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37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提出,充分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开展调查研究,提高科学性和实效性。借助信息技术推进深度调研,有利于全面挖掘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有效解决措施。

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信息和数据说话。今天,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新应用纷纷涌现,特别是以大语言模型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不断取得进展,拓展了信息技术在国家治理中的应用场景。在此背景下,将信息技术与调查研究深度融合,不仅能够提高调查研究的效率,确保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准确性、代表性,还能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为有关部门和地方作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提升调研质量,需要有效筛选数据、善于运用数据。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数据规模正快速增长,不仅包括各类平台数据、传感器数据,还包括了大规模文本、图像、影视资料等数字化档案,形成了庞大的数字足迹。对数据进行科学、精准、专业的分析处理,才能更好为调研服务。海量数据是宝贵的财富。用好这笔财富,下一番绣花功夫,有助于更有效地整合资源、聚合力量。

数据分析不能代替实地调研,两者结合,才能让调研更扎实、更全面。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调研已成为一种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有关工作可以脱离传统的实地调研方式。调研不仅是为了得到数据,还必须对被调研对象和内容有更加全面的认知和理解。数字能够体现规律、趋势等,却无法反映个体的真情实感。由于样本选取、调查分析方法的不同,数据本身还可能存在误差。采取数据分析和实地调研两条腿走路的方式,既通过数据掌握大量信息,又捕捉数据之外更真实、更全面的情况,调研的质量也就有了保障。用好这两种方式,将有效推动调查研究提质增效。

以信息化技术助力调查研究,还需用好各类数据平台,加快数字政府建设。近年来,各地区各部门以建立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为抓手,积极推进公共数据开放,逐步完善公共数据开发利用体系。高效开展调查研究,应当善用这些数据平台。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促进各类数据的开放、共享,必将为调查研究提供更丰富的信息数据来源。

新时代新征程,推动信息技术与调查研究深度融合,充分挖掘数据资源的价值,把调查研究做深做实,有利于更加准确把握问题的本质和规律,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摘编自唐晓彬《借助信息技术推进深度调研》)

材料二:

廉思,当代青年问题研究专家,15年间先后深入32个群体,做了大量社会调查。近日,记者对廉思进行专访。

记者:您做过那么多深度的社会调查,有什么难忘的经历和心得可以分享吗?

廉思:我们曾做过一次关于快递小哥的调查研究。谈到快递小哥,我们会不自觉地把这个概念跟不信任的、陌生的、底层的等特定的意义联系起来。但是追踪快递小哥一段时间之后,我们开始对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理解,再谈到快递小哥时,我脑海中总会闪现一个个鲜活的个体,这种具象化其实是在增加我们对世界的感情。

记者:你认为一次好的调查研究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廉思:现在调查研究可以采用电子问卷、网络访谈等电子化方式,虽然让调查时间、空间更加便利了,但也凸显出一些问题。比如,我们给一位快递小哥发了份电子问卷,他很有可能把这份问卷转发给亲戚朋友等,但这些都不是有效问卷,所以对控制受访对象的特点和性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此外还有访谈。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视频的方式与受访者交流,但会忽略很多现场的细节。比如,我们在对网约车司机调查时发现,他们从来不喝我们在访谈中提供的水,因为长时间开车要求司机不能频繁去厕所,久而久之便形成了身体规训,这种细节是屏幕访谈完全感受不到的。

简单来说,调查研究是人们深入现场进行考察,探求客观事物的真相、性质和发展规律的活动。调查研究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手段,是发现问题,找出解决问题方法的重要途径,也是密切联系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要求的重要渠道。只有亲身去实践、去体会,才能够真正感受到整个调查研究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经历完整的春夏秋冬,形成一个完整周期链条,调查研究才会更加深入。

记者:您觉得调查研究对大学生具有什么样的作用?

廉思:年轻人可以通过调查研究更好地认识中国,理解社会。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关乎每个人安身立命的大事,但这个大事,是无数的小事和日常生活的普通人编织和累积而成的。没有对日常生活的感知,没有对普通群众的感情,年轻人对国家的感情就是悬空的,是没有底座和地基的,也不可能持久。对于大学生而言,调查研究是其丰富人生经验、体验不同生活的快车道。

此外,调查研究还是一个书上道理的具象化的过程。如果没有具象化,我们对许多事物的理解只是一系列抽象的概念,概念是现象的打包升维。当我们用不同的概念描述世界的时候,不仅是一个信息整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信息大量丢失的过程,尤其是感性信息大量丧失,理性信息逐渐增多。

通过调查研究形成的具象化,感性信息逐渐增多,很多概念又过来了,这不仅是一个教育自己的过程,也是弥合社会裂痕的开始。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和互联网的信息茧房效应,不同群体之间相互理解变得愈发困难,调查研究有助于大学生突破已有家庭和阶层的桎梏,走向更广阔的世界,对其他群体亦会有更多的包容和共情。好的调研报告不仅能解答自己的困惑,还能给民众以启发,正所谓自利利他、自觉觉人,进而去推动整个社会的相互理解和认知提升。

(改编自廉思《资料放进背包里,调研走在大路上》)

1.下列对材料中相关词语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调查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让信息和数据说话”,即调研要全面挖掘信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B.“下一番绣花功夫,有助于更有效地整合资源、聚合力量”,即对海量数据要进行科学、精准、专业的分析处理。
C.“……这个过程需要经历完整的春夏秋冬……”,即一个调查研究周期为一年,这样调查研究才会更加深入。
D.“概念是现象的‘打包’或‘升维’”,即概念是将现实中的具体现象、感性信息进行概括、整合,使之变成理性信息。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将信息技术与调查研究深度融合,可以确保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准确性、代表性,从而提高调研的效率和提升分析问题的能力。
B.材料二“在实地调查中发现网约车司机不喝访谈中提供的水”的细节,可以佐证材料一中的“数据分析不能代替实地调研,需两者结合”的观点。
C.调查研究有助于大学生突破已有家庭和阶层的桎梏,弥补认知的缺陷,促进对其他群体的理解和包容,从而消除偏见。
D.全国各地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各类数据平台持续增长,开放、共享这些数据,能够为高效调查研究提供帮助。
3.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面不符合廉思所说的好的调查研究的一项是(     
A.某地政府通过调研市民的刷卡支付、客流点位等数千万条客运数据,掌握市民出行需求,给市民出行线路“画像”,设计城市公交线网。
B.某课题组在走访过程中发现该地区存在人口复杂、邻里不睦、社区参与度与认同感低等问题,通过发起改造公共空间活动,促成居民参与社区共建。
C.某项关于卡车司机的调查,历时5年,调查涉及全国10个省份、20多个城市,发放调查问卷共计3万多份,出版《中国卡车司机调查报告》共5卷。
D.某地为了有针对性地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在学生中发放《我市农民工回流情况》问卷调查,收集了4万多份数据,并据此制定发展方案。
4.请根据材料一的内容,完成下面思维导图。

5.学习了第四单元《家乡文化生活》后,班级要在本学期开展家乡文化生活调查活动,你担任调查小组的组长。请结合上述两则材料的内容及所学知识,谈谈你们小组应该怎么做,才能使调查活动开展得更有效。
2024-03-01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这些年所讲述的中国故事中,普遍存在着两个误区。一是在讲故事的艺术上,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一味求新,普遍学西方,但如何对待中国自身的叙事资源,如何在故事中建构起中国风格、中国语体的文化自觉还不明显。二是中国小说迷恋写凡俗人生、小事已经多年了,这种写作潮流,起源于对宏大叙事的反抗,然而,反抗的同时,伴随而生的也是一种精神的溃败——小说被日益简化为欲望的旗帜,缩小为写一己之私,这种变化的直接代价是人格的光辉被抹平,人生开始匍匐在地面上,并逐渐失去了站立起来的精神脊梁。

