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类文本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59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澄河边上

茹志鹃

这是一九四七年的夏天。解放军粉碎了敌人重点进攻的计划后,作战略性转移。敌人乘机前阻后追。大部队迅速转移了,掉在后面的是二十多个伤、病、弱的同志。临时组成的一个小队,由警卫连副连长周玉兆带领,在后面慢慢地走。上级规定,明天傍晚前,小队定要赶到总集合地,与大队会合。

周玉兆是领队,一连两个月的恶性疟疾,加上头部又挂了轻花,人瘦落了形,但样子十分剽悍。他搀扶着文工团里的小余,走在队伍前面。

近黄昏的时候,小队来到了澄河边上。乌云从四面推来,天色越来越昏暗,不一会儿暴雨从天上直泻下来。澄河水在猛涨,已涨到河滩边一排柳树的半腰了。

背后传来的枪炮声,一阵紧似一阵,一阵近似一阵。

会议决定,由两个同志出去寻找当地老乡,了解一下哪里有浅滩,并搞些吃的,其余的同志留在河边,用绑腿、用背包带子连接起来,试验拉绳过河。周玉兆带了文工团的小余,就向离河较近的一个村子走去。

忽然,周玉兆停住脚步,他听见有一个声音,便小心地向发出声音的方向走去。

两个人仔细一看,原来他们脚跟前是一片瓜地,在瓜地的那头,有一个老人正光着头,弯着腰,在瓜地里走着。

“老大爷。”周玉兆走过去轻轻地叫了一声。这老人年纪相当大了,眉毛很白很长,搭在眼皮上,头发也白了。他满脸泪痕,眼睛一眨不眨地看了半天,才颤巍巍地说道:

“同志,你们来啦?”

“是,老大爷。我们……,前面部队过去多少时候了?”

老人向他们打量了一下。“你们要过河是不是?”

周玉兆点点头,把大致的情况说了一遍。

老人听后,沉吟了一会,便说:“不怕,河水再大,一定叫你们今晚过河。”

留在河边的同志拉绳过河没有试成功。这时老人急忙地把他们叫了来,又不知从哪里挖了一篮地瓜,点起火,要大家烤衣服、煮地瓜吃,安排完这一切,老人便不见了。

忽然,河堤那边传来一种古怪的声音,周玉兆凝神听了一会,便和小余加快脚步向河边走去。一会儿,他们望见那位老人站在河堤上,高高地举起锄头,在地上掘着什么东西。周玉兆走近一看,见堤上堆了一堆土,一条刚掘出来的小沟,已从堤的里边快通到河边。周玉兆愣了一愣,猛然明白过来,就一步抢过去夺下锄头,喘吁吁地说道:“大爷,你……”

老人一见他,也不奇怪,平静地说道:“你来得正好,快回去叫同志们来,准备过河。”“大爷,我们就是死,也不能祸害老百姓。”周玉兆激动得浑身打颤。

老人不言语,只是把锄头又夺过去,缓和地解释道:“澄河不太深,主要是下暴雨,水来得太急,开一点口子,水一有了出处,流头就缓了,人在河里淌水走也能过去了。”

“不行。”周玉兆不等他说完,就坚决地说道,口气很硬,毫无商量的余地,而且把锄头又夺过来,把土推进沟里。

老人一看他动手填沟,便暴跳起来,大声吼道:“给我放手。”

周玉兆一听,便回身抱住了老人,含泪说道:“大爷,我们是人民的部队,活着是为了老百姓,死了也是为了老百姓。”

老人不等他说完一挥手说道,你们坐下来听我说:“这澄河向来就是水猛流急,有一年夏天,雨水多,也象今年这样,我下到水里,被河水冲着,命已去了半条。正在这紧要关头,我忽然想起河堤上横生着一棵老树。我一想到这棵树,心里顿时有了指望,一有了指望,人也不慌了,心也定了,力气也生出来了,就拼命坚持,淌到那棵大树跟前,抱住了那根树枝。你们看,‘指望’这东西,看不见,抓不着,可是有多大的力量。一个人过日子,要是没个指望,那是活不下去的,活着也没有趣。现在,你们就是老百姓的指望。这个道理,你们懂了吧!”

“懂了,老大爷。”周玉兆激动地对着繁星点点的天空,对着澄河,对着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暗暗地发誓:只要有一口气在,他就要向前,就要和部队一起打回来。周玉兆站起身,拿起锄头,更用力地去填那条沟。他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下子把一条沟填得结结实实。

枪炮声不知什么时候停止了,这也许是个不好的征兆。堤下面,澄河不平静地奔流着,满河闪动波光,河滩边露出一排半截的杨柳树,柳丝浸在水里。

老人坐在那里,不说话,他皱起眉,看着黑沉沉的河水,凛然不动。过了一会儿,他站起来说道:“我去看一看。你们在这里等着。”说完,就大步流星地走了。

一度沉寂的枪声,又响了起来,而且很近很激烈。

河水没有退,而且还在涨,高地上的水,都在汇流入河。两顿饭的工夫,老人就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后面还跟来了两个中年老乡,每人肩上都扛了五六根肩担。

“好了,好了,我捉了两条‘水鳗’来了。”老人忽然变得又风趣又活泼,长眉毛一耸一耸的,高兴非凡。那两位被叫做“水鳗”的老乡,笑嘻嘻地跟大家打了招呼,也没多说话,就和老人动手绑扎扁担。

东方蒙蒙发白,天快亮了。老人和那两位老乡也把扁担绑扎好了。他们把扁担扎成两个棋盘式的空心筏子,两个老乡一人扛着一只走到水边。

老人送到水边,刚才那副高兴样子,忽然又不见了,神态又变得冷静、严峻。他嘴唇动了一阵,决断地说道:“同志们一路平安,我老了,不能送你们过河去。记住我们的澄河,明年我老头子还是种瓜,等同志们来吃……”

周玉兆站在水里,仰面望了望河堤上的老人,在这一刹那间,他忽然感到自己不是在撤退,而是在向前挺进。

小队渐走渐远了,他们带着一个不可摧毁的信念走远了。河边仍然站着那个人影,佝偻了身子,一动不动……

一九五九年五月二十九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敌人乘机前阻后追”“明天傍晚前”,点明解放军小队与大部队会合的形势危急、时间紧迫,为下文渡河的情节作铺垫。
B.周玉兆阻止老人挖沟时,“口气很硬,毫无商量的余地”,并不是不讲人情,而是心系百姓,同时也契合了他解放军战士的身份特征。
C.“澄河水在猛涨”“河水没有退,而且还在涨”,构成了小说的特定环境;澄河水流湍急,加大了小队渡河的难度,使情势更加危急。
D.与《百合花》那两个连名字都没有的通讯员不同,作者在本文中刻画了一位有名有姓的领队周玉兆,意在塑造解放军的传奇英雄人物。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事,讲述小队在老乡帮助下渡河的故事,视野开阔,自由灵活,给人以统观全局的感觉。
B.小说以小队要渡河开头,以顺利渡河结尾,张弛有度,整体色调由阴郁转向明朗;这使小说富于变化,耐人寻味。
C.小说多次写到“枪炮声”,渲染紧张的战争氛围,既强化了小队急于渡河时内心的焦灼,也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D.小说中人物的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大多较简短,朴实无华,塑造的人物形象却生动鲜活,跃然纸上。
3.本文对老人的“眉”有几处动作描写,细腻地表现了老人的心理,请分别找出并赏析。
4.请分析小说结尾段的妙处。
7日内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小说,完成各题。

澄河边上

茹志鹃

这是一九四七年的夏天。解放军粉碎了敌人重点进攻的计划后,作战略性转移。敌人乘机前阻后追。大部队迅速转移了,掉在后面的是二十多个伤、病、弱的同志。临时组成的一个小队,由警卫连副连长周玉兆带领,在后面慢慢地走。上级规定,明天傍晚前,小队定要赶到总集合地,与大队会合。

澄河急流滚滚,一个人都没渡过去。

小队坐在河边召开紧急会议,背后传来的枪炮声,一阵紧似一阵,一阵近似一阵。会议决定,由两个同志出去寻找当地老乡,了解一下哪里有浅滩,如何渡河。

月亮从云里探出头来,地面上的一切,都变得格外柔和。他们看见不远的田野中央,孤零零地有一所看青人的矮草房。老大爷,我们……,老人好像懂了,点了点头,停了一会,他把手里的一件东西摇了摇说道:同志,你们看看。周玉兆一看,见是张湿的字条,另一张是一元北海币。周玉兆便凑着月色,分辨那模糊的字迹,念道:种瓜的老大爷老大娘,我们走渴了,摘了你们两个瓜,给一元钱,不知是不是叫你们吃亏了。请原谅,我们实在渴极了。解放军某部。"

周玉兆念完,便问道:老大爷,前面部队过去多少时候了?

