庄宗误入埋伏被围困之时,与王门关、乌德儿等一起拼死保卫庄宗,坚持到援兵来方才解围。
B.夏鲁奇爱才惜才,积极举荐人才。中都之战王彦章战败后,庭隐被庄宗俘获,将要被杀戮,夏鲁奇上奏赞赏其是人才,最终庭隐被释放。
C.夏鲁奇抚民有术,深受百姓爱戴。他奉命调任许田,孟州的百姓拦道挽留,拉住马镫躺在路上不让他走,五天都未能离开孟州去赴任。
D.夏鲁奇忠义刚烈,死后君主痛惜。他在遂州失守时自刎而死,年仅四十九岁。庄宗为之痛哭,重赏其家人,追封他为太师、齐国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鲁奇见王彦章,识之,单马追及,枪拟其颈,彦章顾曰∶“尔非余故人乎?”
(2)顷之,移镇遂州。夏鲁奇禀朝廷之命,缮治甲兵,将图蜀。
2020-12-11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柘城县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教学质量测评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赵莹,字玄辉,华阴人也。莹风仪美秀,性复纯谨。梁龙德中,始解褐为康延孝从事。后唐同光中,延孝镇陕州,会庄宗伐蜀,命延孝为骑将。将行,留莹监修金天神祠。

初,莹为从事,丁母忧,高祖不许归华下,以粗绩斩随幕,人或短之。及入相,以敦让汲引为务。监修国史日,以唐代故事残缺,署能者居职,纂补实录及修正史二百卷行于时,莹首有力焉。少帝嗣位,拜守中书令。明年,检校太尉本官,出为晋昌军节度使。是时,天下大蝗,境内捕蝗者获蝗一斗,给栗一斗,使饥者获济,远近嘉之。

开运末,冯玉、李彦韬用事,以桑维翰才望素重,而莹柔而可制,因共称之,乃出维翰,复莹相位,加弘文馆大学士。及李崧、冯玉议出兵应接赵延寿,而以杜重威为都督部署,莹私谓冯、李曰:“杜中令国之懿亲,所求未惬,心恒快快,安可更与兵权?若有事边陲,只李守贞将之可也。”

及契丹陷京城,契丹主少帝于北塞,莹与冯玉、李彦韬俱从。周广顺初,遣尚书左丞田敏报命于契丹,遇莹于幽州。莹得见华人,悲怅不已,谓田敏曰:“老身漂零寄于此,近闻室家丧逝,弱子无恙,蒙中朝皇帝倍加存恤,老夫至死无以报效。”于是南望稽首,涕泗横流。未几,莹卒于幽州,时年六十七。

莹初被疾,遣人祈告于契丹主,愿归骨于南朝,使羁魂幸复乡里,契丹主闵而许之。及卒遣其子易从及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节选自《旧五代史·晋书·赵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及卒遣其子/易从及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B.及卒/遣其子易从及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C.及卒遣其子/易从及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D.及卒/遣其子易从及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事,在本文中是古代官名,又称从吏史,也称从事掾,是地方长官的僚属。
B.实录,是中国封建时代记载皇帝在位期间重要史实的资料性编年体史册名称。
C.迁,即变动、改变,也用来指古代调动官职,在本文中采用的是后-种用法。
D.室家,本义指房舍、宅院,又借指家庭或家人,文中是说话人对夫人的称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赵莹于朝代更迭之际,累有功勋。他从后梁到后唐都有任职,曾负责监修金天神祠,又曾致力倡导敦厚谦让和汲引人才,还曾在监修国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赵莹任地方要职之时,治理有方。少帝即位时他就被指派为晋昌军节度使,面临天下蝗灾的局面,他想出妙计发动民众捕蝗,让灾民少受灾祸,赢得赞誉。
C.赵莹为人与为官,都被同僚推重。他因为性格温和而受冯玉、李彦韬称赞和任用,在应对赵延寿事件中,私下提出自己的用人看法,既有理由,又有措施。
D.赵莹危难中忠心事主,不忘故土。京城被契丹攻陷,他追随被迫离开中原的少帝前往北方边塞;到年迈仍不忘故土,恩切请求,最终被允许归葬于中原故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莹为从事,丁母忧,高祖不许归华下,以粗绩斩随幕,人或短之。
(2)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2020-12-0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得益。”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乙】

