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87 道试题
1 . “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下列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十个明确”是实现中国梦的“路线图”和“方法论”
②“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分别回答了“怎么办”和“是什么”的问题
③“十个明确”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④“十四个坚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方略
A.①③B.①②C.③④D.②④
2023-10-05更新 | 19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第五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马克思强调“问题是时代的格言,是表现时代自己内心状态的最实际的呼声”“真正的哲学必须捕捉到时代的迫切问题”,并使其升华为理论形态的人类自我意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认识和改造社会的知识
②指导人们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使命
③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独特的理论品质
④马克思主义哲学坚持从实际出发去认识世界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0-17更新 | 187次组卷 | 20卷引用: 浙江省书生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自主练习(二)政治试题
3 . 边塞诗人王昌龄的“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这首离别诗,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使欢聚时的乐景与想象中离别后的凄凉孤寂形成对比,表达离别的不舍和愁绪、也映照了诗人被贬的怀才不遇。对此,从哲学上理解正确的是(     
①从“橘柚香”着手描写欢聚时的乐景体现了诗人意识的自觉选择性
②“入舟凉”是诗人借当时当地的凄凉景观表现内心怀才不遇的心境
③以“忆”虚构的旅夜孤寂的场景来源于诗人独特的审美思维和想象力
④诗人以想象力创造了现实与未来的联系,使诗更具有朦胧美和表现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0-12更新 | 211次组卷 | 35卷引用: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4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章;触草木,尽死;以啮人,无御之者。然得而腊之以为饵,可以已大风、挛踠、瘘、疠,去死肌,杀三虫。其始,太医以王命聚之,岁赋其二,慕有能捕之者,多其租入。永之人争奔走焉。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蒋氏大戚,汪然出涕曰:“君将哀而生之乎?则吾斯役之不幸,未若复吾赋不幸之甚也。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悍吏之来吾多,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哗然而骇者,虽鸡狗不得宁焉……”余闻而愈悲。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吾尝疑乎是,今以蒋氏观之,犹信。呜呼!孰知赋敛之毒有甚是蛇者乎!故为之说,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捕蛇者说》


(1)根据材料情境,推断这个故事发生在哪一社会形态?这个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是什么?
(2)说明材料中体现的剥削方式是什么?并分析其根源(基础)。
2023-04-09更新 | 17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浦江县建华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学习质量评估政治试题

5 .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中央认为,必须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要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打下坚实基础。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乡村振兴过程中是如何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
6 . 古往今来,粮食安全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是国家发展的“定海神针”。我国农业从“会”种地到“慧”种地,截至目前,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60%,各类农机具超过2400万台套,主要农作物耕种收机械化率超过70%。数据表明,2020年全国粮食作物亩产382公斤,每亩平均产量比上年增加0.9公斤,增长0.2%。上述材料表明(     
①文化是经济政治的反映②科学技术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是经济的集中表现④文化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2021-07-11更新 | 439次组卷 | 17卷引用:浙江省2021届高考压轴政治试题
7 . “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凝结着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经验,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内容。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十四个坚持”是对党的治国理政重大方针、原则的最新概括
②“十个明确”是支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四梁八柱”
③“十四个坚持”和“十个明确”分别回答了“是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
④“十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相结合的产物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哲学是什么?有人认为“日常思考也是哲学。”对此观点,以下认识正确的是(     
①承认了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有一定合理性
②承认了哲学起源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对宇宙、人生的追问和思考,有一定合理性
③否定了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片面的
④否定了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片面的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2022-11-13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嘉兴市八校联盟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政治试题
9 . 微积分是一种用运动观看待问题的数学思想。微积分从诞生到它今天的发展,都充分印证了唯物主义方法论,微积分反映出的对立统一、量变与质变、否定之否定等思想也正是哲学中辩证法的体现。由此可见(     
A.其他学科思想方法蕴含在哲学思想之中
B.其他学科思想方法充实和发展了哲学思想
C.哲学为其他学科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D.科学的哲学能够被其他学科知识证明
2024-03-21更新 | 3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余姚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质量检测政治试题 (选考)

10 .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改革开放后,党中央认识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打破传统体制束缚,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采取有力措施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到2035年我国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同时党中央赋予浙江省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光荣任务,要求浙江在2035年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永葆生机活力的法宝是什么。
(2)从“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角度,说明党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体现的先进性。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