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6 道试题

1 . 2020年2月2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在湖北武汉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卫生健康委主任马晓伟介绍,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很多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成为英雄。他们不辞辛劳,前赴后继的奔向一线,和疫情争分夺秒,守护千千万万个你我的健康平安。在战“疫”一线发生太多感人的故事。这些直击心灵的故事的主角是用大爱谱写动人诗篇的最美逆行者,他们中有84岁的钟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院士,还有普通的医护人员,有人民子弟兵,有不知名的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有抢送物资的卡车司机,有积极报道一线疫情的媒体和记者,还有劳碌的公务员,爱心企业和各界爱心人士……他们用实际行动演绎了一曲“英雄赞歌”,用顽强的意志铸成抵抗疫情的“长城”;他们虽知病毒凶猛,却依然写下请战书,奔赴抗疫第一线;他们识大体、顾大局,为抗击疫情不遗余力捐款捐物、献计献力,诠释了团结互助、扶危济困的人间大爱;他们的勇气和精神鼓舞着每一个人,携手并肩一起奋战;如今,他们中的一些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为世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贡献中国智慧,提供中国方案。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学习最美逆行者对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启示。
(2)某班举行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班会,请你为班会拟定两条标语。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视察中,讲到江姐和红岩精神时,朗诵了难友们赞颂江姐的话:你,暴风雨中的海燕,迎接着黎明前的黑暗。飞翔吧!战斗吧!永远朝着东方,永远朝着党!重庆川剧团创作的《江姐》首次以川剧形式向观众展示了革命先烈追求国家独立、自由、民主的爱国情怀。2018年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重庆代表团审议时,从重庆巴蔓子谈到“狱中八条”。主创人员沈铁梅表示,如果把“狱中八条”放在《江姐》这部川剧里面,更富有当代价值,能更好地用红色革命文艺作品构建人民心灵的绿水青山。


结合材料和文化的有关知识,分析创作红色革命文艺作品对构建人民心灵的绿水青山的意义。
2020-11-05更新 | 38次组卷 | 4卷引用:统编必修四《哲学与文化》试题汇编: 第三单元 单元达标检测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也是一条桀骜难驯的忧患河。“九曲黄河万里沙”,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曾给沿岸百姓带来深重灾难。中华民族始终在同黄河水旱灾害作斗争,但是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黄河“屡治屡决”的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观。

20世纪中叶,黄河治理的千古难题历史性地交到了中国共产党人手中。1952年,毛泽东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动员和激励了千百万黄河儿女兴修水利、筑坝拦洪、修复生态,开启了破解黄河治理千古难题之旅。经过几代人不屈不挠的顽强拼搏,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进行的全面整治,黄河的水沙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实现连续20年不断流,黄河流域生态环境持续明显向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黄河儿女交出了一份优异的治黄答卷。

2019年9月,习近平郑重宣布,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重大国家战略。他深入剖析黄河水少沙多等难题症结,强调黄河治理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紧紧抓住水沙关系调节这个“牛鼻子”;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习近平关于黄河治理的战略思想,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提供了行动指南。


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力量的知识,分析新中国黄河治理交出优异答卷的原因。
2020-10-29更新 | 485次组卷 | 19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必修3第01单元 文化与生活单元测试(B卷提升篇)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在武汉蔓延,波及全国。疫情面前,只能前进,不能退却;只能胜利,不能失败!战斗、战“疫”、人民战争、阻击战、总体战……一个个“战”字催人警醒,见人担当。

社会即课堂、生活即教育。在灾难面前,我们不仅凝练了坚忍不拔、从容不迫的奋斗精神和赤诚仁爱、胸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更经历了一场生命教育、信念教育、科学教育、道德教育的洗礼,进一步树立和塑造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灾难是见证我们坚实成长的足迹,让不幸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

抗击疫情的战役,也锤炼着这个时代的偶像观,此次抗疫中,许多专家在网络上走红,既丰富了“网红”二字的内涵,也体现了人们对科学的尊崇。钟南山被网民称为“超级偶像”,华山医院感染科主任张文宏一句“一线岗位换成共产党员”圈粉无数。白衣天使、民警、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这些抗疫英雄来自不同的职业,他们用自己的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成为群众赞美的新偶像。