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中国故事的精神呢?我以为,最重要的是要公正地对待历史和生活。只看到生活的阴暗面,只挖掘人的欲望和隐私,而不能以公正的眼光对待人、对待历史,并试图在理解中出示自己的同情心,这样的写作很难在精神上说服读者。没有整体的历史感,不能以宽广的眼界看世界,作家的精神就很容易陷于偏狭、执拗,难有温润之意。这令我想起钱穆在《国史大纲》一书的开头所说的,他劝告我们要对本国的历史略有所知:“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略有所知者,尤必附随一种对其本国已往历史之温情与敬意”,“所谓对其本国已往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者,至少不会对其本国历史抱一种偏激的虚无主义……将我们当身种种罪恶与弱点,一切诿卸于古人”。钱穆提倡的对历史要持一种“温情与敬意”的态度,既是他的自况之语,也是他研究历史的一片苦心。文学写作何尝不是如此?作家对生活既要描绘、批判,也要怀有温情和敬意,这样才能获得公正地理解人和世界的立场。可是,“偏激的虚无主义”在作家那里一直大有市场,所以,很多作家把现代生活普遍简化为欲望的场景,或者在写作中单一地描写精神的屈服感,无法写出一种让人性得以站立起来的姿势,写作的路子越走越窄,灵魂的面貌越来越阴沉,慢慢地,文学就失去了影响人心的正面力量。

精神视野的残缺,很容易使作家沉陷于一己之私,而无法在作品中展示更广阔的人生、更高远的想象。而好的小说,不仅要写人世,还要写人世里有天道,有高远的心灵,有渴望实现的希望和梦想。有了这些,人世才堪称可珍重的人世。中国不少当代小说惯于写黑暗的心,写欲望的景观,写速朽的物质快乐,唯独写不出那种值得珍重的人世。为何写不出“可珍重的人世”?因为在作家们的视野里,早已没有多少值得珍重的事物了。他们可以把恶写得尖锐,把黑暗写得心惊肉跳,把欲望写得炽热而狂放,但我们何曾见到几个作家能写出一颗善的、温暖的、充满力量的心灵?那些读起来令人心惊肉跳的欲望故事中,有几个写到了灵魂深处不可和解的冲突?为现代人的灵魂破败所震动,被寻找灵魂的出路问题折磨的作家,那就更少了。

很多小说都成了无关痛痒的窃窃私语,或者成了一种供人娱乐的肤浅读物,它不仅不探究存在的可能性,甚至拒绝说出任何一种有痛感的经验。作家们只要一开始讲故事,马上就被欲望叙事扼制,根本无法挣脱出来去关心欲望背后的心灵跋涉,或者探索人类灵魂中的那些困境。

欲望叙事的特征是,一切的问题最后都可以获得解决的方案,也就是获得俗世意义上的和解;唯独灵魂叙事,它是没有答案的,或者说它在俗世层面是没有答案的——文学就是探究那些过去未能解答、今日不能解答、以后或许也永远不能解答的疑难.因为这些是灵魂的荒原,是每一个人的生存都无法回避的根本提问。只有勇敢面对这样的根本提问,人才有可能成为内在的人,文学才能被称为寻找灵魂的文学,木心说:“五四以来,许多文学作品之所以不成熟,原因是作者的‘人’没有成熟。”确实,作家如果没有完成“精神成人”,其文学所刻画出来的灵魂就肯定是单薄的。

当下时代,写作门槛已越来越低,以各种方式流行的中国故事实在太多了,有些是为了满足读者某种阅读的趣味,有些是消费性写作潮流的产物,但最值得倡扬的,还是那些完成了一种精神的中国故事。毕竟,一味地展示欲望细节、书写身体经验、玩味一种窃窃私语的人生,早已不再是写作勇气的象征;相反,那些能在废墟中将溃败的人性重新建立起来的写作,才是有灵魂的、值得敬重的写作。我相信后者才是中国文学精神流转的大势。要讲好中国故事,必须看到这一精神大势的变化,也唯有如此,在中国故事中所创造的中国形象,才是健全的、成熟的、真正有中国气派的。

(摘编自谢有顺《如何完成中国故事的精神》)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艺术上一味求新,缺乏中国特色,在内容选择上过于狭隘,缺少人格的光辉,是这些年作家讲述中国故事时的普遍误区。
B.作家要对生活抱有“温情与敬意”,也要描绘、批判,避免沉陷于一己之私,这样才能有宽广的视野,才能展示更广阔的人生。
C.文学失去了影响人心的正面力量,是因为很多作家把现代生活普遍简化为欲望的场景,或者在写作中描写了精神的屈服感。
D.中国当代小说不写值得珍重的人世,而写黑暗的心、欲望的景观、速朽的物质快乐,是因为在作家们的眼里人世已不值得珍重。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讲故事的人应该认真思考如何以中国特色的艺术形式回应我们所处的时代,真正把握时代潮流,直面人生的诸多难题。
B.优秀的文学作品可以写出人世里的天道、人性的善良、人世的温暖,传达出人们美好的希望和梦想,通向深微的人心。
C.如果一部文学作品的形象是丰富和复杂的,能给读者提供有痛感的经验,那么就意味着该作家跳出了肤浅,完成了精神的成熟。
D.重塑作家的灵魂,让其能够公正地对待历史和生活,才可能出现有灵魂的、值得敬重的写作,才可能讲出中国故事的风骨。
3.下列各项中,最能准确概括原文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讲故事的人以公正的眼光对待人、对待历史、对待生活,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B.缺乏高远的心灵和希望、梦想,精神视野残缺,就无法讲好中国故事。
C.讲故事的人要突破欲望叙事的扼制,将写作上升为灵魂叙事,这样才能讲好中国故事。
D.在废墟中将溃败的人性重新建立起来的写作,才是有灵魂、值得敬重的写作。
4.请根据文章内容,为“欲望叙事”下一个定义。
5.请简要梳理本文的论述思路。
2024-03-01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作为一种物质和元素,土在中国文化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世界是由五种最重要的元素构成的:金木水火土,正是这五种元素相生相克,构成了变动不居的世界。

而在这五种元素中,“土”无疑是最重要的。女娲抟土造人及大禹治水的神话通过口头传说、后世的史书记载及文学作品的表现等,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成为中国人的一种文化共识和集体记忆。也正因此,中国古人对土是极其崇拜的。早在先秦流行的中国传统“五行”观念中,土就是居中的,最为尊贵也最为重要。

中国人不仅把土地看作是一切生命的母体,也把土地看作是死亡和灵魂的归宿。在中国传统社会,“入土为安”也是一种重要的死亡和丧葬观念。作为生命的归宿,土地可以给中国人带来最终的慰藉。可见,对中国人而言,从生到死,土地对于人生的意义都是至关重要的。选择一方“风水宝地”,不仅能够护佑自己,也可以护佑整个家族。中国人信仰的“风水观念”也与土地密切相关。风水信仰是传统中国人的一种独特观念,其内容涉及人与环境的关系,其主旨则是“地脉说”,即通过勘察土地的位置,地势的高低、朝向,地面和四周的景物等来推测其给生者或死者带来的运气。不论是生前的住宅选址,还是在死后的墓地选择,对于生死之地,中国人都是极其重视的。

