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学类文本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7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吹不起乡愁吹不尽旅思吹遍了人家

林彬

四月,丁香花开的时节,在北京谢冕先生家的客厅里,谢先生身穿藏青色条纹西装,谈起故乡往事,谈起诗坛,春风满面。

他回忆起母亲绾着发髻,身着白色的夏布衣裙,在井边洗衣,荔枝花、龙眼花、柚子花次第飘落,母亲身前身后落满花瓣。那镌刻在记忆里的一切是如此动人,化为文字更有着深情、诗意、哲思,让人难以忘怀。

读谢先生关于故乡的文字,我会想起他在诗歌《爱简》《芦岸》中引的断句:“我是江南一竿竹/夜夜做着思乡的梦。”谢先生就像江南一竿竹,是挺拔峭直的,又是意蕴丰美的。如果是在月夜,那竿竹会有些淡淡的忧伤;如果是在有露的夜,那竿竹会流着思乡的泪。

康·帕乌斯托夫斯基说过:“对生活,对我们周围一切的诗意的理解,是童年时代给我们的最伟大的馈赠。”读谢先生关于故乡的童年记忆的文字,会情不自禁地浸润在他的地理意义故乡和精神意义原乡的情境和意绪中。在堪称经典的童年回忆之作《昨夜闲潭梦落花》中,那些关于母爱的细节描写、情感流动,正是谢先生童年生命体验的馈赠:

那是一座古老宅第幽深的院子,母亲的身子一起一伏。她的身前身后落满花瓣。那些花是细小的,细得呈粉状,龙眼花、荔枝花,都很细小,淡淡的黄色,淡淡的清香。荔枝花时早一些,龙眼花时晚一些,再就是柚子花了,柚子花花形大一些,它的香气很浓,熏得人醉。母亲就这样,搓着、浣着,伴随母亲的是静静院落的静静的亭午,近处有蝶影,远处是蝉鸣。日光透过浓密的树荫,花瓣雨也似的洒下来,花影,日影,搅成了我的迷蒙的童年。岁月就这样无声地流逝,正如亚热带的花无声地飘落。

福州有着亚热带湿润萧郁的自然环境,以及“最忆市桥灯火静,巷南巷北读书声”“君看光禄吟台畔,夜夜华堂气吐虹”的“精神气候”,一如郁达夫说的“觉得最触目的,是这一派福州风雅的流风余韵”,这里适宜诗人生长。谢先生骨子里是位诗人,他有着诗人的赤子之心,又有着洞察世事的智慧,他追求真理,特立独行,诗意的书写中充溢着真诚、坚忍、豁达。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现在轮到我自己了,我经历了人生的长途跋涉,一步一步,自信是认真的,不苟且,不妥协,也不玩世不恭和漫不经心,只是矜持地、凝重地踩着脚下的路,绕过陡峭,踏着荆棘,疼痛、红肿、瘀血,但不停步,只是一径地坚持着前行。日子如花,花瓣却雪片也似的落满了一地。

这段话是谢先生的人生写照。

之前我对谢先生的了解更多是他为新诗发展、文学批评所作的杰出贡献,在编辑他关于故乡的文字时,我似乎打开了重新认识谢先生的那扇窗。

谢先生的童年、少年“是在硝烟和离乱中度过的”,小学走马灯似的换了一个又一个,中学接受西式教育,在课堂上写诗,迷恋上文学和诗歌,能一字不漏地背诵白居易的《琵琶行》《长恨歌》,读茅盾的《幻灭》《动摇》和巴金的《灭亡》《新生》,他是一个敏感、苦闷、早熟的少年。青年时代经历了六年军旅生活,当过文艺兵和南日岛连队文化教员等,那些岁月充满了“度诚的激情”,后来他考上了北京大学。他在故乡的人生经验、心灵历程,皴染了他的精神世界的底色,塑造了他的人格基础,“多少保持了一些‘军人品质’”,但始终不能改变的是他“内心深处对于个性的追求以及对于自由的渴望”。谢先生之所以成为日后的谢先生,是因为在少年时代心中就埋下了一粒饱满的种子。

思乡是人类情感表达的基本母题之一。在谢先生的文章中,童年、母爱,亲情、友情、师生之情,岁时、美食,诗人、诗歌,山川美景、人文精神,这些与故乡相关的人和事,烙着时代、民族的历史记忆,通过个体言说的方式,宏大而又细微地表现出来。

谢先生对诗人怀有特殊的情愫,散文集《昨夜闲潭梦落花》中收入他写林庚先生的文章三篇,写蔡其矫先生的文章四篇,写福建著名女诗人冰心、林徽因、郑敏、舒婷的文章四篇。他一再地书写这些诗人,既有对诗人诗作的倾心激赏,也有诗人对诗人的惺惺相惜。

林庚先生是一位从容疏淡、清清雅雅的君子。“先生本色是诗人”,他完美地融合了古典和现代,“从生活到创作,从创作到学术,都是充分审美的”。林庚先生的学术路径深刻地影响了谢先生的学术研究。林庚先生代表了一代学人和诗人的风骨、风雅、风华,他所抵达的境界,诚如谢先生所说,值得我们“以毕生的心力倾慕他、追随他、仿效他”。

蔡其矫先生是谢先生着墨最多的诗人。蔡其矫是一位一手举剑、一手举玫瑰的纯粹诗人,面对苦难,历经沧桑,初心不改,一生都在追求美、爱、个性和自由。蔡其矫对美有着特殊的敏感,他毫不掩饰地追寻美,是那种心中眼中有光的人。谢先生说:“他造出了中国诗歌天空的一道特殊的风景,他是一个奇迹。”

2015年,我请谢先生担任福建女诗人冰心、林徽因、郑敏、舒婷诗歌合集的主编,他欣然应允,并写了一篇题为《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的序。冰心代表小诗体,林徽因代表新月派,郑敏代表九叶诗人,舒婷代表朦胧诗,她们连缀在一起,串起了一部中国现代诗歌史,而且“这些概括了时代精神的代表性女诗人竟然都出自福建”,这是多么奇诡瑰丽的文学现象!四位不同时空的女诗人在一本书中美丽邂逅,那风景宛如“菩提树下清荫则是去年”,有着不可言说之妙。

舒婷在少女时代就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从而走上了比她的前辈更艰辛的诗歌道路。在《岂止橡树,更有三角梅》一文中,谢先生写出了舒婷的心路历程。舒婷有幸与诗歌相遇,她的诗有一种“美丽的忧伤”“忧伤的美丽”。1977年,舒婷写出了震惊诗坛、激荡社会的《致橡树》,成为女性自尊、自爱的独立宣言。1981年,舒婷写了《神女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屋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正如谢先生所说,“她有美丽的忧伤,忧伤使她成熟”。

秋风乍起,地上飘落了几朵栀子花、蓝雪花,让我想起林庚先生的《秋深》,想起“北平的秋来故园的梦寐轻轻如帐纱”,想起“吹不起乡愁吹不尽旅思吹遍了人家”。谢先生在中学时曾学写“林庚体”,他说:“我在那里找到了属于我的诗的感觉。”于是想到用林庚先生的诗句“吹不起乡愁吹不尽旅思吹遍了人家”作为这篇文字的标题,它氤氲着乡愁,它有着绵长悠远的韵味,定然是谢先生喜欢的。

(本文为谢冕所著散文集《昨夜闲潭梦落花》序言,有删节)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先生的文字将镌刻的记忆化为深情、诗意、哲思,他关于故乡的文字,或许有淡淡的忧伤,或许有愁苦的思念。
B.“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是谢先生的人生写照,他关于故乡的文字,给作者打开了重新认识谢先生的窗。
C.在谢先生的文章中,与故乡相关的那些人和事,烙着历史记忆,通过他的言说,表现出思乡是人类情感表达的基本母题。
D.出自福建的女诗人冰心、林徽因、郑敏、舒婷,代表不同的文学风格,她们串起了中国现代诗歌史,概括了时代精神。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交代了季节、地点,细描了人物形象,为下文叙写相关的人和事、表达情感做了铺垫。
B.引用帕乌斯托夫斯基的话,既照应上文谢先生关于故乡的文字,又引出下文关于故乡童年的记忆。
C.文中插入谢先生童年、少年的回忆,交代了谢先生成为日后的谢先生的原因,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D.“她有美丽的忧伤,忧伤使她成熟”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借谢先生的话写出了舒婷诗歌中女性意识的觉醒与成熟。
3.文章结尾写到“于是想到用林庚先生的诗句‘吹不起乡愁吹不尽旅思吹遍了人家’作为这篇文字的标题,它氤氲着乡愁,它有着绵长悠远的韵味,定然是谢先生喜欢的”,如何理解“氤氲”和“绵长悠远”的含意?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4.文中写到“谢先生骨子里是位诗人,他有着诗人的赤子之心,又有着洞察世事的智慧,他追求真理,特立独行,诗意的书写中充溢着真诚、坚忍、豁达”,本文是如何体现谢先生这些特点的?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古驿道上

梁琴

千壑生烟。

浓重的大雾弥漫开来,将梅关古驿道两旁壁立的山峰遮蔽了,冷冷的山风,不停地摇撼着山岭上孤绝的横枝。夜雨浸淫的山道,幽然如一锭古老的微墨。

人浮在雾中,路浮在雾中。

一道天光自山外驰来,将浑凝如幔的雾帐挑破……

呵,古驿道就在脚下。

拾级而上,每一步都溅响了湮远的历史记忆。

大树如碑。

这就是梦里寻她千百度的梅关么?

