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时评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413 道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民间节日,作为一种文化事象,有一个颇值得注意的特点,就是它的复合性。例如端午节,它既有划龙舟、吃粽子等活动,又有饮雄黄酒、插艾蒿、挂蒲剑、贴钟馗图,小孩带香囊和穿老虎腰肚,以及出嫁了的女儿回娘家、邻居互送节物等活动。至于那一年之首的春节,活动事项就更加繁多了。宋人陈元靓编纂的《岁时广记》,元旦这部分的资料(包括活动和故事),就占了三卷。18世纪中叶文人学者所写作的新年民俗诗集《武林新年杂咏》里,关于艺术、技艺一类事项的题目就有四十多个。这些表明民间的许多节日,是包括着社会的多种活动事项在内的。从社会文化的门类说,它包括着经济、宗教、伦理、艺术、技艺等活动。它是许多文化活动的集合体,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展览会。

由于上述这种特点,民间文化的功能必然也是多方面的,关于人际的团结,社会规范的保持,技能的表现,医药的运用,以及对各种心理的慰藉……总之,民间节日,在过去,尽着各种社会的功能,是民族文化的综合应用。在这种意义上,我们今天不能简单地以旧文化、旧生活模式一笔抹煞它。

我们现在处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许多社会礼制和观念都起着新的变化。我们的风俗、习尚(包括节日)也不能安于旧态。解放后,我们已经采用了一些新节日,如青年节、劳动节、建军节、十一国庆节(还有些地方把重九改为老人节)。但同时有些传统节日仍在普遍或局部沿用,如春节、清明、中秋节等。不过由于现实生活有较大的变动,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不能不作相应的修改,如传统新年改为春节,并加入新的内容(慰问军烈属等);清明节主要作为纪念革命烈士的节日等,这样做,是合理的,也是必要的,这些有长远历史的古老节日,在新社会中就成了新文化的一部分。我以为,传统节日行事中,还有些是颇有意义或情趣的,像上文所提到的晒衣物、掸尘等,符合于新学理和新社会的要求,此外,如清明踏青、踢毯子,重阳登高(南方并放纸鸯),甚至如七夕的女儿月下穿针、中秋的玩兔儿爷等,虽没有显著的社会或科学意义,但作为民族的传统生活情趣,以某种适当形式给以保留,也是可以考虑的吧?

(选自钟敬文《节日与文化》)

材料二:

在现代化进程中,农业社会已逐渐被工业社会、互联网社会所替代,科学话语的介入不断地冲击着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传统节日创立和存活的原生态水土逐渐式微。用网络流行话语来说,几乎所有的节日都被过成了情人节和购物节。这句调侃隐喻了中国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在当下步履维艰的原因——节日的同质化倾向严重。

不同的利益共同体,比如政府、社会资本、学者、媒体等在不同的目的导向下,积极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重塑民族文化自信。为了扩大传统节日的影响力,地方性去地方性的结合成为了当下地方社会复兴传统节日的最主要手段。比如在九华立春祭中,地方性指以向春神敬献花篮、诵祭文、唱祭谣、鞭春牛等为核心的传统祭祀仪式;去地方性则指以卡通角色扮演、春神冒险游戏、年糕制作体验等娱乐性、消费性活动为主要内容的乡村市集。

并不是只有传统的、原始的仪式才能建构起我们对于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活态传播和继承往往能更好地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和生活需要。

首先,节日仪式的传承应遵从活态性。正如钟敬文先生所说:节日,是民族社会生活中的创造物和传承物。它是由于生活需要而产生的,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完善和变更的。当节日发生的社会语境发生了转变,其功能也应适应新的社会生产、生活机理和民众诉求。春节作为目前生命力较强的传统节日之一,其节日习俗的传承与创新给予了我们复兴传统节日的启发和经验。自古以来,春节仪式的内容变化并不大,但形式却日新月异。当下,微信红包代替了纸质红包,群发祝福代替了走亲拜年……有人质疑这是削弱传统仪式感的行为和现象,但这又正是不同时代背景下对原有仪式的传承和发展。如果没有这样的创新和发展,原有的仪式不具备与时俱进、自我更新的功能,被淘汰、消亡也是正常的。如果只是一味地追求节日仪式的本真性”“原生态,不顾及当代社会的语境,传统节日就无法嵌入当代民众的生活。

第二,节日仪式的展演应重视公共性。一方面,节日文化通常是一个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仪式表达了地域民众共同的信仰,具有创造民族集体感、社群归属感和群体认同感的作用和功能。另一方面,公共性来源于国家和社会的认同。在过去的20多年里,随着国家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越来越多的传统节日通过法定节假日的形式被正统化。

(选自吴薇《传统节日的文化认同与生命力》)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多民间节日包括着经济、宗教、伦理、艺术、技艺等多种活动事项在内,是许多文化活动的集合体,是民族文化的一种展览会。
B.有些颇有意义或情趣的传统节日行事,或符合新学理和新社会的要求,或作为民族的传统生活情趣,应当以某种适当形式给以保留。
C.科学话语的介入冲击了民间信仰和民俗文化,传统节日创立和存活的环境发生了改变,绝大多数节日都被过成了情人节和购物节。
D.传统的、原始的仪式能建构起我们对于传统节日的仪式感,活态传播和继承则往往能更好地满足民众的文化需求和生活需要。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节日的功能是多方面的,也是民族文化的综合应用,所以我们今天不能简单地以旧文化、旧生活模式一笔抹煞它。
B.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礼制和观念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要想传统节日得到延续,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化,不能不作相应的修改
C.不同的利益共同体,在不同的目的导向下,只有将“地方性”与“去地方性”相结合,才能真正推动传统节日文化的复兴。
D.如果节日仪式不顾及当代社会的语境,不具备与时俱进、自我更新的功能;传统节日就无法融入当代民众的生活。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不能体现节日文化“地方性”与“去地方性”相结合这一手段的一项是(     
A.上海豫园中秋游园会将传统浪漫节日灯彩与二次元结合,古装虚拟偶像形象和月亮彩灯吸引众多年轻人拍照留念。
B.江西安福在元宵节举行“表嫂茶”(请茶碗)习俗表演,请茶主妇要用茶点热情款待乡邻,化解矛盾,促进社会和谐。
C.都江堰清明放水节,不仅再现了两千年前放水盛况,还安排了丰富多彩的非遗展示,并以网络直播的形式与全球网友“云互动”。
D.广州乞巧(七夕)文化节恢复乞巧拜祭仪式、及笄礼,配合文艺汇演、全息灯光秀等多种形式,将人带进一个古韵时空。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提到了节日文化创新,两者的角度有何不同?
5.宋代诗人杨万里的《插秧歌》生动再现了农民田间插秧的过程,如果要将这一劳动习俗以节日文化的方式进行推广,适合放在哪一个传统节气?该如何推广?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2024-04-10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金华卓越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2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对于中国动画电影而言,民族风格既是起点,也是高峰,同时还是整个行业的一大执念,各个时期评价动画电影的标准都离不开民族风格这一标尺。尤其是21世纪之交,面对好莱坞狼来了的生死冲击,中国动画电影在《宝莲灯》之后就陷入了长期的低迷。直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之前,中国动画电影甚至没有一部可以达到这一基本考核标准的作品。