中国人对土地的崇拜和依恋在汉语和汉字中也有鲜明的体现。“乡土”“风土人情”“土生土长”等词语都体现了对土地的依恋,“社稷”与“社会”同样体现了对土地的崇拜观念。中国古代常常用“社稷”来代表国家。所谓“社”,即土地神,右边是“土”字,左边“示”表示祭祀。“社”即是对土地之神的祭祀。中国人十分注重“祭社”,自先秦时期,人们便“唯为社事,单出里。唯为社田,国人毕作。唯社,丘乘共浆盛,所以报本反始也。”“稷”则是谷神。在中国文化中,土地及其所生的谷物成为“国家”的代表,这当中体现的即是农业民族的土地崇拜观念。

中国古代的农业生产有“春祈秋报”的祭祀仪式,即春耕前举行祭祀,祈祷土地神保佑丰收,秋收后则同样要举行仪式报答土地神的思德,向社神献上谷物、果品或牺牲动物。这种祭祀社神的活动也促成民间一系列节庆活动的形成。在中国传统社会,几乎每个村落都有土地庙,构成一种中国乡村的神圣空间,里面伺奉着“土地公公”或“土地奶奶”。在乡民的眼里,土地神是一方乡土的保护神,村里有人去世必至土地庙前“报庙”,春耕、宗祠祭祀或建房破土前也都要先祭土地公公。据说民间每年农历的二月初二是土地神的诞辰,这一天除了要祭拜,还要演戏酬神。

“一方水土一方人”,正是通过这样一种对土地的崇拜观念和祭祀仪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方土地上的人们就形成了一个共同体:他们共享同一种观念,共同参与同一种仪式,会聚而成了一个紧密的“集合体”,这种共同体就是“社会”。可以说,中国“社会”的形成离不开对土地的崇拜和祭祀。在中国文化中,土地即国家,土地即社会。中国政治史中“封建社会”中的“封建”一词,也是“分土建国”之意。可以说,中国文化饱含了对土地的历史记忆,从神话传说到民间信仰再到我们的语言词汇,处处可见“恋土情结”的印记。

(摘编自人民论坛网《中国人为什么有着浓厚的“恋土情结”?》)

材料二:

土字的基本意义是指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因为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在我们这片远东大陆上,可能在很古的时候住过些还不知道种地的原始人,那些人的生活怎样,对于我们至多只有一些好奇的兴趣罢了。以现在的情形来说,这片大陆上最大多数的人是拖泥带水下田讨生活的了。我们不妨缩小一些范围来看,三条大河的流域已经全是农业区。而且,据说凡是从这个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最近我遇着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他很奇怪地问我: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于放牧的草原,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我记得我的老师史禄国先生也告诉过我,远在西伯利亚,中国人住下了,不管天气如何,还是要下些种子,试试看能不能种地。这样说来,我们的民族确是和泥土分不开的了。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很有些飞不上天的样子。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先秦流行的中国传统“五行”观念中,土是居中的,最为尊贵也最为重要,因此中国古人对土极其崇拜。
B.中国古代常常用“社稷”来代表国家,在中国文化中这实际上体现了农业民族对土地的崇拜观念。
C.中国民间一系列节庆活动的形成与古代农业生产“春祈秋报”的祭祀社神活动存在一定关联。
D.材料二认为我们的民族和泥土分不开,这与材料一在论述中国人与土地的关系问题上的态度基本一致。
2.根据材料一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古代中国人看来,金木水火土这五种最重要的元素具有相生相克的关系,它们共同构成了变动不居的世界。
B.在中国传统社会,“入土为安”成为一种重要的死亡和丧葬观念,从这可以看出中国人把土地看作是死亡和灵魂的归宿。
C.作者认为,以“地脉说”为主旨的风水信仰,是传统中国人的一种独特观念,能够判断土地的位置,地势的高低、朝向等给生者或死者带来的运气。
D.中国“社会”的形成离不开对土地的崇拜和祭祀,生活在一方土地上的人们共享同一种观念,共同参与同一种仪式。
3.下列选项内容,最适合用来诠释材料二“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的一项是(       
A.《西游记》中唐王李世民送唐僧西天取经,拾了一撮土到唐僧酒杯说:“宁惜本国一捻土,莫恋他国万两金!”
B.《中国农业全书》中说:“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实现‘耕者有其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根本问题。
C.近代史上闯关东、下南洋等大规模的迁徙运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地域文化的交融碰撞。
D.大明王朝物产丰饶、国力强盛,同时也在由欧洲开启的大航海时代到来之时逐渐迷失。
4.材料一是如何展开论述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2024-03-01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梅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礼乐作为一个整体在传统中国之所以能相须为用,一个重要原因即在于,周旋揖让的礼节中,就蕴含着音乐的韵律。礼是一种音乐化的举止行动,在一些典礼中常常需要配乐;而在乐的演绎中,除了它在相对于礼的外在性上要配合着礼的践履之外,在乐之内在性中,也有着礼的理性精神的渗透与节制。以此为背景,礼作为一种美感形式乃至艺术,像乐那样被纳入美学领域,这只是作为礼乐一体性的现代重构的基础。而在现代学术视野下论述礼与乐的相互渗透与涵摄,则是重构礼乐一体化论述的关键所在。

在从美与善、艺术与道德的关系着眼去探究传统礼乐时,也有很多现代学人习惯于把礼视为单纯的伦理规范,与艺术无涉,在学科归属上归为伦理学、政治学;将传统的乐视为单纯的审美艺术,单纯高扬其审美特性,而忽略其内蕴的伦理道德观念,忽略传统的乐在审美之外的象征之维,即向伦理、政治和宗教敞开的维度。由此,传统礼乐向现代的转化,就不是一种“无缝的对接”,不是一种顺畅的接引,而是产生了深深的断裂。在此,传统礼乐的内在一体性被割裂开来,而成为两个几乎不相关的领域,这就遮蔽了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的历史本然。

而从美学的视角,礼和乐都被看作既善且美的,且礼音乐化、艺术化了,而乐则礼仪化、道德化了。换句话说,传统礼乐的内在一体性,在现代美学看来,就是艺术和审美的政治道德化、政治道德的审美和艺术化。这种艺术与道德、审美与政治的相互渗透涵摄,即内在的一体性,如盐在水,难分彼此。从现代美学的角度,阐释礼乐中艺术与道德、审美与政治的深刻关系,是对传统礼乐的内在一体性进行现代重构的核心所在。在这里,传统礼乐都是美善一体的,都是既艺术且道德的,是一种崇高的审美形态。但是就礼乐之间的相互渗透涵摄而言,礼更多是政治道德的审美和艺术化,乐更多是艺术和审美的政治道德化。

(摘编自易冬冬《礼与乐:中国文化内在的一体性》)

材料二:

仪式作为一种文化传承性的人类行为方式或实践活动,由社会实践中建立的各种社会规范构成。仪式最初仅指具有宗教性的实践行为,是宗教意识和宗教情感外化的形式。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认为,信仰与仪式是宗教最基本的两个构成因素,而仪式又是深深植根于信仰之中。格尔茨认为,仪式作为一种神圣化的过程,通过符号活动产生、加强以致神圣化为一种“真正的真实感”,通过“一套象征符号,引入一套心境和动机因素(一种气质),并定义一个宇宙秩序的图像(一种世界观)”,使得想象世界变得“真实”起来。

