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其他中国现当代作家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64 道试题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中国文学,是伴随着声音生成而传播的,并通过美妙的声音感染人心。《诗经》中的部分诗,在纳入礼乐制度之前,以唱诵的形式流传着,进入礼乐制度中,则成了乐教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洪钟雅音呈现出来。楚辞本来就是唱诵的,与楚歌关系密切。屈原的《离骚》与祭祖诵诗有关,《九歌》更是对民间祭词的改造,《九章》是行吟泽畔的悲歌,《天问》是愤懑时的呵问。

汉末以来,学人开始有意识地探讨音理,这种对音理探求的标志就是韵书的产生。现知最早是东汉人服虔始反音,即懂得了反切,认识到一个音节单位可以分割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并用两个字相切而成音。三国时的李登,著有《声类》十卷,其书已佚,但唐人记载其以五声命字,不立诸部不立诸部,就是不用部首,五尚命字就是用唇、舌、齿、牙、喉五声为汉字分类,按发音部位分类汉字,这是就反切上字来讲的。齐梁时期的周颙、沈约等人发现了平、上、去、入四声,认识到一个音节有平上去入不同的声调,并有意识地调整文学诵读的古韵和声调,以形成更为抑扬顿挫的效果。于是出现了沈约《四声》、夏侯咏《四声韵略》一类的著作。

历史上伟大的作品往往并世而出,且南北并峙:当苏州吴县的陆德明发愤著《经典释文》,考名物之同异,显声读之轻重的同时,河北临漳的陆法言等八人,专心讨论音韵,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经过陆法言十多年的反复斟酌,终于完成了《切韵》五卷。《切韵》是我国历史上最科学的一部学术著作(曾运乾语)。该书是为了广文路赏知音,因为凡有文藻,即须明声韵(《切韵序》),使燕赵的重浊之音和吴越的轻浅之韵相得益彰。其后唐孙缅的《唐韵》、宋陈彭年的《广韵》等,都是在《切韵》的基础上有所增补而成。

六朝以来学者重视读,与文章的诵读有很大关系。《楚辞音》的作者释道骞善读《楚辞》,能为楚声,音韵清切,至今传《楚辞》者,皆祖骞公之音(《隋志》)。《楚辞音》就是为了诵读《楚辞》。同理,《毛诗音》是为了诵读《毛诗》,《史记音》是为了诵读《史记》。刘勰《文心雕龙》认为,文体就像人体,一篇成功的文体必须有抑扬顿挫的宫商,就如同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必须具备声气一样。声音可以更好地传递思想,声音的感染力有时可以超越或者提升内容的力量。

在那个追远的写本时代,得一卷书真是不容易,一旦得到,爱不释手,反复吟诵自在情理之中。晋代文学家束哲有《读书赋》,今残缺不全,其中记载耽道先生读书的情景:垂帷帐以隐几,被纨素而读书,抑扬嘈囋,或疾或徐,优游蕴藉,亦卷亦舒。颂《卷耳》则忠臣喜,咏《蓼莪》则孝子悲,称《硕鼠》则贪民去,唱《白驹》而贤士归。这种读书,灵魂与声音,都与古圣先贤相融会。读书到了激动处,可以长笑,可以傲啸,可以痛哭,可以吟唱,甚至于手舞足蹈。中古时期韵书的兴盛,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那个时期读书人的状况。

(摘编自伏俊琏《中古音学著述与文学诵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在齐梁时期的周颙、沈约之前,汉字不存在四声,即汉字没有平上去入四个声调。
B.四声与“五声命字”密切相关,它就是从“五声命字”分类法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
C.《隋志》对释道骞评价很高,认为他编纂的《楚辞音》是人们诵读《楚辞》的范本。
D.刘勰认为,拥有抑扬顿挫的文章就是成功的文章,因为声音可以更好地传递思想。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举出《离骚》《九歌》《天问》等,证明中国文学随声而传、以声感人的观点。
B.文章引用了大量古代文献资料,既准确又精当,既佐证了观点,又充实了内容。
C.文章主体部分大致按时间先后进行论述,这样安排符合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
D.文章立足于当下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对古代音韵学的特征与规律进行阐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入研究古人探求音理的韵书,有助于我们掌握汉字的音、形、义等方面的知识。
B.陆德明所著《经典释文》是一部堪与陆法言的《切韵》相提并论的中古音学著作。
C.由第四段内容可知,《百赋音》《文选音》应分别是为了诵读《百赋》和《文选》。
D.根据束皙《读书赋》读书情景的描述可知,古人读书特别注重声音与情感的投入。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由于受到国内农业生产环境因素、农业生产成本、国际市场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粮食生产还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国内工业化、城市化加剧带来的粮食生产用地减少,水土环境污染加重,自然灾害频发,农村市场劳动力减少及老龄化趋势,这些因素都将对我国未来粮食生产造成不利影响;粮食生产必备资源如何配置,粮食生产资源如何有效利用,这些都是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必然要解决的难题。

我国人口每年都出现一定程度的增长,这些增加人口对粮食需求呈现刚性增长趋势;我国城乡人口在粮食消费结构上逐渐从数量向质量转变;饲料用粮及工业用粮也逐年增加;粮食用于生物燃料制造逐渐得到推广。如何平衡粮食需求增长的结构性问题是摆在我国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

自从我国进行农业改革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为农民减负,取消农业税并给予农业生产补贴,粮农的账面收入确实提高了;但与此同时,农业生产成本也大大提高,农民的实际收入并没有得到多大改善,因而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没有明显提高。

国内经济发展存在一些不确定因素,除了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因素之外,还存在诸如重大疫情、食品安全等突发事故,这些事故直接影响粮食价格,成为粮食的不安全因素。国际上,粮食生产和运输成本提高;国际粮食投机商操纵市场,恶意抬高粮食价格;发达国家对农业高额补贴,压低了国际粮食价格,使得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人力物力大大减少,由此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摘编自田海霞 李艳华《我国粮食安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2019.10.24,有删改)

材料二: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特殊时期倡导粮食节约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危机意识,有利于夯实我国粮食安全的底座。