老人向他们打量了一下。

你们要过河是不是?

周玉兆点点头,老人沉吟了一会,便说:不怕河水再大,一定叫你们今晚过河。

……

一会儿,周玉兆背了一大圈水淋淋的牛绳,疲惫地从河边走来,他走近老人轻声地说:老大爷,我们再试试看,把筏子扎小一点。老人摇了摇头,皱起眉,严厉地说:你去睡,过了河还得走路呢!自己却佝偻了身子,走掉了。

周玉兆对小余说:时间不多了,天亮以前,我们就过河,不然就得向后转。周玉兆说到这里,停了一下,看了看小余说道:小余,我们要是留在这里打游击,你怕不怕?

不怕,和你在一起,我什么也不怕。小余坚定地回答着。

路边的谷子,带着露水,拂着他们的脚面,青蛙在呱呱地叫着,四周是绿油油的一片。一切都是这么宁静、美好,但是明天……远处的机枪声又清脆地响了起来。

明天这时候,敌人会站在这里。周玉兆目光深邃的望向夜空,说道,小余,应该说,和老百姓在一起,我们什么也不怕。

忽然河堤那边又传来一种古怪的声音,周玉兆凝神听了会,便和小余加快脚步向河边走去。一会儿,他们望见那位老人站在河堤上,高高地举起锄头,在地上掘着什么东西。周玉兆走近一看,见堤上堆了一堆土,一条刚掘出来的小沟,已从堤的里边快通到河边。周玉兆愣了一愣,猛然明白过来,就快步抢过去夺下锄头,喘吁吁地说道:大爷,你……老人一见他,也不奇怪,平静地说道:你来得正好,快回去。叫同志们来,准备过河。”“不行!大爷,我们就是死,也不能祸害老百姓。周玉兆不等他说完,就坚决地说道,口气很硬,毫无商量的余地。

老人问道:同志,你家在哪里?

黄河北。

是解放区?老人问得很认真。

是解放区。周玉兆不知老人问这干什么。

老人听了,突然皱起眉,说道:你家解放了,这很好。那你想没想过那些没有解放的地方?澄河不太深,主要是下暴雨水来得太急,开一点口子,水一有了出处,流头就缓了,人在河里蹚水走也能过去了。周玉兆含泪说道大爷,我们是人民的部队……老人不等他说完,一挥手说道:小同志,你知道‘指望’吗?一个人过日子,要是没个指望,那是活不下去的,活着也没有趣。

周玉兆忽然透过了明天,清楚地看到了后天,以及后天以后的将来。他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下子把沟填得结结实实。老人坐在那里,不说话,也不来夺锄头了。他皱起眉,看着黑沉沉的河水,说道:好吧!我去看一看。你们在这里等着,我顶多两顿饭的工夫就回来。说完,就大步流星地走了。

一度沉寂的枪声,又响了起来,而且很近很激烈。

两顿饭的工夫,老人就气喘吁吁地跑来了。后面还跟来了两个中年老乡,每人肩上都扛了五六根扁担。

好了,好了,我捉了两条‘水鳗’来了。他们到山里跑反,恰巧就跑进我张的网里了。老人忽然变得又风趣又活泼,长眉毛一耸一耸的,高兴非凡。那两位被叫做水鳗的老乡,笑嘻嘻地跟大家打了招呼,也没多说话,就和老人动手绑扎扁担。显然,老人已和他们谈过情况,并且已商量了过河的办法了。

东方蒙蒙发白,天快亮了。老人和那两位老乡也把扁担绑扎好了。老人送到水边,刚才那副高兴样子忽然又不见了,神态又变得冷静、严峻。他嘴唇动了一阵,一会,决断地说道:同志们一路平安,我老了不能送同志过河去。记住我们的澄河,明年我老头子还是种瓜,等同志们来吃。说完,笑了笑,他还想说什么,但只举了举手,终究没有说。

小队渐走渐远了,他们带着一个不可摧毁的信念走远了。河边仍然站着那个人影,佝偻了身子,一动不动……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写“敌人乘机前阻后追”“明天傍晚前”,点明解放军小队与大部队会合的形势危急、时间紧迫,为下文渡河的情节作铺垫。
B.周玉兆阻止老人挖沟时,“口气很硬,毫无商量的余地”,并不是不讲人情,而是心系百姓,同时也契合了他解放军战士的身份特征。
C.“澄河急流滚滚”“澄河水在猛涨”等构成了小说的特定环境;澄河水流湍急,加大了小队渡河的难度,使情势更加危急。
D.与《百合花》关注连名字都没有的通讯员不同,作者在本文中刻画了一位有名有姓的领队周玉兆,意在塑造解放军的传奇英雄人物。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多次写到“枪炮声”,渲染紧张的战争氛围,既强化了小队急于渡河时内心的焦灼,也推动了故事情节发展。
B.小说以小队要渡河开头,以顺利渡河结尾,张弛有度,整体色调由阴郁转向明朗;这使小说富于变化,耐人寻味。
C.小说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叙事,讲述小队在老乡帮助下渡河的故事,视野开阔,自由灵活,给人以统观全局的感觉。
D.小说中人物的语言生活化、口语化,亲切自然,大多较简短,朴实无华,塑造的人物形象却生动鲜活,跃然纸上。
3.请分析小说中周玉兆和小余对话这一情节的作用。
4.景物描写使小说总是洋溢着一种或浓或淡的诗情,增强了小说的艺术效果。以“夏夜景物描写”为鉴赏对象,写一段150字左右的文学短评。
2024-04-05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三明市五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可怜虫

狄更斯

扰乱了女总管房间里静谧气氛的那个老婆子,担任报丧人的角色倒是挺合适的。她因为上了年纪而弓腰曲背,手脚颤颤巍巍地不由自主,她那变了形的脸现出一副努嘴斜眼的丑相,与其说这是造化之功,毋宁说像一张信笔乱涂的漫画草稿。

那个干瘪老婆子步履蹒跚地穿过甬道,登上扶梯,咿咿唔唔地回答女总管的责骂;后来她不得不停下来喘一口气,把蜡烛交给考尔尼太太,让脚步较快的女总管先向女病人躺着的那间屋子走去,自己尽全力跟在后面。

那是谁?病人以虚弱的声音问。

别嚷,别嚷!两个老婆子中的一个俯身到她面前说。躺下,快躺下!

我决不再躺下,除非我咽了气!病人挣扎着说。我一定得告诉她。过来!走近些!让我凑在你耳边说。

她一把抓住女总管的手臂,把她按在床畔一张椅子里,正要开口;这时她向屋子里扫视一圈,发现那两个老婆子探出上半身作谛听状。

叫她们走开,病人有气无力地说,赶快!赶快叫她们走开!

两个干瘪老太婆这时齐声哀号起来,说可怜的老莎利头脑完全糊涂了,连她最要好的朋友也认不出了。女总管把她们撵出房间时,她们还是一百个不答应,声称决不把朋友撇下。但女总管终于把她们关在门外,自己回到床边。两位老太太被摈诸门外,便改变腔调向锁孔中叫喊说,老莎利醉了。这倒可能不是瞎说,因为除了药剂师开的少量鸦片酊外,她最近一次喝下的掺水杜松子酒尚未充分发散;这酒确是两位可敬的老太太出于一片好心私下给她弄来的。

现在听我讲,垂死的妇人大声说,她像是在作极大的努力企图重新吹旺生命的一星余烬,就在这间屋子里,就在这张床上,我曾经看护过一个长得很美的年轻女子;她被送到习艺所的时候,两只脚全是尘土,血肉模糊,恐怕走了不少路,磨破了好几处,青一块紫一块的。她生下一个男孩以后就死了。让我想一想,这是哪一年的事?

别管哪一年,不耐烦的听者说,她到底怎样?