武德使史彦琼者,以伶官得幸,帝待以腹心之任,由是政无统摄,奸人得以窥。军士皇甫晖等因夜聚蒱博不胜,遂作乱,劫都将杨仁晸曰:“我辈十有余年为国家效命,甲不离体,已至吞并天下,主上未垂恩泽,翻有猜嫌。防戍边远,经年离阻乡国,及得代归,去家咫尺,不令与家属相见。今闻皇后弑逆,京邑已乱,将士各欲归府亲,请公同行。”仁晸曰:“汝等何谋之过耶!今英主在上,天下一家,从驾精兵不下百万,西平巴蜀,威振华夷,公等各有家族,何事如此!”军人乃抽戈露刃环仁晸曰:“三军怨怒,咸欲谋反,苟不听从,须至无礼。”仁晸曰:“吾非不知此,但丈夫举事,当计万全。”军人即斩仁晸裨将赵在礼闻军乱衣不及带将逾垣而遁乱兵追及,白刃环之曰:“公能为帅否?否则头随刃落!”在礼惧,即曰:“吾能为之。”众遂呼噪,中夜燔劫贝郡。

五日晚,有自贝州来者,言乱兵将犯都城,都巡检使孙铎等急趋史彦琼之第,告曰:“贼将至矣,请给铠,登陴拒守。”彦琼曰:“今日贼至临清,计程六日方至,为备未晚。”孙铎曰:“贼来寇我,必倍道兼行,一朝失机,悔将何及!”彦琼曰:“但训士守城,何须即战。”时彦琼疑孙铎等有他志,故拒之。是夜三更,贼果攻北门,彦琼时以部众在北门楼,闻贼呼噪,即时惊溃。彦琼单骑奔京师。迟明,乱军入城。

(节选自《旧五代史》)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抑其成败之迹       本:推究
B.奸人得以窥       图:地图
C.将士各欲归府       宁:探望
D.请给铠       仗:兵器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军人即斩仁晸裨将/赵在礼闻军乱/衣不及带/将逾垣而遁/乱兵追及
B.军人即斩仁晸/裨将赵在礼闻军/乱衣不及/带将逾垣而遁/乱兵追及
C.军人即斩仁晸/裨将赵在礼闻军乱/衣不及带/将逾垣而遁/乱兵追及
D.军人即斩仁晸裨将/赵在礼闻军/乱衣不及/带将逾垣而遁/乱兵追及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庄宗迷恋优伶,身死国灭,欧阳修以史为鉴,劝诫警示不图进取的北宋统治阶级。
B.皇甫晖等因赌博不胜而聚众叛乱,理由是将士们有功未赏,有家难归,且京城已乱。
C.杨仁晸面对胁迫质问叛贼,并从天下大势和家族安危两方面晓之以理,意图劝止。
D.被庄宗宠信的伶人史彦琼,未听从孙铎的建议,贻误军机,在天亮之后单骑脱逃。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
(2)贼来寇我,必倍道兼行,一朝失机,悔将何及!
2020-11-25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5 . 任赞,魏州人也。父玭为县令,赞始就学,衣以青布衫襦,每食则玭自肉食,而别以蔬食食赞于下,谓之曰:“肉食,君之禄也,尔欲之,则勤学问以干禄;吾肉非尔之食也。”由是赞益力学,举进士,为罗绍威判官,去为租庸使赵岩巡官,又为孔谦盐铁判官。明宗时,累中书舍人、御史中丞、刑部侍郎。守官以法,权豪不可干以私。