这就是唐代诗人张九龄奉诏凿岭开路的大庾岭么?

三月的梅关,早已梅花净尽。

三月的春风,将浩浩梅林剪裁成无数张招展的酒幡。

酒幡下,可是汉代的裨将庾胜在筑城守隘?抑或唐朝张九龄麾下的役夫在筑路劈山?

想象一下吧,以最原始的劳动工具,铁钎铁凿,劈开三十多米深的庾岭,然后再用一块块的砖石垒就五米宽的路。这是一种怎样的伟力!驿道的每一级台阶,都浸渍着役夫的血泪和汗水呵。

走过了这样的古驿道,你还敢对普通的贩夫走卒有半点轻慢么?

走在古驿道上扪心自问:你能干什么?搜遍全身,找不出半点值得骄傲的理由来。

雨丝风片。

哪一株梅树下,游荡着杜丽娘的一缕香魂?

哪一株梅树下,流下了宋之问悔恨的泪水?

一介书生汤显祖,秉笔直谏,揭露吏治黑暗,触怒了明神宗,被贬到雷州半岛的徐闻县(湛江)做典史。贬谪途中,路经南安东山码头,停舟登岸,无意间听说了南安府小姐与广东书生相恋的一段情事,大为感动,遂写成了家传户诵的《牡丹亭》。

汤显祖笔下的柳梦梅热衷功名,而他自己却从此将似空花水月的功名看淡,寄情戏曲诗文。临川四梦成了他最后的归宿。

一颗负罪的灵魂,在梅关前盘桓,不愿离开。他想起十月雁南飞至此北回,不再过岭的传说,而自己却像一只孤雁,翻山越岭,去那荒远的瘴疠之乡。一岭之隔,便成天涯!顿时迁谪的痛苦和怀乡的忧伤一起涌上心头。

这谪罪之人,便是初唐声名狼藉的宋之问。宋之问谄事武后的嬖臣张易之、张昌宗,甚至不惜为张易之捧溺壶,历来为人们所不齿。骄横的二张被杀,依附二张的宋之问也被发配钦州(今广西钦州)。

可悲的应制诗人,一夜之间竟成了落魄的逐臣,离愁别绪,化作凄婉哀切的诗句,一路洒落在古驿道上: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但令归有日,不敢恨长沙……”

怨在不敢,谁解此恨!

山长水远。

越过梅关,中原的山水渐行渐远,古驿道上,写满了迁客骚人如泣如歌的惆怅……

即便旷达如苏学士,也屡屡因诗招祸,只因作了报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轻打五更钟,被宰相章惇见了,以为先生待在惠州未免太逍遥自在,便将东坡再从惠州贬到儋州,直到宋徽宗召他北归。

骑一头瘦驴,拨雾南来,东坡领着稚子,挟一卷陶渊明的诗,走进那蛮烟荒雨之中……

琼州半岛一望无际的湛蓝,将归乡的梦阻隔。七年的岭外生涯,只当作一次乘兴的壮游。

东坡自韶州度大庾岭,捋着美髯,吟出了《过岭二首》:七年来往我何堪,又试曹溪一勺……谁遣山鸡忽惊起,半岩花雨落毵毵。豁达中分明透出几分无奈。

接近生命的终旅,东坡写下一行让人惊心的绝笔: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一代文宗,回首平生,惟存贬谪!

千古文人,命运多舛,放逐天涯,穷而后工。莫非这是一个死结,是中国文人永远走不出的怪圈。

如此想来,秋扇见捐的张九龄,倘一生得意,终老在相位上,也不过是一朝一代的事吧,哪有他诗歌的生命久长。但在他所有流传下来的诗作中,我以为写得最精彩的一行诗,便是这条大庾岭。这才是真正的大手笔,千年之后,仍然承载着我们,让我们永久地怀想……

梅关,这个跟唐宋连在一起的名字,不只留下了苍凉忧伤的吟唱,也有过昔日的辉煌。

大庾岭道,曾经是古代中原通往岭南的唯一通道,曾经是南北文化交流、贸易往来的重要交通枢纽。从唐宋到明清,这条驿道上,商贾如云,货物如雨,万足践履,冬无寒土。无数布衣平民,市井商贩,为了生计活路在这条道上奔波。赣江浩浩荡荡,一泻千里,桅樯如林。赣江不眠的灯火,吸引着中原的目光,吸纳了大小船只,由长江入鄱阳湖,溯赣江而上转入章江,翻越大庾岭,一头扎进珠江的怀抱……

鸦片战争后,海禁尽撤,五口通商,对外贸易的重镇已由广州转移到上海,大量的进出口货物改道而行,这条南方的丝绸之路从此一蹶不振,除了陈毅将军在这儿打了三年游击,留下了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的豪情,似乎再也无人问津了。

大庾岭从此失落了一个繁华梦。

盛极而衰,像一个预设的圈套,任是谁也要陷落进去,逃脱不掉。无论是一个朝代、一个人、一条路。

山环路转,行行重行行,登千岩之上的梅关。脚步轻轻,怕惊动了山神,怕听子规的啼叫,只因那一则儿时听来的凄美的故事,杜鹃鸟把自己倒吊在树枝上叫,叫到后来,血就从舌头上滴下来,滴到杜鹃花上,花也洇红了……

古驿道上,倏忽想起这个泣血的故事,悚然心悸。

雨停了,收住伞,久久在梅关前徘徊,不忍离去……

静谧中,一只不知藏在哪棵枝头的子规试着初声。子规啼声,叫得满山满谷的雾渐渐四散了。

子规声声,不如归去,不如归去。

山也静了,人也静了。

(摘编自《十月》)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没有直接写古驿道,而写大雾弥漫,直到天光驰来才发现驿道就在脚下,增添了神秘感。
B.走在由人工艰难开凿而成的梅关古道上,作者思绪万千,画线处用两个问句表达了对自身渺小的感慨。
C.作者认为,中国文人命运多舛,放逐天涯,穷而后工,汤显祖、宋之问、苏轼、张九龄即是典例。
D.文章结尾部分子规泣血的故事为文章蒙上了一层凄凉的色彩,使发生在古驿道上的故事荡气回肠。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游踪为线索,移步换景,触物抒情,由古驿道展开丰富的联想。
B.文章前四段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写古驿道上的景物,生动形象。
C.文章表达方式多样,在写景、叙事中融人了作者对古人的无限怀念之情。
D.文章多用省略号,给人以言有尽而意无穷之感,增强了文章的意蕴。
3.作为中国十大古道之一的梅关古驿道有哪些突出特点?请结合全文简要概括。
4.有人评价本文有一种“诗意美”,请结合文本谈谈这种“诗意”是如何形成的。
2024-01-09更新 | 1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鸟巢

陈毓

老远看见三个鸟巢高挂在一株笔直的白杨树顶,像是树下主人托鸟打出的广告。远山旖旎,稻田如镜,这不正是我们寻觅的地方吗?车拐向有三个鸟巢的人家。

经营农家乐的是一对小夫妻,正吃饭,见我们停车,放下筷子起身招呼。我们嘱咐夫妇俩吃饱了再给我们做,但男主人已经把菜单递上,女主人随手把炉火捅旺。

老饕、胡子、二饼,我们近年常结伴进山。城里雾霾天多,我们限行,我们小口呼吸,我们尽量少放屁,但空气质量还是很差,没办法,又不能不生活在城里,只好趁周末去山中,呼吸几口新鲜空气,保养一下心肺。

生活揉搓我们,把我们变成一团在笨妇人手中发坏的面团,蒸不出好看的馒头,我们索性再不为难自己,打起精神寻找日子里的咸菜。

我们热衷吃。好像食物能占住一张抱怨的嘴,消化食物又使我们昏昏欲睡,懒怠思想。就这样吧。

一张菜单被众手推让,最后落在老饕手上。

竹笋焖腊肉、山药炖土鸡、芋头煨羊蹄、干炸河鱼、神仙凉粉、菜豆腐、竹笋拌苕粉、洋芋糍粑、枣馍糕、核桃馍、酸菜面……老饕一一读出来,抖擞菜单,说,特色的我都点上。

干炸河鱼为野生,其余鸡、猪、羊都是人饲养。老饕想要印证他在来的路上说的话,即便华阳村现在升级为华阳镇,华阳人的食谱并未扩大,秉承传统,甚为保守。

老饕确切记得他在华阳当知青那会儿是没吃过干炸河鱼的。当地人嫌鱼腥,刺又多。人争那口干什么!当地人总这么说。至于油炸,费油,谁舍得?