中国素有“礼义之邦”之称,礼乐文化一向是中华文化的元话语。礼乐,不仅是孔子仁政思想的教育方法,也是中国古人的仪式化生活方法。仪式化生活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秩序化,还可促进社会和谐化。儒家礼乐文化以“秩序”为首出的文化模式,可以成为有益于人类面对21世纪挑战的文化资源。涂尔干认为,仪式就是社会集体用以定期地重新肯定自身的一种特殊手段,仪式的功能在于维持共同体的存在与延续,对社会成员个人从属于社会集体的观念予以强化,使人们保持信仰和信心。默顿在《社会理论和社会结构》一书中用“显功能”和“潜功能”的概念对仪式进行分析,认为通过提供一个定期的机会,使分散的群体成员集合起来从事某一项共同活动,仪式就会实现加强群体团结的这种潜功能。仪式作为一种公开的文化表演,构成了一个民族的精神意识。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礼乐先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纪念庆典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礼仪制度、礼仪规范、礼仪活动对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意义。因此,我们可以从政治仪式、传统节日仪式、人生仪式、大型纪念活动仪式等讲好中国故事,构建中国文化仪式元话语体系。文化仪式对个人而言,是寻求心灵与精神的归属形式;对民族、国家而言,是价值观认同、信仰共享,形成凝聚力的重要方式;对国外民众而言,是一场公开的中国文化展演。通过倡导“中华仪式化生活方式”,重塑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重拾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重建中华“礼义之邦”之美誉,让埋藏在历史里和书本上的文化仪式动起来、活起来。

(摘编自陈先红《中华文化的格局与气度》)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现代美学角度审视,传统礼乐作为一种崇高的审美形态,都是既艺术且道德的,呈现美善一体的特征。
B.周旋揖让的礼节中跳动着音乐的韵律,这是传统中国将礼乐作为一个整体,并使之相须为用的重要原因。
C.儒家礼乐文化将“秩序”当作首要输出的文化模式,能为各国人民应对新世纪挑战提供有益的文化资源。
D.尽管文化仪式对不同对象的价值意义是不尽相同的,但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可以从文化仪式上加以思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传统典礼中配乐的演绎过程,不仅要在外在性上配合着礼的践行,同时在乐之内在性中,也要接受礼的理性精神对其渗透与节制。
B.礼作为一种美感形式乃至艺术,如果只是像乐那样被纳入美学领域,那么这种做法对礼乐一体性的现代重构是远远不够的。
C.格尔茨把仪式视为一种神圣化的过程,强调想象世界之所以能够“真实”起来,是由于符号活动、心境动机和宇宙秩序的平衡。
D.默顿区分两种概念来对仪式进行分析,指出后者的实现可以通过定期的机会,让分散的群体成员集合起来从事某一项共同活动。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核心观点的一项是(     
A.在《论语·八佾》中,孔子提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B.叶朗认为:“今天研究礼乐,尤其应强调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人的精神追求。”
C.《乐记·乐施》中提道:“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
D.刘成纪说:“中国古代的礼乐,不仅是美和艺术问题,也是政治、文化问题。”
4.作者认为有些现代学人对传统礼乐的认识出现了问题,作者是怎样论述这些问题的?请结合材料一加以概括。
5.推崇礼乐文化,倡导“中华仪式化生活方式”,对当代中国有什么价值意义?请结合材料二简要说明。
2024-02-2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 江西省新余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向全党发出的这一号召,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党的理论源头和精神旗帜,始终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就一定要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不断从中汲取继续前进的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

学精悟透用好看家本领首先要打好“学”的基础。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党员干部要把加强理论学习作为一项基本功。对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一定要熟读精思、学深悟透、常学常新,熟练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穿透思想迷雾,冲破犹豫彷徨。通过“学”拧紧“总开关”,坚定“四个自信”。

学精悟透用好看家本领关键要做好“用”的功夫。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实践性是其区别于其他理论的显著特征。学好是为了用好,要用看家本领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做到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当前,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之重、矛盾风险挑战之多、治国理政考验之巨都是前所未有的。要把对看家本领的学习领悟,转化为看待问题的宏阔视野、分析问题的辩证思维、解决问题的高超本领。

比如,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思想,就要勇于全面深化改革,以改革破除一切体制机制障碍,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比如,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就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在新时代,学精悟透用好看家本领,核心要义就是要学好用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编自《学精悟透用好看家本领》)

材料二:

19世纪40年代起,马克思、恩格斯开始阅读欧洲学人的中国论著以及当时欧洲媒体报道的中国要闻和旅华人士记述的中国见闻,在世界历史视域中关注近代中国社会的遭遇。他们分析了两次鸦片战争的性质和中国社会的未来走向,强调中华文明“具有光辉的历史意义”,认为文明源远流长的中国必将展现“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马克思、恩格斯在著述中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及其结果对世界革命的影响。他们谴责西方列强用大炮轰倒中国的围墙,进行“无比残忍的蹂躏屠杀”,“在对中国人的关系上把战争的所有国际法准则破坏无遗”,强迫中国进行鸦片贸易,战争的理由虚伪和空洞,这种行为绝不是所谓传播文明的义举,而是劫掠中国财富、侵犯中国主权的不义行径,在人类历史记录上绝无仅有。他们还评论了英国政府的对华政策以及英国议会围绕对华政策展开的争论,分析了沙皇俄国的扩张企图,揭露了西方媒体的骗局,描述了近代中国社会现实,指出自然经济的局限性和晚清帝国衰落的历史成因。

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明晰的辨证视角,他们看到“火药、指南针和印刷术的发明”体现了中华文明的世界意义,“心平气和、冷静沉着、彬彬有礼”的中国人展现了礼仪之邦的文化素养,但经济结构落后的东方古国如果一味“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在闭关自守中居于世界文明之外,就将使社会生活陷于停滞状态,在西方铁蹄的践踏下遭遇极大的危险。马克思指出,“社会基础停滞不动,而夺得政治上层建筑的人物和种族却不断更迭”是封建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晚清中国之所以成为西方列强意欲瓜分之地,是因为在“腐朽的”“半文明的”状态中昧于形势、甘于自欺,没有抵御列强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为此必须变革封建中国腐朽的政治统治,在革命中孕育新世界。

马克思、恩格斯将中国革命置于世界历史格局中,认为在鸦片战争中压抑的中国火种必将爆发,“旧中国的死亡时刻正在迅速临近”。马克思指出,“中国革命将把火星抛到现今工业体系这个火药装得足而又足的地雷上,把酝酿已久的普遍危机引爆”,因而,这场革命与欧洲革命是“两极相联”的,必将对世界文明产生积极促进作用。经历两次鸦片战争的中国不能再闭关自守了,“鸦片没有起催眠作用,反而起了惊醒作用”。中国“这块活的化石”不会在风雨中飘摇、沉沦,而会在社会革命中新生,并建立新的工业文明,开展现代商业贸易。

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论述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在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实践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创造新的历史,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展现了新时代的曙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在国际社会获得广泛认同,体现了解决全球问题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实践表明,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符合马克思的构想,符合社会主义发展规律和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必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展现璀璨的光芒。