是时,秦王从荣握兵而骄多过失言事者请置师傅以辅道之大臣畏王不敢决其事因请王得自择秦王即请赞乃拜赞秘书监为秦王傅赞泣曰祸将至矣

秦王所请王府元帅官属十余人,类多浮薄倾险之徒,日献谀谄以骄王,独赞从容讽谏,率以正道。秦王尝命宾客作文于坐中,赞自以师傅,耻与群小比伍,虽操笔勉强,有不悦之色。秦王恶之,后戒左右赞来不得通。赞亦不往,月一至府而已,退则杜门不交人事。

已而,秦王果败死,唐大臣议王属官当坐者,冯道曰:“元帅判官任赞与秦王非素好,而在职不逾月,詹事王居敏及任赞皆以正直为王所恶,河南府判官司徒诩病告家居久,皆宜不与其谋。而谘议参军高辇与王最厚,辇法当死,其余可次第原减。”朱弘昭曰:“诸公不知其意尔,使秦王得入光政门,当待赞等如何?吾徒复有家族邪!且法有首从,今秦王夫妇男女皆死,而赞等止其一身幸矣!”道等难之,而冯赟亦争以为不可,赞等乃免死。于是论高辇死,而任赞等十七人皆长流。

初,赞闻秦王败,即白衣驾驴以俟,人有告赞夺官而已,赞曰:“岂有天子冢嗣见杀,而宾僚夺官者乎,不死幸矣!”已而赞长流岚州百姓。清泰二年,归田里,行至石会关,病卒。

《旧五代史·刘赞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秦王从荣握兵而骄/多过失言事者/请置师傅以辅道之/大臣畏王/不敢决其事/因请王得自择/秦王即请赞/乃拜赞秘书监/为秦王傅/赞泣曰/祸将至矣
B.秦王从荣握兵而骄/多过失/言事者请置师傅以辅道之/大臣畏/王不敢决其事/因请王得自择/秦王即请赞/乃拜赞/秘书监为秦王傅/赞泣曰/祸将至矣
C.秦王从荣握兵而骄/多过失/言事者请置师傅以辅道之/大臣畏王/不敢决其事/因请王得自择/秦王即请赞/乃拜赞秘书监/为秦王傅/赞泣曰/祸将至矣
D.秦王从荣握兵而骄/多过失言事者/请置师傅以辅道之/大臣畏/王不敢决其事/因请王得自择/秦王即请赞/乃拜赞/秘书监为秦王傅/赞泣曰/祸将至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床:在古代,床是供人坐卧的器具,功能繁多。文中“而别以蔬食食赞于床下”的“床”指的是坐具。
B.进士: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的称谓,分三等,称三甲。考中一甲者称“进士及第”,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C.迁: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文中“累迁中书舍人”的“迁”以及《琵琶行》中“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的“左迁”都为此义。
D.诏,告知之意,多用于上对下,大体上是朝廷要举行重大活动,或皇室婚丧嫁娶,或任命、降黜官员等,皇帝都要下达诏书。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赞父亲教育方式独特,自己吃肉,却让任赞吃素菜淡饭,以此激励他努力学习。任赞因此发愤读书,考中进士,走上仕途。
B.任赞性格刚直不阿,严格按法律办事,不愿意与浮薄阴险的人为伍。因此,秦王不愿与任赞接近,每月只让他来王府一次,并且让他平时闭门不出,不与人交往。
C.秦王死后,大臣们对任赞的处理意见不一:朱弘昭认为秦王是首犯,任赞是从犯,判处他一人死刑对他来说已属幸运;冯道、冯赟坚持认为他不当死。
D.任赞有先见之明:得知要辅佐秦王,他就预感灾祸来临;而秦王事败身亡后,他就穿上白衣服骑着驴等候判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而谘议参军高辇与王最厚,辇法当死,其余可次第原减。
(2)岂有天子冢嗣见杀,而宾僚夺官者乎,不死幸矣!
6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王清,洺州曲周人也。清少以勇力端厚称于乡里。后唐明宗领行台,置步直军,清预其募,渐升为小校。明宗即位,历严卫、宁卫指挥使,加检校右散骑常侍。

