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态度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82 道试题
1 . 近年来,随着乡村文化振兴的持续推进,我国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基础越打越牢、效果越来越好。与此同时,无论在城市还是乡村,群众对乡村文化的期待也水涨船高。城里人盼着能从田园中找寻更美的“诗和远方”,村里人则梦想故乡的小路上也能感受到阳春白雪的芬芳。发展乡村文化(     
①是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的治本之策
②必须继承传统文化,保持群众共有的精神记忆
③要推动农耕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④可以让文化触角更多融入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2023年五一期间,岳阳楼景区推出岳州扇非遗文化鉴赏+体验活动,受到游客追捧。岳州扇是岳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艺术风格独特。在岳阳楼景区,屈原行吟江畔、左宗棠湘江夜话、范仲淹忧乐天下……一个个生动场景跃然岳州扇之上,润物无声地讲述清廉故事。游客们来到庄重雅致、古色古香的岳州扇前,细细观赏,发出感慨。该活动(     
①有利于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从思想上正本清源、固本培元
②蕴含家国情怀,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满足多样文化需求
③表明传统文艺作品既要回应时代要求又要引领时代方向
④表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超越时空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启迪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3 . 作为西安文化地标之一的西安城墙始建于隋唐,扩建于明代,全长13.74公里,包括护城河、吊桥、垛口等一系列防御设施。如今,西安城墙早已卸下军事防御的使命,以多元的角色融入城市日常生活。(下图)这告诉我们(     
   
A.中华文化绵延发展,历史文脉生生不息B.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就要博采众长
C.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D.中国文化发展对世界文化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2023-05-26更新 | 1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届江苏省徐州市高三考前模拟政治试题
4 . 近年来,临沂市人大常委会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及时启动条例立法工作,为保护传承红色文化提供制度保障。按照“不抵触、有特色、易操作、重实效”的立法原则,创新性开展革命旧址、遗址等物质资源和精神资源的保护传承,引领推动红色基因传承发展。通过持续推动条例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以法治方式更好守护红色血脉,让沂蒙精神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不断发扬光大。这对传承保护红色文化的启示是(       )
①坚持自信自立,充分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
②坚持守正创新,积极挖掘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
③坚持胸怀天下,深刻领会红色文化蕴含的价值立场
④发挥红色文化载体的作用,提高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25更新 | 815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3届高三三模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凌霄、碧落、品月、松石……当传承千年的中国传统色,遇上生机勃勃的华夏大地,展现的是一种不可言说的美。前不久,央视制作的《这就是中国色》的视频,瞬间刷屏。华夏大地的壮丽景象与绚丽丰富的中国传统色一一相遇,让观者在浓墨重彩与优雅清淡之间见识了中国传统色的色阶之丰富、用色之精微、构成之斑斓、审美之独特。


气韵雅致的中国传统色,是中华传统文化特有的语汇。它们远不止于色彩,更承载着中国人看待世界的方式,背后蕴藏着中华民族流传千年的审美基因和经典智慧。读懂传统色,也就多了一份对中国的了解。

材料二   习近平总书记说:“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 近年来,“国潮”(中国+ 潮流)悄然兴起,国潮品牌受到消费者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追捧,国潮成为爱国、青春、时尚的代名词。“国潮”既可以是体现中国文化的复古中国风,也可以是展现国际潮流的创新中国风,中国元素在传统与现代的碰撞中巧妙结合,形成灿烂多姿的时尚潮流.国潮是一阵风,风源是深层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认同,在“国潮”中,“潮”要变,“国”要稳,让国潮风经久不息,唯有国潮才能成为彻底的潮流。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读懂中国色,也就多了一份对中国的了解”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知识,说明如何能让国潮风经久不息。
(3)近年来,在青年学生中出现了哈韩族、哈日族、欧美控,而对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所遗忘,请你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给同学们写一封公开信。要求在150字以内。
2023-05-23更新 | 19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宜春市八校202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政治试题
6 . 习近平强军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汲取中华优秀军事传统文化的精神特质,植根强军兴军的生动实践,以系统思维丰富发展了党的军事指导理论,以全新视野深化了对国防和军队建设规律、军事斗争准备规律、战争指导规律的认识。由此可见,习近平强军思想(       
①决定了我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实现进程
②是具有开创性意义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
③为我国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提供科学指南
④是在继承中华军事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3-05-23更新 | 193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押题卷(六)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2023年2月25日,第十九届国际络病学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认为络病理论是我们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典范。

天络病理论源于《黄帝内经》,发祥于《伤寒杂病论》,将医和药相结合多学科合作交叉推动了络病研究的深入发展。在面对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时生命健康构成重大威胁时,以络病理论指导下研发的连花清瘟,在应对病毒类呼吸系统传染病方面优势突出,成为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代表性中成药,为全球抗疫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也推动了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材料二   中医药与西医药孰优孰劣?中西医药之争又该何去何从?

中医药讲究的是从根部治疗疾病,根据每个患者的不同病症,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提高免疫力,让人体自己战胜疾病;缺点是中药见效慢,味道苦涩。据中投顾问发布的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北上广三地零售药店中,中成药仅占市场总份额的30%。西药服用方便,疗效速度快,治疗周期短,先进医疗设备也能进行准确检查和治疗,让西医一跃成为世界上受众最广的医疗体系;而它的缺点是针对局部进行治疗,且会出现一些严重的副作用。

国务院印发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落实中医药与西医药的平等地位。只有兼容并蓄、相互借鉴,才能把中药从“一筐草”变为“一筐宝”,让中西医药都为民所用、共治百姓之疾,让中西医药完美结合引领潮流,不仅可以更好的疗愈九州大地,更能面向世界,为全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1)运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知识,结合材料一,分析应如何推动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有人认为:中医药将被西医药取代。结合材料二,请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对此加以评析。
(3)结合材料,以“中西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为主题撰写一篇短文。要求:主题鲜明,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字数在150字左右。
2023-05-19更新 | 532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开封市2023届高三二模文综政治试题
8 . 微视频《新千里江山图》以古今融通的视觉形象,流畅而富有美感地呈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成功实现了破圈传播。对这种视觉媒介的艺术表达来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与年轻人生活高度关联的艺术形态。这启示我们(     
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根植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伟大实践
②继承传统文化要坚持古为今用,分辨其精华和糟粕
③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推动中华传统文化全面回归
④要贴近人民需求,创造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5-17更新 | 110次组卷 | 2卷引用:陕西省榆林市2023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检测文综政治试题
9 .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有着天然联系。坚持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双向互动,加快业态融合、产品融合、市场融合、服务融合,推出兼具文化和旅游特色的新产品新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我国推动文旅融合(     
①通过市场化运作推动批判性继承传统文化
②能使中华优秀文化更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③能够陶冶心灵,让人们感悟优秀文化之美
④能够使文化产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我国古老的农耕文明诞生于乡土之间,反映了中国人对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认识和把握,孕育出的优秀传统乡土文化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对待农耕文明应该(     
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
②立足时代,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③勇担使命,赓续文明,发扬光大
④健全机制,守护其底蕴、发掘其价值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2023-05-11更新 | 336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义乌市2023届高三5月适应性考试政治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