河里小鱼多,不多才怪。不吃鱼,更不吃青蛙、蛇。看见知青吃鱼、逮青蛙、抓蛇,如看异类。

知青们也想不通,青黄面皮、肌体黑瘦的华阳人怎就感觉不到鱼、青蛙、蛇比红薯、黑豆、糙米滋润呢?

知青们看见的是活跃的蛋白质,听到的是肠胃的汩汩呼叫,忍不住的是吞咽不及的口水,期盼的是缺少油水润滑的身体即将得到滋养的幸福。

老饕说,那时他们和华阳人不在一个中。

我看现在也是,你瞧他们的菜单。胡子小声嘀咕,又大声问男主人,能吃到娃娃鱼不?听说有人工养殖的。

是有人工养殖的,但也不是随处能买到。再说我也做不来。男主人回答。

细鳞鲑呢?胡子不甘心。

那个绝对不行,野生的,禁止捕捞。男主人这回语气是彻底的冷漠。

女主人打圆场,说:你们吃过饭,是先去看熊猫还是金丝猴?羚牛这个季节看不到,看金丝猴要赶在三点钟去,三点钟饲养员投食,猴子会下山来,多。朱鹮就在河谷看,你们开车慢点,朱鹮不飞的时候和石头一样白,你们一快就错过了。

二饼夸女主人好口才。

饭菜上桌,我们闷头吃饭。

刚才停下碗筷的小夫妻,这会儿也回到他们的饭桌前继续吃饭。

小夫妻的饭桌摆在门口的位置,只见一只白鸟飞来,歪过长喙,从女主人的饭碗里叼走一根饸饹,拖拽着,展翅飞走。白鸟展翅的一瞬,像一片彩云。

我们集体看见,集体惊呆,说:这可是传说中的朱鹮?

见我们吃惊,女主人笑道:是朱鹮,常来,就爱叼面条。

男主人呼应女主人:大米饭叼不走,鸟才不笨。二饼呆了好一会儿,回身指门口的鸟巢给我们看。说刚才看见鸟巢就让他心生恍惚,他想起小时候,他家屋场有棵枝干垂悬的皂荚树,遮下半场阴凉,有人数清树上的鸟巢,有五个,夏天人在树下吃饭,鸟把屎拉在树下吃饭人的饭碗里,被鸟屎击中饭碗的人,紧着用筷子划掉着鸟屎的那一坨饭,抬头朝树上骂一声后继续吃饭。

也嫌脏,但更舍不得倒掉一碗饭。二饼说。二饼的话引出胡子的话。胡子说:那时候鸟咋那么多、那么厉害,大概鸟太多,鸟就以为世界是鸟的世界。我们哄笑。

胡子说,小时候家里吃肉就像过节,一年难得吃上几回。有一次母亲决定吃肉,就嘱咐父亲带上他进城买肉。等父亲在集上仔细地挑了块肉称好,看着卖肉人把肉用两片大桐树叶子包好,递给父亲,父亲把肉包儿放在自行车的后座上,他跟在自行车的边上走。只等走出人群,他就坐上父亲的自行车,把肉抱在怀里。可是,只听见耳边一声呼啦,眼前一道黑影扑来,旋即撤退,就在他们都没弄明白怎么回事时,那块肉已经腾空而起了。两片梧桐树叶打着旋从天而降,粉白相间的肉在一只乌鸦嘴里叼着,乌鸦奋力飞向最近的一棵树,停靠在树上歇脚。父亲的第一反应就是追过去,用身体撼动那棵杨树,杨树发出闷响,催促乌鸦飞向下一棵树。那天的后来,就是父亲追乌鸦,撼树。他呢,追父亲。记忆停在这里,嗅不到肉香,他不记得父亲是如何向母亲交差的。

我们吃饱了饭出来,站在平坝上,仰头看三个鸟巢,看见一只鸟飞来,又一只鸟跟随着飞来。

前面的鸟叼着一根羽毛,后来的鸟叼着一条鱼,鱼晃荡着从我们头顶飞过去,我们看得分明,又十分吃惊。

老饕说:你看,华阳人和我们,今天也似不在一个‘道’中。

我一直听,这时候想说话,又不知该说什么。于是我出了个考题考大家,我问:叼鱼的这只鸟和刚才从农家女主人碗里捞面条的,是否同一只?

是。有人说,长得像。

不是。有人说,刚才那只爱素,这只分明喜荤。

(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的老饕回忆起当年的知青生活,红薯、糙米等“粗食”根本无法满足知青们的味蕾与身体所需,反映了当时生活的贫困与艰辛。
B.面对胡子提出的吃娃娃鱼、细鳞鲑等鱼类,男主人由开始的“做不来”到“彻底的冷漠”,可见他对客人缺乏足够的耐心。
C.夏天,人们喜欢在皂荚树下边乘凉边吃饭,运气不好的人便被鸟屎击中了饭碗,因舍不得倒掉粮食,便也只能划掉一小坨继续吃。
D.文中老饕两次提到“我们”与华阳人不在同一个“道”中,第一个“道”指的是饮食习惯不一致,第二个“道”指的是生活追求不一致。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以“鸟巢”这一典型意象为线索串起整个故事情节点,既铺展了现在,又勾连了过去;既丰富了内容,又增添了情趣。
B.小说善于使用比喻手法,比如说第四段采用连环比喻,将“我们”城市生活状态的不顺意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C.小说的景物描写颇具艺术,比如说“远山旖旎,稻田如镜”,三言两语,细腻而直观地点染出了人物的情思。
D.小说结尾宕开一笔,以“我”的“考题”收束全文,大家关于“朱鹮是否为同一只”的讨论,既延展了话题,又引人遐思。
3.华阳之行,我们一群人的心情随着所见所闻发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
4.小说设置了朱鹮叼面条和叼鱼的情节,颇具艺术匠心,请谈谈你的理解。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橘 颂【注】

张炜

劈柴燃烧的声音真好。在这个特殊的月份,屋外比屋内暖和得多,特别是入夜之后,屋里有些冷。他坐在桌前,拥着橘颂,把灯苗捻大。端详了一会儿屋子,觉得墙上光光的,应该贴点什么。“我要写一张大字了。”

橘颂跳到铺好的宣纸上,他不得不把它抱到一边去。

蘸饱了墨,想想要写的字。最后他写了八个字:

“深固难徙,更壹志兮。”

署上名字,盖了印章。贴在墙上,退远些看。意犹未尽,再写一张:

①“青黄杂糅,文章烂兮。

橘颂站在刚贴好的大字下面,仰脸看着。老文公念了两遍,对它说:“这是战国大诗人屈原的诗啊,他在赞美一棵橘树。”

夜深了。难以入睡。老文公发现橘颂今夜像自己,毫无困意。他知道这是为什么——明天就是那个大日子,河两岸的槐花要开了。

“我们早些睡吧,攒足精神,去看那片槐花。我们不是一直在等这一天吗?”他率先躺下,拍拍橘颂。

老文公睡着了。

醒来太晚。他对睡眼惺忪的橘颂说:“咱们得抓紧点,今明两天有重要的事情啊!”

早餐过后,他去书架上取来请柬。看过槐花后有一个重要事项,就是要亲自把它们交到两人手中。他在请柬上填写具体时间:明晚七点。

“走吧,今明两天有我们忙的哩。”他将请柬放进内衣口袋,按了按。

一出门就是熏人的花香。“这可非比寻常啊!河边的槐花是有名的,听说那些采蜜的人,每年春天都来河岸搭帐篷。当然了,这是从前,时代已经发生了变迁。”

他揪着橘颂的两只胖爪,迈下石阶。

上午十点,多好的太阳,天上没有一丝云彩。河北岸,那一片树冠一夜间变得雪白,银色披挂,堆积得像小山,又像浪涌。

他站在最后一级石阶上,屏住呼吸。“颂啊,你该从背上下来了,你要就近看,好好看。这是春天的高潮!一个连一个的高潮!前些天咱们看过了迎春、连翘、桃李、山樱、丁香、梧桐和紫藤!②顺着石墙哗哗流下来的紫藤啊!你得记住!”

橘颂一边走一边嗅,眯起双眼。它轻手轻脚,像惧怕,像害羞,走到一棵高大的槐树跟前。它仰脸,纵身一跳,向上爬去。它一口气爬到了树顶。

老文公从繁花中寻找它的脸庞。好密的花冠。

“橘颂,你在哪里?”

