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纲要》指出,一些地方,一些领域不同程度存在道德失范现象,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仍然比较突出:-些社会成员道德观念模糊甚至缺失,是非、善恶、美丑不分,见利忘义、唯利是图,损人利已、损公肥私等事件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必须引起全党全社会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项长期而紧迫、艰巨而复杂的任务,要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统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握规律、积极创新,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推动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达到-个新高度。

《纲要》提出,民族团结、科普、国防等教育基地,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设施,都要结合各自功能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道德教育。用好宣传栏、显示屏、广告牌等户外媒介,营造明德守礼的浓厚氛围。全国群众文化机构达到44个,公共图书馆3176个,博物馆4918个,这对我国进行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有人说:“随着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的建立和完善,公民道德必然会建设好。”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对此观点加以评析。
(2)某班级举办“践行新时代公民道德,我们在行动”活动,请你就活动方案提出两条建议。
2020-09-13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新华中学2020届高三6月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海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后,有的居民很排斥,也有一些担心。为此,上海市各城区深入开展《条例》宣教月活动,不断营造浓厚的垃圾分类的社会氛围;全市充分运用各类宣传媒介,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把生态文明教育渗透融入到大街小巷;社区设立“生活垃圾分类科普体验馆”,通过寓教于乐的体验式互动,普及垃圾分类知识《条例》;居委会在每个投放点安排1~2名志愿者值守,指导居民正确分类投放,通过先进表彰公示的方式,促进居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居民每次投放完垃圾还可以扫描桶上安装的智能积分卡进行积分,通过绿色账户来换油换米,增强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现在上海生活垃圾分类效采初显,越来越多的居民从不理解、不习惯到主动学习,上海的经验正向全国推广。


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上海市是怎样有效推进垃圾分类的。
2020-07-06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和平区2020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迸发爱国主义的精神伟力,标定梦想航向的时代船舵,唱响知行合一的动人赞歌。

2019年《开学第一课》节目以“国旗下的讲述”为内容主线,选取70年来五星红旗飘扬的重要场合和精彩瞬间,挖掘若干组具有时代厚重感、体现青春正能量的人物故事,邀请成果丰硕的科学家、德艺双馨的艺术家、事迹厚重的英雄模范人物、新时代的创新实践者、青少年杰出代表等进行故事讲述,以点带面、以小见大地展现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变化。把爱国主义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植入到祖国下一代的心中,已成为亿万中小学生接受理想信念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的国家级电视思政公开课堂。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开学第一课》节目为什么能成为生动的思政课堂?
2020-07-02更新 | 58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0届高三质量调查政治试题(二)

4 . 澳门自古就是中国领土,尽管经历了葡萄牙长期的殖民统治,中华文化仍然是澳门文化的根基。从古老的妈祖信仰、节庆民俗,再到如今与内地频繁的文化交流和相同的历史、地理教材,四百多年来,澳门与内地的文化关联从未间断。澳门回归以来,特区政府高度重视国情教育,制定和完善法律法规,对在校学生推行国旗、国歌、国徽教育;鼓励澳门学生到内地参观高校、博物馆、历史古籍,增进其对国家经济文化、社会民生的理解……澳门不仅实现了法理的回归,更实现了人心的回归,澳门同胞对“中国人”身份有了高度的认同。


结合材料,分析说明澳门同胞对“中国人”身份有高度认同的文化因素。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前两年有一句网络流行语,叫“主要看气质”。那什么样的气质是最好的气质呢?北宋大文豪苏轼苏东坡有一句诗很有名,“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是说一个人饱读诗书,那么他的才华、他的气质就会自然而然地显现出来,这个人就会与众不同。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说明读书的重要性。
2020-06-18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南开区2019-2020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6 . 安静幽雅的校园环境、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周到悉心的人文关怀、正气充盈的家风家教……在高明的教育工作者看来,一切场合,一切载体、一切方式都是隐性教育可以融入、嵌入、渗入的地方,只要用心用力用情,就能收到“不言之教胜于教”的效果。由此可见
①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③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④对人的教化和培育离不开合适的教育方式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0-06-05更新 | 220次组卷 | 30卷引用:天津市部分区2020届高三质量调查政治试题(一)
7 . 有人说:“人生是一场负重的狂奔,需要不停地在每一个岔口作出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将通往另一条截然不同的命运之路。”从文化生活角度看,对人的选择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B.特定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
C.提高辨别文化的能力,拒绝污染D.通过自我教育,加强科学文化修养
2020-06-02更新 | 140次组卷 | 28卷引用:天津市四合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2018年11月13日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一个个精彩的中国故事唤醒曾经的辉煌记忆,很多参观者都满怀豪情地由衷感慨:我骄傲,我是中国人!这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有
A.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B.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文化环境
C.每个人的文化素养都是与生俱来的D.传递和创造文化是展览的特定功能
2020-04-15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滨海新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9 . 数字化时代对汉字规范书写造成巨大冲击,这一问题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高度关注,许多专家呼吁要加强汉字书写规范。

为推进汉字书写规范,央视推出了《汉字听写大会》,河南卫视推出了《汉字英雄》等汉字节目,为“拯救汉字危机”进行了一次创新尝试,掀起了一股汉字书写热潮,唤起了国人跟汉字血脉相连的天然情感。其实,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如果每个人都能正确书写汉字,正确使用汉字,认真对待汉字,就为“拯救汉字危机”,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1)依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推出《汉字听写大会》等汉字类节目的必要性。
(2)针对材料,为了拯救汉字危机,请你提出两点合理化建议。(开放类题目,建议中有学科术语,言之成理即可)
2020-03-17更新 | 79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9月20日,塞罕坝精神学习报告会在天津举行,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弘扬塞罕坝精神,对于实现天津的天蓝、地绿、水清有着重要意义。

习近平对河北塞罕坝林场建设者感人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全党全社会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塞罕坝位于河北省北部,曾经是茫茫荒原。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林场人艰苦奋斗、甘于奉献,以坚韧不拔的斗志和永不言败的担当,建设了百万亩人工林海,铸就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如今,塞罕坝每年为京津地区输送净水1.37亿立方米、释放氧气55万吨,成为守卫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知识说明塞罕坝精神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并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与“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分析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的意义。
2020-03-14更新 | 64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西青区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