是啊,病妇喃喃地说着又开始进入刚才那种半昏迷状态,她到底怎样?她……啊,我想起来了!她大叫一声,蓦然跳将起来,面孔通红,两眼凸出。我偷了她的东西,我偷了!当时她的身子还没冷呢。我告诉你,当时她的身子还没有冷,我就偷了那件东西!

偷了什么?看在上帝的份上,你说呀,偷了什么东西?女总管急得直叫,并且做了一个好像要呼救的手势。

就是那件东西!病妇说着把一只手按在女总管嘴上。这是她唯一的财产。她明明需要穿暖,需要吃饱,可是始终舍不得那件东西,一直把它藏在胸前。我告诉你,那东西是金的!是纯金的,应当可以救她的命!

金子?!女总管跟着说。她急切地俯身问仰面倒下的病人:讲下去,讲下去,后来怎么样?产妇是谁?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她叮嘱我把那件东西保管好,病妇呻吟着回答,她信托我,因为当时只有我在她身旁。她头一回把挂在脖子上的那件东西给我看时,我就起了盗心。也许那孩子的死也是我作的孽!要是他们知道底细的话,一定会待他好些!

什么底细?女总管问,快说!

那孩子长得跟他的母亲一模一样,病妇并不理会,径自讲下去,我一看到他的脸,就不能忘记自己干的事情。可怜的女人!可怜的女人!她还那么年轻!真像一只温驯的小羔羊!等一等,我还有话要讲。我还没有把一切都告诉你,是不是?

是的,你还没有讲完,女总管应道,她低下头去竭力想听清从那垂死的女人口中吐出的每一个字,因为病妇的声音愈来愈轻,快讲,否则就来不及啦!

那母亲,病妇作了一次比先前更惊人的努力说,那母亲在刚感到临死的痛苦时,曾在我耳边有气无力地说,要是她的孩子生下来活得成,能长大,有朝一日听别人提到他那苦命而短寿的母亲,他不会感到太丢脸的。当时她把两只又细又瘦的手合在一起说:仁慈的上帝啊!不管那孩子是男是女,你得安排几个好心人在这乱纷纷的世界上照顾他,你得可怜可怜一个孤苦伶仃的孩子,不能把他扔在这个乱纷纷的世界上不管!’

那孩子叫什么名字?女总管问。

他们把他叫做奥利弗病妇用微弱的声音回答,我偷的那件金首饰是——

是什么?说呀!

女总管急切地凑到病妇面前听她回答。但是,当病妇再次慢慢地、直撅撅地坐起来的时候,考尔尼太太却本能地向后退缩。病妇用双手攥紧床罩,喉咙里发出一阵含糊不清的声音,然后倒在床上不再动弹。这下真的咽了气!门一开就急急忙忙进来的一个老婆子说。

结果她什么也没有讲出来。说罢,女总管若无其事地走了。

两个干瘪的老太婆显然都在忙于准备履行她们那份讨厌的职责,所以顾不上应答。女总管走后,便剩下她们两人在尸体旁边张罗。

(有删减)

[注]①奥利弗,从小就是孤儿,在济贫院受尽虐待,好不容易逃了出来,又不幸落入了贼窝。

1.下列对小说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病妇在生命垂危时,想要把心中藏置多年的秘密告诉女总管,但是直到去世她也没有说清楚金首饰到底是什么。
B.两个老太婆自称是病妇的好朋友。但病妇并不愿意让她们听到自己接下来要说的话,可见病妇与她们并不是真正要好的朋友。
C.女总管想知道年轻女子的底细,但病妇径自说着。话语间表达出愧疚,并认为那个孩子若是活着不会为年轻女子感到丢脸。
D.年轻女子生下孩子后就死了,她不知道自己生的孩子是男是女,只是在临死前祈祷自己的孩子在纷乱的世上能有好心人照顾。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便营造出一种将有人逝世的紧张氛围,画面感较强,并且在字里行间充斥着对老婆子的鄙夷和讽刺。
B.小说没有全面交代年轻女子的身世,只是借助病妇之口讲述了年轻女子到习艺所的情况,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
C.小说采用了第三人称讲述故事,使得叙述的故事不受时空限制,拉开了作品与读者的距离,使得叙述更加客观。
D.小说情节一波三折,每当病妇将要说出年轻女子的最关键信息时又转面讲述其他内容,能够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3.有评论认为狄更斯极其善于描写人之“丑”。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4.文中年轻女子是标题所指的“可怜虫”。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分析。
2024-04-05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东门外是刑场,此处的东门桥是全县唯一的一座铁板桥,桥南桥北水位落差很大,河水倾跌下来,声音很吓人。当地人把这座桥叫作掉魂桥,说是临刑的犯人到了桥上,听到水声,魂就掉了。李小龙犹豫了一下,还是走上铁板桥了。他的脚板踏得桥上的铁板当当地响。

天骤然黑下来了,雨云密集,天阴得很严。下了桥,他就掉在黑暗里了。什么也看不见,只能看到一条灰白的痕迹,是马路;黑乎乎的一片,是稻田。好在这条路他走得很熟,闭着眼也能走到,不会掉到河里去,走吧!他听见河水哗哗地响,流得比平常好像更急。听见稻子的新秀的穗子摆动着,稻粒摩擦着发出细碎的声音。一个什么东西窜过马路!——大概是一只獾子。什么东西落进河水中——“扑通”!他的脚清楚地感觉到脚下的路。一个圆形的浅坑,这是一个牛蹄印子,干了。谁在这里扔下一块西瓜皮!差点摔了我一跤!天上不时扯一个闪。青色的闪、金色的闪、紫色的闪。闪电照亮一块黑云,黑云翻滚着,绞扭着,像一个暴怒的人正在憋着一腔怒火。闪电照亮一棵小柳树,张牙舞爪,像一个妖怪。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与文中画横线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她的坚强,她的律己之严,她的公正不阿的判断——所有这一切都难得地集中在一个人身上。
B.通讯员在战斗时,除了送信,还干什么——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问这些没意思的问题。
C.“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
D.一篇贬斥杂交稻的文章说杂交稻是“三不稻”——“米不养人,糠不养猪,草不养牛”。
2.文中的叙述人称由“他”转换成“我”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
3.请指出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2024-03-12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倒流河

贾平凹

有一条倒流河,河北是两个镇,河南是三个镇。河北、河南的要往来了,没有桥,只有老笨的一条船,那就得去搭船,搭吧。

搭船的人往船上来,老笨认得邻村的顺顺,顺顺头上新别了一个发卡,绿莹莹的像落上去的蜻埃。

河南的樱桃已经开了,而河北,绒絮还在风里扯着。河北那是产煤的地方,到处都是些小煤窑。夜里如果有了流星,朝着流星坠落的方向去寻陨石,那峁呀梁呀下面会发现一个洞,洞斜着就钻进去了。这些洞差不多靠近某一个村庄,三里路或者五里路,路都是黑的。

沟岔底的那个洞,和别的洞不一样,洞旁边搭了个棚,还种了一窝南瓜。因为有了一场好雨水,藤叶大如头,竞爬上了棚顶。下面坐着一伙媳妇,她们是来送饭的。罐子都是一样,罐子里的饭却不同。有的是红豆米饭,炒了土豆丝或烧了萝卜;有的是油泼的捞面;有的是四个杠头馍,全掰开了,夹了辣子酱豆和葱,还有一疙瘩蒜,说:我那人饭量大。立本年前就害上了胃疼,顺顺给他摊了煎饼,为了软和,煎时在面糊里多加了西葫芦丝,饼子都煎得不囫囵,她羞于给别人看,把罐子抱在怀里了,暖着热气。

煤卖不动,而窑上事又不断,许多煤窑就关停了,或者廉价转售。从河北回河南的人多起来,或一脸灰黑,背着被褥卷儿,或拖家带口的,男人在前边走,妇女拉着孩子老撵不上。老笨很忙,夜里还得撑一次船。

立本没有回河南,却谋划着和另一个人要把沟岔底的小煤窑买下来。两人回到河南来筹款,顺顺在新草帽上搓麻什给他们吃。立本把购窑的事说给顺顺,顺顺吓了一跳,不敢同意,立本就反复给她讲,现在的煤窑设备不行,又没有木支护,所以老出事故。顺顺想了想,说:我依你吧。就同意了。