为了一个盛隆的夜晚,老文公精心准备。这是第一次宴请。他觉得自己正代表亲人,举行一场迟到的宴会。

赴宴的只有两户,三人。③但这是整个的山村,所有的乡亲。

条件所限,菜肴只能如此。他认为这场晚宴既要丰盛,还要讲究。橘颂从一开始就参与其中——它在树顶折下一些槐花,当槐花扑扑落地时,老文公就把它们兜在怀中。

那将在最后作为主菜端上:槐花饼,外焦里嫩,香气扑鼻,微咸,有一点蜜的味道。

他庆幸自己带来几只高脚酒杯。“我这穷讲究的毛病一辈子都改不了,不过,多尊贵的客人!”他把杯子找出,擦得锃亮。他长时间打量那张桌子:所有的书收起来,它成为一张长方形餐桌。美中不足的是两端的卷边,这太碍眼。整张桌子像一个大元宝,更像一张供桌。

“如果没有这两个卷边多好。”他咕哝,前后看,叩打桌面。

只能将就一下了。好在餐具不错。他特别满意的是三叉青铜烛台和一包蜡烛。“我们今晚要点蜡烛了!”他对橘颂说。

橘颂跳上桌子,嗅着刚铺上的桌布。老文公俯下身子,看到卷边下面有一个木柄。他扭了一下,卷边活动了——原来可以翻转向下。

“这真是妙极了!”他叫着,拍手。老爷爷真是神人!他怎么知道有一天要改做餐桌?“一切完美,好极了!”

他把每一道菜肴写在纸上:腌小黄瓜、火腿、香椿鸡蛋、蒲菜汤、煎鱼、炖蘑菇、肉片白菜。最后:槐花饼。他看着排成诗行一样的菜单,点点头:“不错。”

半下午时分,杯子和白瓷碟一一摆上。一瓶上好的干红、一瓶老酒。五点多钟,门敲响了。李转莲提前来到,带来几只松花蛋。她要帮厨,老文公说:“这可不行。您是客人。”

李转莲的另一只手里有个布卷,一直没有放下。

“那是什么宝贝?”

李转莲把布卷放下。随着一点点展开露出了斑斓的颜色——一棵橘树。

大伞一样的树冠,墨绿的叶子,累累硕果缀满枝头,而且是上下左右对称生出。

老文公站在桌前,一直没有出声。橘颂跃上桌子,老文公赶紧将它揽住。他深吸一口气:“多么棒!这就是我要的那棵橘树!”

李转莲两手合在胸前。

“咱这就贴在墙上!有了它,才是真正的晚宴啊!待会儿我们要敬它一杯!”

他放下橘颂,寻找贴画的地方。它被贴在了墙的正中,桌子对面。

老文公摆好凳子,将五个瓷盘端正一下,又加了白色的餐巾。他去灶屋完成最后的菜肴,让李转莲坐在桌前。

天就要黑下来,蜡烛插上了青铜三叉烛台。晶莹的杯子和瓷盘映着烛光。

一股香气溢出,李转莲坐不住了。她想推开灶屋,可门是合上的。

“哎呀,太香了!”李转莲在门外喊。老棘拐一手扯着水根,一手提着布袋出现了。老文公端出一张又大又圆的槐花饼。“老哥啊!”他叫着,放下饼,拍打老棘拐的肩膀,抚摸水根的头发。

“我没别的好东西,就带来这个吧。”老棘拐打开布袋,取出一串蘑菇,还有一个很大的玻璃瓶,是一瓶水。

“这是最好的,再没有比它们更好的!”老文公双手捧住。

大家入座。橘颂坐在垫高的凳子上,在老文公身侧,对面是老棘拐。它和大家一样,大瓷碟上放了一个小碟,不同的是里面盛满鱼丸。

老文公举杯站起,看着墙上的橘树。烛光闪闪,枝叶摇动,金色的果实一伸手就能摘下。

“尊敬的女士,先生们!在这个槐花盛开的夜晚,④请接受我们——我和橘颂我们俩的祝福!”

(有删改)

【注】小说《橘颂》讲述了86岁的老文公在冬日将尽之时,为奔赴与故乡春天的约会,带着名叫橘颂的猫住进祖上留下来的山间石屋,专心整理自己的书稿,并与石头村留守的村民交往的故事。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部分写在春寒料峭的夜里,老文公写完大字后依然兴奋得毫无睡意,以此引出了赏花和宴请这两个主体事件。
B.赏花时,一人一猫沉醉其中,面对如银色披挂、像小山、似浪涌的槐花,老文公屏住呼吸,橘颂则边走边嗅、爬上树顶。
C.老文公使用“高脚酒杯”“三叉青铜烛台”“白瓷碟”来招待乡邻,既符合他的身份和性格,也显现出他对宴请的重视。
D.老棘拐登门赴宴,带来普通的蘑菇和水,老文公称赞它们是“最好的”来化解对方的尴尬,显现出主人的热情周到。
2.对文中画线句子的分析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句子①中“文章”一词为古今异义,“章”与“文”同义,意为“花纹,色彩”,这句话描绘出橘树色彩斑斓的外在美。
B.句子②中“哗哗”“流”化静为动,赋予眼前紫藤极强的动感,紫藤盛开,如同瀑布一般壮观,与槐花相映生辉,衬托春景的盛大。
C.句子③中“整个”“所有”突出宴请范围的全和广,与上句的“两”“三”等单薄的数字形成极强张力,呼应了上文“时代已经发生了变迁”。
D.句子①中“我们”指的是老文公和橘颂,橘颂参与晚宴准备,有专属座位和餐具,这些也能引发读者对人与动物关系的思考。
3.准备晚宴的过程中,老文公心情有多重变化,请结合文本梳理。
4.老文公盛赞李转莲带来的橘树画:“有了它,才是真正的晚宴啊!”请分析作者安排这一情节的用意。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远一程,再远一程!

郁达夫

自富阳到杭州,陆路驿程九十里,水道一百里;三十多年前,非但汽车路没有,就是钱塘江里的小火轮,也是没有的。那时候到杭州去一趟,乡下人叫作充军,以为杭州是和新疆伊犁一样的远,非犯下流罪,是可以不去的极边。因而到杭州去之先,家里非得供一次祖宗,虔诚祷告一番不可,意思是要祖宗在天之灵,一路上去保护着他们的子孙。而邻里戚串,也总都来送行,吃过夜饭,大家手提着灯笼,排成一字,沿江送到夜航船停泊的埠头,齐叫着“顺风!顺风!”才各回去。摇夜航船的船夫,也必在开船之先,沿江绝叫一阵,说船要开了,然后再上舵梢去烧一堆纸帛,以敬神明,以赂恶鬼。

因为长兄已去日本留学,二兄入了杭州的陆军小学堂,年假是不放的,祖母、母亲,又都是女流之故,所以陪我到杭州去考中学的人选,就落到了一位亲戚的老秀才的头上。祖母为忧虑着我这一个最小的孙子,也将离乡别井,远去杭州之故,三日前就愁眉不展,不大吃饭不大说话了;母亲送我们到了门口,“一路要……顺风……顺风!……”地说了半句未完的话,就跑回到了屋里去躲藏,因为出远门是要吉利的,眼泪决不可以教远行的人看见。

船开了,故乡的城市山川,高低摇晃着渐渐儿退向了后面;本来是满怀着希望,兴高采烈在船舱里坐着的我,到了县城极东面的几户人家也看不见的时候,鼻子里忽而起了一阵酸溜。为遮掩自己的脆弱,我就从网篮里拿出了几册《古唐诗合解》来读。信手一翻,恰正翻到了“离家日趋远,衣带日趋缓,心思不能言,肠中车轮转”的几句古歌,书本上的字迹模糊起来了,双颊上自然止不住地流下了两条冷冰冰的眼泪。歪倒了头,靠住了舱板上的一卷铺盖,我竟渐渐地睡着了。

少年的悲哀,毕竟是易消的春雪。几个钟头的安睡,一顿饱饭的快啖,和船篷外的山水景色的变换,把我满抱的离愁,洗涤得干干净净;在风帆下引领远望着杭州的高山,和老秀才谈谈将来的日子,我心里又鼓起了一腔勇进的热意:“杭州在望了,以后就是不可限量的远大的前程!”

当时的中学堂的入学考试,比到现在,着实还要容易;我考的杭府中学,还算是杭州三个中学——其它的两个,是宗文和安定——之中,最难考的一个,但只教有两小时的工夫,就可以缴卷了事的。等待发榜之前的几日闲暇,自然落得去游游山玩玩水,杭州自古是佳丽的名区,而西湖又是可以比得西子的消魂之窟。

那时候,我从乡下初到杭州,而又同大观园里的香菱似地刚在私私地学做诗词,一见了这一区假山盆景似的湖山,自然快活极了;日日和那位老秀才及同在杭州的二哥哥喝喝茶,爬爬山,等到榜发之后,要缴学膳费进去的时候,带来的几个读书资本,却早已消费了许多,有点不足了。在人地生疏的杭州,借是当然借不到的;二哥哥的陆军小学堂里每月只有二元也不知三元钱的津贴,自己做零用,还很勉强,更哪里有余钱来为我弥补?