②对于出品方追光动画而言,在《长安三万里》之前也创作了《白蛇:缘起》《新神榜:杨戬》等作品,历经了三个发展阶段。在其小切口实践创意表达、技术实现等第一阶段,《小门神》《阿唐奇遇》《猫与桃花源》等相对中小成本影片,就呈现出了非常清晰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价值融会贯通的尝试,并且在现代动画技术上完成了多维度的经验积累。在完成创意表达、技术实现等初步积累进入到第二阶段之后,《白蛇:缘起》《新神榜:哪吒重生》等影片,呈现出了重工业化的样貌,除了动画视效上接近世界主流动画电影的水平,在类型上也非常大胆地尝试了赛博朋克、蒸汽朋克和废土朋克等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美的通俗流行文化类型。这种整体性突进的尝试,在中国动画电影史上还是首次。所以在经过第二阶段类型、风格等极限式探索之后,到了第三阶段,《白蛇2:青蛇劫起》《新神榜:杨戬》等影片作为各自系列影片前作的延续,但在题材和类型上都已经呈现出相对回撤的艺术上的均衡性,更注重整体的协调度和完成度,特别是《新神榜:杨戬》在动画的视觉特效上又默默将行业标尺提升到了新的高度。《白蛇》系列、《新神榜》系列,不仅有着稳定的票房表现,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有着不错的口碑,并且登陆奈飞等国际知名流媒体平台。

③据此,我们再回看《长安三万里》,其意义就不仅仅是合家欢、全年龄向等所能简单概括的。因为在历史巅峰的《大闹天宫》系列的周期,中国动画电影的潜在对话对象都是从20世纪20年代末到50年代初的以米老鼠和唐老鸭为代表的迪士尼动画。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动画电影在那之后,就没有再紧跟世界动画电影的发展步伐。而在20世纪40年代末到70年代末,经过新好莱坞电影发展阶段的美国动画电影,则积攒了丰富的题材和类型,在顶住了电视普及所带来的电视动画的全方位冲击的同时,也在世界电影市场中进一步巩固了自身的地位,并在20世纪末依靠《玩具总动员》《侏罗纪公园》《泰坦尼克号》等背后的数字技术革命浪潮,一举奠定了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基本格局。

④在这个意义上,《长安三万里》的节点意义也就格外清晰。在充分消化、吸收20世纪40年代以来美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以漫威宇宙、DC宇宙动画电影为代表的通俗类型文艺经验之后,其以更为有机、平衡和稳定的艺术形态正面直击唐诗背后的盛唐诗人群像,唐诗宇宙这样的当代动漫的主流形态既使新一代电影观众顺畅接受和广泛共情,又高度还原了唐朝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语言,同时还完整地表达出了气韵生动的中国美学精神。《长安三万里》以这样的完成度不仅直接回答了20世纪末《宝莲灯》之后的民族风格之问,也终于为并非本质化概念的民族风格开辟了新的艺术想象力和新的艺术表意空间。这早已不只是中国动画电影的内部问题,对于整个中国当代电影而言都太过意味深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所言:中华文明突出的创新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守正不守旧、尊古不复古的进取精神,决定了中华民族不惧新挑战、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无畏品格。

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从根本上决定了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取向,决定了中国各宗教信仰多元并存的和谐格局,决定了中华文化对世界文明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经过近30年的电影市场化、产业化改革,中国动画电影如今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在秉承民族风格守正的基础上,中国动画电影更应进一步大胆创新,既应充分消化、吸收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通俗类型文化经验,也应积极应用、推广以虚拟拍摄、虚拟制作为代表的新一轮迭代周期的世界最新影像技术,进而形成属于我们中国自身的影像艺术语言和影像行业标准。无疑,《长安三万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来到了这一大周期性的临界点,正在释放新的想象力的民族风格实践,也势必将产生不亚于中国动画电影在20世纪中叶那样的长期历史影响。以唐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唐诗宇宙等当代动漫的主流形态,必将以更为灵动、鲜活的方式,烛照不断奋进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节选自孙佳山《<长安三万里>:唐诗宇宙烛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不同时期评价动画电影的标尺都离不开民族风格。一直以来中国动画电影在民族风格方面做的不尽如人意,直到《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才达到了这一考核标准。
B.《白蛇:缘起》《新神榜:哪吒重生》等影片在中国动画电影史上首次尝试20世纪70年代以来北美的通俗流行文化类型,从多个方面进行了“极限”式的探索。
C.20世纪40年代末以后的十年间,美国动画电影进一步巩固了自己在世界电影市场中的地位,之后依靠数字技术革命的浪潮,一直保持自身的优势。
D.《长安三万里》不仅直接回答了《宝莲灯》之后的民族风格之问,也为民族风格开辟了新的艺术想象力和新的艺术表意空间,这对于整个中国当代电影而言都意味深长。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历史巅峰的《大闹天宫》系列的周期,中国动画电影对话的对象是迪士尼动画,这个事实表明中国动画电影起点很高,当时是紧跟世界步伐的。
B.在充分消化、吸收以漫威宇宙、DC宇宙动画电影为代表的通俗类型文艺经验之后,《长安三万里》以更为有机、平衡和稳定的艺术形态创造了“唐诗宇宙”。
C.最后一段说“《长安三万里》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来到了这一大周期性的临界点”,其中的“大周期”指的是以虚拟拍摄、虚拟制作为代表的新一轮迭代周期。
D.追光动画的艰辛发展和取得的不俗成就说明,中国动画电影只要秉持守正创新这一理念,就能以更为灵动的方式,烛照不断奋进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3.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第五段相关观点的一项是(     
A.《哪吒之魔童降世》既保留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着奉献和担当的中华文化价值取向,又加入了流行元素,在剧情和角色设计上进行了突破。
B.动画短篇集《中国奇谭》以非遗剪纸、3D技术等贯通古今的艺术形式演绎了八个中国传统文化故事,受到了观众的高度评价。
C.追光动画、彩条屋和玄机科技等公司,通过深耕三维动画,探索电脑技术叠加手绘渲染等方法,使其作品呈现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水墨效果,知名度越来越高。
D.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89年推出动画电影《狐狸列那》,该影片根据歌德长诗《列那狐》改编,表现了欧洲中世纪动物王国的宫廷斗争。
4.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追光动画电影发展经历的阶段特点。
5.在《长安三万里》观影活动后,学校将组织观影交流会,假如让你作为代表谈谈《长安三万里》的影响,请依据文本拟定发言提纲。
2024-04-10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3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作为中华文明的瑰宝,中医药在疾病预防、治疗、康复中具有独特优势。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后防复治未病理念,是中医药应对重大疫情的有力武器。

中医药学是融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整体医学。遇到重大疫病事件时,能从中医学中寻找解决办法。国家中医药局党组书记余艳红说,近年来,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频发,中医药在治疗SARS、甲型H1N1等疾病方面均取得明显成效,为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积累了丰富经验。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医药全面、深度参与中国疫情防控救治,应用中医药及中西药结合防控救治效果显著。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医大师张伯礼介绍,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中医药实现早期干预、全程使用、全面覆盖,形成有团队、有机制、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的医疗模式。中医药在防、治、康各个阶段一体化参加抗疫并取得成绩,场场不落2022年以来,多地发生聚集性疫情,中医药在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在本人自愿情况下,大部分都接受了中医药治疗并取得了较好疗效。

与此同时,中国及时、主动向世界分享中医药防疫经验、诊疗方案和药品,积极为全球抗疫贡献中医药力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中国已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分享中医药诊疗方案,向10多个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医药产品,选派中医专家赴29个国家和地区帮助指导抗疫。

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对中医药抗击疫情的效果组织专家评估会,提出中医药可缩短病毒清除时间、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和住院时间,尽早使用中医药可改善轻型和普通型新冠肺炎患者的临床预后。张伯礼表示,这是一个比较中肯的结论。

疫情对中医药来说既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发展契机,我们要乘势而上,推动中医药事业传承创新发展。在张伯礼看来,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不仅是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亮点,也为今后提供了好的模式。此外,专家们总结新冠肺炎病例的特点,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快速筛选包括三药三方在内的一批方药,供给临床使用,使中医药对疫病理论的认识有所提升。