(摘编自《马恩视野中的“亚洲新纪元的曙光”》,刊于光明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真正把马克思主义这个看家本领学精悟透用好。”习近平总书记的号召,彰显了马克思主义是党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一意义。
B.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因为党员干部要熟读精思、学深悟透、常学常新,熟练掌握。
C.在新时代,只有学精悟透用好看家本领,才会更有定力、更有自信、更有智慧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在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创造新的历史的当下,马克思、恩格斯对中国的论述仍对我们国家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启示意义。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句话突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注重实践的特点。
B.马克思、恩格斯在著述中分析两次鸦片战争的起因、过程及影响,表现出他们对中国人民被西方列强侵略不幸遭遇的同情。
C.在“腐朽的”“半文明的”状态中昧于形势、甘于自欺,没有抵御列强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是晚清中国成为西方列强意欲瓜分之地的重要原因。
D.马克思、恩格斯的分析具有厚重的历史底蕴和明晰的辨证视角,他们对中国历史的分析是全面而完整的。
3.下列各种现象中,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的一项是(       
A.政治、法、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等的发展以经济发展为基础,同时它们又都互相作用并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B.对于国内和国际的现状的研究有了某些成绩,但对于国内和国际的各方面,对于国内和国际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了解不够。
C.教哲学的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
D.门捷列夫根据原子量的变化,制定了元素周期表,尔后,根据元素周期表发现了几种元素,它们的化学特性刚好符合元素周期表的预测。
4.在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时代,学习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有哪些现实意义?请结合两则材料进行概括。
5.马克思、恩格斯是怎样分析文明源远流长的中国必将展现“亚洲新纪元的曙光”?
2024-02-28更新 | 52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统测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长安三万里》不仅是一部电影,也不仅是一堂文学史课,更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典型例证。

近三个小时的故事,将“诗仙”李白年少时的意气风发及年长后的壮志难酬展现得淋漓尽致,杜甫、王维、王昌龄、岑参等一众文人墨客在乱世里的辛酸无奈也得以客观真实地展现。李白的自由不羁、洒脱恣意是真,但嗜酒如命、幼稚糊涂也是真;高适的沉稳谨慎、脚踏实地是真,但严肃冷峻、执拗固执也是真。高适虽年少资质平庸,但他始终未曾放弃,直到晚年终于开始在仕途上展现自己的风采。正是因为影片塑造这些中国传统经典人物形象时,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注入新的时代精神,从而打破了传统英雄“脸谱化”的书写方式。因此,观众看到的高适,更像是和你我一样的普通人,在时代变革中,从年轻时的踌躇满志到中年时的失落愤懑,以及对于朋友李白时而尊敬仰望、时而恨其不争的复杂情绪,十分真实。或许这些“成长型”英雄并不完美,但他们身上依然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沉淀下来的品质与精神,他们将青春与激情融入对理想的表达中,构筑起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除了人物的塑造之外,《长安三万里》值得一看的重要原因还在于其精良的画面效果。无论是李白月下醉酒舞剑的身影,还是他写出《将进酒》时,乘着仙鹤扶摇直上所看到的如梦似幻的景象,这些曾经在课本上出现的颇具浪漫色彩的瑰丽想象被直观地呈现于荧幕之上,激荡得观众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影片致力于呈现大唐气象万千的风貌,让观众们多角度、沉浸式地同时体验到大唐的壮美盛景和鲜活细节。三维动画是影片的主要呈现形式,将人物和场景刻画得更加立体、生动、鲜活;在此基础上,电影还别具匠心地将二维水墨场景穿插全片,在恢弘盛景之间,更能体现中华传统美学轻柔写意又不失色彩的韵味。多种形式结合,将一个个细节拼合成大唐的全景长卷,时代磅礴史诗感扑面而来。传统文化链接上新技术、新创意后,爆发出了惊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使得新国漫相比于《葫芦兄弟》等早期动画电影而言,在艺术“意象”的创造上拥有更大空间。

一直以来,新国漫电影在艺术“意象”上不断追求新的突破,这部历史细节考究的《长安三万里》将唐诗的诗意与视觉美学完美结合,将古诗词的浪漫情怀,用光影声画的方式展现到了极致。从水清若空的江夏到大道连狭斜的长安,从笙歌迭奏的扬州到白日黄云的西塞,那些藏在记忆里的历史文字,刻印在历史里的诗情画意,以动漫的形式呈现在观众面前,不仅给人以绝美的视觉冲击,而且让人内心漾起层层涟漪,仿佛穿越到大唐年代。

新国漫电影作为一种新的文化艺术形式,近年来发展势头猛进,深受年轻人的喜爱。中国新国漫动画电影正在一步步崛起,《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济公之降龙降世》《俑之城》等影片都受到了观众和业界人员的一致好评。这些影片的成功之处和最动人之处,究其根本,都在于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用“心”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传递出“真善美”的中华美学精神。《哪吒之魔童降世》里的哪吒大声喊出“我命由我不由天”;《俑之城》里的兵俑蒙远“用脚步丈量勇气的极限”;《济公之降龙降世》里的少年济公李修缘则是“英雄无相,心念所致,做则必成”。而《长安三万里》中的唐代文人群像皆是满怀家国情怀,用诗句抒写、记录大唐长安的兴衰。这些动画电影中的人物角色为我们诠释了中华文化中的智慧、仁爱、勇敢、爱国、拼搏等美好品质,它们共同构成内涵丰富的中华美学精神。

而《长安三万里》更为出彩的一点是,不仅聚焦人物及其精神品质,而且用诗词歌赋和唐朝盛景将刻在每个国人DNA中的中华文化基因彻底唤醒。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恐逢故里莺花笑,且向长安度一春。”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共计四十八首唐诗穿插在电影中,结合情节,观众更能直观体会到这些诗词文化的感染力,配以画面的呈现,让人忍不住泪流满面。

一部好的国产动画电影,就是一堂生动的美育大课,一定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通过鲜明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情节、内涵丰富的审美意象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与时代精神,带给观众深刻审美体验的同时,能够“化人养心”,使青年一代情感得以净化,心灵得到升华。从这一标准来看,《长安三万里》是用“心”传递中华美学精神的佳作。

著名剧作家、导演赖声川在自己的著作《赖声川的创意学》中谈过,艺术作品是分为三个层次的,即“生活—艺术—哲学”,一个打动人的作品,除了反映生活,给人以美的享受之外,还要给人一种心灵的启迪。学者刘文慧也认为,艺术作品的层次分为艺术语言、艺术形象以及艺术意蕴。其中艺术意蕴是艺术层次的最高境界,是一切优秀的艺术作品所独有的特质。动画电影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同样也要追求作品的最高艺术层次,除了讲述故事、娱乐大众、承担教化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应该致力于主题意蕴、艺术内涵的营造和升华,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动画作品,释放出长久的生命力。

《长安三万里》的“出圈”是传统文化拥抱大众的一个缩影,“中国式浪漫”风行背后,可以说是文艺领域践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探索。一批深具东方美学的爆款文艺作品已经给我们启发,比如:《如果国宝会说话》在严肃中玩梗,拉近千年文物与年轻观众的心理距离;《上新了·故宫》将建筑艺术与沉睡数百年的传奇文物带到大家面前;西安大唐不夜城互动游戏“盛唐密盒”有梗有趣,寓教于乐;《唐宫夜宴》《洛神水赋》等节目技惊全网……

