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陆游(1125-1207)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谢池春·壮岁从戎

宋 陆游

壮岁从戎,曾是气吞残虏。阵云高、狼烽夜举。朱颜青鬓,拥雕戈西戍。笑儒冠、自来多误。

功名梦断,却泛扁舟吴楚。漫悲歌、伤怀吊古。烟波无际,望秦关何处。叹流年、又成虚度。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词上阕描写了词人追忆年轻时从戎西戍,驻守边疆,保家卫国的军旅生涯,洋溢着诗人青年时期飞扬的意气和爱国情怀。
B.本词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曾经意气风发,慷慨豪迈,而今失落苦闷沉痛的爱国词人形象。“望秦关何处”写出了词人对祖国山川的无限眷恋之情。
C.词中主要运用了今昔对比,回忆与现实的对比。上片写过去“壮岁从容”一往无前的豪迈气概;下片写今天归老江湖万般无奈的寂寞心情。
D.本词内容上起伏变化,在理想和现实的矛盾冲突中表现了诗歌情感的一致性,增加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
2.本词同《临安春雨初霁》均为陆游抒发报国无门之愤的作品,请比较二者在艺术手法上的不同之处。
2024-01-15更新 | 24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林甸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2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项羽

(南宋)陆游

八尺将军千里骓,拔山扛鼎不妨奇。

范增力尽无施处,路到乌江君自知。

1.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前两句是写项羽的人、马,用“八尺”和“千里”形成鲜明的对比,突出了项羽的威猛形象。
B.第二句虽然语气平淡,是具体的叙事,写出了项羽单枪匹马、勇冠三军、力大无敌的英雄形象。
C.第三句写出了范增虽然尽力为项羽出谋划策但是项羽一意孤行,纵使范增再有才能也无处施展。
D.诗歌运用对比手法,把项羽的英雄形象与他的乌江自刎形成对比,强化了诗人情感。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3-09-11更新 | 283次组卷 | 45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六二中2020-2021学年高一4月月考语文试题

3 .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

幽居初夏

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①陆游:号放翁,此诗写于晚年幽居山阴时。②箨龙:竹笋的异名。③木笔:又名辛夷花,其花未开时,苞有毛,尖长如笔,因以名之。

1.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描写乡间小路横斜,周围绿荫环绕,放翁有屋于此,有“绕屋数扶疏”的初夏景象。
B.颔联写白鹭不时自蓝天缓缓下翔,悠闲安详,草丛中蛙鸣处处,一片热闹喧腾,画面纵横开阔。
C.颈联写山地风光,静止的“箨龙”“木笔”却也能展现自然界的蓬勃生意,细针密线,不露痕迹。
D.前三联极写景色之美,怡然自得之乐溢于言表,由此可知诗人已然完全寄情物外,安于终老是乡了。
2.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湖山”二字总领全篇,勾勒环境,笔力开张,巧妙地从山光水色中引出“幽居”。
B.颔联上句“观”字,明写所见,下句用“蛙鸣”暗写所闻,明、暗、见、闻,参差变化。
C.首句概言“湖山胜处”,颔联写湖,是近处的景色,颈联写庭院周围,是远处的风光。
D.这首诗的前三联写景,尾联结情,景情相衬,描写与抒情紧密关联,脉络清晰。
2023-08-16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庆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语文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宋诗,回答问题。

浣溪沙·和无咎韵

陆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

【注】①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

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热情地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
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
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
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
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2023-07-31更新 | 326次组卷 | 56卷引用:黑龙江省伊春市伊美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诗词,回答下列问题。

沁园春·三荣横溪阁小宴

陆游

粉破梅梢,绿动萱丛,春意已深。渐珠帘低卷,筇枝微步,冰开跃鲤,林暖鸣禽。荔子扶疏,竹枝哀怨,浊酒一尊和泪斟。凭栏久,叹山川冉冉,岁月骎骎

当时岂料如今。漫一事无成霜鬓侵。看故人强半,沙堤黄合,鱼悬带玉,貂映蝉金。许国虽坚,朝天无路,万里凄凉谁寄音。东风里,有灞桥烟柳,知我归心。

【注释】:①这首词是陆游于宋孝宗淳熙元年在四川荣州任知事时所作。②竹枝:竹枝词,巴蜀民歌。③骎骎:马跑得飞快的样子。④灞桥烟柳:乾道八年,陆游协助王炎积极筹备收复长安事宜,曾写诗句“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阕首句描写了蜀中春光明媚,大自然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B.上阕结尾写词人凭栏,观眼前山河未变,而生岁月流逝之感。
C.下阕“漫一事无成霜鬓侵”句喟叹自己功业未成而此身已老。
D.下阕“万里凄凉谁寄音”句表达思念无法传递给亲人的遗憾。
2.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破”“动”两个动词写出了花苞绽放,嫩叶拱动的情景。
B.上阕以哀景写哀情,词人看到了荔枝枝叶稀疏凋零,引发哀怨。
C.下阕“看故人强半”几句借故友加官进爵,反衬自己一事无成。
D.下阕侧重于直接抒发情感,但结尾以景结情,颇为含蓄委婉。
2023-07-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九中2022-2023学年高一6月月考语文试题

