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封建制生产关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红楼梦》被称为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在《红楼梦》里,甄士隐就是一位地主。他每日只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他能过上那种神仙似的生活,是因为他有着一笔丰厚的、源源不断的田庄上的地租收入。后来无奈水旱不收,农民纷纷抢田夺地,官兵镇压,他只好变卖田庄,携妻奔岳父家去求生存;袭人因她母亲饿得没饭吃,无奈把她卖进贾府为婢;金钏儿被王夫人撵出,投井自尽;晴雯也是被王夫人撵出后,不久便病死;在五十九回,春燕的母亲一听说要把她撵出去,便泪流满面苦苦哀饶。


结合材料,运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知识,分析我国封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特点。
2023-12-08更新 | 155次组卷 | 2卷引用:河南省新高中创新联盟TOP二十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调研考试政治试题
2 . 2023年9月28日,国家文物局通报了吉林和龙大洞遗址重大项目的进展。其中和龙大洞遗址是中国长白山地区年代最早、文化序列最完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也是目前东北亚最早利用黑曜岩制作石器的遗址之一,图为该遗址出土的细石叶石核和磨圆的黑曜石。据此可知,该遗址所处时代的社会(     
A.奴隶占有生产资料,奴隶没有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
B.农民依附于地主,但有一定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
C.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主要方式剥削农民
D.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平均分配劳动产品,任何人都没有特权

3 . 材料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此诗出自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这组诗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封建时代农民的生存状态,具体而形象地描绘了到处硕果累累的景象,突出了农民辛勤劳动获得丰收却两手空空、惨遭饿死的现实问题,集中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材料二   自诩“民主灯塔”的美国,昔日是奴隶贸易的罪恶之地,如今浸透血泪、戕害生命的罪恶勾当还在黑暗中继续。剩余劳动人口贩运问题泛滥成灾、农业领域强迫劳动触目惊心、私营监狱囚犯惨遭劳动剥削、滥用童工现象普遍存在,美国至今仍有约50万童工从事农业劳作,其生命权、健康权和受教育权受到严重威胁和侵害。特别是2022年以来,从美国的机械、食品生产线上的工人,到马萨诸塞州的护士和肯塔基州的酿酒师,再到好莱坞的工作人员,全美各行各业超过10.万名工人要么正在罢工、要么正准备罢工。长期以来,拜登一直将自己定位为“劳工领袖”和工会的捍卫者,他强调“美国就业计划”将为民众提供帮助和信心,并努力使美国经济能够稳步向前发展。


(1)根据材料一,指出封建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及当时社会的主要矛盾。
(2)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封建制生产关系特点。
(3)有人认为,全美各行各业罢工会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成熟得到解决。结合材料,请你运用资本主义社会的有关知识对该观点进行评析。
2023-12-04更新 | 10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泰安市英雄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恩格斯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依据马克思主义的人类社会发展理论,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资本主义社会——劳动者成为没有人身自由的雇佣工人
B.封建社会——相比奴隶,农民能够完全自主地劳动
C.社会主义社会——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实行按劳分配
D.奴隶社会——广泛使用大机器生产,出现社会分工
2023-12-04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罗平县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晓夕采桑多苦辛,好花时节不闲身。若教解爱繁华事,冻杀黄金屋里人。”这是晚唐诗人来鹄创作的《蚕妇》。这首诗揭露了数千年历史长河中谁养活谁的问题,统治者贵族靠剥削蚕妇这样的底层劳动人民而生活,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对统治阶级的压迫剥削的不满。全诗构思奇巧,生动地集中刻画了当时社会的矛盾。


根据材料,简述作者所处时代生产关系的特点并指出当时社会剥削的基础。
6 . 西汉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讲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如数缴纳)有者半贾而卖,无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材料反映当时(       
①国家存在不同阶级,统治阶级在生产关系中占明显优势
②农民阶级地位低下,绝大多数劳动成果被迫用来缴纳地租
③严苛的苛捐杂税和横征暴敛是农民生活艰难的根源
④面对残酷剥削压迫,农民阶级的反抗斗争从来没有停止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3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普高大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联合质量测评政治试题
7 . 井田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出现于商朝,到西周时已发展得很成熟。到春秋时期,由于铁制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普及等诸多原因井田制逐渐瓦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井田制存在于我国奴隶社会时期
②井田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③井田制出现时人类已进入文明时代
④井田制成熟期农民占有少量的土地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11-29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N20名校联合体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8 . 皮日休在《橡媪叹》中描述:“山前有熟稻,紫穗袭人香。细获又精舂,粒粒如玉趟。持之纳于官,私室无仓箱。如何一石余,只作五斗量!”作者意在强调在封建社会(     
A.铁制农具的使用,提高了耕作技术B.国家形态的出现,产生官民间矛盾
C.地租收取的加剧,盘剥愈变本加厉D.帝王君主的统治,钳制人民的思想
2023-11-29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 江苏省常熟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9 .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下列对材料中现象的解读,正确的是(     
①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农民受苦的根源
②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是人类的进步
③封建社会是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社会
④这种现象产生的根源是封建土地所有制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11-2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九校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推动人类社会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支配社会发展的进程。


结合材料,根据你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学习,回答问题:
(1)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内容是什么?
(2)根据(1)的内容,例举某一社会形态,从建立到衰亡是如何更替的?
2023-11-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雅安市天立集团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