中华文化底蕴深厚,余韵悠长。传统文化并非曲高和寡,只要找到时代化的表达,让观众与中华文明共情,它们同样可以飞入寻常百姓家,为大众所喜闻乐见。

(节选自《〈长安三万里〉出圈:讲好中国故事最佳案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作为影片的主要呈现方式,三维动画将一个个鲜活细节拼合成大唐全景长卷直观呈现在荧屏上,其壮美盛景激荡人心。
B.历史细节考究的《长安三万里》以光影声画的动漫方式将诗意与视觉美学完美结合,带给人视觉的冲击与心灵的震撼。
C.作者引用著名剧作家、导演赖声川与学者刘文慧的观点,意在阐释艺术作品应表现多层次内容,追求多层次的艺术境界。
D.基于优秀传统文化打造群体“英雄”形象,不仅让《长安三万里》成功“出圈”,而且使“中国式浪漫”风行文艺领域。
2.根据材料的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早期动画电影相比,新国漫电影在艺术“意象”创造上拥有更大空间,得益于传统文化链接上新技术、新创意。
B.好的国产动画电影,一定是兼具艺术性与思想性的生动美育大课,在带给观众深刻审美体验的同时,化人养心。
C.动画电影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式,同样也要追求作品的最高艺术层次,方能创造出优秀作品,释放出长久的生命力。
D.《长安三万里》的时代化表达,启发了《上新了·故宫》《唐宫夜宴》等一批文艺作品拥抱大众,飞入寻常百姓家。
3.下列选项,最符合材料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电影中高适这一人物角色,为我们诠释了中华文化中的智慧、仁爱、勇敢、爱国、拼搏等美好品质。
B.在李白身上,观众既能感受到崇尚理想、勇于拼搏的精神,又能看到普通人的性格缺点与情感诉求。
C.《长安三万里》导演谢君伟和邹靖认为,大唐诗人和他们的诗词所能达到的精神和艺术高度,特别能代表中华文明的高度。
D.现代美学大师宗白华先生曾言,“景中全是情,情具象而为景……崭新的意象,为人类增加了丰富的想象,替世界开辟了新境”。
4.文本画线部分为何具体写出三部新国漫动画作品中人物的台词?请简要分析。
5.《长安三万里》的“出圈”是文艺领域践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成功探索。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其探索的有效途径。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时代新征程上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必须传承、弘扬好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推动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优秀传统乡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取得实绩实效。

着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立足各地各具特色的自然资源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挖掘乡村景观的人文价值,大力发展有特色、吸引人的民宿酒店、乡村乐园等文化产业。鼓励乡村深入挖掘传统民俗文化和地域文化资源,打造一批以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底色,辨识度高、标识性新、地域性强的原生态文化艺术品牌,用心用情做好乡村旅游。都市圈附近的乡村要主动承接外溢需求,为城市居民提供乡情满满、便捷舒适的休闲乐园。要推动传统手工艺创新发展。不断加大对优秀传统手工艺传承保护力度,支持非遗传承人、乡村手工业者、传统艺人等改良改善传统手工艺创造生产,利用互联网、3D打印等技术改良传统手工艺的制作和展现形式,融合审美、时尚等元素,提升手工艺品的生产效率和产品附加值,破解传统手工艺保护难、传承难、变现难的问题。要推动乡村艺术产业蓬勃发展。支持各地乡村组建民间艺术表演团队,结合当地民俗文化差异化开发表演项目,注重对乡村传统音乐的收集整理和活化利用。引入艺术元素对传统村落进行合理改造,让乡村艺术产业吸引人、有效益。

着力传承发展优秀传统农耕文化。首先要做好保护工作。适时制定和完善保护制度与政策法规,加大对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保护的资金支持,做好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认定和保护工作。其次是要传承好。通过建立村庄历史馆、农耕体验馆等场所,复原体验活动,集中收藏展示传统农具,发掘农业文化遗产的历史价值。着重从乡贤、民间艺人中选树一批农耕文化传承人,加大政策支持和宣传报道力度。再次要发展好。围绕农耕文化发展提升设立专项课题,组织高校专家、学者和一线保护工作者开展集体攻关,加强保护研究。扎实推动农耕文化的数字化转型,推行数字化保护,创造条件增进社会大众对农耕文化的价值认同,着力促进农耕文化活化发展,在赓续中华农耕文明中擦亮乡村振兴的历史底色。

着力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要注重发挥优秀乡土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作用,提升人民群众推动乡村振兴的精气神。一方面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引导农民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结合“文艺轻骑兵”下乡、红色电影下乡、书法下乡等活动,在农村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另一方面,要积极主动作为,引导农民群众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发挥乡村振兴讲习所的作用,选派宣讲骨干,引导农民群众投入到乡村振兴实践中。还要发扬睦邻友好精神,完善乡村治理机制,推动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大力发挥乡村文化员、文化乡贤等本土人才的作用,构建多元化问题解决机制。鼓励根据实际情况,发挥村民会议等制度的作用,促进村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不断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着力打造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加大对文化人才下乡的政策支持,选派文化特派员、驻村第一书记,组织年轻干部双向挂职交流。同时,完善城市专业技术人才定期服务乡村的激励机制,综合施策吸引人才到乡村进行创新创业,促进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在城乡间双向流动。要完善乡村文化人才培养体系,做好乡村本土资源的挖掘工作,切实选树一批在文化经营、传承、治理等方面具有突出优势的人才队伍。将乡村文化人才培养纳入各地乡村人才振兴的考核指标,从政策、经费等多个方面保障支持乡村文化人才进行能力提升。

(摘编自李永皇《以四个着力传承弘扬优秀传统乡土文化》)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只有传承和弘扬好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赋能乡村振兴取得实效,才能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B.如果改良传统手工艺的制作和展现形式,融合审美、时尚元素,破解传统手工艺的难题,就能推动乡村艺术产业蓬勃发展。
C.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除了要注重发挥优秀乡土文化的作用,还要发扬睦邻友好的精神,完善乡村治理机制。
D.从相关政策、激励机制、培养体系、考核指标等方面支持乡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措施。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只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传统手工艺创新发展和乡村艺术产业蓬勃发展,就能发展好乡村特色文化产业。
B.推动农耕文化的数字化转型、推行数字化保护和增进大众的价值认同是赓续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有效措施。
C.通过发挥乡村文化员、文化乡贤的作用,可构建多元化问题解决机制,说明加强法治对于乡村振兴有重要作用。
D.与从乡村选树人才队伍相比,从城市选派年轻干部到乡村挂职交流对于打造乡村文化人才队伍相对较好。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       
A.内蒙古建成河套农耕文化博览园,打造集科普教育、现代农业展示等内容于一体的农文旅融合、研学营地园区。
B.贵州民族大学师生利用非遗竹编工艺+皮革工艺,将竹编与皮革拼接制作成宠物外出包,给非遗文创市场带来更多可能性。
C.出席中国——中亚峰会的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抵达西安市,当地民众以质朴热烈的民间艺术表演,欢迎来自中亚国家的贵宾。
D.江西省雅溪村挖掘客家文化资源,成功申报了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香火龙等非遗项目,开展舞黄龙、香火龙等表演活动。
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
5.结合文本,谈谈如何传承好六盘水“三线”文化,为家乡的乡村振兴赋能?
2024-02-28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六盘水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说、器物、文字是人类文化存在的三大形态。中国古代的“丝绸之路”文化,同样蕴藏于其中。“丝绸之路”这一生动形象而又极富诗意的文化概念,以“丝”为核心标志,以“路”为表现形式,其中既含纳着深刻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思想内涵,又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文化交流的实践经验。

古代丝绸之路是以玉石和丝绸为重要代表性商品的国际贸易大通道。丝绸之路的最大成果不在于商贸本身,而在于开创了以经贸全球化来推动人类文明和平发展的“化干戈为玉帛”的新模式。丝绸之路文化的精髓是人文之“和”,而中华文化的重要核心理念即“和为贵”(《论语·学而》),和衷共济,和气生财、家和而族兴,国和必强盛。和睦、和谐、和平,是人类文明的重要体现,也是丝绸之路追求的理想目标。古代丝路文化的核心就是推进人类的和平发展,是“兼相爱,交相利”(《墨子·兼爱中》)。丝绸之路以友好、平等、尊重、理解、包容与增进了解、加强沟通的心态,展开地域间、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与交融,有效避免了人类的野蛮残杀和抢掠,把人类发展引向积极、健康、文明、理智的正确道路。