在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全球粮食安全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预计,今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可能由1.35亿增至2.65亿;联合国粮农组织和经合组织发布的报告也指出,新冠病毒大流行可能会对全球粮食市场产生历史性冲击。这表明粮食安全在眼下是世界性的重大课题。

尽管我国连年增产,在新冠肺炎疫情最严峻的时候,国内食品供应也保持了良好的运转,但是,中国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的态势还将持续。而当前国内外经济环境不确定性因素还在增加,叠加极端天气影响,使得我国粮食供求关系持续承压。在这种情况下,全社会形成一种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风气,十分必要。

习近平主席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切实培养节约习惯,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的压舱石,习主席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餐饮浪费,实质上体现了一种深刻的危机意识。新中国经过几十年的努力,逐渐实现了由吃不饱吃得好的转变,但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片土地上每天有14亿人吃饭,每个人都要养成节约粮食、反对浪费的习惯,居安思危,细水长流。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每个人只有时刻对粮食安全保持一种危机意识,个体力量方能汇聚成流,进而夯实我国粮食安全底座,增强应对各种风险与挑战的定力。而这最终,惠及的是国民长远福祉。

(摘编自新京报《杜绝舌尖上的浪费,绷紧粮食安全之弦》2020.08.12,有删改)

材料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保障粮食安全,关键在于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要像保护大熊猫那样保护耕地,严防死守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规范耕地占补平衡,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实施国家黑土地保护工程,把黑土地保护作为一件大事来抓,把黑土地用好养好。稳产增产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坚持农业科技自立自强,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着力攻克粮食生产卡脖子技术,推进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保障粮食安全,就要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和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关键在于让农民种粮有钱挣。要稳定和加强种粮农民补贴,提升收储调控能力,坚持完善最低收购价政策;创新经营方式,培育好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促进管理现代化。要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促进产业稳定发展,农产品保供既要保数量,也要保多样、保质量。

我国粮食供给内生性极强、外向型不足,国际粮食市场满足我国粮食供给的空间有限,不能依靠国际市场来填补我国粮食的缺口,必须坚持实行粮食立足国内、自给自足、适当利用进出口调剂余缺的方针,保障我国粮食市场的供求平衡,降低对国际粮食市场的依赖。同时,开展多元化的国际粮食贸易,破除国际资本垄断。要同多个粮食贸易出口国建立自由双边贸易和开展援助活动,在农业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农产品贸易机构,进行国家与地区间互惠的粮食生产贸易合作,实施多样化的农产品贸易,减轻我国粮食需求压力。

(摘编自人民日报《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2021.01.02,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内工业化、城市化加剧产生了一系列不安全因素,严重影响了我国未来粮食生产,成为未来我国粮食生产必然要解决的难题。
B.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农业改革政策,提高了粮农的账面收入,但由于农业生产成本的提高,致使农民粮食生产积极性没有明显的改观。
C.新冠病毒的流行不可避免地冲击了全球粮食市场,这表明,粮食危机不仅是某个国家或地区的安全问题,而且是一个世界性的重大课题。
D.我们不能依靠国际市场来保障国家粮食的稳定供应,“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要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从国内的自然灾害、重大疫情、食品安全到国际投机商操纵市场、高额农业补贴,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了粮食价格,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B.国际粮价低了,农业的收益减少了,各国就会大大减少粮食生产中人力物力的投入,最终导致粮食减产,诱发“粮荒”。
C.增产与减损,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双重保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从“节流”层面减少粮食浪费,就是为粮食安全上好一重保险。
D.新冠病毒流行的特殊时期,只要时刻保持一种居安思危,细水长流危机意识,个体力量就能汇聚成流,进而夯实我国粮食安全底座。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冲击我国粮食安全的因素的一项是(     
A.一些地方的经营主体在永久基本农田上种树挖塘,一些工商资本大规模流转耕地改种非粮作物。
B.2019年5月份,干旱灾害共造成全国农作物受灾面积640.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8.1亿元。
C.近年来,欧美国家用大量粮食和农作物大力发展生物能源,影响了粮食生产,国际投机资本趁机抬高粮价。
D.2006年国家废除延续千年的农业税,2020年开始农民还可以领取农业支持补贴、农机补贴、养殖补贴。
4.针对材料一中提到的我国粮食生产将面临的更大挑战,国家采取怎样的策略保障粮食安全?请结合材料二和三的内容简要分析。
5.请简要梳理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高等教育

司玉笙

强高考落榜后就随本家哥去沿海的一个港口城市打工。

那城市很美,强的眼睛就不够用了。本家哥说,不赖吧?强说,不赖。本家哥说,不赖是不赖,可总归不是自个儿的家,人家瞧不起咱。强说,自个儿瞧得起自个儿就行。

强和本家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强很能干,做的活儿精细,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拾起来,留作备用。

那夜暴风雨骤起,强从床上爬起来,冲到雨帘中。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憨蛋。

在露天仓垛里,强查看了一垛又一垛,加固被掀起的篷布。待老板驾车过来,他已成了个水人儿。老板见所储物资丝毫未损,当场要给他加薪,他就说不啦,我只是看看我修补的篷布牢不牢。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就想把另一个公司交给他,让他当经理。强说,我不行,让文化高

的人干吧。老板说,我看你行——比文化高的是人身上的那种东西!

强就当了经理。

公司需要招聘几个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年轻人当业务员,就在报纸上做了广告。本家哥闻讯跑来,说给我弄个美差干干。强说,你不行。本家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强说,不行,你不会把这里当成自个儿的家。本家哥脸涨得紫红,骂道,你真没良心。强说,把自个儿的事干好才算有良心。

公司进了几个有文凭的年轻人,业务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过了些日子,那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知道了强的底细,心里就起毛说,凭我们的学历,怎能窝在他手下?强知道了并不恼,说,我们既然在一起共事,就把事办好吧,这个经理的帽儿谁都可以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上……

那几个大学生面面相觑,就不吭声了。

一外商听说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途,想洽谈一个合作项目。强的助手说,这可是条大鱼呀,咱得好好接待。强说,对头。

外商来了,是位外籍华人,还带着翻译、秘书一行。

强用英语问,先生会汉语吗?