(摘编自王美华《提质增效,中医药发展驶入快车道》)

材料二:

文化自信是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向心力和实现中国梦的原动力。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坚持文化自信,弘扬中医药优秀文化,有利于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几千年的中医理论与实践,不断汲取历代中华文化精华,有效地与人的生命、健康、疾病防治规律相结合,形成了人文与生命科学相融合的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升华并丰富了中华文化内涵,展现出鲜明的中医药文化特色。

中医药学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几千年的防病治病实践中使中华优秀文化得到有效的弘扬与传播。如仁者寿的道德健康理念、医乃仁术的医德观、大医精诚的职业追求、动态平衡的健康维护、治未病的早期干预理念、扶正祛邪治疗法则等,不仅得到医生和患者的接受,而且对其他领域产生深远影响。而西学东进对中华文化的冲击,使民族文化的自信与自觉受到严重创伤。中医药学以包容的胸怀,通过中西汇通、中西医结合吸取西医学先进理念,不但没有被淹没,而且其理论与实践不断丰富发展。源于对人体生命现象系统观察与临床经验总结升华形成的中医药学,对人的生命、健康与疾病的认知理论独树一帜,有效地指导着人们养生保健、防病治病。如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几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黄连素(小檗碱)治疗代谢性疾病的确切疗效等。中医药在治疗慢性病、病毒性疾病、代谢性疾病、肿瘤与突发性疾病中的作用与丰富的药物和非药物疗法等,彰显中医药知识原创优势。不仅如此,天人相应的生态观,形神统一的动态生命观,以人为本的个体化诊疗模式,整体调节的理念与丰富多彩的治疗方法等疗效确切、优势凸显,在防病治病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

中华文明宝库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文化知识与经济社会资源,凝聚着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用中医药这把钥匙打开中华文明宝库,必须要坚持中医药理论自信、实践自信与学术自信,在维护民众健康、防病治病中,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全面发展并走向世界,在服务人类健康中,使中华优秀文化得到广泛传播,形成文化认同与共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摘编自曹洪欣《发展中医药需坚持文化自信》)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应对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药实现早期干预、全程使用、全面覆盖,以其独有的医疗模式,取得显著成绩。
B.中国向许多国家和地区分享新冠疫情诊疗方案,提供中医药产品,帮助指导抗疫,世界卫生组织对此予以肯定。
C.几千年以来,中医理论与实践不断汲取历代中华文化精华,形成了人文与生命科学相融合的系统整体的医学知识体系。
D.中医药学源于对人体生命现象的系统观察与临床经验的总结升华,对各种疑难杂症疗效确切,具有明显的优势。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两则材料均涉及中医药发展问题,前者侧重讲抓住机遇,后者侧重讲增强自信。
B.青蒿素曾挽救过几百万疟疾患者的生命,说明中医药具有立竿见影的治疗效果。
C.由黄连素的确切疗效,可知中医药对人生命、健康和疾病的认知理论独具特色。
D.“天人相应”的生态观、“形神统一”的动态生命观,得以在世界范围内推广。
3.下列选项,最能全面而准确概括材料二主要观点的一项是(     
A.中医药作为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如何在坚持文化自信中发挥积极作用,是中医药人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
B.中医药学不仅弘扬与传播了中华优秀文化,也是中西文明对话的窗口,还是中华民族传统知识创新的优势领域。
C.中医药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推进中医药全面发展过程中,必须要坚持中医药理论自信、实践自信与学术自信。
D.中医药学蕴含深厚的哲学思想、文化知识与经济社会资源,凝聚丰富的中华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灵魂。
4.中医药学的治病理论与方法越来越受到推崇和关注,请结合材料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
5.某报社就如何推动中医药学的发展开辟专栏进行讨论,如果写一篇文章投稿,请结合材料列出文章的要点。
2024-04-10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名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三年级上学期12月联考语文试题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由于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互动性、感染性、隐蔽性等特点,一旦各类信息在短时间内迅速聚集,形成舆论波,舆论引导工作便面临信息传播迅速难掌握、意见分散难平衡、圈层传播难渗透、情绪共鸣难疏导、社会共识难获得等难题。

尤其当涉及到敏感身份符号(如官员、富人)和情景标签(如腐败、殴打、狂妄)时,社会情绪极易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放大、聚焦和变异,形成一股强有力的力量,一个偶然突发事件就可能成为导火索,甚至引发群体性事件。此时,公众的参与动机中夹杂着强烈的社会情绪,参与者在乎的并非个人的利益得失,而是身份归属与情感共鸣,呈现出“非直接利益”特征。比较常用的手段为:网络曝光、谣言中伤、人肉搜索、舆论审判等。如果引导措施得当,公众情绪将有效平缓,事件逐渐平息;如果措施不当,则将引发次生舆情,导致事态升级。

由此,研究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开出了舆论引导改进“药方”。邵全红指出,重大舆情事件的舆论引导理念要坚持事实引导与价值引导并重,事实层面的引导就是告诉民众全面、真实、准确的事实;价值层面的引导实质上是心理的引导,即引导民众客观、公正、辩证地看待某一事件。张志安等人视情感传播为未来新趋势,即新闻发布不仅需要提供准确的事实,根据事件动态发展更新调查获知的信息,还要懂得从把握公众情绪结构、社会风险感知的角度去考虑新闻发布的信息提炼,实现情感调适和价值表达。他解释道:“在突发事件中,公众的焦虑与恐慌情绪会在互联网空间迅速蔓延,此时的舆论引导首先应及时回应公众的情感诉求,注重人文关怀。”

(摘编自郭小安《舆论引导中情感资源的利用及反思》)

材料二:

舆论是社会的皮肤,是社会的外在保护层。舆论引导,是用舆论影响人们的意识,引导人们的意向,指导人们的行为。正确的舆论引导在重大突发事件的舆情处置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稳定民心、团结民意、凝聚民力,推进社会矛盾的妥善解决,对维持稳定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从2020年1月26日至3月24日《人民日报》有关新冠肺炎疫情的评论员文章和评论员观察,以2月11日为界,分为疫情防控期和复工复产期两个时段,在分析比较前后两个时段评论内容的基础上,得出疫情期间《人民日报》舆论引导呈现出“在理性权威中诉诸感性表达”的特征。

根据统计分析,疫情防控期,诉诸感性类评论占比高于理性权威类;进入复工复产期后,诉诸感性类评论占比明显下降,恢复了往日以理性权威为主的舆论引导模式。

疫情防控期,《人民日报》推出了“做好当前最重要的工作”系列评论员观察,从提振信心、团结力量、强调科学、聚焦群体等角度切入,既有“汇聚疫情防控强大合力”“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等理性权威类陈词,也有“信心”“同舟共济”“初心”等情感化表述。整体从理性和感性两个角度解读了战“疫”必胜的信心与决心,借生活化的话语表达解读相关政策、传达讲话精神,帮助群众更好地理解了“党和政府在做什么、还要做什么、要如何做”,对于稳定疫情初期社会恐慌情绪发挥了强大的主心骨作用。进入复工复产期,《人民日报》又接连刊发了“把疫情防控工作抓细抓实”和“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两个系列评论员观察,分别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个视角出发,帮助人们进一步了解疫情发展不同阶段党的工作部署,起到了明显的“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筑同心”的效果。

从统计结果来看,疫情防控期转载量top5的评论文章里有4篇重视情感表达,高频情感词汇主要有团结”“坚决”“力量”“生命等,说明这一时期感性词汇高频出现的评论公众认可度较理性类评论更胜一筹。另外,复工复产期的评论虽逐步恢复往日理性权威为主的评论风格,但转载量top5的评论里仍有3篇内容呈现明显诉诸情感话语的特征,高频情感词汇主要有努力”“生命“力量”“积极”等,说明这一时期诉诸情感表达较之纯理性引导更能激发社会共情。