有力高效地推进世界文化交流与创新,这是丝绸之路的又一重大成果。丝绸之路使不同区域不同民族创造的文化成果与文明成果实现了共有共享共融,有效提高了人类整体的文明素质和生存质量。

丝绸之路实际上是以物质文明为载体,推动精神文明大发展的历史实践。丝绸之路的表象是商贸、经贸之路,在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玉石、丝绸、茶叶、瓷器、金银、马匹等商品的交换流通成为最主要的文化载体。伴随着商贸活动,音乐、舞蹈、绘画、宗教文化、原始科技等也都广泛交流传播,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满足了人们一定程度的精神需求,从而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水平,推动了社会的进步,提高了人类的文明程度。但是,文化是多层面、多角度、多元素的,以上所述实际上只是一些文化的载体。其背后有着更为深层的内涵,即对人本身的关怀,包括对生命的珍惜,对生活质量的提高,体现着文化交流中“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文化精神,体现着人类文化的创新。季羡林先生曾说:“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这实际上指出了世界四大文化体系通过丝绸之路在中国境内融合的奇特景观。

中华民族通过丝绸之路建设促进经济全球化,这是丝绸之路的又一重大成果。中华民族既是丝绸的发明创造和最早生产者,又是丝绸之路的开创者和建设者,更是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实践者,丝绸之路以大国文明为核心,既是古代世界最为重要的经济贸易之路,也是连接亚欧大陆的文化纽带,丝绸之路的商品贸易实践了经济全球化和世界一体化,而中华文化“天下为公”“以人为本”“和为贵”的系列思想理念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传播与实践。丝绸之路密切了世界各国的联系,也密切了人类族群间的关系。突出了人类交往、交流、交换的现实性,而淡化了国家、地区、族群的地理空间的局限性和思想意识的差异性。从而树立了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整体意识,树立了人类物质交换、文化交流、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平等意识。

古代丝绸之路为人类文明的和平发展与健康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深刻启示。2021年博鳌亚洲论坛光大丝绸之路精神,以“世界大变局:共襄全球治理盛举,合奏‘一带一路’强音”为主题,中国领导人发表主旨演讲《同舟共济克时艰,命运与共创未来》,提出要从人类共同利益出发,平等协商、共享共赢,开放创新、发展繁荣,坚守正义、互尊互鉴,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倡导不同文明的交流,促进人类文明发展,朝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不断迈进。同时强调,“一带一路”是大家携手前进的阳光大道,中国将始终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同各国友好合作,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所有这些,无疑是对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精神的创新性弘扬。

总而言之,古代丝绸之路是人类认识和了解自身家族的开始,是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开始,是物质交流和文化交流的开始,是走出家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开始,是人类和平友谊健康发展的开始。当人类迈入21世纪之后,古代丝绸之路创造的精神依然在延续,新世纪的丝绸之路已经开始,人类的发展将永远行进在新的“丝路”上,继续展示人文精神的光辉!

(摘编自杨庆存《“化干戈为玉帛”——丝绸之路精神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绸之路”极富诗意且蕴含着深刻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思想内涵,其文化蕴藏于传说、器物、文字三大人类文化的形态之中。
B.丝绸之路的文化精髓与《论语·学而》中的“和为贵”相一致,其核心是把人类发展引向积极、健康、文明、理智的正确之路。
C.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等世界四大文化体系只在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汇流融合,这足以体现丝绸之路对人类文化的意义。
D.新世纪丝绸之路延续了古代“化干戈为玉帛”模式,从而树立了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整体意识以及人类共同发展的平等意识。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丝绸之路以“丝”为核心标志,以“路”为表现形式。“丝”指玉石、丝绸、茶叶、瓷器等物质文明;“路”则指经贸之路、文化纽带等。
B.丝绸之路的成果在于开创了以经贸全球化来推动人类文明和平发展的新模式,有力高效地推进世界文化交流与创新,而并不在于商贸本身。
C.音乐、舞蹈、绘画、宗教等文化载体,在丝绸之路的推动下,得以广泛传播。这也是中华民族“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文化精神的体现。
D.“一带一路”创新性弘扬中国古代丝绸之路精神,提出共享共赢,倡导不同文明的交流,促进人类文明发展,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3.请简要说明文中古代丝绸之路有哪些成果。
4.文中说:“新世纪的丝绸之路已经开始,人类的发展将永远行进在新的‘丝路’上,继续展示人文精神的光辉!”请据此分析下列事例所蕴含的人文精神。

事例:中国援建哈萨克斯坦太阳能发电站,助力哈萨克斯坦大幅减少传统能源消耗,发展环保事业。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谁来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①新技术当真是最伟大的“改变者”。如果以山峰为喻,从山脚的村歌社鼓,到山巅的阳春白雪,不同层次、不同人群、不同类型文化构成的群落,拼贴出文化中国的四季春秋。而信息时代的到来,为文化的重峦叠嶂架起高速通道,不必费力攀爬,便可悠游其间、览尽风光。

②打开微信“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有痛心质问“传统文化怎么了”,也有娓娓道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脑残体”……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③然而,新技术的生死时速,是否会纵容“所见即所得”的肤浅,带来“既得繁花,亦生野稗”的乱象?已经有人痛心于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实体书店和报刊亭逐渐凋零,城市正在失去文化之肺;地铁上的“低头一族”,看的不是书报而是手机……商业和消费主义冲刷之下的大众审美河床,最低水位正在下降,有些地方甚至裸露出干涸的河底。难怪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甚至有人说,拔掉网线,关闭手机,才能回到真正的文化生活。

④事实上,翻阅近几个世纪的文化史,几乎每一次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尼采曾对报纸的出现怒不可遏,认为这意味着忙乱、廉价的“短暂之物”取代了“永恒之物”。海德格尔以哲人姿态发问:技术化的时代文明千篇一律,是否还有精神家园?美国学者罗斯扎克更是一针见血:相比在黄昏时分去附近的咖啡馆,网络真的能更有效地交流思想吗?

⑤这样的感叹固然有其价值,但放宽视野却会发现,从印刷术的普及,到声光电的传播,再到信息技术的兴起,任何一次传媒工具的重大变革,都会带来文化话语权的转移。新中国“17年文学时期”全国仅发表长篇小说200部左右,谁又能想到如今某一文学网站号称有123万个作者,其中很多以每天1万至3万字的速度写作?正是报纸、影像、网络等技术手段的普及,让人类的文化空间拓展了而不是枯萎了,让知识和文化更能服务大众而不是被一小群精英所垄断。

⑥哲人的忧思,倒是从另一个角度给出了历史的惯例:越是缺少文化话语权的草根,越能更早地拥抱新的文化场;越是在原有格局中掌握话语权的精英,越是更晚地接受新事物。看看我们的互联网,微博是近6亿网友鼎力支撑的舆论广场,微信是无数中产白领激情互动的文化领地。有人做过统计,在当代中国,活跃在网上的知识分子只是知识界的表层,更庞大的群体基本不在网上发声,比例甚至低于领导干部。在抱怨新技术让信息碎片化、文化浅表化的同时,谁愿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知识、人文的情怀,主动涵养席卷天下的网络文化?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⑦正如学者所说,当代中国正在“共时性”地经历着传统、现代与后现代。对于有数千年文化的中国来说,信息化和技术时代带给我们的冲击更为猛烈,产生的问题也更加复杂。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对大众审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主流文化的建设者固然不必过分沉溺文化乡愁、伤感于“吾道衰也”,也不能闭关自守、以和大众文化划清界限来标榜自我,但更应该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为整个社会的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和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一代代士人无不“以天下风教是非为己任”,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理应是当代文化人的历史使命。

