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创造的主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4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全媒体时代下,媒体融合发展已是大势所趋。材料一媒体融合发展是一条从未有人走过的路,必定要爬坡过坎,但改革永无止境,创新无止境。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成为我们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在新时代条件下,媒体融合要主动适应变革,讲究策略、优化布局,联接中外、沟通世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适应分众化、差异化的传播趋势,积极发展微博、微信、网络电视等各类新媒体;要因势而谋、应势而动,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使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要坚持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外宣旗舰媒体,加强国际传播增强国际话语权。材料二作为主流媒体代表的新华社,成功写下了媒体融合发展的“中国答卷”。把网络信息前沿技术运用于新闻传播实践,全球首个合成新闻“AI合成主播”,开创了新闻领域实时音视频与AI真人形象合成的先河;着力构建满足多样需求的全媒体供稿体系,为用户提供更多短视频,微动漫等微传播轻量化产品,实现了从聚流量向聚人心跨越;加强传播话语方式创新,传播了“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我们都是追梦人”等时代强音,让网络空间的主旋律更响亮、正能量更强动;打造了更加多元化的发稿体系,账号NewChina在脸谱,推特、VK等六大平台用19种语言发稿,总粉丝数突破1亿,让中国声音更加清晰响亮,礼赞中国的真情在网络上传扬。


(1)结合材料一,运用“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的知识,谈谈如何才能更好的完成“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这一紧迫课题。
(2)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并结合材料二,说明新华社为什么能够成功写下媒体融合发展的“中国答卷”。
(3)新自媒体在丰富大众表达渠道的同时,也带来了哗众取宠、挑逗大众情绪,迷恋尖叫效应等“弊端”。有评论指出,自媒体不是自留地,你可以挥拳须止于别人鼻尖。请结合自己的社会生活实际,就自媒体经营者如何克服其“弊端”,提三点建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978年,中国正徘徊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中国发展的逻辑是什么,中国现代化到底要通过何种方式抵达?自近代以来盘桓在中华民族头上的问题,再次成为时代之问。

材料一这是1978年5月,一篇名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特约评论员文章在《光明日报》一版刊发,掀起了席卷中国的真理标准大讨论,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这场讨论,成为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哲学宣言,不但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凝聚了思想共识,而且确立了中国改革进程的理论原则和思维模式。这场讨论,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一步深入,既成为改革开放的前奏,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奏,使中国在道路探索上实现了理论创新与实践检验的良性互动。这场讨论,成为中国社会思想现代化的重要一环,解放思想的力量、实事求是的精神,强有力地推动着中国由传统型社会向现代型社会演进,从封闭型社会向开放型社会过渡。

材料二40年前的冬天,时年35岁的严金昌和小岗村其他17位农民在契约书上按下“红手印”,冒死实行土地大包干。经过40年的努力,小岗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发展有了长足进步,社会保障和民生明显增强,文化建设和社会事业也迅速发展。小岗村非常重视文化建设。当地的优秀“村官”带着“大包干”带头人、村干部、村民代表一起赴华西村、南街村等地取经,学习他们文化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回来后又在村民中集思广益,充分挖掘小岗村的文化资源,把历史悠久的花鼓戏发扬光大,组建了秧歌队、电影放映队,建起了“大包干纪念馆”,搞起了“红色旅游”等,把文化事业做的红红火火。


(1)结合材料一,运用创新的相关知识,分析“真理标准大讨论”为什么能成为那支撬动改革开放的哲学杠杆?
(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分析小岗村是如何把文化事业做的红红火火?
(3)“真理标准讨论”是创新,小岗村发展是创新,班级要召开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主题班会,请围绕“创新”列出两条发言提纲。
2019-03-09更新 | 19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山东省青岛第二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二学段模块考试(期末)文科综合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7年是高考制度恢复四十周年。四十年来,无数个令人感动的高考故事,已经积淀为深刻的集体记忆。实践证明,高考制度符合国情,焕发了我国科教事业的生机活力,选拔了千百万优秀学子。这既是普通人实现梦想、向上流动的重要渠道,更是培育人才、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制度支撑。时代在变,高考也在变。招生制度从定向招生到“双轨制”再到实行“并轨”,从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到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再到改变成绩是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四十年来,高考不断打破“一考定终身”“唯分取人”的窠臼,在探索中前进、在改革中发展。教育部决定,到2020年全面建立新高考制度,更好地发挥高考作为教育改革“指挥棒”的作用,进一步破解科学性、公平性等时代课题。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教育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

