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0 道试题
1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唐朝诗人李绅刻画了不平等的社会带来的残酷现实。对当时社会的生产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A.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
B.地主占有大部分土地,农民毫无人身自由
C.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受地主阶级奴役
D.铁制农具得到广泛使用和推广
2024-02-22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2 . 在西方封建制度下,一般意义上的农民即农奴。农奴天生属于一个特定的领主,处于人身束缚之中,有责任支付租金或劳役,以此来换取对土地的使用。这说明(     
①农奴就是领主的私人奴隶
②农奴对领主有土地和人身依附关系
③租金或劳役是领主剥削农奴的主要方式
④封建土地所有制是领主剥削农奴的基础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18更新 | 41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3 . 宋代《勿轩集》载:“南北风气虽殊,大抵农户之食主租,己居其力之半。”《宋会要稿》载:“高宗绍兴六年,收成课子,且令官收四分,客户收六分。次年已后,立中停均分。”对材料中现象解读正确的是(     
①封建统治阶级通过地租占有农民的劳动成果
②封建土地所有制是造成此社会现象的基础
③失去生产资料的农民不得不受雇于地主阶级
④实物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阶级的主要方式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17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荆州市八县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考政治试题
4 . 下列对诗中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

—唐·张籍《野老歌》

①农民陷入生活贫困的根源是封建土地私有制
②粮食不足食是因为封建社会生产力低下
③封建社会的苛捐杂税使农民的生活日益艰难
④地主阶级占有全部土地导致了农民一无所有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2-16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5 . 19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回答下列小题。

1.《共产党宣言》中指出:“自由民和奴隶、贵族和平民、领主和农奴、行会师傅和帮工,一句话,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始终处于相互对立的地位,进行不断的、有时隐蔽有时公开的斗争,而每一次斗争的结局都是整个社会受到革命改造或者斗争的各阶级同归于尽”。这主要揭示了(     
A.阶级矛盾是人类社会的主要矛盾B.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动力
C.奴隶制与封建制压迫的特点相同D.阶级对抗会导致社会发展的终止
2.《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等人的体系,是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还不发展的最初时期出现的。诚然,这些体系的发明家看到了阶级的对立,以及占统治地位的社会本身中的瓦解因素的作用。但是,他们看不到无产阶级方面的任何历史主动性,看不到它所特有的任何政治运动。”由此可见,空想社会主义(     
①为科学社会主义提供了历史前提             ②具有其历史进步性和历史局限性
③揭示了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             ④没有找到社会变革的力量和途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3.《共产党宣言》中还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这一论述(     
①阐明了共产党是人民群众的联合体             ②描绘了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③彰显了为全人类求解放的崇高使命             ④揭示了资本主义运行的特殊规律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2-16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6 . 某班以“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的奥秘”为议题开展合作探究,搜集到以下资料。

考古学上将人类早期使用金属工具时代划分为金石并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

新石器时代末期,人们学会了炼铜,但是铜的质地柔软,不能完全替代石器,故与石器并用。后来人们学会冶炼青铜,青铜器出现促进了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和原始的公有制瓦解。在这一时期,埃及、两河流域、中国和爱琴海地区都出现了奴隶制国家,但也有许多地区此时尚处于原始社会阶段。


铁器时代比青铜器晚。由于铁的冶炼温度高、韧性高,实用性强,而且铁矿分布较广,造价低廉,所以铁器的出现给生产带来革命性的变革。此时,一些落后地区也进入阶级社会,但仍不排除一些地区尚停留在原始社会阶段。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分析从金石并用时代到铁器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特点。
(2)有同学认为,人类社会进入铁器时代,那些尚处于原始社会的地区尽管生活困难但没有剥削和压迫,不能算是落后。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评析这一观点。
2024-02-06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选科测试政治试题
7 . 宋朝诗人张俞在《蚕妇》中写到“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遍身罗绮者,不是养蚕人。”下列对诗歌中描述的社会现象理解正确的有(     
①社会分工不同是导致农民贫困的根本原因②农民的劳动成果全部都需要用来缴纳地租
③农民不得不依附于地主并屈从地主的奴役④封建制生产关系影响劳动者生产的积极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2-05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终教学质量调研测试政治试卷
8 . 中国两千多年农业社会的历史,就是土地兼并,农民起义,重新分配,土地兼并,农民起义……一直都没有跳出这个循环。土地兼并的后果就是,百姓无粮,国家无税,会直接动摇一个王朝统治的根基。材料反映了(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②封建社会中,农民依附于地主,没有人身自由
③地主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的全部劳动成果
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9 .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这首来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诗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不平,着重描写了当时社会农民所受的残酷剥削和对当时社会的讽刺和批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①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②地主阶级占有全部土地和完全占有劳动成果
③收取高利贷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       ④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主要矛盾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1-26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名校联考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10 . 战国初期,魏国国君魏文侯任用李悝尽地力之教,发展生产、改革地制,使农民进一步摆脱与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相适应的井田制(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的束缚。以家为单位,“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农民小土地所有制成为当时社会经济的一大显著特征。这说明(       
A.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
B.井田制已经退出历史舞台,封建制生产关系全面施行
C.农民小土地所有制适应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
D.土地生产资料由国有转归家庭私有,标志着私有制确立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