在旅馆里唉声叹气,自怨自艾,正想废学回家,另寻出路的时候,恰巧和我同班毕业的三位同学,也从富阳到杭州来了;他们是因为杭府中学难考,并且费用也贵,预备一道上学膳费比较便宜的嘉兴去进府中的。大家聚拢来一谈一算,觉着我手头所有的钱,在杭州果然不够读半年书。穷极计生,胆子也放大了,当日我就决定和他们一道上嘉兴去读书。

第二天早晨,别了哥哥,别了那位老秀才,和同学们一起四个,便上了火车,向东去离家更远的嘉兴府去。在把杭州已经当作极边看了的当时,到了言语风习完全不同的嘉兴府后,怀乡之念,自然是更加得迫切。半年之中,我一个人真不知流尽了多少思家的热泪。

忧能伤人,但忧亦能启智;在孤独的悲哀里沉浸了半年,暑假中重回到故乡的时候,大家都说我长成得象一个大人了。这一次自嘉兴回来,路过杭州,又住了一日,从梅花碑的旧书铺里,我竟买来了一大堆书。

这一大堆书里,对我的影响最大,使我那一年的暑假期,过得非常快活的,有三部书,一部是黎城靳氏的《吴诗集览》,因为吴梅村的夫人姓郁,我当时虽则还不十分懂得他的诗的好坏,但一想到他是和我们郁氏有姻戚关系的时候,就莫名其妙地感到了一种亲热。一部是无名氏编的《庚子拳匪始末记》,这一部书,从戊戌政变说起,说到六君子的被害,李莲英的受宠,联军的入京,圆明园的纵火等地方,使我满肚子激起了义愤。还有一部,是署名曲阜鲁阳生孔氏编定的《普天忠愤集》,甲午前后的章奏议论,诗词赋颂等慷慨激昂的文章,收集得很多;读了之后,觉得中国还有不少的人才在那里,亡国大约是不会亡的。而这三部书读后的一个总感想,是恨我出世得太迟了,前既不能见吴梅村那样的诗人,和他去做个朋友,后又不曾躬逢着甲午庚子的两次大难,去冲锋陷阵地尝一尝打仗的滋味。

这一年的暑假过后,嘉兴是不想再去了:所以秋期始业的时候,我就仍旧转入了杭府中学的一年级。

(原载一九三五年二月五日《人间世》第二十一期。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偶然读到《古唐诗合解》中的几句古歌,让船初开时满怀希望、兴高采烈的少年体会到了离家的伤感,真正成熟起来。
B.虽然杭府中学是杭州最难考的中学,但作者似乎也没觉得应考过程有什么困难,倒是在杭州游山玩水让他感到很开心。
C.文中以“香菱学诗”自况,表明作者在当时已经对诗歌写作有了兴趣,而杭州秀美的湖光山色本来就是写诗的好素材。
D.作者说“恨我出世得太迟了”,既表达了他没能与吴梅村生活在同时代的遗憾,也表明了他渴望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抱负。
2.下列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开篇从不同角度反复渲染求学路途遥远与交通条件落后,表现了当时出远门的不易,也暗示了作者将去更远的嘉兴求学。
B.阅读《吴诗集览》《普天忠愤集》等书,让作者认识到杭州是比嘉兴更易实现理想的所在,为下文去杭府中学读书作铺垫。
C.“而西湖又是可以比得西子的消魂之窟”,化用了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的诗意,表达了对西湖的喜爱,对西子的敬意。
D.这篇自传性的回忆散文,总体上按照时间顺序回顾作者当年远离家乡、投考求学的前后经历,既热情坦率,又圆融自然。
3.郁达夫“自叙传”式的散文具有一种毫无保留的“真”,这源自他“率真”的性情。请以文中画线句为例,分析其是如何表现少年的“率真”性情的。
4.“我”曾到比杭州离家更远的嘉兴读书,但后来又坚持转入了杭州的杭府中学。那么如何理解“远一程,再远一程!”这一标题的内涵?请结合全文简要说明。
2023-11-16更新 | 35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丹东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卖雪球的人

包鑫

直到天明,人们才发现碧瓦上撒了一层薄雪。曲阜的初雪是在夜晚悄悄下的。金黄的银杏叶有如马耳,将雪抖得簌簌扑落,未及落地,就在风中化了。路面的雪同样待不到鞋印与车辙,就干净地消失,消失得干干净净。

雪客是老友,久别未相逢,这不免让人失望。在太阳尚未高挂之前,我走进明故城,见行人寂寂,游人稀疏,青石板上也已无清脆的马蹄声。这期间,一些导游不时问我要不要参观,一些蹬三轮载客的问我要不要转转。几个月来,他们的营生不太可观,这自然是疫情闹的。

我走着走着,在这老城里寻找雪客的辞别之迹,就有路旁红枫树上洒落的雪粒扑面而来。拐进阙里街,红墙内的翠柏顶上托着一捧雪,太阳照着亮眼,似乎就要消失。从牌坊上、墙檐上融化的雪水滴在石板路上,卖古玩的老人正躬身蘸着雪水写大字。我绕着字走过,转到孔庙南面的万仞宫墙下,阳光正照着城关与古钟,照着旌旗与大鼓,也照着蹲靠在城墙根的一位老人。

我走过去时,他掀高帽檐,拉低口罩,热气腾腾地说:

买吗小伙子?一块一个,不论大小。

我看到在他面前摆着一堆大小不一的雪球,五五二十五个,大的如黄梨,小的如青杏。

我说:您是艺术家啊大爷。

什么艺术家,这是正经营生,他说,买的那才叫艺术家。

从他一身的蓝灰衣装来看,的确和所谓的艺术家无关。他也许是在夏天卖冰棍的。

要买得趁早啊,雪球能等人吗?他袖着手说。

我就挑了一个最大的扫码买了。拿在手里掂量了掂量,在耳边晃晃,在鼻前闻闻,又对着太阳瞧了瞧。

真结实啊。我说。

那是。他说,这是昨晚下的雪,下得薄小,但是纷纷扬扬,一片是一片。像孔子说的,‘君子无所争’,不争不抢,不紧不慢,不急不怠,不追不赶,该什么时候下就什么时候下,该落到哪儿就是哪儿。天还没亮我就起来,净了手,从磨台、案板和树枝上揩下来,一点一点地团成球按结实,这样不容易化。

围上来了几个人,有的对着他拍照,有的像买瓜一般,挑挑拣拣,挨个掂量。那两个女学生买了一个大的,托在手里拍,又拉远了将雪球和万仞宫墙框在一起拍,之后便相揽着胳臂走了。

一对情侣凑过来,女的说:

大爷,你应该把这些雪球捏出花样,那样卖得更多,卖得更贵。

说着把手中的雪球捏碎,想重新打造,可是太结实。她突发奇想,拿了一个稍小的雪球放在大的上面,找了一根草棒插上去,塑成了一个雪人。之后她把雪人交给男友,拿了两个大的,跑出去没多远,就回过身照着男友扔了过来,雪球的一声碎在了蓝色冲锋衣上。男友不敢扔掉手中的雪人,还需要一边护着雪人一边躲避雪球,躲闪不及,不料被第二个雪球正中额头,他哎哟了一声。

哈哈,真狠啊你。他看着雪球掉在地上打转,硬得能当球踢了。

我笑了笑,托着我的雪球走到了西边的半壁街。街两旁的银杏树的叶子大都掉光了。我想起曲阜人常打趣,说曲阜没有春秋,只有冬夏,因为《春秋》被孔夫子写掉了。但如果要说曲阜真有秋天,那可能也只有这一条街吧。我从南走到北,又原路走回,两手不断倒替着雪球。等转回到万仞宫墙下的时候,那个卖雪球的人已经走了,地面留下一圈圈融化的雪迹,这正是久违的雪客最后的辞别吧。

我手中的雪球也慢慢融掉,两只手在冷冬已被暖得红彤彤了。

(选自微小说,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卖雪球的人”也是生活中普通的一员,“蹲靠在城墙根”,最后悄无声息地走了,不知姓甚名谁,也不知家居何处,但令“我”难以忘怀。
B.“几个月来,他们的营生不太可观”揭示了故事发生的社会背景,老人卖雪球之举也就具有了较强的现实意义。
C.小说将笔触集中到卖雪球的老人身上,寄托着作者对颇具创意和艺术感的生财之道的由衷的赞赏之情。
D.“像孔子说的,‘君子无所争。不争不抢,不紧不慢,不急不怠,不追不赶,该什么时候下就什么时候下,该落到哪儿就是哪儿。’”卖雪球老人随口道出,表明了在曲阜这个特定地域儒学潜移默化的影响。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开篇对雪景的描写,为后文老人卖雪球做了必要的铺垫,“金黄的银杏叶有如马耳,将雪抖得簌簌扑落,未及落地,就在风中化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充满动感,生动形象。
B.“我”是小说中的一个人物,而非作者本人,第一人称的叙事视角,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增强了小说的真实性与亲切感。
C.小说中一对情侣活泼开朗、充满情趣,他们的出现为小说平添了一抹亮色,有助于主题的表达。
D.小说综合运用动作行为、语言、心理描写等方法,完成了对卖雪球老人形象的刻画塑造,使之呼之欲出,跃然纸上。
3.小说刻画了“卖雪球的人”怎样的形象,请简要概括。
4.小说结尾“我手中的雪球也慢慢融掉,两只手在冷冬已被暖得红彤彤了”。“暖”字意蕴丰厚,请结合文本分析。
2023-11-12更新 | 11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射圃曹霑连中三元