总体而言,一系列评论员观察凸显了系列化新闻言论写作中感性与理性交织的独特魅力。从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角度切入,以感性与理性交织的方式评述,力求提升社会感性认识,引发情感共鸣;同时借助政策解读,从理论高度加深群众理性认知,让群众在共情与共鸣中坚定信心、抱以决心,感受真情、理解真知,为全社会投入疫情防控,助力恢复经济社会发展秩序作出了明确指引。

(摘编自刘明洋《在理性权威中诉诸感性表达》)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于网络舆情具有突发性、互动性、感染性、隐蔽性等特点,一旦形成舆论波,舆论引导工作便将面临诸多难题。
B.社会情绪极易借助互联网平台进行放大、聚焦和变异,能否有效控制社会情绪,要看引导措施是否得当。
C.邵全红提出事实层面的引导,可以理解为张志安所看中的情感调适和价值表达,即舆论引导首先应及时回应公众的情感诉求,注重人文关怀。
D.两则材料都谈及重大事件中的“舆论引导”,材料一注重探讨舆论引导的解决措施,材料二注重呈现舆论引导的实践分析。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二中,两个时段的舆论引导侧重点稍有不同,但都是正确的舆论引导,起到稳定民心、团结民意,维持社会稳定的作用。
B.疫情防控期有4篇评论文重视情感表达,复工复产期有3篇明显诉诸情感话语,这表明公众情绪在舆论引导中是最主要的。
C.材料二在比较前后两个时段的评论内容里分析感性类词汇和理性类陈词的所占比重的基础上,说明这一时期诉诸情感表达较之纯理性引导更能激发社会共情。
D.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官媒在舆论引导模式上注入感性因素,激发群众情感共鸣,为主流媒体在重大事件中舆论传播树立了优秀典型。
3.以下作品既抒发了深沉的情感,又有理性的表达,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的讲话是理性的表达,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对未来的展望,宣告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最后三个“庆贺”句使情感抒发达到高潮。
B.《长征胜利万岁》紧扣“胜利万岁”的庆贺情感,多处抒发自豪感和坚定信念,当然也不乏长征艰苦、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理性书写。
C.消息报道以理性、客观记述事实为主,《别了,不列颠尼亚》在“撤离”和“交接”两个现实场景中穿插历史材料,抒发了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D.通讯《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以事实为基础,既表现出生命至上的价值追求,又彰显了科学抗疫的理性思考;“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等诗句穿插其间,使文章的表达更理性。
4.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
5.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闻工作者要写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来,必须要重视理性基础上的情感注入。结合材料,请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谈一谈该如何实现。
2024-04-05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衢温“5+1”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卷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

5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①纯文学破圈、出圈的话题由来已久,之所以如此,大概因为这一话题表达了人们对文学内部生产固化僵化的焦虑和文学外部传播深度广度的渴望。

②这种焦虑和渴望,几乎贯穿了文学活动——构思、写作、发表、评价、传播——的全过程。如果再细想一下,这两个问题——破文学的艺术之圈与破文学的传播之圈——似乎如幽灵一般盘桓在现代中国文学百年的纵深之处。比如,五四前后的“文学改良”“文学革命”破的是文学的“媚雅”之圈,强调文学的大众化和启蒙意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破的是文艺脱离群众之圈,强调文学的民族化和群众化;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先锋文学破的是小说技艺形式单一的圈,解放了作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新时代的文艺工作强调破圈,目的是推动文学从高原迈向高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等等。

③故而,从本质上说,文学破圈是文学在任何时代都可能面对的话题,换句话说,文学在各个时代的存续和发展过程中势必会遭遇“圈子之困”,文学破圈是对“圈子之困”的某种反思和突围,也是文学之树常青的“法宝”。

④我们今日重提这一话题,盖因时代巨变、媒介革新、文化转型给文学这门古老行当的承续和发展带来了新的焦虑和渴望。“和物体相依为命的时代过渡到和信息相依为命的时代”(韩炳哲语),信息巨大的增量和流量让文学的信息(知识、见识和精神)传递本质在这个时代显得贫乏,文学的想象力日渐落后于火热的现实。从纸质媒介过渡到数字媒介,传统文学在文字和纸张之间建立起的亲密无间的二维关系被多维的数字媒介弄得有些黯淡无色,纯文学读者锐减。文字系统所创造的文化正逐渐被人工智能系统所创造的文化侵蚀,由媒介平台的模型和代码系统构造的“真实世界”正在挑战文学所虚构和描摹的真实世界。与流行的社交平台及短视频相比,今天的纯文学在多大程度上参与了时代文化的建构呢?新时代的诸多变化,似乎让纯文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圈子之困”,如何破圈?——这一问题顺势而来,不得不去面对。

⑤文学破圈是一个多维度的立体话题,因为文学之圈,圈圈相套,要破壁的不是单一的圈,它更似一个文学的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破一圈不足以铸造新文学。

⑥文学破圈、出圈,破的是自我的藩篱,出的是逼仄的传播空间,目的是让一个时代的文学走进更多人的内心。

⑦为了与网络时代五花八门的新奇信息争夺读者的注意力,美国编剧詹姆斯·弗雷提出过一个概念,叫“劲爆小说”。他在《让劲爆小说飞起来》一书中描绘了“劲爆小说”的基本元素:它有强大的吸引力,故事富有戏剧性;它触动读者的身心,感人或者令人愉悦;它道出人类社会重要的东西,或明或暗;它的表达简洁、准确和美。弗雷把“强大的吸引力”置于“劲爆小说”的首位,实际上是在破除旧有小说以及旧有的小说理念那种繁复、冗长、乏味之圈,但又不失小说追求的精神高度以及美感。或许,那种因为思想性、艺术性兼具而产生强大吸引力的“劲爆作品”,会成为我们纯文学在网络时代开辟新疆域的有效“武器”,成为文学破圈的那只利剑。

——摘编自石华鹏《文学破圈的潜台词》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破文学的艺术之圈与破文学的传播之圈,这两个问题表达了人们对文学的焦虑与渴望。
B.用“幽灵”来形容现代中国文学始终存在的破圈问题,表明人们避之唯恐不及的态度。
C.代码与模型构造的“真实世界”,其实是指人为制造出的虚拟世界,它也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映。
D.纯文学破圈如同系统工程,牵一发动全身,说明了文学要走进更多人的心,其任务的艰巨性。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②段采用举例论证,证明“文学破圈是文学在每个时代都会面对的问题”这个观点。
B.文章第④段中引用韩炳哲的话,强调信息化迅猛发展给纯文学带来新的焦虑和渴望。
C.文章在情感态度上,对纯文学破圈充满了期待,希望文学作品能够走进更多读者的内心。
D.全文从提出问题到分析历史和现实境况再到寻找解决方法,采用了递进式的论证结构。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如果能打破文学创作中的固化、僵化思维,就能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B.在当下,纯文学要摆脱困境,关键是要主动运用信息数字等媒介来提升作品的知名度。
C.文学之树常青,是每个时代、热爱文学的人的由衷的希望。勇于反思和突破是其力量源泉。
D.虽然文学之圈,圈圈相套,但作家朝着“劲爆作品”的方向努力,一定能找到文学破圈的出口。
2024-04-05更新 | 2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河南省菁师联盟高三上学期12月考试语文试卷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6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2023 年“5•18 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围绕这一主题,全国各地博物馆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