决定了买煤窑,那人出五十万,立本也要出五十万,而立本总共积攒了十万,还准备要修老屋的。立本去贷款,信用社不给贷,顺顺说:我给你过三十六吧。三十六是男人生命中最重要的岁数,河南的乡俗就是摆宴席,亲朋众友来相贺。立本的生日原本在腊月,顺顺却给他提前过,为的是能收一笔礼,还可以向亲戚们借钱。三天后,所有的钱都拿到手了,九十八万,顺顺又卖了要修老屋的一副大梁担,还有她的一双银镯子,共两万整数。账一笔一笔写好,账本装在一个盒子里,顺顺抱着盒子要放到屋梁上去,一只老鼠在看她,又担心老鼠会咬盒子,便把盒子用铁丝吊在梁上,铁丝上还加个旧电灯罩。

有了自己的小煤窑,立本很辛苦,扩拓了坑道,加固了木支护,又新招了一批煤黑子,忙得不可开交。顺顺让老叔继续推销,自己也在窑上忙活,她办了一个大灶,媳妇们都不各自送饭了,省了的人手都运煤装车。她不愿意窑后的坡上只是野棉蒿,从河南挖了一棵桃树栽在那里,时常提了水去浇,希望能活。桃树真的活了,可顺顺一年下来,人瘦了一圈,再穿那件红底碎花衫,又宽又长,衣不附体,风一吹,大家都说:你要上天呀!

不觉得就春节了,回到河南,立本说:初五把亲戚都召来吃顿饭吧。饭菜吃了一半,立本给各位敬酒,却说这一年窑上的煤依然卖不动,还伤了三个人,总之,是赔了。亲戚们七嘴八舌议论了半天,都是不再缴钱了,怨恨自己当初发财心切,不该听立本的话。顺顺的娘家人再不和顺顺往来,顺顺的眼泪流到了正月十五。

仅仅是过了四个月,谁也没想到,窑上的煤突然卖得快了,而且价格越来越高,已经用不着去推销了,拉煤车在每一个窑前都排队,还是现金交易,来人提着一口袋一口袋的钱。立本觉得奇怪,顺顺更是要呆了,晚上关了门,两个人在炕上数钱,手指头把嘴里的唾沫都蘸干了,还没数完。于是,立本谋划着再买几个窑,可跑了几个地方,窑都涨了价,是以前的五倍,而且第一次去问一个窑五百万,过了几天,又成了八百万。等到下了决心再去买吧,已经是一千二百万了。立本当然掏不起这么多钱,回来就喝酒,发酒疯,顺顺劝他,他踢凳子,把凳子腿都踢断了。

顺顺说:你疯啦?

立本说:煤疯啦,河北疯啦!

河南的人又多往河北跑,跑得像一窝蜂。老笨撑船的次数比往常多了五趟,就让儿子在岸边搭了个茅屋,杷被褥拿来,也支了锅灶,基本上就不回家了。

河北的矿区现在成了一个新的镇,四面八方的人全来讨生活,求发财。立本从镇街上走过,许多人都问候他,尤其河南来的人更希望能在他的公司寻个活干。之后,立本在省城的大医院经过确诊,患的是癌症,很快就做了手术。手术是傍晚开始做的,顺顺在手术室外的椅子上坐不住,跑到楼下的花园里哭,哭到天黑。顺顺也就在省城买了房,出院后在新房里伺候立本。伺候了半月,立本就让顺顺回河北料理公司的一摊子事,顺顺不愿意回去,立本必须让她回去,顺顺就雇了保姆,让司机也留下,她回到了河北。

顺顺在月底的一次电话里告诉立本,有十多个公司的窑已经关停,是不是咱们的窑也关停了,或者先关停一个,因为卖出去一吨就亏本一吨,既然亏本就不卖了,既然不卖了就不挖了。

立本却在电话里说:不能关停!我不是病也一天天康复吗,挖,继续挖!

两个窑就继续生产,煤堆了那么大的一堆,又是一堆。公司的钱没有进的,只是每日投入,所有的钱都变成了煤,堆得沟岔里到处都是煤。

倒流河上的船还在撑,船千疮百孔了。过河的人说:老笨呀,你真要换换船了。老笨说:是该换换了。过河的人说:那怎么不换呢?老笨说:政府说修桥呀修桥呀,这几年了也没见修起来,我能换得起吗?

过河的依然很多,是河南的去河北的少,河北的回河南的多。

三天四夜的雨冲走了所有的煤,河里涨了水,波涛满河满船,船不能撑了,河北岸崖上还聚了好多人,他们要回河南,大声叫喊:船过来哟——老笨!看着船停在那里,船上没有了老笨。

老笨也没有在茅屋,茅屋三个月前就拆了,他在村里的老屋睡着,做了个梦,梦见到了一大筐的鸡蛋。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塑造农村妇女的群体形象,写她们精心为丈夫准备家乡味道的饭菜,展现农村的日常生活状态,富有生活气息,使故事更加真实。
B.写政府说要修桥,可“几年了也没见修起来”,是因为经济不景气,政府无力承担修桥的费用,借老笨之口批判政府的不作为。
C.写河北煤炭经济火热,“煤疯啦,河北疯啦”,往河北渡河的入增多,老笨就带着被褥住在渡口不回家,可见老笨的视财如命。
D.写顺顺的娘家人因为煤窑赔钱再不和她往来,“顺顺的眼泪流到了正月十五”,“眼泪”说明顺顺发现立本的利欲熏心,意识到将来挣对的钱都会化为泡影。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写河北气候恶劣,及“到处是小煤窑,路都是黑的”的特殊地理环境,交代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为故事的开展做好铺垫。
B.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方法比较丰富。本文通过肖像、动作、心理等正面描写方法和侧面烘托的方法,突出顺顺勤劳贤惠、坚强包容的形象特点。
C.小说通过一河两岸的生命景象,以老笨撑船为线索,将乡村的人与事、人生的宿命刻画得淋漓尽致。
D.小说语言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风吹沙般粗粝的乡土腔调,一开篇就把读者带入作者所构建的独特陕南疆域情境之中。
3.标题是文章的眼睛,蕴含丰富的信息,透露着文章的神采和旨趣。请结合小说内容,分析标题“倒流河”的意蕴。
4.贾平凹在《倒流河<创作谈>》中说,世事变化无常,而人性里的东西却恒定着,不管折腾和不折腾,结局似乎都是一样,人生的主题总透着凉意。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凉意”的理解。
2024-03-12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整本书阅读-大阅读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曹雪芹

一时女眷散后,王夫人因问凤姐:“你今儿怎么样?”凤姐道:“太太只管请回去。我须得先理出一个头绪来,才回去得呢。”王夫人听说,便先同邢夫人等回去,不在话下。

这里凤姐儿来至三间一所抱厦内坐了,因想:头一件是人口混杂,遗失东西;第二件,事无专执,临期推委;第三件,需用过费,滥支冒领;第四件,任无大小,苦乐不均;第五件,家人豪纵,有脸者不服钤束,无脸者不能上进——此五件实是宁国府中风俗。

话说宁国府中都总管来升闻得里面委请了凤姐,因传齐同事人等说道:“如今请了西府里琏二奶奶管理内事,倘或他来支取东西,或是说话,我们须要比往日小心些。每日大家早来晚散,宁可辛苦这一个月,过后再歇着,不要把老脸面丢了。那是个有名的烈货,脸酸心硬,一时恼了,不认人的。”众人都道有理。又有一个笑道:“论理,我们里面也须得他来整治整治,都忒不像了。”正说着,只见来旺媳妇拿了对牌来领取呈文、京榜纸扎,票上批着数目。众人连忙让坐倒茶,一面命人按数取纸来抱着,同来旺媳妇一路来至仪门口,方交与来旺媳妇自己抱进去了。

凤姐即命彩明钉造簿册。即时传来升媳妇,兼要家口花名册来查看,又限于明日一早传齐家人媳妇进来听差等语。大概点了一点数目单册,问了来升媳妇几句话,便坐车回家。一宿无话。

至次日卯正二刻便过来了。那宁国府中婆娘媳妇闻得到齐,只见凤姐正与来升媳妇分派,众人不敢擅入,只在窗外听觑。只听凤姐与来升媳妇道:“既托了我,我就说不得要讨你们嫌了。我可比不得你们奶奶好性儿,由着你们去,再不要说你们这府里原是这样的话,如今可要依着我行。错我半点儿,管不得谁是有脸的,谁是没脸的,一例现清白处治。”说着,便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的唤进来看视。