端木蕻良

纳尔苏回头看福彭,福彭便知轮到自己了。

今天,他连辫梢儿上都有使不完的劲儿。他看着前面的演习,早已按捺不住,想在父亲面前大显身手了。可惜父亲并不考他全部武功,单单考他一门射箭。他在父亲的眼光下,上前请安后,快步走到弓箭架旁。

福彭挽弓已过了十个力,但他不敢在父亲面前卖弄。他预先就打算只挽到九个力,就取了可挽十个力的弓过来。

这是一支撑木弓,他随手弹动了一下弓弦。弓胎正面装饰着带花纹的牛角,背面绷着筋胶,再蒙上桦树皮。这也称为教射弓,弓弦是以缠丝弦二十余根作成一股,外面用丝线横缠。每幅七寸多,再空一、二分不缠。这样在不张弓时,可以把弦叠为三折,容易收存。

福彭又在箭架上取下三支青鹤翎箭。这是教阅用的髓箭,用短木雕空,箭杆飞出,随风嗖嗖作响。加上箭簇上面一个小小的骨角哨儿,哨声止处,就霍然中的。

福彭本来可以发连弩的。他想,在父亲面前,不可流露一丝儿夸耀神情,免得父亲斥骂他锋芒毕露。只见他轻舒猿臂,慢展熊腰,把弓拉满,嗖、嗖、嗖,三箭带着哨音连声中的!

在幕僚清客们的喝彩声中,纳尔苏微微点头,把自己拇指上的一个玛瑙斑指,退了下来,交给老太监给福彭套在手上。

福彭行礼谢过,请求父亲道:儿子可否背后拉弓,射上三箭?请王爷允儿一试!

纳尔苏听了,含笑应允。

福彭把弓转到背后,侧身拉满弓弦,就和刚才挽弓一样从容,一样自如,三支箭,全中靶心!

小子们马上把箭靶抬到纳尔苏面前,向王爷报喜。

纳尔苏看到三支箭一簇儿地立在靶心,不觉喜上眉梢。他轻轻将箭拔出,用手掂了掂分量,交给家人收了起来,便命曹霑前来射箭。

曹霑看见福彭得了头彩,便觉精神百倍。他没请示平郡王,竟连取三支箭,一口气射出。三支箭就如串在一根线上一般,连发连中。在一旁观看的齐声说:小小年纪,毕竟不凡!

王妃早在大玻璃窗内,把福彭和曹霑的射箭本领,一一看在眼里。四格格在旁更是高兴不已。

王妃早已给曹霑准备下贺礼。如果射中,就作为奖品;如果不中,就算鼓励。准备的是一套《朱子语录》,一只桦皮箭壶,其中有辽东栝矢弓一支,雕翎箭三支。还有一柄少见的阿昌小腰刀,一口平郡王幼年戴的佩剑,这是纳尔苏郡王趁着这次试箭的机会,颁赐给他的。

王妃将这些礼物交给荣华和桂枝两个丫鬟抬了出去。丫鬟们抬着一个金漆小桌,桌上陈列着四件礼品。

幕僚和清客们一见,不免又倒出了一大堆恭维吉利话来,说什么世子和哥儿,连试连捷,将来殿前应试,也是稳操左券,定能名扬天下了。

纳尔苏郡王满腔喜悦,一手拉着曹霑,一手拉着福彭,领着他们到屋里向王妃报喜去了。

王妃自是喜欢。吩咐丫鬟取来果品给他俩吃,又问他俩近来可写了什么诗词?王妃的意思是要他俩拿出现成的诗词在王爷面前显派一下,能使王爷更加高兴,更加夸奖他俩。没想到这一问,倒引起了纳尔苏的兴趣,立即就要出题,考考他俩的文才了。

纳尔苏给福彭出了《论语》上的一句:见善如不及;给曹霑出了《中庸》上的一句:明则功,要他俩一旁去思考作文。

四格格捧来一盅舅舅最爱吃的大方茶,笑吟吟地道:外甥女今儿可开了眼界啦!原来打仗是这样摆开阵势打的呀?

纳尔苏不禁笑道:傻孩子,仗才不是这样打呢!这是操练,摆样子给人看的!

王妃道:等你舅舅什么时候得闲,要他给你们讲讲,这仗,到底是怎么打的。

四格格道:那敢情好!那就更长见识了!

没有一盏茶的工夫,曹霑首先就把文章交上来了。接着,福彭也把文章交到了父亲手上。

纳尔苏一一看过,见他们写得起、承、转、合,都很自如,自是点头,他教导他俩:作八股文,贵在一个熟字。熟能生巧。巧则合,天衣无缝,无可挑剔。作制艺诗,也是如此。像《湘灵鼓瑟》,是不足为训的,总以‘颂圣’为正。要练达有素,不管什么题目,就都能落到‘颂圣’这个题眼上来。

纳尔苏呷了一口茶,继续说:后人都喜危言耸听,好像李杜文章,都是离经叛道之作。其实,他们都有‘颂圣’这种本事。李白承旨作的诗,不用说了。试问杜甫哪首诗曾经离开忠君爱国的意思?应值的诗:‘不寝听金锁,因风响玉珂。’这且不说它了,就如《佳人》这首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不是也有不忘君主的意思在吗?

福彭深知曹霑,只要听到这一类的训导,便会心不在焉。他忙向曹霑示意,叫他赶快说几句顺应的话来。

谁知曹霑只听见颂圣两个字,其他什么也没听见,所以,什么话也没说出来。

纳尔苏又道:如:‘宵寐匪祯,札闼洪庥’……当纳尔苏说到字时,因要避讳,便停了一下,未将字说出,便接下去了:……以此訾人,是欧公正当处也,但也有失之于浅易之处。含而不混,浑然天成,如天池之笔,八大之墨天池之笔,八大之墨:天池是徐渭的号,八大山人是朱耷的号。他俩都是明代具有独特风格的大画家。现在家家都唱‘还魂、惊梦、闻铃、仙访’,冷落‘四声猿’,华而不实,秀而不工,媚俗取宠,这是最坏人心术不过的!

纳尔苏和福彭、曹霑见面的机会极少,想传授给他们的话又太多,话匣子一开,就收不住了。讲到这里,觉得主要意思已经说清楚了,便煞住道:当今天子圣明,国家承平。只要你们力求上进,前途自是无可限量!不过,你们从小就得父荫祖德的庇护,生在福里,长在福里,你们自幼就该互相砥砺,如切如磋,才能上进!

(选自《曹雪芹》,有删改)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福彭为父亲并不考他全部武功感到可惜,可见他不止认为自己射箭功夫高超,而且其他方面也身手不凡。
B.王妃给曹霑的贺礼体现了长辈的关心,有奖励和鼓励的两手准备,既有《朱子语录》的书籍又有箭刀剑之类武器,
C.曹霑看见福彭得了头彩,没请示平郡王就连取三支箭连中三元,表现了他的天真,也太突出了他年纪虽小本领不凡。
D.纳尔苏对福彭、曹霑既有热情的肯定和对未来的期望,又有力求上进互相砥砺的要求,还有对他们不要依靠父荫祖德的含蓄提醒。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对撑木弓的结构和装饰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也对青鹤翎箭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突出了弓箭制作的精良。
B.小说对纳尔苏“轻轻将箭拔出,用手掂了掂分量”的动作描写,表现了纳尔苏是射箭的行家和武功的高超。
C.小说中写四格格的两处并不是闲笔,第一处她的高兴衬托了射箭者的技术高超,第二处和纳尔苏的对话表现她的天真和纳尔苏的慈爱。
D.小说与曹雪芹《红楼梦》的语言风格相同,主要是凝练精致的词句,在通俗中显得典雅,文章因此显得雅俗共赏。
3.小说是如何塑造福彭这个人物形象的?
4.小说写纳尔苏考查福彭和曹霑文才的情节,有什么作用?
2023-11-09更新 | 18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县级重点高中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赵本连

提到土坝街,没有人不知道罗先河的。就连本地不大的孩子,嘴一张,也会说,我们这里有一个棋手,叫罗先河。口气当中,自负不说,因了罗先河,一个土坝街,是声震九里。

痴迷于棋的人,谁手头没有一副好棋。罗先河手头的一副棋,更是考究,是上好的蜡石,靠他一块一块人工打造出来。棋子捉在手,凉浸浸的,有一种玉质的感觉。经常有人想出价买下这棋子,都被先河拒绝了。

一天,先河家来一位棋客。这位棋客进门,看见罗先河,大大咧咧地喊一声,挑战者来也。

先河抬眼看看,意外,添加着一份欣喜,脱口而出,是吴主任呀,哪阵风把您吹来?这位吴主任,是罗先河去地区参赛遇上的一位赛手,也是地区办一位挺大的主任,县级。吴主任棋风犀利,一路斩荆披棘,和罗先河迎面相碰,仅以一子之差,和一面锦旗擦肩而过,极是懊丧。