天福三年,从杨光远平范延光于邺,改奉国军都虞侯。六年,襄州安从进叛,从高行周讨之,逾年不下。一日,清请先登,诸军继其后,会有内应者,遂拔其城,有诏褒慰。八年,诏遣以所部兵屯于邺。九年春,契丹南牧,围其城,清与张从恩守之。契丹退,以干城功,继迁军额。

开运二年春三月,从杜重威北征,解阳城之围。是岁秋七月,诏遣与皇甫遇援粮入易州。十一月,从杜重威收瀛州,闻契丹大至,重威率诸军沿滹水而西,将保常山,及至中渡桥,契丹已屯于北岸。自其月二十七日至十二月五日,军不能解。时戎王至,留骑之精者以御我,分其弱者,自故灵都城缘其山足,涉滹沱之浅处,引众而南,至赵郡,凡百余里,断我飞挽,且扼归路。清知势蹙,谓重威曰:“军去常山五里,守株于此,营孤食尽,将若之何!请以步兵二千为前锋,夺桥开路,公可率诸军继之,期入常山,必济矣。”重威可之,遣宋彦筠俱行。清一击获其桥,契丹为之小却,重威犹豫不进,密已贰于国矣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无丈刃益之清与其下殁焉时年五十三。契丹寻于所战之地,筑一京观。及汉高祖即位,使人平之,赠清太傅。是岁,清子守钧于本邑义化别业,招魂以葬之也。

(选自《旧五代史·王清传》,有删改)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无寸刃益之清/与其下殁焉/
B.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无寸刃益之/清与其下殁焉/
C.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无寸刃益之/清与其下殁焉/
D.彦筠退走清/列阵北岸/严戒部曲/日暮酣战不息/契丹/以生军继至/我无寸刃益之/清与其下殁焉/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台,指尚书台(省)临时在外设置的分支机构。“台”,指在中央的尚书省。
B.虞侯,为侍卫亲军的高级军官。宋代的“虞侯”多指官僚雇用的侍从,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陆谦即为“陆虞侯”。
C.南牧,这里指北方少数民族南下放牧。语出西汉著名政论家贾谊《过秦论》中的“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D.京观,指古代战争中,胜者为了炫耀武功,把敌军的尸体堆起来封土筑成的高家。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清年少时勇敢有力气,品性温厚,为乡邻称道。他从军后从一个普通士兵被逐步提拔,先后担任指挥使、奉国军都虞侯等职务。
B.天福年间,王清参与平定范延光、安从进等人的叛乱;与张从恩固守邺城,成功抵御契丹的进攻,功勋卓著。
C.瀛州之战中,契丹屯兵于溥水北岸,留精兵与我军对抗,杜重威率军苦战多日,并分兵渡过滹沦河,结果粮道与归路均被契丹阻断。
D.在危急之时,王清分析战争形势,认为不可守株待兔,坐视军队孤立无援,于是,他主动请求担任先锋,也得到了杜重威的同意。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请先登,诸军继其后,会有内应者,遂拔其城,有诏褒慰。
(2)清一击获其桥,契丹为之小却,重威犹豫不进,密已贰于国矣。
5.王清跟随杜重威北征期间的哪些做法体现了他的“勇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
2020-11-05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提高练》2020统编版高二选择性必修中册第四单元 单元综合检测卷
7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赵莹,字玄辉,华阴人也。莹风仪美秀,性复纯谨。梁龙德中,始解褐为康延孝从事。后唐同光中,延孝镇陕州,会庄宗伐蜀,命延孝为骑将。将行,留莹监修金天神祠。