那外商一愣,说,会的。强就说我们用母语谈好吗?

外商就道了一声“OK”。谈完了,强说,我们共进晚餐怎么样?外商迟疑地点了点头。

晚餐很简单,但有特色。所有的盘子都尽了,只剩下两个小笼包子,强对服务员说,请把这两个包子装进食品袋里,我带走。强说这话很自然,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那外商站起来,抓住强的手紧握着,说,OK,明天我们就签合同!

事成之后,老板设宴款待外商,强和他的助手都去了。

席间,外商轻声问强,你受过什么教育?为什么能做得这么好?

强说,我家很穷,父母不识字,可他们对我的教育是从一粒米、一根线开始的。后来我父亲去世,母亲辛辛苦苦地供我上学。她说俺不指望你高人一等,你能做好你自个儿的事就中……

在一旁的老板眼里渗出亮亮的液体。他端起一杯酒,说,我提议敬她老人家一杯——你受过人生最好的教育——把母亲接来吧!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老板说“比文化高的是你身上的那种特殊的东西”,强说“可有价值的并不在这顶帽子上”,他俩说的意思是一样的,都是说个人才干更重要。
B.强与外商谈判场面很有戏剧性,外商会说汉语,却还带着翻译,他想摆外商的架子,结果被强的外语攻势打掉了架子,改用母语谈。
C.强的母亲懂得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她使自己的儿子具有了那种“比文化高”的东西,因而强虽是高考落榜生,却得到了老板的敬重。
D.这篇小说立意新奇,强总是记者妈妈的教导“做好你自个儿的事”,赢得了人们一致的称赞。因为他有良好的个人品质,所以说他受过最好的教育。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对主人公外貌、心理都没有作描摹,连对话都用叙述人的语言来间接表达,去掉虚饰,只留本真,较好地表现了人性的美好。
B.小说善用对比衬托的手法,如开头用本家哥与强进行对比,中间用几个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与强进行对比,使强的形象得到了升华。
C.“他的助手却紧张起来,不住地看那外商”这一细节描写,对强的做法起到了强调突出的作用,渲染了一种紧张的气氛。
D.小说以小见大,现实性强,主要突出了品德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这一主题,同时也歌颂了母亲的伟大。
3.“本家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憨蛋”一句,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
4.小说中的强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20-21高三上·安徽六安·阶段练习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书匠杨岳黄

凯歌

张老实给一瓢凉水呛死后,张家女人哭了个稀里哗啦。好心人劝她说:“你还年轻,路长呢,寻思找个人家嫁了吧。”又说,崖畔上那个说书艺人叫憨憨儿的就好着呢!

憨憨儿其实并不憨,是多年前从陕北逃难过来的。那年河西大旱,一个说书的老艺人领着一个孩子来到小山村。刚进村,老艺人的头一歪,就不行了。大伙儿唏嘘着将老人埋在村西的半峁上。孩子哭天抢地。收拾起老人的一副行头,留在这个临近黄河的小山村。跟了老艺人的缘故,孩子会说些零散的段子,在这黄土纵横梁峁起伏的小山村,渐渐地成了一个角儿。

角儿憨憨儿说书真不含糊。

憨憨儿说杨家将,先喊声:“走――起――”一拨三弦琴,放开喉咙唱:“杨家儿郎今在此,千军万马杀上前――”那个气势,有万夫不当之勇,足将台下众人唬住。

又说岳家将。激越高亢处,起身离座,双目圆睁:“呔,兀术太子你听真,岳家将士数不清,尔敢扰我边疆欺我民,管叫你有来无回化烟云――”

台下一片叫好声。

这是村里唯一的文化人,不嫁他,嫁谁?

憨憨儿自从混上个媳妇,精神大振,每天晚上从田里一回来,就在门前摆开了阵势。怀里抱稳三弦琴、腿肚子上绑好甩板,再在琴头上拴一条一尺长的红绸带,山风一来,呼呼作响,引得乡亲们这儿圪蹴一片,那儿圪蹴一片,美滋滋的足可以胜过一大碗猪油拌高粱饭。

时间久了,大伙儿听出了一些眉眉眼眼,连张家女人也听出了一些眉眉眼眼。

憨憨儿说书有点儿不地道。

憨憨儿常常将书中的人物张冠李戴,要么就是朝代混淆,再要么,干脆胡说。

有听过城里梆子戏的,说,憨憨儿你瞎说哩,这段子不是这个样子的――

虎目圆睁,憨憨儿一撇手中的三弦说:“不是这个样子,你说是甚样子,你说――”

大伙儿不作声了。再说下去,胡侃的书也听不到了。

老人们心里明白:憨憨儿的爹离开的时候,憨憨儿还小,一个十来岁的娃子,能学来而今这个本事,已经很不错了!

地主少爷高茂财来听憨憨儿说书。高茂财进过省城的大学堂,听说还留过东洋。

“走――起――”憨憨儿一拨三弦琴,亮开嗓门说起了“杨家将”“岳家将”。

高茂财闭着眼睛,摇头晃脑地品咂起来。

听着听着,高茂财忽然睁开眼睛说:“不对,金国四太子怎么变成了宋朝皇帝的孙子?宋朝皇帝打仗不行,可是一直给金国人称孙子的!”

憨憨儿不理不睬,依旧说自己的书。

再听。高茂财忽然破口大骂:“满嘴胡言!”

话音未落,那说书的甩板早被憨憨儿捋下,“嗖”的一声,愣愣地砸在了高茂财的嘴巴上。少爷的嘴立刻变成了一根猩红的大肥肠。

再看憨憨儿,横眉竖眼,倒握琴柄,随时准备扑过来。

真是个憨货!少爷疼得眼泪直流,大叫一声,与一群随从作猢狲散。

身后,憨憨儿的声音霸道又硬气:“伤天害理的鸟人,爷就让他们做孙子,咋个?”