⑧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选自《人民日报》2014年01月06日)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要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使文化之河源远流长,就应该用理性的思维、专业的智识和人文的情怀,去主动涵养网络文化。
B.如果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没有改变,就能以比以往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去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
C.“士志于道”曾经是中国文化与中国文人的光辉传统,为时代文化加厚土层理应成为当代文人的历史使命。
D.面对信息时代各种文化共存的现象,为防止文化上的劣币驱逐良币,主流文化建设者应为文化水位划定警戒线并担任守护者。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任何一次新的技术手段的升级,都会引起人们的文化焦虑,这是近几个世纪以来文化史上所特有的现象。
B.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需要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中国。
C.当今社会,读书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了,但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以至于有人疾呼“从电脑和手机中拯救我们的阅读吧”!
D.文化空气的日益稀薄,使一部分人对此十分痛心,这些人甚至认为中国正在进入文化上的“小时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图书馆修得越来越好,好书和读书人却越来越少;实体书店和报刊亭逐渐凋零,城市正在失去文化之肺;地铁上的“低头一族”,看的不是书报而是手机……文化生活在商业和消费主义冲刷之下完全丧失。
B.技术手段升级引起的人们的文化焦虑是没有价值的,因为放宽视野就会发现,任何一次传媒工具的重大变革,都会带来文化话语权的转移。
C.文化之河能否源远流长,乃是取决于“最低水位”,谁来为时代的文化河床筑土培基,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谁就能决定文化之河的源远流长。
D.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快速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反映在文化领域,将使我们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注定要面对传统与现代并存、高雅与“低俗”共舞的现象。
4.联系文章标题,结合文中具体内容,评析本文最具特色的论证方法。
5.王蒙首开新时期国内创作先河,倡导作家学者化、学者作家化,掀起人文精神大讨论,是中国当代文学走向现代写作技巧的开拓者。

经著名作家王蒙、文学评论家陈晓明郑重推荐,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审议后,最终批准青年作家郭敬明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成为协会成员。王蒙和郭敬明做客北京卫视一档名叫《书香北京》的节目,在夸郭敬明“聪明、谦和、语言好”后,又不客气地批评他“爱堆砌华丽辞藻”“文章华而不实”等,最后他还点了郭敬明的死穴:太做作。


结合文本观点,分析王蒙在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上层中所起到的作用。
2024-02-27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走出文明的模糊地带

沙莲香

①个体文明是公共文明的基础,个体文明的质量决定群体文明的质量;“修身”“养性”,是公共文明的基石。

②把文明研究定格在公共文明之上,并进行跟踪调查与思考,是一个有趣的研究维度。通过整理与分析调查数据可以发现,公共场所林林总总的行为带有某种“过程性”,不文明与文明既相斥又相叠,呈现为一种文明的模糊地带。同时,在这个过程中,无论个体还是由个体集合而成的聚群,都会产生对不文明的排斥,这常常是促使行为转向文明的动因。从这个意义出发,“不文明与文明之间”的概念就可作为公共文明研究的一种解释工具,以表示“不文明”常发生在每个人身边又在时刻改变。

③从历史和现实的双重语境去审视国人的不文明行为,或可对比有更好理解。长期以来,我们的公共生活处于封闭状态,随着社会逐步走向开放,人们越来越方便地实现出游乃至出境,从而在不同的文化差异中,让不文明现象有了更加鲜活和立体的呈现,映衬出一些人对公共文明的知识匮乏与教养不足。这种境况,让一些人不停遭遇困窘,心生危机感。而这种危机感,也未尝不是推动我们走出文明模糊地带的动力。

④公共生活中的不文明非自今日而始。改革开放之初,很多人在见到外国人时显得呆里呆气、不知如何自处,与陌生人交往时不会微笑,不讲究礼仪。当年出国留学的学子,不知费了多少功夫,才不让自己在公共生活中显得格格不入。而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在大庭广众下的豪购及狂妄,则暴露出炫富的无知与浅薄。时至今日,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现象虽已有明显改观,但诸如“组团式过马路”这种聚群行为仍然难以根除,“红灯停、绿灯行”的文明规则并没有在一些人的心中落地生根。

⑤公共文明研究所涉及的聚群现象,最早为法国社会学家勒庞所注意,并在《乌合之众》一书中予以解释。勒庞对法国大革命风暴做出了历史性解剖,对席卷当时社会的群体心理进行了精到的心理分析,证明了研究群体心理的重要。公共场所的聚群,是群体现象的一种形态。聚群(也包括网络空间的集合)由个体构成,人们相互间虽不认识但却聚集在一起,可以共同行动但不能持续不散。聚群现象往往伴随着情绪非理性,可能群情高昂,也可能一哄而散、溃不成军,置身其中的个体容易失去个性和理性。聚群的出现和存在有必然性,因为聚群内部具有相互理解、相互解释、相互推动的力量,满足了某种心理需要。例如,“组团式过马路”即体现出典型的不文明行为聚群性,闯红灯过程中大家各自匿名、相互壮胆,又相互依赖而分散责任。

⑥个体是文明的承载者,文明也可视为公共交往对个体修养的要求。在社会生活中,伴随着公共生活范围的扩大,个体之间的关系组合不断变化,衍生出各类形态的群体。如果从“元”层级上思考个体修养及其后果,个体文明就是公共文明的基础,个体文明的质量决定群体文明的质量。正因如此,“修身”“养性”,是公共文明的基石。

⑦网络时代的公共文明,愈益深入个体及细节,丑陋行为“无人知晓”的心理与观念,正逐步失效。一个人的善恶美丑,随时可能曝光于公共平台,不得不接受审视与评判。有理由相信,互联网技术演进所带来的“透明”,将倒逼不文明行为转向文明。

(选自《人民日报》)

1.第②段中的“模糊地带”是指(     
A.个体还是由个体集合而成的不文明的聚群地带。
B.从历史角度看,我们的公共生活处于封闭状态,所以没有文明模糊地带。
C.个体或聚群行为在网络文明上呈现不文明与文明既相斥又相叠的过程性。
D.个体或聚群行为在公共文明上呈现不文明与文明既相斥又相叠的过程性。
2.以下说法与原文内容相符合的一项是(     
A.每个人都会发生“不文明”。B.我们走出文明模糊地带有时需要危机感这一动力。
C.不文明现象是在不同的文化差异中呈现出来的。D.学会了自处、微笑、礼仪,就不会让自己在公共生活中显得格格不入。
3.以下逻辑运用和第⑥段画线句逻辑推理相同的一项是(     
A.红是红玫瑰的本色,刺是红玫瑰的灵魂,有灵魂和本色的玫瑰都有其特有的颜色和刺。
B.勤学好问是小景的学习之法,小景是班级群体的核心力量,核心力量带动班级整体的学习风气,所以,勤学好问,是班级群体的学习方法。
C.唱歌是小王的爱好,歌手是全民的歌唱偶像,因此,小王是全民的歌唱偶像。
D.我身边的人和我都有情感利害关系,你身边的人和你也都有情感利害关系,我的亲朋好友不会告诉我实情,因此,你的亲朋好友也不会告诉你真相。
4.作者是如何论证“走出文明的模糊地带”这一文明发展愿景的。
2024-02-27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