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政治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2 道试题
1 . 山东大学联合国内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根据我国航天带回的月球样品特点和探月工程探测数据,成功绘制出比例尺为1:250万的月球全月岩石类型分布图。这一研究成果发表于知名期刊《科学通报》上。这(     
①反映了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②体现尊重客观实际是规律起作用的前提
③表明意识反映客观事物离不开特定条件
④说明正确意识凌驾于反映对象之上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高三·全国·专题练习
主观题-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掷铁饼是一项古老的奥林匹克项目。以掷铁饼为题材的经典雕塑作品,从艺术的视角展示奥林匹克文化,阐释和传递奥林匹克精神。

《掷铁饼者》是希腊雕塑家米隆创作于约公元前450年的作品,被誉为古希腊雕塑艺术的里程碑。这尊雕塑展示了希腊式掷铁饼方式,把人体的和谐、健美和青春的力量表达得淋漓尽致,被认为是“空间中凝固的永恒”。它超越传统对称的表达方式,强调动感,体现着人类对奥林匹克精神的不懈追求。它所凝结的力与美至今依然深深地影响和感染着我们。

《永恒的运转》是中国著名雕塑家李象群创作于1993年的作品,被瑞士洛桑国际奥委会博物馆收藏。受古希腊雕塑风格影响,又加入了汉唐元素和陶艺手法,作品以女孩的自由式旋转投掷方式展现东方艺术的典雅韵味,圆润的运动轨迹折射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艺术和体育相互融合,展现奥林匹克精神生生不息。

《挑战》是中国雕塑家俞畅创作于1989年的成名作。雕塑通过简洁有力的手法,刻画了一位果敢坚毅的掷铁饼者形象。作品借鉴《掷铁饼者》的动作和势态,表现一个残疾人坐在轮椅上掷铁饼的瞬间,呈现出一种震撼人心的生命律动,给予人们不屈的力量、不服的决心、不灭的希望,奏响一首命运交响曲。

三尊雕塑承载了体育精神,运转的铁饼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高高举起的手臂展现了青春该有的样子。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关于认识发展历程的知识,谈谈你对《挑战》的理解。
3 . 马克思说“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对这一论述理解正确的是(   
①劳动是人特有的实践活动和存在方式             
②人的发展以物质生产的发展为基础
③生产工具决定人类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④生产方式决定于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16-11-26更新 | 1359次组卷 | 21卷引用:人教版全国高三必修4 第74练 世界的物质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4 . 列宁说过:“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式固定下来。这些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③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④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先入为主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不值得推敲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3-09-14更新 | 726次组卷 | 60卷引用:第二课 把握逻辑要义 练习
5 . “捂脸”表情以它丰富的情感内涵、委婉的表达方式,受到了许多人的喜爱。一千个人眼中便有一千种“捂脸”:遇到好事了,捂脸;遇到坏事了,捂脸;认错的时候,捂脸;太尴尬了,捂脸……,材料表明(       
①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的、有选择的 
②意识受主观因素影响,正确性往往因人而异 
③认识因对同一个客观对象理解的不同而不同 
④认识对象具有能动性,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6-22更新 | 233次组卷 | 34卷引用:人教版全国高三必修4 第77练 意识的本质与特点
6 . 一位哲学家曾做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下列说法对上述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
②经济是由人类和自然共同创造的,文化和政治是由人类创造的
③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④文化由经济、政治所决定、又给予政治和经济以重大影响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21-22高三·全国·课后作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列宁曾说:“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人的意识中以逻辑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些形式正是(而且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②运用形式逻辑就能正确地认识事物
③形式逻辑是人们在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④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超前的认识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8 . 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不是空洞的外壳,而是客观世界的反映。人的实践经过亿万次的重复,在意识中以逻辑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些形式只是由于亿万次的重复才有着先入之见的巩固性和公理的性质。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的产生离不开实践   
②形式逻辑的基本规律是科学思维的必要条件
③形式逻辑是人们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对正确思维活动的总结
④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律是一种先入为主的主观性认识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
2022-07-05更新 | 231次组卷 | 3卷引用:“逻辑”的多种含义课后分层作业进阶高考(C卷)

9 . 材料一   《“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明确了“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工作,包括指出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加强新时代思想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巩固壮大主流舆论,繁荣文化文艺创作生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实效性,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强人才队伍等;明确要求“坚持人民至上”“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成果由人民共享”,将“人民在精神上更加主动”“人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等作为目标任务。