初,莹为从事,丁母忧,高祖不许归华下,以粗缞斩随幕,人或短之。及入相,以敦让汲引为务。监修国史日,以唐代故事残缺,署能者居职,纂补实录及修正史二百卷行于时,莹首有力焉。少帝嗣位,拜守中书令。明年,检校太尉本官,出为晋昌军节度使。是时,天下大蝗,境内捕蝗者获蝗一斗,给粟一斗,使饥者获济,远近嘉之。

开运末,冯玉、李彦韬用事,以桑维翰才望素重,而莹柔而可制,因共称之,乃出维翰,复莹相位,加弘文馆大学士。及李崧、冯玉议出兵应接赵延寿,而以杜重威为都督部署,莹私谓冯、李曰:“杜中令国之懿亲,所求未惬,心恒怏怏,安可更与兵权?若有事边陲,只李守贞将之可也。”

及契丹陷京城,契丹主少帝于北塞,莹与冯玉、李彦韬俱从。周广顺初,遣尚书左丞田敏报命于契丹,遇莹于幽州。莹得见华人,悲怅不已,谓田敏曰:“老身漂零寄于此,近闻室家丧逝,弱子无恙,蒙中朝皇帝倍加存恤,老夫至死无以报效。”于是南望稽首,涕泗横流。未几,莹卒于幽州,时年六十七。

莹初被疾,遣人祈告于契丹主,愿归骨于南朝,使羁魂幸复乡里,契丹主闵而许之。及卒遣其子易从及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节选自《旧五代史·晋书·赵莹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及卒遣其子/易从及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B.及卒/遣其子易从及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C.及卒遣其子/易从及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D.及卒/遣其子易从及家人数辈护丧而还/仍遣大将送至京师/周太祖感叹久之/诏赠太傅/仍赐其子绢五百匹/以备丧事/令归葬于华阴故里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从事,在本文中是古代官名,又称从吏史,也称从事掾,是地方长官的僚属。
B.实录,是中国封建时代记载皇帝在位期间重要史实的资料性编年体史册名称。
C.迁,即变动、改变,也用来指古代调动官职,在本文中采用的是后一种用法。
D.室家,本义指房舍、宅院,又借指家庭或家人,文中是说话人对夫人的称谓。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赵莹于朝代更迭之际,累有功勋。他从后梁到后唐都有任职,曾负责监修金天神祠,又曾致力倡导敦厚谦让和汲引人才,还曾在监修国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B.赵莹任地方要职之时,治理有方。少帝即位时他就被指派为晋昌军节度使,面临天下蝗灾的局面,他想出妙计发动民众捕蝗,让灾民少受灾祸,赢得赞誉。
C.赵莹为人与为官,都被同僚推重。他因为性格温和而受冯玉、李彦韬称赞和任用,在应对赵延寿事件中,私下提出自己的用人看法,既有理由,又有措施。
D.赵莹危难中忠心事主,不忘故土。京城被契丹攻陷,他追随被迫离开中原的少帝前往北方边塞;到年迈仍不忘故土,恳切请求,最终被允许归葬于中原故乡。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初,莹为从事,丁母忧,高祖不许归华下,以粗缞斩随幕,人或短之。
(2)杜中令国之懿亲,所求未惬,心恒怏怏,安可更与兵权?
2020-09-13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山西省忻州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8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武皇帝贞简皇后曹氏,庄宗之母也。太原人,以良家子于武皇。姿质闲丽,性谦退而明辨,雅为秦国夫人所重。常从容谓武皇曰:“妾观曹姬非常妇人,王其厚待之。”武皇多内宠,乾宁初,平燕蓟,得李匡俦妻张氏,姿色绝代,嬖幸无双。时姬侍盈室,罕得进御,唯太后恩顾不衰。武皇性严急,左右有过,必峻于谴罚,无敢言者,唯太后从容救谏,即为解颜。及庄宗载诞,体貌奇杰,武皇异而怜之,太后益宠贵,诸夫人咸出其下,后亦恭勤内助,左右称之。