一时看完,便又吩咐道:“这二十个分作两班,一班十个,每日在里头单管人客来往倒茶,别的事不用他们管。这二十个也分作两班,每日单管本家亲戚茶饭,别的事也不用他们管。这四十个人也分作两班,单在灵前上香、添油、挂幔、守灵、供饭、供茶、随起举哀,别的事也不与他们相干。这四个人单在内茶房收管杯碟茶器,若少一件,便叫他四个描赔。这四个人单管酒饭器皿,少一件,也是他四个描赔。这八个单管监收祭礼。这八个单管各处灯油、蜡烛、纸札,我总支了来交与你八个,然后按我的定数再往各处去分派。这三十个每日轮流各处上夜,照管门户,监察火烛,打扫地方。这下剩的按着房屋分开,某人守某处,某处所有桌椅古董起,至于痰盒掸帚,一草一苗,或丢或坏,就和守这处的人算账描赔。来升家的每日揽总查看,或有偷懒的,赌钱吃酒的,打架拌嘴的,立刻来回我。你有徇情,经我查出,三四辈子的老脸就顾不成了。如今都有了定规,以后那一行乱了,只和那一行说话。素日跟我的人,随身自有钟表,不论大小事,我是皆有一定的时辰。横竖你们上房里也有时辰钟。卯正二刻我来点卯,巳正吃早饭。凡有领牌回事的,只在午初刻。戌初烧过黄昏纸,我亲到各处查一遍回来,上夜的交明钥匙。第二日仍是卯正二刻过来。说不得咱们大家辛苦这几日罢。事完了,你们家大爷自然赏你们。”

说罢,又吩咐按数发与茶叶、油烛、鸡毛掸子、笤帚等物。一面又搬取家伙:桌围、椅搭、坐褥、毡席、痰盒、脚踏之类。一面交发,一面提笔登记,某人管某处,某人领某物,开得十分清楚。众人领了去,也都有了投奔,不似先时只拣便宜的做,剩下的苦差没个招揽。各房中也不能趁乱失迷东西。便是人来客往,也都安静了,不比先前一个正摆茶,又去端饭,正陪举哀,又顾接客。如这些无头绪、荒乱推托偷闲窃取等弊,次日一概都蠲了。

凤姐儿见自己威重令行,心中十分得意。因见尤氏犯病,贾珍又过于悲哀,不大进饮食,自己每日从那府中煎了各样细粥,精致小菜,命人送来劝食。贾珍也另外吩咐每日送上等菜到抱厦内,单与凤姐。那凤姐不畏勤劳,天天于卯正二刻,就过来点卯理事。独在抱厦内起坐,不与众妯娌合群,便有堂客来往也不迎会。

(节选自《红楼梦》第十三回、十四回,有删改)

【注】前情简介:宁国府贾珍的儿媳妇秦可卿死后,王熙凤受贾珍之托协理宁国府,料理秦可卿的丧事,加之凤姐有主事之才能又喜好卖弄才干,便欣然答应,走马上任,迅速对症下药……
1.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姐做事具有极强的行动力,接受贾珍的邀请就立刻投入工作,在一所抱厦内,就先理出了个头绪来。
B.宁国府因贾珍媳妇尤氏软弱,治理确实混乱,宁国府里的下人对凤姐的到来期待已久,望其来整治整治。
C.文中写道凤姐吩咐彩明念花名册,按名一个一个的唤进来看视,实为量才而用之意,足见其治家才干。
D.凤姐骄大自满、十分得意,得意于自己威重令行,也得意于她把宁国府的丧事办得井井有条。
2.下列对选文艺术特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葬礼上八大事项,多人精细分工,专管负责可以看出贾府治丧的繁文缛节和铺张浪费,为后文的衰落埋下伏笔。
B.选文为凤姐协理宁国府,人物众多,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手法多样,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C.“凤姐不畏勤劳,天天于卯正二刻,就过来点卯理事”的细节为其病源伏线,印证了“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的谶语。
D.凤姐的语言虽无书卷气,却有一肚子生活真气,泼辣直接,一针见血,叫人心生三分敬畏,心服口服。
3.选文将王熙凤行事泼辣、精明果敢、不怒自威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分析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所运用的表现手法。
4.《红楼梦》第十四回回目为“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这回回目虽未提到王熙凤,但是这回的重点却在展现王熙凤的才干上“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评点王熙凤的治家才干。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春天,天晚了,我来到一个村庄,到一个熟人家去住宿。走进院里,看见北窗前那棵梨树,和东北墙角石台上几只瓦花盆里的迎春、番石榴和月季花的叶子越发新鲜了。

我正在院里张望,主人出来招呼我,还是那个宽脸庞黑胡须、满脸红光充满希望的老人。

我向他说明来意,并且说:

我还是住那间南房吧!”“不要住它了,老人笑着说,那里已经堆放了家具和柴草,这一次,让你住间好房吧!

他从腰间掏出了钥匙,开了西房的门。这间房我也熟悉,门框上的红对联白玉种蓝田百年和好,还看得清楚。

我问:儿媳妇呢,住娘家去了?

不,去学习了,我那孩子去年升了连长,家来一次,接了她出去。孩子们愿意向上,我是不好阻挡的。老人大声地骄傲地说。

我向他恭喜。他照料着我安置好东西,问过我晚饭吃了没有。我告诉他:一切用不着费心。他就告辞出去了。

我点着那留在桌子上的半截红蜡烛,屋子里更是耀眼。墙上的粉纸白得发光,两只红油箱叠放在一起,箱上装饰着年轻夫妇的热烈爱情的白蛇盗灵芝草的故事,墙上挂着麒麟送子的中堂和洒金的对联,红漆门橱上是高大的立镜,镜上遮着垂璎珞的蓝花布巾。

我躺在炕上吸着烟,让奔跑一整天的身体恢复精力。想到原是冬天的夜晚,两个彼此爱慕共同上进的年轻人走进了新生活;第二年秋季,侵略者来了,年轻的丈夫推开身边的一个走了,没有回顾。

二年前,我住在这里,也曾见过那个年轻媳妇。个头矮小,但身材匀称,微微黑色的脸,低垂着眼睛。除去做饭或是洗衣服,她不常出来,对我这样的外人尤其生疏,偶尔从跟前走过,脚步都是紧迈着,斜转着脸,用右手抚摩着那长长的柔软的头发。

那时候,虽是丈夫去打仗了,我看她对针线还是有兴趣的,有时候女孩子们来找她出去,她常常拿出一两件绣花的样子给她们看。

然而,她现在出去了,扔下那些绣花布……她的生活该是怎样地变化着呢?

一九四一年

(节选自孙犁《白洋淀纪事·投宿》,有删改)

文本二:

敌人从只有十五里远的仓库往返运输着炸弹,低飞轰炸,不久,就炸到这树林里来,把梨树炸翻。我跑出来,可是不见了我的伙伴。我匍匐在小麦地里往西爬,又立起来飞跑过一块没有遮掩的闲地,往西跑了一二里路,才看见一块坟地,里面的芦草很高,我就跑了进去。

呀!

有人惊叫一声。我才看见里面原来还藏着两个妇女,一个三十多岁的妇人,一个十八九岁的姑娘,姑娘的脸惨白惨白的。她们不是因为我跳进来吃惊,倒是为我还没来得及换的白布西式衬衣吓了一跳。我离开她们一些坐下去,半天,那妇女才镇静下来说:

同志,你说这里藏得住吗?

我说等等看,我蹲在草里,把枪压在膝盖上。那妇人又说:

你和他们打吗?你一个人,他们不知道有多少。

我说,不能叫他们平白捉去。我两手交叉起来垫着头,靠在一个坟头上休息。妇人歪过头去望着那个姑娘,姑娘的脸还是那样惨白,可是很平静,就像我身边这片芦苇一样,四面八方是枪声,苇草叶子还是能安定自己。我问:

你们是一家吗?

是,她是我的小姑子。妇人说着,然后又望一望她的小姑子,景,我们再去找一个别的地方吧,我看这里靠不住。

上哪里去呢?姑娘有些气恼,你去找地方吧!

可是那妇人也没动,我想她是有些怕我连累了她们,就说:

你们嫌我在这里吗?我歇一歇就走。

不是!那姑娘赶紧抬起头来望着我说,你在这里,给我们仗仗胆有什么不好的?