“站着站着,你就睡着了;看着看着, 我就哭了。”这句话饱含着网民们对冲锋在抗疫一线的英雄们的深情。一场全民战“疫”让人们认清楚,偶像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最需要的地方。相信经过这次锤炼与淬火,人们的偶像观会更加成熟,会更有营养地哺育年轻一代成长。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灾难是如何见证我们坚定成长足迹的。
5 . 2020年2月,湖南卫视推出《朋友请听好》节目,以声音陪伴为内容核心,采取“电台直播+真人秀”的形式,关注现实社会中最为平凡的个体,敏锐地抓住当代人“倾听”和“诉说”的欲望,并围绕他们身边发生的真实困惑给予对方真实建议,达到传递正能量,治愈人心,疏导心理的作用。该档节目的成功启示我们,文化创新要(       
①挖掘传统文化,赋予时代精神       ②立足现实生活,反映人民心声
③发挥主体作用,打造文化品牌       ④创新呈现形式,焕发文化活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10-10更新 | 1710次组卷 | 21卷引用: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6 . “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亚洲文明对话大会5月15日在北京开幕。亚洲拥有世界三分之二的人口、1000多个民族、47个国家,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等多姿多彩的文明样式交相辉映,为人类保着最久远的文明记忆和波澜壮阔的文明图谱。亚洲文明对话和文化交流,真诚倡导“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准则,续写亚洲文明新篇章。

人类只有肤色语言之别,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各种文明本没有冲突,只是要有欣赏所有文明之美的眼睛。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中华文明经历了5000多年的历史变迁,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断交流互鉴而形成的文明。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将按照时代的新要求,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发优秀传统文化活力,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阐述文明对话为什么要倡导“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准则。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如何促进亚洲文明的交流互鉴发展。
(3)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说明政府应怎样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2020-10-07更新 | 484次组卷 | 2卷引用:统编版2019 必修4 :第三单元综合把关卷
7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20年5月11日至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山西考察。习近平在山西大同的第三个考察点是城西武州(周)山南麓的云冈石窟,它与敦煌莫高窟、洛阳龙门石窟并称为中国三大石窟。

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文成帝和平元年(公元460年),距今已近1600年。这是北魏王朝定都平城(大同)之后精心打造的皇家佛教圣地,历时近70年完成。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云冈石窟按照石窟形制、造像内容、样式发展可分为早、中、晚三个阶段。早期的“昙曜五窟”(第16-20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

2020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云冈石窟考察。习近平仔细察看雕塑、壁画,不时向工作人员询问石窟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等情况。他强调,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同时具有世界意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发展旅游要以保护为前提,不能过度商业化,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要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你对“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同时具有世界意义”这句话的认识。
8 . “花儿”是我国西北地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高腔民歌,它被十几个民族共同传唱了几百年。“花儿”的演唱以汉语为主,夹杂着地方方言和少数民族语言,在音乐旋律上也具有明显的少数民族特色,生动体现了多民族文化和而不同的相处原则。这反映了(       
①中国各地域的文化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特色②中华儿女对中华文化有着强烈的认同感
③中华民族精神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共同生活④中国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0-09-14更新 | 1124次组卷 | 21卷引用:《单元测试定心卷》统编版必修4第三单元 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能力提升)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月31日,我国宣布5G正式商用。同一时间,浙江省杭州良渚遗址管委会与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在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良渚古城遗址正式发布“双5”计划,即运用当代中国最先进的5G技术,保护、展示古代中国的5000年文明圣地。

通过5G赋能良渚文化传播和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并共同宣布良渚遗址公园成为全球首个5G全覆盖的国家遗址公园。用全球领先科技讲好良渚故事,加速5G科技与5000年文明的交融创新,让科技自信与文化自信同频共振。运用5G等技术加强对遗产区的动态监测,为中华民族和全人类保管好良渚古城遗址,并利用5G、VR等现代科技手段全景式展现历史文化遗产。中国移动杭州分公司已经建设“5G+VR同步课堂”应用中台和数字教学资源库,实现远程“同步课堂”“良渚文化VR课堂”等新型教学模式。


(1)结合《文化生活》的知识,分析5G技术对推动良渚古城发展的作用。
(2)请你就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提出两条合理化建议。

10 . 2020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回信,肯定他们到边疆基层工作的选择,对广大高校毕业生提出殷切期望。在这封专为2020届高校毕业生所写的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大青年学子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广大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努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智慧和力量。


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并结合材料,说明“面向未来,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我们为何更需要坚定理想信念?并就如何帮助广大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提两点建议。
2020-07-29更新 | 148次组卷 | 3卷引用:《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同步单元AB卷》人教版必修3第04单元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单元测试(B卷提升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