赛后,他过来握住罗先河的手,就像一早认识他的,一点不生疏地说,这回比赛你赢,不代表我服了你,改日我一定上门和你好好讨教。

当时先河以为他说说玩的,没有较真,人家多大的官,还能和你一介草民热往,就是客套客套,走个流水形式。

没想到现在吴主任就站在面前。

先河有点受宠若惊,觉着自己的陋室,因为吴主任的到来,也一下蓬荜生辉。棋盘摆上,吴主任被先河的那副棋子吸引,不由眼睛定格,下棋多年,他还没见过这样的一副棋。

马炮当先,二人在楚汉地界,飞沙走石起来,几步下来,先河的招式明显慢了,首尾不能兼顾,锐气跟不上,阵脚显得凌乱,有点乱花迷人眼。

围观的大京和小京,呼吸都变得沉重起来,他们比父亲还要紧张,一双手不由攥成拳头,要冒出烟,可有劲使不出来,只能干着急。两兄弟见着父亲和别人对棋,还从来没有这么被动过,哪回不是快刀斩乱麻,秋风扫落叶,杀得对方人仰马翻,乖乖俯首称臣。

现在,父亲这是怎么了,他一向稳扎稳打,剑走偏锋,冒风险,那不是他的行事原则。

先河颓势明显,兵马被吃得所剩无几,已无回天之力,对方军卒无伤,大兵压境,直取本营过来。

这头一局,先河输了。

恼得小京狠狠砸了一下手面。在小京印象里,父亲什么时候输过棋呢,小京天真地认为,在一个土坝街,没有人能赢过父亲。

二局,先河变换招式,防守得当,悄无声息,把对方“将”吃下,才算拉平。吴主任没防着,“呀”一声,这招厉害。很惋惜的样子。

原本黯然的小京,眼睛里透出了光芒,也让他提振起来,重拾信心,还不由喊出一声“好棋”,这一声,既是为父亲助威,也是期盼父亲乘胜追击,拿下最后的关键局。小京明白,拿下后一局,开头的输棋,可以抹去,就当不存在。

没如小京所愿,关键局,先河有点大意失荆州,重蹈覆辙,让吴主任又赢下。

小京发出一声叹息,沉重,又不甘。

胜负决出,吴主任一脸春风,也是不禁欢喜,说,我要班师回朝了,这回,没辜负我来土坝街一趟。

先河说,想不到吴主任士别几日,棋艺大有长进。臭棋臭棋。吴主任谦虚着,可话里,不免有一份盛气。瞧他还得意。罗小京明白,要不是父亲退避三舍,他能赢。

罗小京不明白的是,父亲为什么要输棋给他,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搁在心里,想问,还问不出口。

这以后,吴主任就常来常往,成了先河家的一名常客,两人成了一对密不可分的棋友。

先河棋底厚道,吴主任要赢他一回,就不能墨守成规,就不能规行矩步,就要举一反三,就要眼观六路,走棋也就走出味道,让人欲罢不能,让人迷恋其中。

一次,吴主任下着棋,提到了先河的这副蜡石棋子。先河一下也没迟疑,说,吴主任要是喜欢,拿去玩就是。哪能,吴主任说,我就是随口的话,你可别当真。看你说的,先河拿过棋盒递过来说,一并送给你了。

吴主任推辞不下,也就接过,来一句,只怕下次再到土坝街,摸不到这个棋子了。先河说,这有什么难,以后不劳你大驾,我上你尊府,你能摸这棋子,我也能睹物思情。

吴主任一下高兴起来,说,这倒是两全其美,还是你想得周到。先河玩笑一下,只怕吴主任到时不欢迎咱这平民百姓。哪儿的话,吴主任很是认真,你不来,我可要拽你去。

两人话多,却惹得大京和小京不高兴,两兄弟不知道父亲意欲何为,怎么能把那么好的棋子拱手送人,中间都不拖泥带水。特别是小京,难以接受,一股心酸在他肚里周旋,怎么也散不开。棋子是他们家的一个宝贝,怎么能轻易送人呢?自此,先河常常到吴主任那里去。

某天,在家悠闲的罗大京,听到父亲跟他说,想不想去土坝街的税务所,当一名税收员?

罗大京好奇地看着他父亲,不知道他父亲为什么突然要给他说这话,土坝街的税务所,是他可以进去的吗?

大京低估了罗先河,他和父亲对话没多久,梦想如愿以偿,穿上了一身漂亮的蓝制服。

罗小京也有了新突破,罗先河和他作了一番深谈,他问小京,想不想去做一个专业棋手。

小京知道,进入地区棋队,决非易事。

事在人为,罗先河说。

听着父亲的话,好像脚下的路已经为他铺展好,只要他点头,父亲就能为他安插上翅膀。

可要不要点这个头,让小京陷入了沉思……

(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在土坝街,连一个不大的孩子都知道本地有一个棋手叫罗先河,这是因为土坝街成就了罗先河,罗先河也让土坝街声震九里。
B.吴主任赛后“过来握住罗先河的手”“一点也不生疏”,足见吴主任在生活中也是一个平易近人、和蔼可亲的领导干部。
C.吴主任“推辞不下”,只能接过先河的棋盒,可见吴主任其实并不是真心想要先河的蜡石棋子,实在是推辞不过,才勉强接受。
D.罗大京对父亲“想不想去土坝街的税务所”的问题,觉得好奇,主要是大京没有想到父亲能把他“办进”税务所,没有想到自己的父亲有这么大的“能量”。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点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中补叙了吴主任和罗先河参加棋赛相遇的事,可以更好的突出人物的形象,也为下文吴主任到罗先河家登门讨教作了铺垫。
B.本文善用对比表现罗先河的用意,如:罗先河平时下棋与和吴主任下棋的核风不同;罗先河对别人求买棋子和吴主任喜欢棋子的态度不同。
C.小说以“棋”为题,看似随意,实则匠心独运——表面指罗先河和吴主任切磋棋艺、成为棋友,深层指罗先河以“棋”为局,为儿子们铺路。
D.本文段落大都很短小,甚至是一句一段的形式,这种安排便于密集且清晰地组织传达信息,使内容的表达简洁而准确,加快了叙事节奏。
3.文章以小京的视角描写吴主任到罗先河家下的第一场棋,有什么作用?
4.文章以开放式结局收尾,而作品原文结尾是小京接受了父亲的安排。你觉得哪个结局更好?为什么?
2023-10-31更新 | 18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大连市三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联合模拟检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猫与鼠,也缠绵(选编)

陈忠实

“我要见局长。”小偷居然如此说。

“你说啥?我没听清楚,你再说一遍。”李警察猛乍从椅子上跳到地上,大声反问。

李警官这辈子没遇到过这么无语的案子,眼前这个小偷不知该说是艺高人胆大还是脑袋有问题,去哪偷不好,居然偷到了公安局,被恰好回来取东西的他逮了个正着。

彼时已经夜深,李警察来到空荡荡的办公楼里拿第二天出差的火车票,却在钥匙插进办公室锁眼的瞬间觉察到了异常,门锁有明显被入侵的痕迹——办公室遭了贼了。

老鼠居然钻到猫窝里偷食了!

李警察努力从震惊中冷静下来,与值班警察合力制服小偷,把他扣在椅子上审讯:

“为什么来公安局偷钱?来偷过几次了?有没有同伙?”

“我要见局长。”

案子实在滑稽,但毕竟发生在市局机关大院里,李警察决定还是告诉局长,而局长,居然也答应了亲自审讯。

“我听说小伙子你是个能干的老实人啊,身边的人都很信任你呀,你的良心到底哪里去了嘛……”

小偷只觉得他废话连篇:我被铐着,你在我面前站着,跟我讲什么情感。

局长见他不为所动,立刻变更策略,啪地一声把桌子拍得声响震天:“我把你狗东西毙了!明天这事儿一传开,看看这些干警把你砸死!”

小偷这才抬起头来,丢出蓄意已久的暗器——

“局长,我偷过你。”

局长躲闪了一下的眼光,标志着他和他的关系的根本性易位,老鼠咬住猫的脖颈了;双方在这一瞬间,都清楚谁对谁更致命。他很快低下头去,就是不要再继续去看局长的那种眼光,只要看见躲闪的那一下就行了。让局长掂一掂分量,尽快做出选择。小偷现在是一位超级心理学家,认为像局长这样有身份的大猫,在这样不容久耽的时限里,要与一个他这样的老鼠做出同流合污的妥协达成一种利害同盟,是十分残酷的。他如果一眼不眨地盯着局长,于局长做出他所期待的选择是不利的,他低下头,就是留给局长一个不受逼视的软空间,对这个无法回避的残酷做出自己的整合。

局长心虚露怯了,却还在强硬地狡辩:“我没丢过钱,再说,我办公室最多就是点儿买烟吃饭的零用钱,谁拿去了都无所谓。”

小偷不以为然,步步紧逼,丢出了最后的杀手锏,见血封喉——

“我有两次偷你偷得有五位数。你居然都没有报案。”

其实从李警察给他报告这次案情的时候,局长就预见到了这场横祸,两次被盗取五位数的现金并不致命,致命的是他没有一次报案,而个中不可为外人道的情由,很明显,被小偷猜到了。

这个时候,小偷一改态度,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局长,我没偷过你。我连你的‘零用钱’也没偷过,打死我我都说这话。”

他居然给了局长选择,是选择猫与鼠斗争到底两败俱伤,还是苟且合作互利共赢?

