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在一个“读首诗再睡觉”的微信公众号上,常有几万人一起读诗。 优美的图片、悦耳的声音,再配以雅俗共赏的解析文字,让人们重温诗的美好,让参与者的心灵得到滋润。 这表明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②文化环境可以影响人的文化素养
③大众文化能够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④大众传媒具有文化沟通和共享功能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19-01-30更新 | 1969次组卷 | 83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华传统文化内涵丰富,博大精深,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中华诗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成为中华文化一绝。2017年央视《中国诗词大会》风靡全国。一首首动人心扉的诗词让我们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没取营养,涵养心灵;一个个与古诗词结缘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传承数千年文化的力量:有的选手放弃比赛回家陪伴病重的母亲,身患重病的普通农民更从诗词中获得与癌症抗争的力量,有的中学生以读诗为乐、在传统与现代的交汇中成长……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分析说明传承古诗词有涵养人心灵的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校园文化是师生精神风貌、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的综合体现。一个学校的 发展,不仅仅体现在高质量的教育教学上,更体现在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校园文化建设上。 努力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陶冶学生的情操,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是
A.文化决定人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B.文化建设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
C.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D.文化是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10-11高二上·河北唐山·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公益广告是社区文化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些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随处可见的广告悄然给社区居民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表明
A.文化能够在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无形的、强制的
D.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的、持久的
2018-06-03更新 | 36次组卷 | 1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4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测试政治(理)试题
5 . 2017年2月18日,央视一档原创大型文化情感类新节目《朗读者》开播,节目一播出便引来好评如潮。
材料一       《朗读者》通过嘉宾分享各自动人的真实情感,展现真实的人生故事,用精美文字、平实的情感读出了文字背后的价值,带给观众文学、文字以外的享受及思考;通过以个人成长、情感故事与传世佳作相结合的方式,让观众也参与到朗读者个人情感体验的完整构建过程,实现“共情”;通过创新形式把知识融入其中,用轻松的外在形式承载深沉的内在担当,给观众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触动,绽放着生命之美、文学之美和情感之美。
(1)《朗读者》节目能够给观众思想的启迪和心灵的触动。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相关知识对此加以分析。
材料二       《朗读者》第一期压轴出场的是96岁高龄的著名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他在国内外出版译著包括《诗经》《楚辞》《李白诗选》《西厢记》《红与黑》《包法利夫人》《追忆似水年华》等六十本,是有史以业将中国历代诗词译成英、法的韵文的唯一专家。201482日许渊冲获得国际翻译联盟(国际译联)2014“北极光”杰出文学翻译奖,成为该奖项自1999年设立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亚洲翻译家。许老先生尽毕生之力所做的,就是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之美,似无止境。对于未来的时间,他是这样设计的:两个多朋翻译一本,计划有生这年完成《莎士比亚全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说明中外名著为什么可以互译共存。
2018-05-25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天津市武清区等五区县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政治(文)试题
6 . 2017年10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规定,国歌纳入中小学教育。中小学应当将爱国主义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学唱国歇。教育学生了解国歌的历史和精神内涵,遵守国歌奏唱礼仪。这是基于
①爱国主义是公民追求的最终道德目标,国歌纳入中小学教育有利于引领风尚
②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国歌纳入中小学教育是提高学生科学文化修养的需要
③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国歌纳入中小学教育有利于强基固本
④文化环境影响人,国歌纳入中小学教育有利于发挥其特有的感召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7 . 诗,是志的浓缩,是情的净化,是文学的躯体、哲学的灵魂、美学的霓裳,是文学、哲学、美学的统一。对于诗人来说,“独有诗心在,时时一自哦”;对于芸芸众生来说,“诗心”往往需要外界的激活。这体现了:
①文化环境影响人们的文化素养;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
③文化具有多种表现形式;
④文化对人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8 . 为铭记历史,警示后人,近年来,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举办了多次展览。展览遴选有代表性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及相应图片、文物和档案,力求准确客观全面地展现历史原貌,使参观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这表明(     
文化与经济之间相互交融     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是综合国力的基础
③特定的文化活动和文化环境影响人               ④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18-01-19更新 | 256次组卷 | 27卷引用:天津市四合庄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9 . 中国历史上不乏能工巧匠:游刃有余的庖丁,技艺精湛的鲁班……如今,中国制造业经过数十年发展,早已蜚声海外。但近年来,中国人争相到海外抢购电饭煲、马桶盖、牙膏、洗发水……让“中国制造”颜面尽失。“中国制造”之所以蒙羞,除了制造企业习惯于追求速度和数量而忽视了质量外,教育资源的错配、人才观的偏颇以及知识与劳动价值分配的杠杆导向,更加剧了工匠精神的沦陷。痛定思痛,以“工匠精神”涵养中国制造,使中国制造筋骨更强健、品牌更响亮,从企业层面讲,需要做精、做细,但这并不意味着仅靠日复一日的重复来培养“熟能生巧”的手艺人,其终极目标还在于对创新的追求,实现中国制造由“重量”到“重质”的突围。从国家层面讲,需要通盘考虑职业教育的创新改革、完善荣誉体系的奖赏激励,以及厚植文化土壤。尤其要加大对职业学院的投入,大幅提高技术工种的劳动收入,让职业教育成为民众普遍认为有尊严、有前途、有实惠、有幸福感的教育形式和出路。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与社会的相关知识,分析说明以“工匠精神”涵养中国制造的依据。
2017-12-30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天津市静海县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12月学生学业能力调研考试政治(文)试题
10 . 2017910日前,成都市开展了“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评选活动,宣扬先进典型人物的专业成绩和感人的教育故事,使师德可以相互感染、相互传递,并通过报纸、网络、手机、电视等多种方式宣传报道。从《文化生活》的角度看,材料体现了          
①文化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产生深刻的影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③报纸和电视是人们文化生活的物质载体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