1943年,鬼子兵占据了县城,烧杀抢掠。汉奸翻译高茂财宣读完《告良民书》,随即请镇上唯一的说书艺人憨憨儿上台助兴。高茂财咬着憨憨儿耳根子,恶狠狠地说,不能说你那狗屁“杨家将”“岳家将”,除非找死。

戏台上的憨憨儿一身干干净净的青色长衫,低着头笑眯眯地回应:咱只会说“杨家将”“岳家将”!

那就等死吧!高茂财瞥着憨憨儿的眼神又惊又怕,匆匆地下了台。

憨憨儿一声“走一一起一一”三弦琴轻轻一拨,一声铿锵又悠扬的陕北说书便向远处的沟沟峁峁飘去。行云流水,叫好声此起彼伏。一段《杨家将》说得人热血沸腾,激情高涨。当说到“杨家儿郎今在此,千军万马杀上前”的时候,前排的保长、伪军司令渐渐变了脸色。

高茂财上台喊:“够了,快下去!”

《杨家将》又起:“呔,兀术太子你听真,岳家将士数不清,尔敢扰我边疆欺我民,管叫你有来无回化烟云一一”

在众人的沸腾声中,高茂财与憨憨儿撕扯在一起。

日本人不傻,似乎明白了怎么回事。鬼子队长哈哈大笑,竟然指着高茂财对憨憨儿说:“揍他!”

好咧!憨憨儿紧握三弦,鼓足力气,大喝一声,朝高茂财头上很劲砸去。

鬼子队长指着憨憨儿说:“你的,勇敢的,只要做皇军的良民,皇军让你天天说书!”

憨憨儿摇摇头,说:“咱可以跟着杨家将姓杨,也可以跟着岳家将姓岳,就是不能姓皇!”顿一顿又说:“要是真姓了皇,那也得是喝了半辈子的黄河水的黄!”

憨憨儿抡起剩下的一截琴杆,狠狠地甩向鬼子队长。这一击,惊涛骇浪。

鬼子的刺刀围了上来。哈哈大笑声中,憨憨儿喊:“能不能上一碗断头酒再死!哪儿有酒啊!”憨憨儿的女人跌跌撞撞地从人群里挤出来,递上一瓢凉水。憨憨儿深情又歉疚地看了一眼女人,闷头就喝,没想一口气上不来,呛死了。

鬼子投降后,村人集资为憨憨儿重新筑墓立碑。一切停当,却不知道碑上刻上什么名字好。憨憨儿的女人说:“就刻——书匠杨岳黄吧!”

憨憨儿的女人哭了个稀里哗啦。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说书艺人憨憨儿无名无姓,自小逃荒到了小山村,因跟随老艺人会说些零散的段子,后来成为角儿,擅长说杨家将、岳家将,说书不含糊,有气势,有气场。
B.憨憨儿说书“不地道”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憨憨儿的爹离开人世时,憨憨儿还小,没学到多少说书本事;其二是憨憨儿依照自己的价值标准有意改动了剧本。
C.小说描写眼睛生动传神。写憨憨儿“双目圆睁”“虎目圆睁”“横眉竖眼”,表现了他刚强、倔强的性格;写高茂财“眼神又惊又怕”,表现了汉奸的色厉内荏。
D.小说语言质朴,多用口语,如“半峁”“这儿圪蹴一片,那儿圪蹴一片”,地域色彩鲜明。小说多用短句,读起来铿锵有力,有利于表现憨憨儿大义凛然的形象。
2.小说为什么反复叙写张家女人?
3.小说以“说书”为中心布局谋篇,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说明。
2020-12-25更新 | 145次组卷 | 4卷引用:易错点21 文学类文本阅读之材料组织鉴赏不全面-备战2022年高考语文考试易错题(全国通用)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巡山

艾克拜尔·米吉提

①他看到了那对毡房穹顶般硕大的犄角,在那里纹丝不动。居然是在那并不险峻的山脊上。他极目望去,竟是一头岩羊卧在一块大圆石上。按说,那不该是岩羊歇脚之处。以它天生机敏,此时它应该有所动作才好。但是,不知怎的,貌似全然无知,一动不动。

②这引起了他足够的好奇。

③自从持枪证和猎枪一同被收缴,他再没有触及过岩羊的皮毛。岩羊已列入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猎获它是要犯罪的。当然,在这天山深处,所有的野兽和动物都有保护等级。这一点,他心里了如指掌。

④这些年来,他只保留了一个习惯,每到初秋,都要到这山上走走,哪怕是看一眼那些野物。他自己将此称为巡山。现在山上的野物越来越多了。有时候成群的野猪会趁着夜色跑到牧人营盘附近,将草地翻拱一番兴冲冲地离去,压根不理会牧羊犬凶猛的吠声。肥嘟嘟的旱獭也会在光天化日之下昂然走过车路饮水上山。有一回走在山林里,不经意间一抬头在树杈上见到了狸猫,那家伙没有丝毫的怯意,两眼直视着自己,闪着幽幽的光。狼和狐狸他也常见。有一次,一只狼叼着一只黑花羊从公路旁高高的铁丝网上纵身腾跃而去,全然不顾飞驰的汽车,横切公路越过另一道铁丝网,在公路另一侧的草原上,朝着那条山梁奔去,估计它的窝就在那边,小狼崽们或许正在耐心等待它满载而归。

⑤他终于从山坳登上了山脊。那只岩羊还在,几乎在那个大圆石上一动不动。

⑥他有些迟疑。这是他此生见到的最不可思议的情景。一只岩羊,居然还会等着他登上山脊。按说以岩羊的机警,早就应该逃之天天。

⑦他下了马,将坐骑用马绊子绊好,向着大圆石走去。

⑧岩羊依然没动。他的心有点缩紧——太奇怪了!真是匪夷所思!那只岩羊丝毫没有逃跑的意思。

⑨山脊的风很强劲,呼啦啦地吹着,秋黄的草被风撩起一阵阵草浪簌簌作响。雪山上的雪线已经开始低垂。要不了多久,雪线也会覆盖到这座山脊。

⑩他环视了一下,对今天的奇景疑惑不解。

他决定攀上大圆石看个究竟。

他利利索索就攀上了大圆石。

13那岩羊还是没动。

14走近岩羊的刹那,他惊呆了。

15这是一只已经痴呆的老岩羊,它根本意识不到人的走近,双眼蒙满了眵目糊,牙也掉尽,那一对毡房穹顶般的犄角尖,已经深深地长进后臀皮肉里了;

16他望着眼前这只老岩羊,一阵惊怵像电流般袭过周身。天哪,他想,唯有你苍天不老,人和动物都会老去。

17他将老岩羊双眼的眵目糊擦去,老岩羊却对他视而不见。

18他心疼极了。

19你怎么会老成这样,他在心里问这只老岩羊。

20难道没有哪只狼来成全你么?