局长没有回答,转身拉开门离去,小偷却在心里一遍遍吟诵:他和我一样,其实都是鼠啊。

三天之后,局长被“双规”。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物对白精简又充满张力,你来我往、步步紧逼的对白与平铺直叙的情节,将故事的悬疑感推到顶峰。
B.开篇陈警官的疑问,这小偷为什么吃了雄心豹子胆敢偷警察局?既是因为前有局长被盗后的隐忍不发,后有猫鼠同谋的致命筹码。
C.情节很简单,写的是一个农民小偷与公安局长之间的故事。一个体制外的小偷将一个体制内的“大偷”给曝光了。
D.小说讲述了一个贪污的公安局长的虚伪。在小偷与局长的心理活动和一进一退之间,可见作者文字功底之深。
2.下列对文本结局的改写,哪个版本与作者笔法风格相差最远(       
A.如果让契诃夫来写,李警官的心理反应一定会更复杂,因为,他也曾给“局长”送过钱,也像局长一样收过钱。他并不比自己的“局长”更干净。
B.如果让果戈理来写,可能会不留情面:李警官曾经替别人转手送钱给局长,结果他从中截留了一部分钱。所以他心里七上八下,惶惶不安。
C.如果让卡夫卡来写,他可能不会让公安局长被“双规”,而是小偷精神失常,语无伦次。最后公安局长是否是贪污犯,成了一个无法证实无法证伪的“K式问题”。
D.如果让巴尔扎克来写,公安局长被双规,痛心疾首忏悔;李警官在办案中坚守正义与真理,更坚定要以公正利剑坚守使命。
3.结合小说标题,分析作者的反讽手法。
4.文本多次出现“居然”一词,就此举例分析小说情节特点。
2023-10-25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东教学共同体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阶段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花炮师

奈保尔

外人开车经过米格尔街肯定只会说:“贫民窟!”因为他看不见别的。但是我们这些生活在这儿的人却把它看作一个大千世界,每个人都与众不同,而摩根则是我们的小丑。

至少那时我们是这么看他的。但过了若干年再回过头去看,我觉得他本应得到更多的尊敬。这当然是他自己的不是。他总爱故意出丑,没人笑他,他就不舒服,他整天都在琢磨一些新招,一旦他做了一次,就会一遍一遍没完没了地做下去。希望博我们一笑。

哈特总说:“真无聊透了,明明我们都知道那家伙根本就没有那么开心,他还老想显得自己多有趣。”

摩根是我这辈子碰到的第一个艺术家。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在追求美,即使扮演小丑时也不例外。摩根会做花炮,他特别喜欢花炮,谈起花炮来总是一套一套的,什么“太空舞”“生命之舞”。不过这都是米格尔街上的人闻所未闻的话题。摩根看出这一点之后,就越发爱用更大的词来寻我们开心。

摩根常去大草原公园观察对手们做的花炮,听到那些花炮在天空噼啪作响引得人群一片欢呼时,他就会怒气冲冲地跑回家把自己的孩子们都揍一通,然后在他家后院拼命放花炮,并醉酒似的嚷嚷着:“明年这个时候,我要让英国国王和美国国王付我几百万给他们做花炮,谁都没见过的最漂亮的花炮。”第二天早上摩根又像往常一样清醒了,开始谈起了他的试验。

这个摩根与其说是人,还不如说像鸟。这倒不仅仅因为他瘦得像根火柴棍,而是因为他的脖子很长,能像鸟脖子那样灵活转动。他的眼睛很亮,而且永远转个不停。他说话时头总是一点一点的,好像不是在吐字说话,而是在啄谷粒。他走起路来又轻又快,而且不住地回头望,生怕有人在追他似的。

摩根甚至拿自己的样子开玩笑,见到有人看他,他就又伸胳膊又蹬腿。

摩根还爱拿他妻子和十个孩子开玩笑。“真是奇迹,”他说,“我这样的男人居然会有十个孩子。我都不知道是怎么搞的。”

哈特不喜欢摩根。他说:“哪有拿自己和自己的孩子开这种玩笑的,我也说不清楚,不过他身上就是有些东西让我受不了。我总觉得他做事太过火,总觉得这家伙没有一句真话。我怀疑他甚至对自己也在撒谎。”

我想当时我们没有人理解哈特这番话的意思。摩根变得更加讨人厌了,我们见到他很难笑得出来,而笑声却是他需要的,他显然受到了打击。

摩根的花炮试验还在继续,偶尔我们也能从他家听到一两声爆炸,看到升腾起的彩色火焰。这是我们街上一项经久不衰的娱乐。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摩根发现没人愿意买他的花炮,于是拿它们开起了玩笑,他不满足于家里有爆炸声时街上传出的笑声。

哈特说:“一个人开始嘲笑自己一直在奋斗的东西,真不知道是该笑还是该哭。”哈特断定摩根就是个傻子。

从此,摩根也不到人行道上找我们玩了,他在忙着搞试验,一连串的小爆炸和烟雾又出现了。

从此,摩根很少露脸了,我猜不出他又在搞什么名堂。

接下来那个周日下起了倾盆大雨,大家都被迫早早上床睡觉。那天夜里我被吵醒了,是被叫声和警报声吵醒的。

我朝窗外望去,只见外面天是红的,还有红烟滚滚。摩根家失火了。

好一场大火!报社的摄影记者纷纷爬进隔壁人家抓拍,引得好多人围观他们,而不去看大火。第二天晨报上刊登了一幅第一流的照片,照片右上角的人群里还有我的身影。

那天晚上的火真叫大啊!这是西班牙港自一九三三年国库被烧毁以后最漂亮的一场火,当时还有一首小调唱道:

那辉煌灿烂、美丽壮观的场面,正是国库被毁的情景。

这场火之所以如此美丽,是因为摩根的花炮全被燃响了。就是在这场大火中,人们才第一次领略了摩根花炮的魅力。以前常嘲笑摩根的人现在都觉得,有点对不起他。我后来去了许多国家,但再没见过什么花炮秀能胜过那天晚上摩根家的那场。

只是摩根再也不做花炮了。

哈特说:“小时候,我母亲常对我说,‘男人想要什么,真的很想要什么时,他就会拼命去争取,可一旦得到了,就不喜欢它了。’”

摩根的两个志向都实现了。人们笑话了他,现在仍在笑话他。他制造了世界上最美丽的花炮。不过正像哈特所说的,当一个男人得到了他渴望已久的东西,也就不再喜欢它了。

我们预料得没错,这事果真闹上了法庭。摩根被指控犯有纵火罪。记者纷纷拿摩根大开玩笑,当然是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我记得有一个标题是:花炮师被指控为纵火狂。

但令我高兴的是摩根没有被判刑。

有人说摩根后来去了委内瑞拉。也有人说他疯了。还有人说他在哥伦比亚做了赛马场的职业骑师。总之众说纷纭。不过米格尔街的人总爱编造传奇。

(节选自奈保尔《米格尔街》,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先说摩根是“小丑”,后又说他是“艺术家”“花炮师”,实质透露出作者在孩童时期和成人时期对摩根的不同评价。
B.小说中哈特对摩根的几次评价其实隐含着对摩根的关心和担忧,这和我在知道是摩根家着火后,来到摩根家门口时的心情一样。
C.小说中摩根不停地制造花炮、拿自己的样子开玩笑、拿家人开玩笑,这些博人一笑的举动只是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尊重。
D.小说中提到“只是摩根再也不做花炮了”,是因为他做的花炮得到了人们的认可,他完成了自己的愿望。
2.下列对本文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比喻,把摩根比作鸟,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摩根外在的怪异搞笑,也为后文他拿自己的样子开玩笑提供依据。
B.小说以一种幽默滑稽的语气叙述摩根的故事,令人忍俊不禁,但读者同时发现自己笑中带着酸楚的眼泪。
C.小说在简练平实的叙述中透着冷峻和尖锐,比如众人对摩根的态度,就间接反映出摩根被边缘化的人际关系。
D.作者讲述摩根的故事,实质批判了米格尔街上人们的种种愚昧和冷酷,就像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对布恩地亚家族的态度一样。
3.本文在叙述视角方面有何特点?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有评论认为“米格尔街的人,都像盐一样平凡,像盐一样珍贵!”请结合摩根这个人物做简要分析。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