武皇,庄宗嗣晋王位。时李克宁、李存颢谋变,人情危惧。太后召监军张承业,指庄宗谓之曰:“先人把臂授公此儿如闻外谋欲孤付托公等但置予母子有地毋令乞食于沛幸矣。”承业因诛存颢、克宁,以清内难。庄宗善音律,喜伶人谑浪,太后常提耳诲之。天祐七年,镇、定求援,庄宗促命治兵,太后曰:“予齿渐衰,儿但不坠先人之业为幸矣。何事栉风沐雨,离我晨昏!”庄宗曰:“禀先王遗旨,须灭仇雠。山东之事,机不可失。”及发,太后饯于汾桥,悲不自胜。庄宗平定赵、魏,驻于邺城,每一岁之内,驰驾归宁者数四,民士服其仁孝。

太后初封晋国夫人,庄宗即位,命宰臣卢损奉册书上皇太后尊号。其年平定河南,西幸洛阳,令皇弟存渥、皇子继岌就太原迎奉。庄宗亲至怀州,迎归长寿宫。太后素与刘太妃善,分诀之后,悒然不乐。俄闻太妃寝疾,尚医中使,问讯结辙。既而谓庄宗曰:“吾与太妃恩如伯仲,彼经年抱疾,但见吾面,差足慰心。吾暂至晋阳,旬朔与之俱来。”庄宗曰:“时方暑毒,山路崎岖,无烦往复。可令存渥辈迎侍太妃。”乃止。及凶问至,太后恸哭累旬,由是不豫,寻崩于长寿宫。同光三年冬十月,上曰贞简皇太后,葬于寿安陵。

(选自《旧五代史》)

1.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先人把臂授公此儿/如闻外谋/欲孤付托/公等但置予母子有地/毋令乞食于沛/幸矣
B.先人把臂授公/此儿如闻外谋/欲孤付托/公等但置予母子有地/毋令乞食于沛幸矣
C.先人把臂授公此儿/如闻外谋欲/孤付托公等/但置予母子有地/毋令乞食于沛/幸矣
D.先人把臂授公/此儿如闻外谋/欲孤付托公等/但置予母子有地/毋令乞食于沛幸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嫔”,《说文》解释为“嫔,服也。谓服事人者”,文中指的是后宫的一个级别封号,嫁给武皇做姬妾。
B.“薨”的本义是指古代诸侯之死,后世有封爵的大官之死也称薨;此外,君主时代称帝王死为“崩”,也称“驾崩”。
C.“归宁”较常见的意思有两种:出嫁女子回娘家看望父母,男子回家省亲。本文中“归宁”是后一种意思。
D.“谥”指谥号,谥号就是指人临死时由朝廷按照其一生功德或行迹而给予的一种具有褒贬善恶用意的称号。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姿容秀丽的曹皇后,最初以良家女子的身份嫁给武皇为嫔妾,在生下庄宗后,更受恩宠,地位很高贵。
B.失去丈夫的曹太后,面对“两李”叛乱,洞察时艰,以情动人,依靠监军张承业度过了危难,稳住了庄宗的王位。
C.重情重义的曹皇后是帮助武皇打下天下的贤内助,然而她教子无方,对庄宗喜爱伶人一事虽耳提面命,但没有效果。
D.疼爱儿子的曹太后面对出兵救助镇州、定州的庄宗,悲不自胜,在汾桥亲自饯别,母子深情可见一斑。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吾与太妃恩如伯仲,彼经年抱疾,但见吾面,差足慰心。
(2)姿质闲丽,性谦退而明辨,雅为秦国夫人所重。
5.曹太后听到刘太妃病倒后做了哪几件事,结果如何。
2020-08-3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娄底市双峰县双峰一中2020-2021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安元信,字子言,代北人。元信以将族子,便骑射,幼事武皇,从平巢、蔡。光启中,吐浑赫连铎寇云中,武皇使元信拒之,元信兵败于居庸关。武皇性严急,元信不敢还,遂奔定州,王处存待之甚厚,用为突骑都校。乾宁中,处存子郜嗣位。时梁军攻河朔三镇奔命不暇梁将张存敬军奄至城下既无宿备郜惧挈其族奔太原元信从之武皇待之如初用为铁林军使梁将氏叔琮之攻河东也,别将葛从周自马岭入,元信伏于榆次,挫其前锋。梁将李思安之攻上党也,王师将壁高河,为梁军所逼。别将秦武者,尤为难敌,元信与斗,毙之。由是梁军解去,城垒得立。武皇赐所乘马及细铠仗,迁突阵都将。庄宗嗣晋王位,元信从救上党,破夹寨,复泽、潞,以功授检校司空,赐玉鞭名马。柏乡之役,日晚战酣,元信重伤,庄宗自临傅药。其年,改检校司徒。从庄宗定魏博,移为博州刺史。与梁对垒德胜渡,元信为右厢排阵使。庄宗平定河南,移授横海军节度使。时契丹犯边,元信与霍彦威从明宗屯常山,元信恃功,每对明宗以成败勇怯戏侮彦威,彦威不敢答。明宗曰:“成由天地,不由于人。当氏叔琮围太原,公有何勇!今国家运兴,致我等富贵。”元兴乃起谢,不复以彦威为戏。明宗即位,以元信尝为内衙都校,尤厚遇之。明年,移镇徐州。王师之讨高季兴,襄帅刘训逗挠军期,移授元信山南东道节度使以代训。岁余,改归德军节度使。明宗不豫,求入。末帝即位,授潞州节度使,加检校太尉。清泰三年二月,以疾卒于镇,时年七十四。太师。晋高祖即位,以元信宿望,令礼官定谥曰忠懿。