从《千里江山图》展出,到舞蹈《唐宫夜宴》演出;从《国家宝藏》等文博类节目的热播,到考古文创产品的流行;从湖南钟芳蓉高分报读北大考古专业,到“敦煌女儿”樊锦诗捐款千万支持敦煌学研究……近年来,相关话题一次次进入大众视野,点燃人们对博物馆等传统文化的热情,丰富着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正如专家所指出的:文物的价值,不仅体现为历史的厚重、艺术的造诣,还凝结着文物创造、流传的经历,以及修复的过程、内涵的阐释,共同营造出“文物之美”的多重维度。通过观看文物展示、掌握文物知识、了解文物背后的故事,观众获得了更丰富的文化体验。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迈向新时代,博物馆要更好满足群众文化需求,就是让珍藏的艺术瑰宝、文化遗产为更多人所了解,同时也让人们在与文明的交流、与历史的碰撞中,获取丰富的文化知识,提升人文和科学素养,得到心灵上的持续滋养。这就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着力解决博物馆事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构建均等、普惠的博物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开放共享,通过博物馆与教育互动、与科技联姻、与创意嫁接、与旅游融合,不断优化博物馆服务供给,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坚持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发挥博物馆在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和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的作用。

博物馆不仅仅是陈列过去,更是启示未来。让文物活起来,融入社会时代发展,离不开对文物价值和意义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作为新价值时代中城市品牌营销的重要一环,博物馆需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将城市不同的元素吸纳整合,充分发挥特殊的价值,多元化、立体化地塑造城市品牌,将区域或城市的比较优势扩大为竞争优势,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并为城市的发展积累无形的资产。这意味着,博物馆要更好展示展览文物、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通过文化传播,在吸引人才、资金和社会力量发展博物馆事业的同时,充分发挥博物馆的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丰富文化滋养,为美好生活赋能添彩。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也在不断扩充,博物馆作为承载城市文明的资源宝库,也逐渐成为城市品牌塑造和营销推广的高品质、精准化场景。期待各地充分用好博物馆这个大学校,不断提高博物馆文化传播的辐射力、感染力和生命力,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让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滋养百姓,让人们在回望历史、感受灿烂文明成就中坚定文化自信,切实守好中国式现代化的本和源、根和魂。

摘编自王小梅《让博物馆为美好生活赋能添彩》

材料二:

博物馆是大家都熟悉的,它们是一个地方的名片,各地方都很重视,也都是尽其所能地营建,务使之成为一地的地标。因此,我们看到的博物馆大多具有庙堂气质,可以称之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圣殿”。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参观了家乡城市新近完工的博物馆,看完之后,有了一种“乡愁”,一种对家乡文化共鸣式的体验,一种油然而生的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也突然意识到,博物馆其实还有一类,也许我们应该把她称为“家乡博物馆”,因为一种依念,就像对母亲那样,因此可以用“她”来称呼。家乡博物馆应该是一种理念,成为博物馆事业的一个发展方向。在中国这个文化正在发生巨变的时代,她应该是文化传统的保护与保存者。

家乡博物馆是以地方文化的保护与展示为特色的,因为熟悉当地的情况,因为没有脱离当地的自然与文化背景,家乡博物馆能够让参观者更容易形成共鸣,尤其是那些已经离开与即将离开家乡的人们。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十分迅速,每年都有许多乡村消失;还有许多村庄虽然还是村庄,但是早已没有了年轻人。年轻人成家之后基本都住在城里,因为就业,因为孩子的教育,不得不如此。他们的孩子大多已经不会说家乡方言。家乡对这一代年轻人,尤其是他们的孩子来说,是已经回不去的地方。他们也只能从博物馆看到那曾经熟悉的家乡。家乡博物馆中民俗展、农具展、民居展等展览用旧物帮助我们铭记那个正在急剧消失的过去。对于现在还是孩子的一代人来说,他们的“乡愁”将立足何处呢?

我们失去的不仅仅只是一种情感,“乡愁”只是一个直觉的表达,它的背后是我们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一个依托乡村生活绵延不绝的传统,一个塑造了我们中国人精神内核的传统。我们可能都没有想到,现代工商业大潮是如此迅猛,短短几十年改变了延续了数千年的乡村社会。我们不是反对社会发展的趋势,而是说,工商业、城市化、高科技,并不必定要与我们的文化传统矛盾。现代都市生活并不需要用毛笔写字,但城市中练习书法的人比比皆是。即便是典型的农村传统,如种菜,中国人也可以在全世界将其发扬光大。

文化传统让我们知道自己是谁,让我们能够欣赏千百年积淀的美好。若没有唐诗宋词,我们如何能够欣赏杭州西湖呢?那它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湖泊而已。存在主义大师海德格尔云:人,诗意地栖居。然而,诗意来自哪里呢?它来自人赋予物的意义。而物的意义是历史与社会的产物,我们遗留下来的古物、旧物就承载着一定历史阶段社会所共享的物的意义,我们称之为文化遗产。当我们失去了文化遗产的时候,我们也就失去了许多诗意的载体。

(摘编自陈胜前《“互联网+”时代的家乡博物馆》)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迈向新时代后,博物馆事业的不断发展,它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不断完善,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城市化进程中的年轻人脱离了家乡当地的自然与文化背景,他们的乡愁只好从博物馆中得到寄托。
C.现代工商业大潮改变了延续数千年的乡村社会,冲击着乡愁文化,阻碍着传统文化的发展。
D.充分用好博物馆这个大学校,不仅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增强人们的文化自信,还能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博物馆通常是一个地方尽其所能营建的,往往是一地的地标,有“文化圣殿”之称。
B.钟芳蓉高分报读北大考古专业充分表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热情,更注重精神文化生活。
C.家乡博物馆是以地方文化的保护与展示为特色的,能够让参观者更容易形成共鸣。
D.若能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才能更好地促进文化、经济的发展。
3.下列各项中,不符合“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主题的一项是(     
A.2017年9月故宫博物院展出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
B.2021年河南的春晚中表演舞蹈《唐宫夜宴》。
C.2022年甘肃省博物馆以馆藏文物“铜奔马”为原型制作出了玩偶“马踏飞燕”。
D.2023年曾捐款千万支持敦煌学研究的樊锦诗的名字被用于一颗小行星的命名。
4.请简要分析材料二的论证结构。
5.若你成为博物馆馆主,将如何促进博物馆的发展?请结合材料一简要概括。
2024-04-01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S9联盟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今天,我们迎来了一个更加注重精细品质和独特体验的时代。“我是真的希望工匠精神可以变成我的墓志铭。”不久前,一位生产智能电器的企业家如是感慨。企业对高精尖、炫彩酷的不懈追求,同工匠精神不谋而合。只有像手工匠人一样雕琢技艺、打造产品,企业才有金字招牌,产品才能经受住用户最挑剔眼光的检验。

《说文》里讲:“匠,木工也。”今天的“匠”,已成为心思巧妙、技艺精湛、造诣高深的代名词。职业与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但人与人却从来都有职业品质、专业精神的差别。工匠精神厚植的企业,一定是一个气质雍容、活力涌流的企业。崇尚工匠精神的国家,一定是一个拥有健康市场环境和深厚人文素养的国家。“将产品当成艺术,将质量视为生命”,正是这样的极致追求,将我们带往一个更为不凡的世界。

一盏枯灯一刻刀,一把标尺一把锉,构成一个匠人的全部世界。别人可能觉得他们同世界脱节,但方寸之间他们实实在在地改变着世界:不仅赋予器物以生命,更刷新着社会的审美追求,扩充着人类文明的疆域。工匠精神从来都不是什么雕虫小技,而是一种改变世界的现实力量。坚守工匠精神,并不是把“拜手工教”推上神坛,也不是鼓励离群索居、“躲进小楼成一统”,而是为了擦亮爱岗敬业、劳动光荣的价值原色,倡导质量至上、品质取胜的市场风尚,展现创新引领、追求卓越的时代精神,为中国制造强筋健骨,为中国文化立根固本,为中国力量凝神铸魂。

