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 道试题
1 . 近年来“在博物馆里带娃”成为一种热潮。各地博物馆纷纷以数字科技赋能,打造沉浸式体验的高品质展览,创新社教研学活动模式,让公众用自己的方式走进、传播、解读自己眼中的博物馆,让文物所承载的历史故事,不断收获回响。“博物馆热”启示我们(     
①注重保护中华文化传承的载体,承袭中华传统文化
②创新文物保护表达方式,发挥博物馆实践教育基地作用
③应坚持社会效益放首位,挖掘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
④深挖文物内涵,实现了人民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双向奔赴”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
2024-05-01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适应性月考(九)文综试题-高中政治
2 . 某地植物园中的药草园,是华北地区收集中草药种类较多的专类园。这里既可以进行科学研究、教学实习,又能开展科普教育、园艺观赏,深受市民欢迎。园中收集的每味草药,都蕴藏着大自然的恩泽与古人的智慧,默默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植物园专设药草园旨在(     
①让传统文化“兴”下去,为中医中药研究提供丰富的实物材料
②让人类文明“展”出来,挖掘中草药精髓普及传播中医药文化
③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对中医中药传统文化的国际认同
④让历史文化“活”起来,以实现中草药的经济价值为核心要求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4-04-27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扎实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

贵州,一个多民族共同居住的省份,有“文化千岛”之称。侗族大歌、水族马尾绣、蜡染技艺、银饰制作技艺、苗族祭鼓节、彝族火把节等非遗文化闻名全国。

在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中,贵州各地立足于本地特色文化资源,努力探索传承和发展的新路径新方法。麻江县龙山镇河坝村是瑶族聚居村落,村民世代都传承着枫香印染的非遗技艺,当地政府通过政策、资金支持、人才培养,引导当地青年就地创业,将非遗技艺与现代元素现代潮流有机结合,大胆创新,开发特色服装、饰品等产品,将产品推出国门,让非遗技艺走出大山,走向世界;贵州省遵义市乌江寨将非遗传承核心区打造成旅游体验地,让中国百余名非遗传承人汇聚在乌江寨,集中展示60余个非遗项目,为游客带来一场非遗盛宴,实现非遗与旅游宽领域、深层次、高质量融合发展,走出了“非遗+旅游”的融合发展之路;黄平县、丹寨县依托泥哨、刺绣、蜡染等丰富的非遗资源,探索开发系列受学生欢迎的研学课程,让学生“零距离”体验非遗文化,感受非遗魅力。如今“非遗+产业”“非遗+旅游”“非遗+研学”等“非遗+”模式,不仅激发了传统文化新活力,也让贵州文化火爆出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非遗,让多彩贵州更出彩!

(1)结合材料,分析贵州各地是如何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推动非遗文化的转化与创新的。
(2)“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结合材料,运用“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知识,对此加以说明。
2024-04-25更新 | 9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贵州省黔南州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二模)政治题
4 . 在西安长安乐·一带一路文化艺术中心《无界·长安》的演出现场,观众享受到了一场非遗与科技相融合的艺术大餐。演出将秦腔、皮影、木偶等陕西代表性非遗项目与极富张力的前沿科技相融合,将传统文化与新媒介、新技术、新艺术形式相结合,让观众在“独一份”的视听体验中感受非凡的陕西魅力。《无界·长安》演出(     
①革故鼎“新”,对非遗有鉴别地加以对待             
②推陈出“新”,促进了非遗呈现形式的创新
③历久弥“新”,对非遗的内涵进行了拓展             
④耳目一“新”,用科技的力量展现非遗的魅力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5 . 央视春晚坚持守正创新,以新形式传递春节文化。紧跟时代主题的节目内容,打破舞台界限的全媒体转播,温暖人心的疫情防控节目《爱是桥梁》……春晚既展示了传统节日的独特魅力,又唤起了人民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这说明(     
①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来自于春晚和春节
②春节能唤起人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③要立足时代,实现传统文化的时代表达
④要借助科技,不断赋予传统文化新内涵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6 . 考古盲盒、玉佩棒棒糖、三星堆面具冰激淋、四神云气冰箱贴……极富创意的文创产品,已成为各大博物馆吸引观众的“破圈之钥”。全息投影技术让“文物”悬浮在柜中,使游客触手可及;AR、VR体验装置复现古代场景,让人身临其境,仿佛穿越时空。这体现了博物馆越来越重视(       
①文物的活化利用,融入大众生活       ②激活文物的生命,弘扬传统文化
③改变文物的原状,创新表达方式       ④文物与科技融合,提升观展体验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8更新 | 208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第一中学等校2023-2024学年高三下学期4月模拟测试政治试题

7 . 2023年秋分日是第6个中国农民丰收节。此节日的设立是为了传承弘扬中华农耕文明和优秀文化传统,有利于提升亿万农民的荣誉感、幸福感、获得感,营造重农强农的浓厚氛围,凝聚爱农支农的强大力量,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促进农业农村加快发展。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设立农民丰收节(     
①是对悠久厚重的中华农耕文明的继承和弘扬,又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
②有助于吸引年轻人务农、培养职业农民
③重视传统文化的延续,突出新时代的文化创新,是新时代民俗文化创新的典范
④有利于调动亿万农民重农务农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上述材料蕴含的哲理是(     
①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②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联系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④事物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变化发展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聚焦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
8 . 近年来,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充分挖掘红色校史资源,将“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内容和毛泽东与第一师范纪念馆的红色文化资源有机结合,有效衔接起来;通过情景教学、沉浸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方法,充分利用红色场馆这一教学资源。这有利于(     
①赓续红色血脉,坚定理想信念
②弘扬时代精神,引领文化方向
③提高育人实效,培育时代新人
④摒弃传统教学,更新教育理念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4-04-16更新 | 154次组卷 | 5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成都蓉城名校联盟高三下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试卷-高中政治
9 . 在广东的一个街头,一个练习舞狮的小女孩正在纸箱上刻苦练习,恰逢一支刚刚结束演出的舞狮团队经过,在等待红灯时,舞狮队员们自发地为小女孩擂鼓呐喊,锣镲齐鸣,这一红灯时刻宛如变成了文化传承。绿灯亮起,舞狮队准备离开之际,舞狮小女孩跳下纸箱,低头三甩,以示感谢。有人说,这三甩,不仅甩出了世代相传的文化底蕴,更甩出了深深植根于中华大地的礼节与精神,没想到擦肩而过的继承这么有力量。这启示我们(     
①舞狮及“三甩”体现出来的思想、意境才是文化,具有凝聚力
②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
③要勇于传承,以人们喜闻乐见、具有广泛参与性的方式推广开来
④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才能面向未来,才能传承好民族文化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2023年12月7日,“演艺大世界——2024上海国际音乐剧节”启幕。开幕当天,上海文化广场年末演出季也拉开帷幕,来自英国、法国、意大利、俄罗斯、爱尔兰、中国6个国家的7台年末大戏将陆续上演。由此可见(       
①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②文化不仅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③中华传统文化能立足时代,与时俱进
④中华文明具有开放包容的内在潜质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4-15更新 | 81次组卷 | 3卷引用:考点12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