(节选自《旧五代史·安元信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时梁军攻河朔/三镇奔命不暇/梁将张存敬军奄至城下/既无宿备/郜惧挈其族奔太原/元信从之/武皇待之如初/用为铁林军使/
B.时梁军攻河朔三镇/奔命不暇/梁将张存敬军奄至/城下既无宿备/郜惧/挈其族奔太原/ 元信从之武皇/待之如初/用为铁林军使/
C.时梁军攻河朔三镇/奔命不暇/梁将张存敬军奄至城下/既无宿备/郜惧/挈其族奔太原/ 元信从之/武皇待之如初/用为铁林军使/
D.时梁军攻河朔/三镇奔命不暇/梁将张存敬军奄至/城下既无宿备/郜惧/挈其族奔太原/ 元信从之/武皇待之如初/用为铁林军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光启是封建帝王用以纪年的年号,《苏武传》中的“始元”就是汉朝皇帝的一个年号。
B.河东指黄河以东地区,黄河由北向南流经山东省的西南境,因在黄河以东,故称河东。
C.刺史最初是朝廷另派人员检核各地的不常置职官,后成为常置的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D.赠,追赠,古代皇帝或者朝廷为已死的官员及其亲属加封官职、勋位,以示表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元信出身不凡,多次征战。他是将门之子,自幼就侍奉武皇身边,跟随武皇征战。
B.安元信深受皇恩,享有殊遇。他即使先投靠他人后又归顺武皇,也能得到武皇宽恕。
C.安元信作战勇猛,建立奇功。他斩杀劲敌,解除围困,获得战马铠甲和官职等奖赏。
D.安元信居功自傲,不知悔改。他凭借战功公然羞辱他人,即使皇帝指出也坚持不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梁将李思安之攻上党也,王师将壁高河,为梁军所逼。
2020-07-25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周,字通理,邢州内丘人也,唐潞州节度使抱真之后。曾祖融、祖毅、父矩,皆不仕。周年十六,为内丘捕贼将,以任侠自负。时河朔群盗充斥,南北交兵,行旅无援者不敢出郡邑。有士人卢岳,家于太原,携妻子囊橐寓于逆旅,进退无所保,唯与所亲相对流涕,周悯之,请援送以归。行经西山中,有贼夜于林麓间俟之,射卢岳,中其马。周大呼曰:“尔为谁耶?”贼闻其声,相谓曰:“李君至此矣。”即时散走。岳全其行装,至于家。周将辞去,岳谓周曰:“岳明历象,善知人。子有奇表,方颐隆准,眉目疏朗,乃将相之材也。河东李氏将有天下,子宜事之,以求富贵。”周辞以母老而归。既而梁将葛从周拔邢、洺,唐武皇麾兵南下,筑垒于青山口。周向背莫决因思卢岳之言乃投青山寨将张污落武皇赏之补万胜黄头军使武皇之平云州庄宗之战柏乡周皆有功迁匡霸都指挥使庄宗入魏,率兵屯临河、杨刘,所至与士伍同甘苦。周尤善守备,一日奔母丧,以他将代之,既出,则其城将陷,庄宗即遣追之,使墨从事。会庄宗北征,周与寺人焦彦宾守杨刘城,梁将王彦章以数万众攻之。周日夜乘城,躬当矢石,使人驰告庄宗,以纾其难。庄宗曰:“李周在内,何忧也!”遂日行二舍,既至,士众绝粮三日矣。及攻围既解,庄宗谓周曰:“微卿九拒之劳,诸公等为梁人所掳矣。”长兴、清泰中,历徐、安、雍、汴四镇,所至无苛政,人皆乐之。寻卒于宫,时年七十四。诏赠太师,陪葬于明宗徽陵之北。