21但是他又否决了自己。

22其实,他心里清楚,狼也只吃它该吃的那点活物。只不过是背负罪名而已。哈萨克人那句话说得好,狼的嘴吃了是血,没吃也是血。

23现在,他的心情很沉重。他不忍心就这样抛下这只已经痴呆的老岩羊而去。生命总该有个尽头。他为这只老岩羊祈祷。于是,他割下这只老岩羊的首级,将长进后臀皮肉里的犄角尖拔出,面朝东方搁置好羊头,依然保持着它曾经的尊严。他把老岩羊的躯体肢解后放在大国石上,用枯草揩净手和折扣刀,上马离去。

24这时候,他看见天空中开始有秃鹫盘旋,还有几只乌鸦和喜鹊捷足先登,落在大圆石上开始争食老岩羊的肉。一个艰难的生命终于终结。

25下山的时候,他的心情多少有些缓了过来。他自己似乎突然彻悟了什么。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对犄角的描写、对地形位置的介绍,以及对岩羊反常行为的关注,都说明“他”有着丰富的山居经验。
B.第④段对野猪、旱獭、狼、狐狸的描写,生动再现动物无拘无束的生活场景,说明禁捕后,动物与人和谐相处。
C.第⑨段是景物描写,山风劲吹,秋草枯黄,点明季节,预示冬天的来临,此时巡山表现他对这片山的由衷热爱。
D.“唯有你苍天不老,人和动物都会老去”是“他”对老岩羊顽强生命意志的咏叹,“不老”指老岩羊的精神内涵。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第三人称叙述了一次巡山经历,而到了关键的内心描写时就转用第一人称叙述,这样处理有助于直接表达感情。
B.在描写“他”上山脊探老岩羊究竟时,几个短句独立成段,有助于强调“他”急切的心情和面对老岩羊时的惊怵与心疼。
C.小说以“他自己似乎突然彻悟了什么”结尾,戛然而止,这种留白手法给读者思考的空间,有言止而意无穷的表达效果。
D.小说的语言颇为质朴,“按说”“利利索索”“眵目糊”等方言独具地方特色,哈萨克人的谚语则简单而又富有生活哲理。
3.小说以岩羊的“纹丝不动”与“他”的步步靠近为主线,这样谋篇布局有何妙处?
4.对“他割下这只老岩羊的首级”的做法,你怎样理解?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流泪的骆驼

申平

冬天的沙漠,荒凉寂寥。

几个蒙古老乡正围着一头小骆驼说着什么。小骆驼看样子只有几个月大,瘦骨嶙峋,皮毛凌乱,估计它是个孤儿。这时候,有个壮汉牵了一头大骆驼走了过来。这是一匹巨驼,身材高大,背上双峰突起,头颅高昂。小驼一见,立刻冲了过去。它的眼睛里充满渴望,要不是有人抱住它,不知道它的速度会有多快。

但是,迎接它的却是愤怒的吼声,还有喷鼻摆头等表示强烈反感的动作。大驼好像在说:我不是你妈妈,赶快给我滚开!如果不是壮汉死命拉住缰绳,它也许会对这个素不相识的小家伙踏上几脚。

人们只好把小驼拉到一边去了。

这时,马头琴手从袋子里面拿出了马头琴,一个老人上前帮助他系上了一条蓝绸带。老人走到大驼身旁,把马头琴挂在它的驼峰上。大驼很不情愿,吼叫反抗,甚至回过头来 要把马头琴扯掉。谁都不明白,他们这是演的哪一出戏。

大漠空旷,冷风袭来,马头琴弦在风里发出轻柔的声响。大驼安静了一些,它仰起头来,东张西望,侧耳倾听,仿佛在寻找琴声的来源;它放开喉咙吼叫,好像在呼唤同伴的到来。

一位30多岁、身穿紫红色蒙古袍的漂亮少妇走到了大驼身过,她做了几个敬天敬地的动作,然后用手轻轻抚摸大驼的皮毛。老人也从驼峰上摘下马头零,把它交还给马头琴手。此时的小驼,被拴住了一条腿,正在远处挣扎哀鸣。它就像一个被人抛弃的孩子,在寒风之中哭泣。

少妇突然开口歌唱,其声悦耳悠扬,响遏行云。她边抚摸骆驼边唱,歌声在荒漠之中飘散开来。听不懂她唱的是什么,但是你完全可以知道,她唱的歌曲首定和母爱有关,因为她的眼睛里充满柔情——这是一种善良母性特有的柔情,她正在把这种柔情通过自己的手指,通过自己的歌声,一点点地传达给眼前这头暴躁不安的骆驼。一会儿,马头琴也响了起来。琴声配合着歌声,弥漫挥洒,犹如春风吹过草原,又如阳光雨露洒满沙漠。

荒漠在聆听。老人和孩子在聆听。远处的骆驼在聆听。眼前的大驼当然也在聆听。天空湛蓝,云起云飞,大漠苍凉。一定是大驼内心之中最柔软的东西被触动了,唤醒了,它渐渐安静下来,目光开始变得柔和。

