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影响的来源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39 道试题
1 . 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必须坚持立德树人,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结合把握育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注重教育实效,实现知行合一。可见,加强劳动教育(       
①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彻底变革现有劳动教育制度
②要发挥劳动的综合育人价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③关键在于潜移默化,重点在于弘扬劳动精神
④需要注重统筹各方,营造崇尚劳动的良好氛围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 . 出于各种原因,近几年出国定居、留学等现象愈演愈烈。但是一些海外华人在国外生活一段时间都会感慨“国外虽好终是客”。从文化生活角度看,他们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     
A.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B.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
C.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D.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3 . 习近平总书记说得好“家风好,就能家道兴旺、和顺美满;家风坏,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沐浴着谦虚谨慎、律己以严的家教熏陶,人会多一些手握戒尺、心存敬畏的自觉。这表明(     
①家风对人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有重要影响②家风无形地塑造人的品格
③文化环境决定人的行事方式④人只能被动接受家风的影响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10-25更新 | 135次组卷 | 35卷引用:广西防城港市防城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4 . 根据教育部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并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各校要加强教育引导,做好家校沟通,家长应切实行教育职责。该通知(     
①有利于强化家长的教育职责,引导子女合理使用手机
②意在通过营造有形的,强制的文化氛围影响人的行为
③旨在确保学生在校专心学习,努力提高各科学习成绩
④利于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1-10-17更新 | 663次组卷 | 24卷引用:广西玉林市育才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文综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乡贤文化”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乡村文明的支柱与灵魂。

乡贤大多都是一个地方老百姓公认的有知识、有教养且德高望重的人。也正是因为如此,围绕乡贤而形成的乡贤文化在一个地方的影响力较大,而且有非常有代表性、有权威性。可以说,一个地方的民风是否淳朴、乡风是否文明,与一个地方的乡贤文化是否盛行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乡贤的一言一行、为人处世风格等,都是当地老百姓的学习的示范与标杆,也引领着这个乡村的发展方向、决定这个乡村的前途与命运。由此可见,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大力发展乡贤文化十分必要。

结合材料和文化对人影响的知识,分析加强乡贤文化建设的原因。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某中学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营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校园文化氛围,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主题教育和“节粮、节水、节电”专题教育活动,加强中国梦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民族传统、礼节礼仪等主题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引导作用,着力创造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校园文化。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对“良好的教育环境对学生健康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的观点加以分析说明。
2021-09-22更新 | 187次组卷 | 16卷引用:广西钦州市大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政治试题
7 . 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电视公益活动——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揭晓。央视开展“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的文化生活依据是(     
①文化环境和文化活动对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是培养健全人格的根本途径
③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④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促进人的发展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端午的起源有很多种说法,正因如此,这个节日也被赋予了很多文化内涵。而这些文化意蕴中,纪念屈原是接受度最广的。端午节在粽叶的丝丝飘香之中,浸透着家国情怀,也被赋予了更多的厚重与深刻。

人们纪念屈原,当然不只是因为他的艺术造诣,更是因为他伟大的灵魂和深沉的爱国之情。我们每过一次端午,就是对这种精神的致敬与汲取,也是对我们自身精神世界的一次锤炼与雕琢。

当我们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时,应该思考如何让端午节里的这种家国情怀传承下去。传承好、发扬好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是历史交予我们的责任。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今天我们如何传承端午节的文化内涵。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央视综艺节目《朗读者》通过朗读精美的文字,用平实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进而传播精神、展现人生。节目播出后获得广泛好评,被誉为“综艺清流”。

材料二   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悉,某年10月15日,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团队选育的超级杂交稻品种“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在河北省硅谷农科院超级杂交稻示范基地,通过了该省科技厅组织的测产验收。社会的发展为科学实验提供了更好的条件,也获得了回报。“湘两优900(超优千号)”平均亩产1149.02公斤,即每公顷17.2吨,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新、最高纪录。


(1)请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分析《朗读者》节目得到观众认可的原因。
(2)请简要说明文化与经济的关系。
2021-08-18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玉林市育才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政治试题
10 .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中央决定在全社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从党的理论探索史来看,党的历史,是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对青少年来说,党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青少年群体中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通过各种活动激发青少年学习党史知识的热情,用党的光辉历史鼓舞自己,影响他人,催人奋进,推动青少年健康成长。


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有关知识,说明在青少年群体中开展党史教育的意义。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