咳!妇人叹一口气,你还要人家仗胆,你不是不怕死吗?她就唠叨起来,我听出来她这个小姑子很任性,逃难来还带着一把小刀子。真是孩子气,她说,一把小刀子顶什么事哩!

姑娘没有说话,只是凄惨地笑了笑。我的心骤然跳了几下,很想看看她那把小刀子的模样。她坐在那里,用手拔着身边的苇草,什么表示也没有。

忽然,近处的麦子地里有人走动。那个妇人就向草深的地方爬,我把那姑娘推到坟的后面,自己卧倒在坟的前面。有几个敌人走到坟地边来了,哇啦了几句,就冲着苇草里放枪,我立刻向他们还击,直等到外面什么动静也没有了,才停下来。

不久天也快黑了,她们商量着回到村里去。姑娘问我怎么办,我说还要走远些,去打听打听白天在梨树园里遇到的那些伙伴的下落。她看看我的衣服:

你这件衣服不好。再低头看看她那件深蓝色的褂子,我可以换给你。先给我你那件。

我脱下我的来递给她,她走到草深的地方去。一会儿,她穿着我那件显得非常长大的白衬衫出来,把褂子扔给我:

有大襟,可是比你这件强多了,有机会,你还可以换。说完,就去追赶她的嫂子去了。

一九四一年于平山

(节选自孙犁《白洋淀纪事·芦苇》,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中老人大声地骄傲地说话,既是因为“孩子去年升了连长”,又接了媳妇出去学习,也是因为把“我”当成自己人。
B.文本一中写年轻媳妇做饭、洗衣服,对针线有兴趣,以及绣花布等内容,显示了她是千万普通劳动妇女中的一员。
C.文本二中“倒是为我还没来得及换的白布西式衬衣吓了一跳”,是因为“我”这身着装让她们误以为“我”是敌人。
D.文本二中妇人说“这里靠不住”有多方面的原因,如“四面八方是枪声”,“我”是军人,且只是“一个人”等。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写“白蛇盗灵芝草”和“麒麟送子”等装饰,说明当时的农村难以摆脱封建迷信的影响,凸显年轻媳妇出去学习的难能可贵。
B.文本二中的“苇草叶子还是能安定自己”,既是写具体的芦苇,也写出了景这样的普通姑娘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能安定自己。
C.两则文本风格相近,均以清新的笔触刻画了善良勇敢、积极向上的抗日军民形象,都运用了留白的手法,言简意丰,意味隽永。
D.两则文本都采用了第一人称的有限视角,让人有亲切感和代入感,既可以帮助表达感情态度,还能更好地调动读者参与二度创作。
3.《投宿》中的老人和《芦苇》中的嫂子都是文中的次要人物。请结合两则文本,简要分析他们的作用。
4.孙犁曾说:“我们愿意看到令人充满希望的东西,春天的花朵,春天的鸟叫;不愿意去接近悲惨的东西。”这体现了孙犁的创作理念。请简要阐述该理念在课文《荷花淀》和文本一中是如何体现的?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红围巾

刘庆邦

①喜如春天去相亲,到秋天还没有下文。喜如相亲是在一块麦地边。那时麦子刚起身,满地都是绿的。春风吹过,麦苗一波一波地涌,从远方涌来,又向远方涌去,一直涌过看不见的地方。后来,麦子黄了,割了。地里点上了玉米,栽上了红薯。再后来,玉米棒子掰了,红薯出了,地里变得干干净净。这期间喜如一直在等,天天都在等。跟人家相过亲了,她觉得应该等到一点什么。可半年都过去了,关于相亲的事,喜如没有得到什么确切的消息。

②四姑只说了那一两句话就完了,好像一下子就把那一章掀过去了。对于春天里的那件事情,四姑的话不知为何那样节约。喜如当然不能问四姑,四姑不说,她就不听,四姑说多少,她只能听多少。这是当闺女的规矩,也是当闺女的难处。地里是干净了,喜如心里一点都不干净。地里没庄稼了,也没草了,她心里却像长了草。

③相过亲的喜如,好像一下子就长大了,好像换了一个人一样。喜如鼓足勇气对娘说:娘,我想要一条围巾。长这么大了,这是她第一次张口跟娘要东西。娘说:我是想给你买条围巾,哪有钱呢!喜如不说话了,她的嘴又撅了起来。还是那天去相亲前,娘说去村东头的五婶子家给她借一条围巾戴上。五婶子是刚娶到村不久的新媳妇。五婶子结婚那天,喜如去看过,五婶子头上的确戴过一条新围巾。那条围巾是大红的,把五婶子的脸都映红了。那天娘空手去,又空手回来了,没借到围巾。娘去得晚了,五婶子的红围巾已被别人提前一天借走了。那人的闺女也是要去相亲,也需要戴一条红围巾。喜如把自己相亲不成的原因最后归结到没借到围巾上。要是戴上一条围巾呢,她的脸会显得红一些,好看一些,也许人家会看上她。

④娘见她像是生气了,替她想了一个办法,说要不然你去地里扒红薯吧,你扒的红薯,单独放在一边,等攒够两筐,让你爹挑到集上卖了,卖的钱够买一条围巾了,就给你买围巾。

⑤当天下午,喜如就扛上钉耙,挎上荆条筐,到地里扒红薯去了。地里的红薯已经收过好几遍,喜如放眼望去,见地里仍有几个人在不同的地方扒着。她往地中间走了走,找到一块无人扒过、又离别人较远的地方,开始扒,扒了一丈多远,没扒出一块红薯。她把粘在一起的湿土块都捣碎,万一哪一块泥土里包着一块红薯呢。可以说喜如每扒一钉耙都满怀希望,希望怀得像红薯一样大,像红薯一样红。可土一扒开,希望顿时破灭。

⑥太阳落下去了,有人用钉耙把挑起筐,回家转。喜如不想走,她扒到的红薯还太少。她往村庄的方向看了看,见灰趴趴的庄子上冒出了炊烟,还隐约听到了拉风箱的呼啦声。欲哭的感觉又在喜如心头升起来了。

⑦第二天,天还没有大亮,爹没起来,娘没起来,喜如就起来了。娘说天还不明,让她再睡一会儿。她没有说话,扛上钉耙挎上筐就走了。走到门外,她听见爹对娘说:喜如这闺女大了,知道操心了。爹说的话,喜如有点似懂非懂,知道操心,操什么心呢?不过她听出爹是在夸她。

⑧喜如埋下头来扒红薯,在土里发现了一条红头绳一样的细根。这样的细根,他们这里叫行条。她顺着行条往下扒,越扒行条越粗,喜如禁不住有些心跳,她预感到这下有戏了,行条尽头可能会带出一块较大的红薯。果然,喜如在二尺多深的地下扒到了一块红薯,这块红薯不算小,至少有一斤多重。红薯的颜色是嫩红的,嫩得像新生婴儿的皮肤一样。她对着红薯又看又闻,差点把红薯亲一口。接着,喜如又扒到了好几块红薯。那些红薯有烂的,也有完整的。看看,扒不到的时候,红薯不知在哪里躲着,一块儿红薯都不出来。难道水中的鱼儿爱成群结队,土中的红薯也喜欢扎堆儿不成!

⑨喜如把她扒来的红薯放在灶屋里,上面盖上一把干草,她扒回的红薯差不多有一筐了。如果有两筐红薯就可以换一条围巾的话,目前她已经有了半条围巾。

⑩有一天中午,喜如从地里扒红薯回来,发现她的红薯少了。别看上面的干草还盖得好好的,她一眼就看出红薯少了。而且,红薯少得很明显,只留下完整的,凡是烂的都没有了。喜如顿时很生气,这事不会是别人干的,一定是娘干的。娘难道就不知道,她每天起五更打黄昏,扒一点红薯有多难!但她没有去问娘,一问就显得跟这个家离心了,生分了。有一点她想到了,烂红薯容易坏,不经放,娘可能是怕烂的红薯坏掉,就挑出来吃了。

⑪中午饭,娘做的炒红薯丝儿。这证实了喜如的猜测,娘肯定把她扒的一部分红薯拉成了丝儿。为了赌气,也是为了抗议,喜如午饭没吃炒红薯丝儿,坚决不吃。她只喝了一碗稀饭就算了。晚上扒红薯回来,喜如发现她的红薯堆又有了变化。这次变化不是少了,而是多了。她认得出来,多出来的红薯都是完好无损的,不用说,这些多出来的红薯都是从他们家的红薯窖里转移出来,添加在她的红薯堆上的,有一点她吃不准,多出的红薯,不知是娘给她添上的,还是爹添上的。爹是个细心人,爹给她添红薯的可能性大些。爹不但把吃掉的红薯补充上了,还多添了不少红薯。这让喜如觉得有些惭愧,她中午不该不吃炒红薯丝儿,不该给娘脸子看。还好,她没把赌气的原因说出来,没有跟娘吵架。要是跟娘吵了架,不知她会惭愧成什么样呢!