有人乘机推着小驼走了过来。小驼看着大驼,发出乞怜的叫声。大驼这次没有吼叫喷鼻,倒是小驼战战兢兢不敢靠前。少妇停止歌唱,亲自把小驼推到大驼腹下,让它去吸奶水。大驼回头看了一下,依然显得不大情愿。小驼吃了几口奶,大概找不到母亲的感觉,就又从大驼的腹下钻了出来。它甚至来到大驼眼前,再次发出哀怜的叫声。

少妇手抚大驼,继续歌唱。她的歌声更加温柔,她的目光更加纯净。马头琴继续响着,琴声穿越时空,刺破荒凉,伴着歌声直达人和动物的内心。大驼似乎被深深打动了,它的眼睛湿润了,口中发出呜咽之声;它垂下头来,嗅了几下小驼,好像在最后确认这个素不相识的孩子的身旁,确认是否应该接受它,给它以无尽的母爱。

歌声继续响着。少妇轻柔地唱着,再次把小驼往大驼腹下送去。小驼的胆子好像大了,钻进去仰头吃了起来。母驼不动,任由它吸吮奶水,吱咂有声。歌声停了。少妇看着眼前 这对刚刚结识的母子,眼中充满欣慰,她缓缓转身离开。所有的人纷纷从骆驼身边走开。留下空间给这对通过歌声沟通相认的母子,人人脸上都挂满笑客。

马头琴继续响着。浑厚低沉的马头琴声在大漠里滚动着,飘荡着,犹如江水,一波又一波地冲击着人和动物的心弦。令人称奇的是,母驼眼中竟然泪水滚滚……

世界沉寂下来,沙漠不再荒凉,温暖笼罩天地。在明亮的天光之中,小驼继续吃奶,大驼温柔站立,人群静静观看。忽然一声欢呼,是一个十多岁的男孩扑进了少妇的怀抱,少妇疼爱地摸着他的头。在那边,大驼也低下头去,亲昵地嗅着小驼的身体。人们纷纷起身离开,走向远处的蒙古包,那就是他们的家园。

几声驼鸣响起,不知什么时候,小驼竟然卧在了大驼的脚下。这显然是孩子找到母亲、重回母亲怀抱的特有动作,就像我们人类的动作一祥。

母驼轻轻呼唤,小驼站起身来,跟随它的新妈妈,走向沙漠,走向远方,去开始它们新的生活。

(摘自网络)

1.下列对文本思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骆驼瘦骨嶙峋,皮毛凌乱,眼中充满渴望,意在暗示他需要母爱,需要被接纳,但这个愿望的满足要经历一个渐进的过程。
B.大骆驼对小骆驼的接近是愤怒的,因为这不是自己的孩子,心理排斥很容易理解。后来它接受了这个孩子,温馨的画面令人感动。
C.马头琴手把马头琴挂在它的驼峰上,马头琴弦在风里发出轻柔的声响,使母驼“安静了一些”,很显然,乐音的传递在母驼身上有了回应。
D.少妇温柔的歌声,和着马头琴乐音,穿越时空,刺破荒凉,直达大骆驼的内心,母驼眼睛湿润了,是因为小驼的气息,激发了它母性的潜能。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把叙事的重心放置于那个少妇的歌声和马头琴的和鸣,再配置独特的大漠背景,形成了一个唤醒母驼的场,极具艺术张力。
B.本文的细节描写生动传神,母骆驼“垂下头来,嗅了几下小驼”,“垂”和“嗅” 的动作,说明母驼的心理发生了变化,开始接受这个小生命了。
C.作者开篇描墓大漠的荒凉寂寥,与后文“沙漠不再荒凉,温暖笼罩天地”,形成鲜明对比,以此凸显一个地方的环境会因人的参与而改变的主题。
D.本文以散文化的语言,描摹大漠独特的自然和人文风光,创造出一种地域之美,音乐之美,母性之美。这种母性之美,是人和动物一起展示的。
3.小说在叙事的过程中不时插入对大漠环境的描写,请赏析其作用。
4.小说以“流泪的骆驼”为题,有何妙处?请结合全文赏析。
7 . 下列关于《乡土中国》四到六章(“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土社会中每个人以自己为圈子中心,与圈子波及的人发生厚薄不一的联系。
B.“家”在西洋社会是界限分明的团体,而在我们传统社会则是范围不定的概念。
C.不论是对朋友忠信还是忠君,中国传统道德中的“忠”都超出了私人间的关系。
D.乡土社会家庭关系的主轴在纵向的父子、婆媳之间,而不是在横向的夫妇之间。
8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等待失主

司玉笙

老头儿已经连续三天在这儿等人了。

其实,他所要等的人他并不认识,只是两幅照片的失主。这照片是他在这条名为合欢路上的一个移动垃圾箱里扒拉出来的,均镶有精致的玻璃镜框,约一尺见方。从垃圾箱里提溜出来时,镜框是在一个塑料袋里,与废纸、旧笔记本等混杂在一起……

自退休后,老头儿不知怎么迷上了废品。每天走合欢路晨练时,都会到这垃圾箱瞅瞅。晨练回来,手中提的不是文具书籍,就是废纸,还有八九成新的衣物等,俨然是一个打劫回来的浪人。老妻见了,嗔道,“你捡这些破烂干吗,咱家有些东西还得往外扔哩。”

“你不懂,多好的东西都当垃圾扔了……”

老妻说不动他,又撺掇女儿劝。

“爸,咱家不缺钱,你不嫌丢人我们还觉得脸发臊哩。”

“发啥的臊?浪费东西看似不丢人,实际上是等于犯罪。”

“就算不丢人,天天拾来那些东西你往哪儿放?”

“有地方,有地方。”

他家住一楼,带个小院,还有一间放三轮车的小房子。拾来的物品,老头儿都会细心地分类整理,衣物鞋袜打捆打包送到一里外的“爱心捐衣箱”内,其他的积攒到一定的数量便拉到废品收购点换取现金。文具和书籍是他最钟爱的,清理干净放到小房子里。遇到喜爱的书籍,将边边角角抚平。掉了封面的,用漂亮的硬纸再封一个,并写上书名,注明哪年哪月哪日拾于何处。包装好了,坐在院子里,仔细地阅读,还在本子上记着什么。老妻有时对回家的女儿说,“你爸啥也不热,就热那些垃圾,连瞧都不瞧我一眼,有病了哩。”

女儿笑道,“那不是病,是癖好——总比打麻将强。”

“是的,老了老了多了这一癖。”

听到妻女的对话,他冷不丁地插了一句,“世人都有这一癖就好了!”