6 .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

陆游

归老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灯前目力虽非昔,犹课蝇头二万言。

读书

辛弃疾

是非得失两茫茫,闲把遗书细较量。

掩卷古人堪笑处,起来摩腹步长廊。

【注】①课:阅读。

1.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陆诗思路清晰,前两句概括写读书的目的,后两句描写了灯下读书的情景。
B.辛诗首句感慨是非不分、得失难明,这与作者在现实中理想屡屡碰壁有关。
C.辛诗三、四句写读到书中古人有趣的情节,诗人常会掩卷会心微笑。
D.两首诗语言都浅显平易,描写的也是普普通通的生活细节,但浅中有深意。
2.从这两首诗中可以获取哪些读书方面的启示?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书愤(其二)

陆游

镜里流年两鬓残,寸心自许尚如丹。

衰迟罢试戎衣窄,悲愤犹争宝剑寒。

远戍十年临的博,壮图万里战皋兰

关河自古无穷事,谁料如今袖手看。

【注释】①的博:又作“滴博”,山岭名,在四川理番县东南。这里泛指川陕。②皋兰:山名,在今甘肃省兰州市南面。③关河:泛指边塞之地。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岁月流逝,诗人面对镜子,发现鬓发残损,但自己的一颗丹心依旧,壮志还在。
B.颔联,诗人感慨自己迟暮衰弱,不胜戎衣,但是悲愤常在,诗人还想着手持宝剑杀敌。
C.“关河”,指关塞河防,一般是兵家争夺之地,自古以来就是征战无休无止发生的地方。
D.现今“关河”仍有战事,没想到自己年老力衰,不能上阵立功,表达了诗人的遗憾之情。
2.分析诗的颈联的含意及作用。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自贺

陆游

胎发茸茸绿映巾,归耕犹是太平民。

流觞内史招同社,扛鼎将军与卜邻。

曾冠六鳌非俗吏,已开九秩是陈人。

一杯剩约梅花醉,又见开禧第二春。


【注】①绿:宋代六品、七品官员着绿色官服。②同社:志趣相同的人。③六鳌:神话中记载海上有五座仙山,因为六只大龟负载始峙而不动。④秩:十年。⑤开禧;南宋宁宗时的年号,当时韩侘胄渐掌大权,于开禧二年北伐,得到时年81岁的陆游的支持。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胎发茸茸”言年龄小,“绿映巾”写为官貌,上句写刚入仕的形象,下句写归耕的太平安逸。
B.颔联“流觞”为文人诗酒唱酬之雅事,“扛鼎”写安邦定国之重任,对仗工整,体现古体诗特色。
C.颈联用典,骄傲于自己当年担当重任,匡扶社稷,如今虽已新人变旧人,但好在高寿,年近九十。
D.尾联因心心念念的北伐收复失地之事终于见到曙光,而与梅花相约在收到胜利的消息后醉酒庆贺。
(2)诗歌标题为“自贺”,请结合文本分析诗人恭贺自己的原因。
2023-04-21更新 | 403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宾县二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9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朝饥示子聿

陆游

水云深处小茅茨,雷动空肠惯忍饥。

外物不移方是学,俗人犹爱未为诗。

生逢昭代虽虚过,死见先亲幸有辞。

八十到头终强项,欲将衣钵付吾儿。

【注】①子聿:陆游幼子陆子聿。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暗写诗人晚年生活的窘迫,“水云深处”交待居住环境,“茅茨”就是茅屋。
B.次句照应标题“朝饥”,写当日晨起,诗人还没有用餐,而雷声隆隆,大雨将至。
C.“生逢昭代”之语暗含讽刺,诗人并不觉得死后会因为一生“虚过”而愧见先亲。
D.这首诗多用口语,情感真挚深切,风格亲切自然,正是父子之间交流谈心的口吻。
2.诗人要传给儿子的“衣钵”是怎样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023-04-09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阶段检测语文试题

10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感旧

陆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①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第二句的“谈舌如云气吐虹”写出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人格追求。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D.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形象相关。
2.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2023-03-28更新 | 283次组卷 | 42卷引用:黑龙江省鹤岗市漠河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