⑫逢集这天,爹把她扒的红薯装了两大筐,准备挑到集上去卖。爹说,卖了红薯,买一条围巾,保证没问题。

⑬听了爹的话,喜如的脸一下子就红透了,恐怕比红围巾还红。

⑭既然扒的红薯够买一条红围巾了,喜如就不必再去扒红薯了。可爹去赶集后,喜如又到地里扒红薯去了。娘看在眼里,暗自纳闷儿,女儿家的心事让人猜不透,她为什么还去扒红薯呢?

(有删改)

1.下列对这篇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喜如相亲的地方是麦地,村民们和喜如在红薯地里扒红薯,交代故事发生的地点。
B.喜如不能问四姑相亲的结果,既写出了喜如的失落,同时也表现出封建乡土思想对喜如的禁锢。
C.喜如将相亲失败归结为没有借到红围巾,写出了喜如的自私愚昧。破烂的红薯被换成完好的红薯,写出了家人对喜如的体贴和关心。
D.作者聚焦于乡村田园中的女性,将少女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眼前,如同山间小溪,带给读者一泓清凉。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写春风吹过,麦苗一波一波地涌,从远方涌来,又向远方涌去,一直涌过看不见的地方,暗示喜如相亲的失败。
B.喜如与《哦,香雪》中的香雪性格有相似之处,喜如坚持扒红薯换红围巾,香雪不畏艰辛得到铅笔盒,都是她们相同性格的体现。
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自由灵活地勾勒出人物的语言、情态,探寻人物的内心世界。
D.小说最后写爹去赶集后,以喜如又到地里扒红薯去了结尾,这样的艺术处理既丰富了人物形象,也增强了小说向上的力量。
3.请结合文本第10、11段,分析喜如发现红薯数量变化后的心理活动。
4.读书小组要为此文写一则文学短评,经讨论,提出一组关键词:红围巾、劳动。请围绕其中一个关键词写出你的短评思路。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双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套不住的手

赵树理

白云岗公社大磨岭大队有个教练组,任务是教初参加农业生产的人学技术,两个做活质量最高的老农民当教师,陈秉正兼任组长,王新春兼任副组长。组员是流动的,经常分配在各小队。

组长陈秉正已经是七十六岁的老人了,按一般惯例,这样大岁数的人本来早就不参加主要劳动,可是这老头身体特别强健,在年轻时候一个人可以抵一个半人做活;如今虽说老了,一般青年小伙子还有点比不上他。他教人做活,不但要求规格,而且要教架势。因为规则太多,徒弟们记着这样忘了那样,有时候腰太直了,有时候步子乱了,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秉正老人不住口地提醒着这一个,招呼着那一个,也常常随时打断他们的工作重新示范。

徒弟们练架势练得累了,老组长陈秉正便让他们休息一阵子。自己就招呼梯田下边沟岸上教徒弟们种田地的副组长王新春过来闲谈一会。陈秉正一见王新春就伸出手来和他握手,王新春却常是缩回手去躲开。王新春比陈秉正小十来岁,和陈很友好,就是怕和他握手,因为被他握住就像被钳子夹住那样疼。

陈秉正的手确实和一般人不同:手掌好像四方的,指头粗而短,而且每一根指头都展不直,里外都是茧皮,圆圈的指头肚儿都像半个蚕茧上安了个指甲,整个看来真像用树枝做成的小耙子。王新春对周围的青年人说:没有那两只手,咱们现在种的这块地恐怕还是荒坡哩!这些地都是他老哥和咱们现在的大队长父子俩一攫头一攫头剜开、一条堰一条堰垒起来的。

一次,有个年轻人练架势练得不耐烦了,说:怨不得我们学不会,谁让我们没有长那样一双手哩!陈秉正一本正经地说:是叫你们学成我这手,不是叫你们长成我这手!不是开山,我这手也长不成这样不过上辈人把山都开了,以后又要机械化了,你们的手也用不着再长成这样了!

陈老人虽然不希望别人的手长成那样,可是他对他自己已经长成那样的一双手,仍然觉着是足以自豪的。土改以后,陈秉正老汉家里的收入也丰裕起来了。儿孙们为了保护老人那双劳苦功高的手,给他买了一双毛线手套,他接过来一看说:这双手可还没有享过这个福!向手,上试着套了一套,巴掌不够宽,指头也太细、太长,勉强套上去,把巴掌那一部分撑成方的了,指头的部分下半截都撑粗了一点,上半截却都还有个空尖儿。儿子陈满红说:慢慢用着就合适了!老人带好了握了握、伸了伸说:还好!说罢,脱下来交给满红媳妇说:暂且给我放过去吧!儿媳妇也说:爹!你就带上走吧!到地里手不冷?老人说:戴上它搬石头不利落!说着就放下走了。

以后别的活儿又陆续接上来——铡干草、出羊圈、窖萝卜、捶玉米……哪一种活儿也不好戴着手套做,老人也就忘了自己还有一双手套。

一天,白云岗有个物资交流会。满红媳妇劝老人说:现在这些杂活计又不用您教多少技术,您还是休息一天去逛逛吧!老人答应了。老人换了一件新棉袄,用新腰带束住腰。满红媳妇说这回可带上您的手套吧!说着把手套给他拿出来,他带上走了。

他走到白云岗,逛了半条街,刚走过公社门口,看见山货部新运来一车桑权,售货员忙着正往车下搬。这东西在这地方已经二年不见了,不论哪个队原有的都不够用。他以为机会不可错过。转眼工夫,就来了十来个人,每人拿着一柄看;见买杈的越来越多,他把手套卸下来往怀里一装,胡乱抢到手五柄,其余的就叫别人拿完了。他付了钱,把杈捆起来扛上,就返回原路走出白云岗村。一出了村,他觉得人也不挤了、路也宽敞了,这才伸手到怀里摸他的手套。他摸了半天只有一只;放下篮子和桑权,解开腰带抖搜了一下,也仍然不见那一只。他知道一定是丢在山货部里了。他想丢就丢了吧!拿上它也没有多少戴它的时候!可是走了不几步,就又想到孩子们好心好意给买上了,丢了连找也不找一趟,未免对不起他们,这才又扭回头来重新返回白云岗物资交流大会上的山货部来。幸而售货员早已给他拾起来放在账桌上,见他来找就还了他。

隔了好久,陈秉正老人又被评选为本年的劳动模范,要到县里去出席劳模大会。他除换上新棉袄和新腰带外,又把他的手套带上。

会议一共开三天半,老人又是听报告、又是准备发言,和大家一样忙个不得了,直到第四天上午听罢了县委的总结报告,才算了结了一宗事。下午吃过午饭,人们差不多都想上街逛逛,老人束上腰带,戴上手套,也走出了房间。他住的招待所因为刚刚装修完,院子还来不及清理。院里有两截剩余木料碍着路,他总觉着不太顺当。他想:把它转过一边不就好走了吗?他把手套卸下来放在阶台上,就来动手转木料。等到把院子都清理完了,才发现手套又丢了。算了,不找它了!这手套对我也没多大用处!老人干脆放弃了。后来还是招待所的员工帮他找到,洗干净还给了他。

第二天他回到家,换过衣服之后便把手套还给儿媳妇说:这副手套还给你们吧!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

材料二:

我也曾写过一些篇小说,都不怎么出色。每逢读到赵树理同志的小说,我总得到一些启发,学到一些窍门儿。最近,看到他的一篇新作——《套不住的手》,满心欢喜,情不自禁地想写出点个人的体会。