玻璃镜框被带回后,他仔细地将它们擦拭干净,一对老人的合影便清晰地显现出来。另一幅是“全家福”,老老少少五个,是四十年前拍的,黑白照。从中依稀可以辨认出坐在前排的就是这对老人中年时的容貌,且个个都面带自然的微笑。再看看那老年时的合影,尽管是彩照,可那微笑竟没了。

怎么能将老人的照片丢进垃圾箱?是粗心大意,还是发生了什么变故……

翻那笔记本,有字的都被撕掉了,也没线索。他的眉头皱起几道浅的弯沟,心想,一定要归还失主,一定!

次日天刚亮,他便骑着三轮车出去,到那垃圾箱附近等待。

这条路不是主干道,很僻静,过往的车辆行人不多,只有一个年纪偏大的女环卫工在合欢树下忙碌。他将照片挂在车把上,而后不由得向垃圾箱骑去,忽又停下,转身回到车前,守着照片在原地转圈儿跑动。

太阳升高了,路上的行人渐多,他们急急忙忙而过,没有一个人注意到镜框。等到上班时间,一个骑自行车的年轻人瞥了照片一眼,下了车倒回来,问,“老先生,您在寻亲?”“不是我,是他们在寻亲。”他指指照片,“你认识不?”

年轻人眯了眼凑近了看,摇摇头,走了。

这一整天,除了那个年轻人问,再一个就是那环卫工。

第二天有三个人问,其中一个与女环卫工年龄相仿,近七十了,戴副宽边眼镜。她本走过去了,忽像发现了什么,摘下眼镜过来瞅照片。瞅着瞅着,一滴亮晶晶的老泪便溢出眼角。

“这位大姐,照片上的人你认识?”

女人摇摇头,伸出一根手指抹去泪珠。看看他,说,“真像我二姐……”

“是二姐的就拿走呗。”

“我二姐陪护我父母一辈子,从未嫁过人……”

说着,低泣离开。走了几步,悲声大放,看得他也禁不住泪下。

第三天,他将三轮车停在距垃圾箱较远的一个单位家属院大门旁,以防众人误将他当作拾荒者。可等到傍黑,也没有人往那照片上多看一眼。而他的三轮车上,不知啥时候堆了不少纸箱子等。他也记不得是谁往这车上丢的,他也不敢翻看,怕再发现被丢弃的照片。

此时,身边多了一个人,是女儿。

“爸,回家吧,我妈做好饭在家等你哩。”

唉,三天了,还是等不到失主……

“爸,这世上有很多失主,你可能永远找不到他们……明天你还来吗?”

“来!”

下雨了,是清明雨。

(选自《微型小说选刊》2020 年第6期,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按时间顺序逐一写来。这样处理,使文章结构清晰,脉络分明,便于阅读。
B.询问照片的过路人,写法上详略得当。第一天写得简略;第二天写得最为详细;第三天,一带而过,只突出了三轮车上堆的不少纸箱子。
C.小说中的老头儿自退休后,迷上了废品并且往家捡废品,他的妻子和女儿对他的行为不太理解但还能包容。
D.小说中的景物描写,文字虽然不多,但都能很好地为塑造主人公老头儿这一形象服务,尤其是结尾的景物描写,含义隽永,耐人寻味,深化了主题。
2.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老头儿的形象特征。
3.小说以“等待失主”为标题,有哪些作用?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陶渊明使用的意象,多取材于现实中可有之物;杜甫使用的意象,多取材于现实中实有之物;而李商隐使用的意象,多取材于现实中无有之物。他们在选取意象方面具有不同的特点,这是由他们为人、为诗的态度决定的。

陶渊明是一位平实质朴之中见深微高远的人。其为诗与为人一向以平实质朴为主,不喜炫奇立异。另外他又认为精神胜过物质,他诗中活跃着的,常常是事物的概念而非实体,诗中表现事物也往往只是遗貌取神地书写。所以陶渊明诗中没有一句是刻意写景咏物的,他所写的孤云、飞鸟、松树、菊花都是他以精神体认之后的概念,绝非实有之个体。他诗中意象与情意的关系是“以心托物”,他把满怀激情托于他所选择的事物概念之中来表现。渊明心灵深微,志向高远,为人之态度却极其平实质朴。这正是他不取象于实有之个体,仅取象于可有事物之概念的缘故。

杜甫则不然,他最大的特点在于极其关注现实,以最大的勇气面对现实,以最大的才能叙写现实。他所选取的事物,多为现实中实有之物,这原是不足为怪的事,只是杜甫同时又是感情最深厚、最真挚的诗人,他常常把自己强烈的感情投注于他所写的一切事物上,使之因诗人的感情与人格的投注而呈现出意象化的意味,所以他诗中的形象与情意的关系是“以情注物”,他注入的感情使事物意象化了。关注现实,从实物中取材,这是他的诗形成写实风格的缘故。

李商隐是形象化、意象化大师。陶、杜诗中的意象无论如何丰美,仍不过是自然而然的表现。读李商隐的诗,却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作者在有意地制造意象、安排意象。有时李商隐所表现的,就是一片错综繁复的意象,与陶、杜叙述尚有理念可寻,意象为感情的自然流露的情形完全不同。这是李商隐的先天禀赋、后天遭际和隐约幽微的表现方法造成的。唯有那些非现实的,又带有恍惚迷离色彩的事物,才能表达出他那独特的幽微之情,所以李诗中形象与情意的关系是“缘情造物”。