(节选自《旧五代史·李周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周向背莫决/因思卢岳之言乃投青山寨/将张污落/武皇赏之/补万胜黄头军/使武皇之平云州/庄宗之战柏乡/周皆有功迁/匡霸都指挥使/
B.周向背莫决因/思卢岳之言/乃投青山寨/将张污落武皇赏之/补万胜黄头军/使武皇之平云州/庄宗之战柏乡/周皆有功迁匡霸/都指挥使/
C.周向背莫决/因思卢岳之言/乃投青山寨/将张污落/武皇赏之补万胜/黄头军使/武皇之平云州/庄宗之战柏乡/周皆有功迁匡霸/都指挥使/
D.周向背莫决/因思卢岳之言/乃投青山寨将张污落/武皇赏之/补万胜黄头军使/武皇之平云州/庄宗之战柏乡/周皆有功/迁匡霸都指挥使/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节度使,是唐代开始设立的地方军政长官,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故称节度使。
B.历象,就是观测天文星象,推算天体运行的规律。此外,历象还有天象的意思。
C.庄宗,这里是后唐李存勖的谥号。李存勖骁勇善战,长于谋略,中兴霸业,此号褒扬他。
D.朕,第一人称代词,即“我”的意思,秦始皇以后,朕成为皇帝专用的自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李周怜悯弱者,很有威慑力。盗贼横行,卢岳携妻儿行李被困客店,李周怜悯他们并提出护送他们回去。途遇盗贼放箭,李周大呼,盗贼闻声而逃。
B.李周淡泊名利,不强求富贵。卢岳看出李周堪当大任,认为河东李氏即将拥有天下,李周应前往侍奉,求取富贵。李周以母亲年老需照顾为由推托。
C.李周守城有功,得皇帝赞赏。王彦章带领几万人马来攻城,李周顽强抵抗,在庄宗到来前打破围攻。庄宗夸赞他,说没有他的多次抵抗,他们就成了梁人的俘虏。
D.李周为政宽松,受百姓爱戴。他在长兴、清泰年间,历任徐、安、雍、汴四镇的长官,在任职的地方没有推行严苛的政治,因此,老百姓都爱戴他。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子有奇表,方颐隆准,眉目疏朗,乃将相之材也。
(2)周日夜乘城,躬当矢石,使人驰告庄宗,以纾其难。
2020-06-30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黑龙江省绥化市全市普通高中高三模拟联考质量检测语文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