将一门技术掌握到炉火纯青,这固然是工匠精神,但工匠精神的内涵又远不限于此。有人说:“没有一流的心性,就没有一流的技术。”的确,倘若没有发自肺腑、专心如一的热爱,怎能有废寝忘食、尽心竭力的付出;没有臻于至善、超今冠古的追求,怎能有出类拔萃、巧夺天工的卓越;没有冰心一片、物我两忘的境界,怎能有雷打不动,脚踏实地的笃实。工匠精神中所深藏的,有格物致知、正心诚意的生命哲学,也有技进乎道、超然达观的人生信念。从赞叹工匠继而推崇工匠精神,见证社会对浮躁风气、短视心态的自我疗治,对美好器物、超凡品质的主动探寻。我们不必人人成为工匠,却可以人人成为工匠精神的践行者。

(节选自李斌《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材料二:

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及今、绵延百代孜孜以求的。早在《诗经》中,就把对骨器、象牙、玉石的加工形象地描述为“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庄子》中的“庖丁解牛,技进乎道”、《尚书》中的“惟精惟一,允执厥中”以及贾岛关于“推敲”的斟酌,都体现了古代中国的匠人精神。

古代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原创之国、商品出口国及匠人之国。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漆器、金银器、壁纸等产品曾是世界各国王公贵族和富裕阶层的宠儿。早在西周时期,就已设立了“百工制度”,古代的“中国制造”闻名遐迩。

中国自古就有追求“精确”的传统。“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说法就是例证。欧阳修《归田录》载,汴京开宝寺塔“在京师诸塔中最高,而制度勘精,都料匠预浩所造也”。预浩把塔建好后,却是“望之不正而势倾西北”,成了斜塔。大家都奇怪这是怎么回事,预浩解开了谜团:“京师地平无山,而多西北风,吹之不百年,当正也。”意大利比萨斜塔的倾斜并不是设计者的初衷,而开宝寺塔则是在充分考虑到气候因素前提下的刻意之举。这样来看,不光前人要感叹预浩精益求精,就连今人也定会竖大拇指。

《五杂俎》记载,明朝中期有一位木工蒯义,参与了紫禁城建设,最终迈上了工部左侍郎的岗位;王世贞《奔山堂别集》记载,明朝成化年间的木工蒯刚,仰仗木工技术,官至工部右侍郎;嘉靖年间的木工郭文英因建造宫殿有功,走上了工部侍郎的岗位,而同期的徐杲“以木匠起家,官至大司空”。

中国古代工匠匠心独运,他们把对自然的敬畏、对作品的虔敬、对使用者的将心比心,连同自己的揣摩感悟,全部倾注于一双巧手,创造出令西方高山仰止的古代科技文明。曾侯乙编钟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为“稀世珍宝”。

总之,只有沉得下心、坐得住“冷板凳”,才能真正做出匠心独运、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作品。如今,尊重工匠的劳动,以良好的环境催生新时代的工匠精神,才能使“工匠精神”绽放异彩。

(摘编自张勇《古代的工匠精神》)

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工匠精神”的理解与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匠精神同当今企业对技术的追求不谋而合。
B.工匠精神的本质是一种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
C.工匠精神的内涵不只是将一门技术掌握纯熟。
D.工匠精神能疗治社会上浮躁、短视的坏风气。
2.恨据材料二,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工匠精神是中国人自古就努力追求的,许多古文献都有对工匠精神的描述。
B.北宋工匠预浩建造的开宝寺塔,是中国古代建筑优于西方设计的典型例证。
C.工匠精神在明代非常受重视,蒯义、徐杲、郭文英等都仰仗技术做了高官。
D.工匠精神不仅仅体现在工程技术和器物制造上,也可以体现在艺术创作中。
3.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成语最能体现工匠精神核心的一项是 (     
A.炉火纯青B.精益求精C.切磋琢磨D.匠心独运
2024-03-26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浙江大学附中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01年春节过后的第二天,湖南长沙马坡岭笼罩在薄雾之中,空中不时飘下雨点。袁隆平眯起双眼,出神地打量着这几百亩试验田,然后跨过水渠,迈步走进田间。他蹲下身子翻看着土壤。

我跟随在他身后不禁产生了瞬间的错觉:这难道就是几天后就要赴京,领取由国家主席亲自签署、颁发的国家最高科技奖的科学家吗?他看上去更像一个地道的湖南农民,这使我想起了农民送给他的“泥腿子专家”“泥腿子院士”的称谓。

那是1961年7月的一天,下课铃声响过之后,袁隆平拍去身上的粉笔灰尘,掖着讲义夹,匆匆来到校园外的早稻试验田。采用常规法培育出来的早稻常规品种正在勾头散籽,呈现一派丰收景象。袁隆平把讲义夹放在田埂上,走下稻田一行行地观察起来。突然,他那敏锐的目光停留在一蔸形态特异、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上。他屏气静神地伸出双手,欣喜地抚摸着那可爱的稻穗,激动得几乎要喊出声来!

1964年7月5日,“泥腿子专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4天了。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株雄花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籼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

(摘编自沈英甲《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袁隆平》)

材料二:

媒体融合背景下,典型人物通讯作为主流媒体的重要新闻宣传形式和载体,要冲破博人眼球的新媒体产品的重重围堵,适应新时代的发展,从而实现亮眼、动心、吸引受众、撼动人心的目的,就需要记者用专业能力捕捉挖掘有故事的典型人物,并把握采访和写作两个环节,用讲故事的形式将典型人物的形象传递给受众。

报道典型人物,既要把握人人皆有的共通情感,又要展示其“不凡人性”的光辉之处。建国以来,人物通讯不乏精品力作,如《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战士——铁人王进喜》等但是,更多的作品常常为了塑造而塑造,缺少了典型人物作为鲜活生命的生动性和立体性,忽略了其做出不乎凡事的心理动因,这往往使得新闻作品的传播效果甚微。“永远拥有一颗像儿童一样的好奇心,物的发展充满疑问,才能催生探究事物本质的激情。”唯有带着好奇心和新闻敏感性,新闻工作者才能错过一个个好的新闻素材。

当然,典型人物通讯要想在诸多新媒体产品中获取受众的关注度,并获得预期影响力,就需要记采访环节开始,更加用心地做足功课、列好提纲、观察揣摩、层层击破、捕捉被采访者身上的新闻点。每个新闻当事人的身上都会有若干亮点,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应分清主要与次要,矛盾冲突和发展趋向不是刻意求全,只要把典型人物的典型特点和最具新闻价值的闪光点说深说透就行。也就是说,在媒体背景下,对典型人物的采访更要注重深度和细节,“寻找人物自身、人物之间以及人物与环境的对立冲突关系。故事要有情节,情节就需要矛盾冲突,记者在采编过程中要善于发现、设置矛盾冲突”。

此外,我国电视新闻界的前辈陈虻曾提出好的纪录片或电视节目需要“用结构深化主题”,于通讯稿而言亦如此。典型人物通讯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运用细节,借助语言还原出一个个场景。在具体的采写实践中,笔者形成了如下两点思考:其一,典型人物通讯的开篇要使受众有阅读下去的欲望。在典型人物通讯的写作过程中,需要运用更多构思与技巧。其中,亮眼的标题和充满矛盾冲突的新闻事实的导语会让典型人物通讯的写作获得成功的一半。其二,典型人物通讯的写作过程是呈现事实、塑造人物形象的过程。一段时间以来,媒体典型人物报道过程中存在着人物形象“脸谱化”、报道方式说教化的问题,往往过多强调典型人物在国家与民族等宏大价值观层面的政治意义和社会教化功能,形成了“高大全”的形象,却缺少生活化气息。为了避免说教,写作典型人物通讯时要善用细节,会用动词,少用形容词,并借助白描的写作手法,以简短的描写新闻事实的句子呈现典型人物的形象,最大程度上给典型人物“去脸谱化”,使其成为“他自己”。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背景下,典型人物通讯采写更加考验新闻工作者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扎根一线,讲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做展现人性光辉的报道,才能真正实现正面引导社会舆论、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和社会正能量的目的。