材料二   近年来,江西各地在推进红色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坚持在形式上融合创新,在内容上守正创新,在服务上优化提升,红色旅游提质升级明显: “革命摇篮”井冈山推出的“吃一顿红米饭,唱一首红军歌,走一趟红军路,读一本红军书,听一堂传统课,扫一次红军墓”的“六个一”活动,既有体验,也能寄托哀思,内容丰富的“套餐式”旅游融合产品,深受广大游客特别是青少年的欢迎;围绕“突出红色,坚守红色”的主旋律,“共和国摇篮”瑞金推出的系列情景再现项目,重现当年“一苏大会”“扩红参军”等情景,变传统的静态展示为动态的互动参与,创意十足,令游客的满意度大幅提升。

材料三   央视大型文旅探访节目《山水间的家》,走进我国二十四个乡村,聚焦乡村振兴,引领时代议题,成为近期宣传阐释二十大精神的好作品。纵览乡村振兴新模式:节目以“家”为切入点,以“人”为主线索,通过一桌山水间的美食、一趟山水间的体验,完成一场山水间的“乡村推介”。开创文旅节目新样态:节目采用的纪录片式拍摄手法,无人机航拍、遥感卫星图对比,让新时代乡村的真实面貌进入大众视野。讲好中国乡村新故事:融合纪录与访谈等多种形态,讲述回乡创业青年的故事,引导观众理解只有这些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的主力军,新时代新农村才大有希望。

材料四   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要树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理想,培养担当意识和使命意识;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要有拼搏意志和奋斗精神。新时代中国青年的底气,来源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认同和自信,来源于对自己能力和本领的信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求新时代中国青年脚踏实地、苦练本领,珍惜韶华,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不辜负伟大时代期望,不辜负大好青春年华,不辜负党和人民殷切期望,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设计意图】基础检测(1--4):这部分选题考察学生对本课时基础知识的把握和识别。达到到必备基础知识的简单、正确的再认和描述。

【设计意图】知识综合(5--7):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高考必备知识的综合性考察,同时也考察学生的综合思维和概括能力。能对相关知识做辩证的比较,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拔高训练(8--11):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高考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的考察,学生能够初步运用哲学知识,透过现象看本质,对社会现象和某一观点做出分析、评析的能力,并能揭示其背后的哲学逻辑。

【设计意图】:开放探究(12--14):这部分选取的试题体现出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和必备能力的的深度考察,答案不唯一,调度多种知识,观照学生思维个性,注重考查考生创新能力、发散思维。
1.文化发展的基本路径是什么?
2.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关系是什么?
3.说说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发展的贡献。
4.在文化发展中如何做到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5.运用文化的知识,分析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时代价值。
6.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我国是如何增进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福祉的。
7.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知识,说明“十四五”时期文化发展的重点工作对我国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的启示。
8.运用文化相关知识,说明新时代青年如何成长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9.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分析央视如何坚持守正创新,努力实现“满屏皆精品”的发展目标。
10.从“文化发展的基本途径”的角度,说明我国规划文旅深度融合工程方案的合理性。
11.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国家强盛、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结合材料、从文化角度,谈谈你的理解。
12.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请就“如何发挥革命遗址的社会教育功能”给当地革命纪念馆写一封信。要求在200字以内。
13.结合材料,综合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知识,以“坚定历史自信做有担当的追梦人”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要求:①围绕主题,观点明确;②论证充分,逻辑清晰;③学科术语使用规范;④总字数在150个左右。
14.运用文化相关知识,以“深耕红色资源,弘扬红色文化”为主题写一篇短评。
2023-09-23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一题多问9.1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基本途径
10 . 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每个人都在思考。有学者这样写道: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前,这些观念就会紧随并支持你们如果你们走在时代观念之后,它们便会拉着你们向前如果你们逆着时代观念而行,它们就将推翻你们对此,正确的理解是:
①正确反映时代精神的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②反映时代客观要求的观念可以支配社会的发展
③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决定时代观念的变化发展
④时代观念的反作用体现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A.①②④B.①③C.②③④D.①④
2019-01-30更新 | 2118次组卷 | 44卷引用:2018年高考政治复习课堂练习:31 时代精神的精华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