作品文字极为朴素严整,相当细致地描写了不少农村劳动的经验,这些经验非久住农村而又热爱耕作的人不会写出。不过,假若不拿一双手套贯串起来,恐怕就显着琐碎一些。这双手套把零散的事情联缀起来,有起有落,颇为巧妙。事情本来不相干,而设法用一条线穿上,就显出些艺术的手段。我看得出:树理同志知道多少关于老农陈秉正的事,假若他高兴,他可以写一大本《老农陈秉正传》。可是,他只由手套写到老人的手。有了这双手,我们也就看见陈老人的最可爱的性格与品质。这也就够了,既不需要手套,也无须写一本传记。不过是一双手啊,可是创造世界的不是别的,而的的确确是仗着这么一双手。这篇作品不是小题大作,而是大题小作,篇幅不长,而意义很大。

(摘编自老舍《读<套不住的手>》,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但要求规格……有时候下锄没有计划”,寥寥数笔的白描就写出陈秉正教青年们锄地的情节,表现出他一丝不苟、认真负责的品格。
B.王新春的语言解释了陈秉正的手与众不同的原因,从侧面热情地颂扬了勤劳的农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可贵品质。
C.老舍认为,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典型特征,以小见大,比《老农陈秉正传》的艺术效果要好。
D.陈秉正老人最后把手套还给儿媳妇,并表示“我这双手是戴不住手套的”,结局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塑造了一个平凡而崇高的劳动者形象。
2.老舍总结了赵树理这篇小说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3.本文以“套不住的手”为标题,有何用意?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1-21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第二中学东区2023-2024 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汉江血[注]

叶雨蒙

直到后半夜冯子恩苏醒了,那时寒风刮得更紧了。向荒坡四周寻望,只见灌丛的暗影在疾风中索索抖动,不见一丝人迹。敌人早已不见了;那么掩护自己的古建禄呢?他怎么样了?狂风的间歇中,他微微抬起头来,忽见距他十几米外地面上有一团暗影,好似一个倒伏的人,他一怔,便挪动着向前爬……真的是古建禄!他扑上去抱住他的歪着的头颅,双手感到了他脸部肌肉的僵硬和冰凉!他走了,这样匆匆忙忙,甚至没来得及与战友说一声再见……

冯子恩向四周望了一下,之后爬到一处土质稍显松软的地段,用手抠挖地面,却有如摸到一块满是锈砂的生铁。他发愁了。但是必须尽快办好这件事呵,他回转头眺望茫茫的汉江,汉江灰蒙蒙的,岸边蒿草在寒风中唰唰抖动着干枯的茎叶。要是把战友的遗体沉到江里倒不错,等于是水葬了。

天蒙蒙亮的时候,冯子恩终于将古建禄运到了封冻的汉江冰面上。他趴在冰上喘息了一阵,之后从右肩取下冲锋枪,检查了一下准星和击发处,还行。好啦,这一回成功在枪!

先安葬战友,再为他复仇!

他望了望江岸开阔地,那条灰白的道路以及那条路后面向坡上缓缓升起的稀疏的灌木丛,

此刻显得静悄悄的。风减弱了,灰暗的晨雾在四处弥漫。奇怪,那些兔崽子们都缩到哪儿去了?他愤愤地想。好吧,现在先不管他们,一会他们会来的,一定会叫他们来!他从后腰上取下那颗手榴弹,小心翼翼地拧开弹柄后的盖帽,几秒钟后,手榴弹咝咝冒着青烟划一个弧形落到不远处的江面上。随即便轰然一响,碎冰块和弹片一阵雨似的哗哗落下来。爆炸过后,前方冰面上出现一个窟窿,好像有缕缕水汽向天空升浮着。冯子恩盯着那袅袅飘升的水汽,一点点把战友的遗体推到冰窟前。①水很洁净,呈钢蓝色,汩汩地从冰层下流过。他伸手向冰窟里撩了些江水,擦拭着死者脸上的血迹,同时感到冰凉的江水渐渐漫透了自己的衣服。然后他将古建禄遗体头朝下,一点点送往水中……

白蒙蒙的晨雾里,那帮端着卡宾枪的美国兵一路跑步奔到江边,一个瘦高个儿的士兵向江面指了指,大概是发现了卧倒的冯子恩吧,呼啦一下,全部卧倒了。

冯子恩没有开枪。他纹丝不动地卧在冰面上,脸贴冰面,忍受着极度的虚弱和伤痛以及冰面上浸漫过来的冰凉的江水。

这样过去好一阵,双方都没有动静。

敌兵们不能断定江面上趴卧的是死人还是活人,到底出了什么事?如果那是个志愿军,刚才的手榴弹爆炸又是怎么一回事?③谁投的?志愿军不会自己炸自己吧?

后来,那个瘦高个子敌兵试探着朝冯子恩打过来一梭子弹,叭叭叭……却不见反应。他们放心了,可能是具死尸。敌兵接着又乱放一阵枪,估计即便是活的也让这一阵乱枪打死了。他们一个接一个地从地上爬起来,小心翼翼地走到江面上。

冯子恩右肩中了一弹,大概锁骨被击碎了,鲜血急速流淌下来,在冰面上聚了一滩。其余的子弹都打在他四周的冰面上,打得冰屑四溅。他很瞧不起这帮美国兵,枪法太差啦!他依旧一动不动地趴在冰上,双手在怀里抱紧冲锋枪。其实不用他装死,他也差不多就要死了,血液将要流尽,体力早已耗完,唯有一颗心脏还在跳动……

敌人成散兵线向他走来,皮靴踩踏着冰面,发出橐橐的响声……近些,再近些……冯子恩用顽强的毅力又坚持了最后几秒钟,之后他缓缓地从怀中向前伸出冲锋枪。

哒哒哒……一梭子复仇的子弹从他的枪口呼啸而出。敌兵们惊叫着翻滚倒地。冯子恩痛楚地闭上双眼,知道自己没有射中一个敌人,他的右肩负了伤,几乎无法握枪瞄准了,手指也冻得僵硬难以弯曲。④冲锋枪在他的怀中乱跳,一串子弹打飞了。

一颗子弹也没有了,他拖过冲锋枪在冰上一推,送入冰窟窿,之后他挣扎着翻了两个滚,到了冰窟窿前。敌人开始还击了,子弹刮风似的从他四周掠过,他先将双脚和两条小腿探入江水中,上半身留在冰面上,顿时他感到江流向下拽动他双腿的力量,刺骨的江水浸透了他的腿骨……他知道,这已是他最后的痛苦了,再过一小会儿,他就什么也感觉不到了。他两手按着冰面,使自己的身体继续向江水里下沉。江水浸过了他的臀部,接着又浸过他的腰腹……就在他的头颅入水的一霎间,他抬头向天空望了最后一眼。

那时初升的阳光已从东山泻过来,碧蓝而辽阔的天空中有一只雄鹰在静静地盘旋。江岸高耸的山峰上,树林被阳光照亮了……

[注]节选自叶雨蒙长篇纪实小说《汉江血》,作品描写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进行的第三、第四次战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苏醒后的冯子恩寻找战友古建禄开篇,“寒风”“歪着的头颅”“僵硬和冰凉”的遗体共同勾勒出战场的惨烈景象。
B.运送古建禄遗体到距离并不远的汉江冰面上,花费了冯子恩不少时间,这主要是因为他心中对古建禄充满了不舍,不想加快速度。
C.标题中“血”字内涵丰富,既指主人公在汉江战斗中流血牺牲,体现血战的惨烈,也表现出志愿军战士不畏强敌、视死如归的铁血精神。
D.不同于《百合花》精心描绘日常生活片段,从侧面表现战争,本文主要通过正面描写激烈、残酷的战争场面来表现主题。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富有画面感,极具感染力,“汩汩”一词富有动感,用“钢蓝色”“洁净”的江水“擦拭”死者的血迹,这一细节饱含着冯子恩的深情。
B.句子②富有张力,描摹出双方胶着的状态,此刻表面上的宁静,为后文惨烈的战斗埋下伏笔,极具表现力。
C.句子③描写了敌人的心理活动,是全知视角下对前文双方僵持情节的补充交代。
D.句子④用拟人手法描摹冲锋枪不受冯子恩控制的状态,与上文“成功在枪”遥相呼应,“打飞了”暗含着主人公报仇失败的遗憾。
3.文章最后一段景物描写与前文战场上迷蒙惨烈景象有很大不同,试结合文本分析其作用。
4.本文与《百合花》同为战争题材的小说,二者塑造的战士形象有什么异同?
2024-01-13更新 | 1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强基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