(摘编自梁璐《媒体融合背景下典型人物通讯的采写策略》,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描写了袁隆平边教学边深入早稻试验田的场景,表现了他敏于发现、重于实践的科学素养。
B.材料一记叙了袁隆平发现天然杂交稻、培育杂交稻的过程,体现了研究起始阶段的欣喜及发现。
C.材料二重点探讨了媒体融合背景下主流媒体记者要使典型人物葆有其魅力需要采取的采写策略。
D.材料二指出了典型人物通讯是主流媒体正面引导社会舆论、彰显主流价值观的一种重要载体。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媒体融合背景下,作品都是为了塑造而塑造,没有体现典型人物生动和立体的一面,也忽略了其做出不平凡事的心理动因。
B.唯有记者带着好奇心和新闻敏感性,不错过好的新闻素材,典型人物通讯才能实现亮眼、动心、吸引受众、撼动人心的目的。
C.记者采访时要注重深度和细节,分清主次,把握矛盾冲突和发展趋向,力求把最典型人物的特点和最具新闻价值的闪光点呈现出来。
D.为了最大程度上给典型人物“去脸谱化”,使其成为“他自己”,需要避免说教,善用细节,会用动词,并借助白描的写作手法。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中“典型人物通讯的采写策略”的一项是(     
A.《第一书记在冲刺》以“几十年如一日,风雨无阻地坚持做同一件事”突出第一书记的敬业精神,塑造其“高大全”的人物形象。
B.记者在《老郭脱贫记》中以“致贫一帮扶一致富一脱贫”谋篇布局,讲述了老郭一家因病致贫,后接受政府帮扶就业慢慢脱贫的经历。
C.《甘肃教师“化繁为简”反哺教学:让学生的眼睛“发亮”》选取了鲜有的情况进行采写——教师张立中提出把难题简单化的公式,从而让学生减少了运算程序。
D.《蒸馍小伙转型记》以亮眼的标题讲述了年仅23岁的蒸馍小伙米红军在缺少系统学习的情况下,凭借脱贫攻坚的东风,通过规模化养兔、养牛脱贫致富的故事。
4.材料二指出了融媒体背景下主流媒体可参考的一些采写策略,请结合材料二梳理概括。
5.材料二提到在具体的人物通讯采写实践中形成的两点思考,请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
2024-03-22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9+1高中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

9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文本一:

所谓数字人,是指通过计算机图形渲染、动作捕捉、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技术打造的虚拟或仿真人物。2022年,数字人大量涌现,除了“天妤”,还有新华网的“筱竹”、浙江卫视的“谷小雨”、敦煌研究院的“伽瑶”、国家博物馆的“艾雯雯”、中华书局的“苏东坡数字人”等,他们或化身为文博场所的导游,或成为文化短剧的主角,或担任对外传播的文化大使,以又潮又酷的方式讲述着传统文化的故事。

作为传统文化的新载体,虚拟数字人将传统之美与科技之美有机融合,打造出全新的IP形象。比如,“天妤”的设计以传统飞天和唐代女俑为灵感,她衣袂飘飘,妆造典雅,发型设计是“双环望仙髻”,是在史料基础上参考唐代出土文物设计而成;妆容上使用的黛眉、斜红、莲花形花钿、桃花妆容,则还原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墓出土的唐代女俑妆容。通过对虚拟数字人外在形象的打量观赏,观众得以与中华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亲密接触”。

数字人的设计制作并非易事,既需要技术支撑,又需要文化打底。传统文化类数字人的设计制作,本身就是对传统文化研究、整理、应用、传播的过程。比如,为了让“苏东坡数字人”贴近苏东坡的原貌,中华书局在容量超过70亿字的古籍大数据中心进行海量搜索,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关键词精准抓取到一批涉及苏东坡容貌形象的古籍文本数据。同时,又通过图像搜索技术,抓取了由宋至清涉及苏东坡的100余幅画作,既包括苏东坡的单人画像,又包括如“西园雅集”“赤壁”等主题的群像以及若干石刻画像拓片等,从而初步形成对于苏东坡容貌形象之“古籍真实”的把握,然后再由权威专家进行系统校验,确定下来超写实“苏东坡数字人”的每个细节。由此观之,“苏东坡数字人”的设计制作过程,完全是一次对苏东坡主题古籍文献、艺术作品的整理和研究。由于这种整理和研究带有强烈的“目的性”“应用性”,所以能够有效推动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而非像纯学术研究那样,研究成果大都只能存在于论文中。

数字人要在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有效发挥作用,可以始于颜值,但最后还是要终于价值,因为人们开发数字人,不是为了观赏,而是为了使用。如在传统戏曲领域,数字人的身影也越来越活跃。京剧领域已出现“梅兰芳孪生数字人”,粤剧界已诞生粤剧数字人“小勤”,而“秦筱雅”则是秦腔数字人的代表。“梅兰芳孪生数字人”甚至还现身梅兰芳大剧院,并与台下观众深情互动:“距离我上一次登台已经过去了60多年,没想到我们又重逢了。”那一刻,数字人不仅复原了梅兰芳先生的形态、声音及面部表情,也让人看到了传统戏曲振兴的希望。

数字人让大量文化瑰宝重新“复活”,以科技手段让传统文化走进烟火生活,焕发青春活力。可是,数字人建设毕竟刚刚起步,在很多方面还有待完善。其中,内容生态是制约数字人发展的最大瓶颈。虚拟世界中的“你我他”,即使只是存在于数字空间中的化身,也需要现实生活内容作支撑,需要“故事”来引流。唯有如此,数字人才能既拥有好看的“皮囊”,又拥有丰满的“灵魂”。

比如,中华书局的“苏东坡数字人”,只有容貌形象的“物理真实”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实现“精神真实”。为此中华书局专门建设了“苏东坡专题数据库”,并陆续开发了多个维度的“苏东坡主题知识图谱”。依托数据标引体系,可以生成各个维度的知识图谱,相当于将苏东坡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与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翻译成一张彼此关联的数据网络,并将其放进“苏东坡数字人”的脑中,从而为“苏东坡数字人”凝神。下一步。中华书局将加强对“苏东坡数字人”的人工智能训练,以为其“赋魂”,从而让“苏东坡数字人”真正像苏东坡一样去认知、思考、表达、行动,最终实现苏东坡在数字世界的“复活”。

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数字人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进入并重构升级歌舞、影视、戏剧、文博等多个文化行业。数字人的产生和应用,是文化与科技相互融合的过程,也是人类不断认识自我的过程。我们无法预判数字人未来会走向何方,但我们还是希望大家以开放包容的心态面对新概念,拥抱新技术,将基础夯实,立足文化本体的价值属性,共同推动行业转型升级,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时代进程中,真正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摘编自俞国林、王建《数字人:用科技激活传统文化之美》)

文本二:

面对多才多艺的“数字人”,有人开始担心:AI连极需创作能力的画画都会了,那还有什么是它们不能的?将来像记者、画家、作家等是不是要失业了?