章法上,这三位诗人的诗也各有不同:陶诗以“任真”为宗,表现于平叙的结构和流转、起伏的情感;杜诗是感性、理性兼济,杜甫纵使出于感性的联想做突然之转接,也依然不忘出于理性做先后之呼应;而李诗则往往将一些意象错综并举,有时在首尾略微做理性之提挈。句法上,陶诗多用平顺直叙的句法;杜诗有时只掌握感性重点,在句法上表现为颠倒或浓缩;李诗以理性之句法来组合一些非理性的词语。对杜甫的诗句,有时只要平顺地伸延或倒转就可弄懂。而李诗无论文法怎样合理,也依然不可具解。若说杜诗是文法上的难懂,则李诗就是本质上的难懂了。李诗在本质上只能以感性去体认,不能以理性去说明。

(摘编自叶嘉莹《从几首诗例谈中国古典诗歌中形象与情意之间的关系》)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渊明为人平实质朴,不喜炫奇立异,志向高远,他的这些特点对他创作诗歌产生了影响。
B.杜诗具有写实风格,这与杜甫关注现实、直面现实、叙写现实、选择现实中实有之物入诗有关。
C.李商隐善于制造、安排意象,他“缘情造物”,以带有恍惚迷离色彩的事物表达情感。
D.陶诗和杜诗有些相同的特点,如遵循相同的叙述理念,自然而然地表现意象,情感饱满等。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论述陶渊明、杜甫、李商隐诗中意象的特点与他们为人、为诗的态度之间的关系。
B.第二段主体部分先论述因——陶渊明为人、为诗等方面的特点,再论述果——陶诗中意象与情意的关系是“以心托物”。
C.文章从杜甫关注现实和杜甫的感情深厚、真挚两方面论述杜诗中的形象与情意是“以情注物”关系的原因。
D.文章在论述李商隐诗中的意象的特点时,运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有效突出了李商隐诗中的意象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诗表现意象往往是遗貌取神地书写,诗中的很多意象不是实有个体,而是可有事物之概念。
B.杜甫在创作诗歌时,常将自己的感情与人格注入所选取的事物,使事物呈现出意象化的意味。
C.李诗以理性之句法组合一些非理性的词语,加大了理解的难度,导致读者只能以感性去体认。
D.陶诗多采用平叙的结构和平顺直叙的句法,这并不影响表现丰美的意象和流转、起伏的情感。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柳先生的正骨膏

刘玲海

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战乱来到邾镇。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是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则一月,断骨愈好如初。

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了废墟,颜老爷正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震得昏了过去。半日后醒来,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如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昏过去。那株树是儿子带回来的,儿子的喜好,颜老爷视为珍宝。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时,壮烈殉国,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更是视树为生命。

现在,儿子的树被日本人毁了,颜老爷像被挖了心一样。他失魂落魄地在院子的残垣断壁间转圈,不知如何是好。许久,他一下子想起柳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也是心急乱求医,柳先生成了他救命的稻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不顾大街上枪弹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

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三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

颜老爷一脸泪痕,紧抓着柳先生的手说:“你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啊!”

邾镇沦陷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这天,柳先生在药铺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川续断十钱,右手去药匣抓药,放进左手的戥子里一称,正好。继续一味味抓药,骨碎补十钱、藏红花十钱……

汉春堂的大门咣当一声开了,听声音不是手推开的,是脚踢开的。一群日本兵涌进来,后边还抬着一个嗷嗷乱叫的军官,候诊的病人吓得四处躲藏。

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说:“听说你医术高明,请你为少佐先生治伤,伤愈后重赏。”说着指指乱叫的日本人,“少佐先生率兵进山剿匪,被八路的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断了。”

柳先生一怔,然后缓步上前,看看担架上那张被疼痛扭曲的脸,认识。邾镇沦陷后,这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在大街上咬死咬伤的人不计其数。

柳先生指点把病人放到诊床上,然后双手在断腿上拿捏,病人忽然疼得又叫起来,日本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柳先生好像没看见,继续接骨,修正碎骨后外敷正骨膏再竹片固定。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有条不紊。

“好了,隔日过来换膏药。”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不再说话。翻译官放下大把银元,日本兵抬着少佐走了。

隔日,翻译官抬着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

又隔日,那个日本少佐被抬过来换膏药,翻译官再放下大把银元。

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

半月后,日本少佐是拄着拐杖来的,两个日本兵扶着,见了柳先生露出一脸笑,不住地说:“你的,良民大大的!”柳先生也笑,只是不多说话。日本少佐换完药走了,当然还留下许多银元。

柳先生听到大门口哗啦一声响,出门看,是颜老爷把他的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门口,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嘎吱一下当腰折断,丢在地上愤愤而去,街上好多围观的人,恨恨地吐下唾沫,转身散去。

柳先生一脸淡然。

一个月后,是日本少佐自己走着来的,翻译官跟在后面抱着一坛酒。柳先生和日本少佐已成了熟人,最后一次换完药开始喝酒,喝酒的时候,推杯换盏很是热闹,一坛酒喝光还没尽兴,柳先生提议翻译官再去拿一坛酒来。

翻译官抱着酒坛子回来时,日本少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面目狰狞,胸口插着一把刀,刀柄深入,污血满地。

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

刑场上,翻译官问柳先生:“你当初为什么给少佐先生医伤?”

“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了先生的名声。”柳先生说。

“那你干嘛又杀死他?”翻译官追问。

“我是中国人,不能坏了中国人的名声!”柳先生脱口而答。

(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改动)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逐渐康复的日本军官“露出一脸笑”,说“你的,良民大大的”,这是在肯定柳先生的医术和他对日本人合作的态度。
B.柳先生最初尽自己的努力治好了日本军官的腿伤,最后却在伤好后亲手杀了他,反映了柳先生内心的纠结和挣扎。
C.以前病人挤满药铺,后来药铺里病人变少,表明老百姓不理解柳先生医治日本人的行为,表达了老百姓对日本人的恨。
D.小说通过诸多细节描写,准确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叙事语言流畅自然,朴实无华,却能打动人心。
2.小说中柳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3.文中多次提到颜老爷的花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2020-11-13更新 | 325次组卷 | 47卷引用: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一中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