实际上,这种担忧大可不必。毕竟,人工智能的目的不在于替代人类,而在于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创造出更大价值。人类科技的进步史,其实就是一部“代替”史。从机械帮助人类劳动,到电脑帮助人类收集、查询、筛选、整理、分析信息,这些改变本质上就是科技与生俱来的功能,也是它之于人类的意义。因此,人类也在不断地探索,力图以人工智能来解放更多的生产力。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吴汉东曾在一次演讲中提到,“未来人类社会将会有60%的职业、30%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被取代的岗位有客服、秘书、翻译、会计、交易员,还有仅仅从事法律咨询的律师”。这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我们应该积极拥抱这种“取代”,谨慎而乐观地对待人工智能,而不是逃避,或者“回到过去”。

因为,你如果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能够被Al替代的文字工作,大都具有重复性、有相对的标准答案、流程相对固定、有具体的规则。这是件好事,它可以极大节省一些机械的、重复的文案工作,把人的双手从电脑前解放出来,不仅有利于工作者提高工作效率,也有利于腾出时间和精力,去创作更有价值的东西。

(摘编自《如何看待“数字人”的多才多艺?》)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字人的本质是虚拟人,集合了计算机图形渲染、动作捕捉、深度学习、语音合成等技术,往往多才多艺。
B.作为传统文化的新载体,虚拟数字人用科技激活传统文化之美,应用场景丰富,在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方面能发挥有效作用。
C.“苏东坡数字人”这种传统文化类数字人的设计制作有强烈的目的性和应用性,因而比纯学术研究更有价值。
D.数字人技术不断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进入多个行业,有人担心像记者、画家、作家等将来有失业的可能性。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华书局通过对苏东坡主题古籍文献、图像资料的整理和研究,为“苏东坡数字人”凝神赋魂,从而实现了苏东坡在数字世界的“复活”。
B.京剧、粵剧、秦腔等戏曲领域的数字人尝试为原本依赖从和舞台的传统戏曲的振兴带来广阔的发展和无限可能。
C.数字人可应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字人产业的发展可促进文化、经济等领域的发展。
D.大类科技的讲步史,就是一部“代替”史,传统文化类数字人终将取代绘画、写作等文化行业。
3.下列选项中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持材料-第四段观点的一项是(       
A.身着汉服的“艾雯雯”在国家博物馆上岗。她穿梭于国博各展厅,为慕名而来的全球游客介绍着国博140多万件馆藏文物。
B.以“天好”为主角的系列短剧《千壁寻踪》圈粉无数,观众领略了即将失传的巾舞的无穷魅力,见识了传说中“反弹琵琶”的精妙绝伦。
C.戏曲《四郎探母》遵循中国特有的审美文化,在服饰装扮上,“杨家将”穿明式官服,而“铁镜公主”踩花盆底、戴旗头,俨然是清代后妃的打扮。
D.承载杭州深厚底蕴的亚运数字火炬人“弄潮儿”踏浪而来,以世界首创且科技感满满的方式点燃“钱江潮涌”主火炬塔,这出场成为亚洲奥林匹克历史上的经典时刻。
4.请结合材料,谈一谈如何看待传统文化类数字人出现得越来越频繁的现象。
5.中国文物交流中心需要打造一个“数字人”,除了平时在各大博物馆提供讲解、导览服务,还要担任“文博虚拟新闻官”,跟随展览出海,传播中华文化。请结合材料概括打造该数字人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2024-03-12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适中(0.65) |

10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与出生率跌破警戒线,正在成为影响民生持续改善和国家长远发展大局的重大问题。如果不能妥善应对,不仅会对家庭建设产生不利影响,也会给国家发展带来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我国老龄化的加速发展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但人均寿命持续延长和出生率持续降低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原因。因此,我国需要尽快统筹施计,完善以“一老一小”为重点的人口服务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传统的传宗接代、多子多福观念走向式微,年轻人普遍感到生育焦虑,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育儿成本居高难下,几乎要占家庭日常支出的三分之一左右;二是儿童课业负担繁重,且有许多内容从学校转嫁到家庭,家长普遍反映占用时间太多;三是工作竞争压力大,父母难以平衡育儿与工作的关系;四是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养老服务与儿童福利发展滞后,致使年轻人需要承担着照顾父母与子女的双重责任。当然,还有一部分人并无生育意愿,选择不婚不育者、丁克夫妇在增加。

(摘编自郑功成《解决养老育儿难题须统筹施计》)

材料二:

数十年间,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已经从人口数量型矛盾为主,转变为人口结构性矛盾为主。面对人口形势的变化,人们担忧:社会如何负担这么多老人?人口拐点就要来了,红利期消失后会暴露更多社会问题。

其实,所谓“人口拐点”并不尽然,新的人口红利仍然可期。中国人口规模巨大的基本国情不会改变。老龄化、少子化增加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然而机遇犹存:一、少年儿童社会抚养负担减轻,健康和教育整体得到改善;二、劳动年龄人口缩减的同时其规模依然巨大,人力资本积累日益雄厚;三、老年人力资源尚有很大的挖潜空间;四、我国依旧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规模庞大的具有基础教育水平的劳动力群体,为我国过去几十年的经济发展贡献了丰富的人口红利。而随着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将成为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性力量;五、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是我国经济发展保持韧性的关键。此外,我们的人口总抚养比依然较低,处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期。

(摘编自李丹阳、李婷《如何破局,以解“养”“育”之需》)

材料三:

当今世界,不少西方发达国家进入了老龄社会,有的国家进入了超老龄社会。已进入超少子老龄社会的日本,在应对少子老龄化方面有以下一些新的探索。

一是推广嵌入社区的小规模多功能护理中心。日本绝大多数老年人希望能在自己熟悉的环境生活、养老、接受医疗和护理直至生命最后一刻。这类护理机构贴近社区,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夜间住宿、上门护理、送餐上门、体检等服务,受到欢迎。

二是“认知症咖啡馆”服务特殊老年群体。随着人均寿命延长和老年人口的增多,患认知症的老年人数量也在不断攀升,“认知症咖啡馆”应运而生。这类咖啡馆既有公办也有民办,地点通常选在社区养老服务机构或是普通的咖啡馆、茶馆。活动内容丰富,深受老年人欢迎。

三是为健全育儿支援体制,对养育幼儿的年轻母亲提供帮助,以厚生劳动省为主体开展了一项“地区育儿支援中心”事业。中心主要为3岁以下儿童家庭提供育儿方面的信息和咨询,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四是“社区老年沙龙”回应孤独问题。随着老年单身家庭的增加,老年人的孤独问题日益显著。社区的老年沙龙也应运而生。老年人在福利机构工作人员与志愿者的带领下做些简单的手工、一起吃盒饭、聊天。老年沙龙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十分有益。

“老龄化”与“少子化”相遇,将对整个社会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如加大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压力,阻碍社会活力和创新动力的产生。我们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政策,构建可选择的养老方式,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同时,要加大托育服务供给,特别针对0—3岁的幼儿家庭进行支持,减轻双职工家庭的负担。

(摘编自胡澎《日本应对超少子老龄社会的新探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育儿成本居高难下、学校教育向家庭转化、工作竞争压力大等导致很多年轻人产生生育焦虑。
B.日本养老比较关注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有“认知症咖啡馆”“社区老年沙龙”行之有效的做法。
C.我国社会老龄化加速发展的最重要原因有两个,即人均寿命持续延长和人口出生率持续降低。
D.过去数十年间,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从人口数量型矛盾转变为人口结构性矛盾。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依然巨大,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将支撑产业结构升级,人口总抚养比较低等决定了我国人口形势无忧。
B.日本应对少子老龄化方面的一些举措值得我们借鉴,如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心理需求,适当建立社区小规模多功能护理中心。
C.当今世界,不少西方发达国家步入了老龄化甚至超老龄社会,与其相比,我国人口仍处于有利于经济发展的黄金期。
D.针对社会化服务供给不足,养老服务与儿童福利发展滞后的现实,国家应通过立法提升养老服务水平,加大托育服务供给。
3.以上三则材料表述的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简要概括。
2024-03-03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青海省海南州贵德高级中学2022-2023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