材料二党的十九大强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文化是人民实践的创造物,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人民对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信念与信心,这种自信的获取取决于人民主体的发挥,这种自信的彰显也要通过人民来实现。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于内主要表现为人民对中华文化创造力的灵活运用;于外则表现为中国人民“不拒众流”“海纳百川”的包容姿态,以及积极“走出去”等具体行动。可见,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要通过人民来实现。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教育是国之计,也是民之生,影响当下,更关乎未来”的理解。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的认识。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我在故宫修文物》大电影的屡获好评,到早先推出网络购票的崭新模式,近年来,步入信息化时代的故宫博物院动作不断,利用最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设备,在虚拟的时空中建立起一座和紫禁城同样辉煌的“数字故宫”。在运营方式上,故宫十分重视对青年心态和时代特征的把握,任用了一批极具专业水准,富有文化情怀和责任感的年轻人负责新媒体的运营。既确保了发布内容的准确性和专业度,又找到了内容传播和内涵传递的最佳平衡点。在运营理念上,故宫深入挖掘和把握文物藏品跟当代生活的联系,唤起更多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让博物馆走近公众,让文化传统重焕生机,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协调对接。

现在故宫工作的青年团队,正在架设面向青少年的网站,拉近文化传统与少年儿童之间的距离,而故宫的老专家、老师傅们,也探讨着怎样用“表情包”吸引更多年轻人关注传统文化。文化传承要更具“年轻态”,就是要在坚守文化底色的同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创新与融合中发现广阔的发展蓝海,为文化传承注入新的活力。


(1)故宫以其极具“年轻态”的运营理念和运营方式为我们展现了传统文化“活态传承”的标准样式。试结合材料与文化创新有关内容,分析其成功的原因。
(2)请运用所学知识,为学校如何进行传统文化传承教育提几条建议。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闭幕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央常委到浙江嘉兴南湖瞻仰红船。他指出,中国革命的航船从这里扬帆起航,体现了“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体现了“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宗旨,体现了“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习总书记强调说:“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我们全党要结合时代特点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从南湖红船出发,我们党走向井冈山,走向延安,走向西柏坡,走向北京……小小红船搏击潮头,始终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和潮流。小小红船承载千钧,开启中国共产党跨世纪航程,“红船精神”铸就在中华儿女心中的永不褪色的精神丰碑。

材料二:从去年9月19日起,央视播出迎接党的十九大纪录片《辉煌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引发热烈反响。国内收视率持续攀升,众多观众和网友一致点赞,也引发海外人士的热议,收获了海外观众的赞叹与欣赏。

《辉煌中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脉络,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成就。在创作上,该片采用“内容众筹”的创新方式,搭建创作平台,面向全国征集五年来百姓眼中的成就故事、百姓身边的巨大变化。共讲述了65个故事,观察了250个成就点位,采访了108位人物,呈现了200组国家成就数据,众筹案例线索、照片、短视频等逾万条。从创作阶段开始,就形成全民参与、全民互动、全民拍摄、全民接力的“讲辉煌”、“赞辉煌”的互动传播。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结合材料一说明我们不忘初心,弘扬“红船精神”对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辉煌中国》创作和热播的价值。
2018-10-07更新 | 72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半月考政治试题
6 . (原创)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017年4月底,反腐大戏《人民的名义》已接近尾声,并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人民的名义》是一部海内外都热的电视连续剧,也许海外比国内还热,好像多数人都看了或正在看。任何现实作品都不能离开客观现实。《人民的名义》这部作品的难得之处就在于,没有回避现实生活中出现的矛盾,让普通观众通过艺术作品深刻地感受到腐败对社会的危害性。
有些人感叹主人翁的悲欢离合,有些人痛恨腐败分子贪得无厌,有些人赞赏演员的精彩演技,有些人则表大义于微言,认为它充分体现出中国身份社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反腐败不可能一蹴而就,反腐败过程需要全民的参与。让人们自觉地拿起法律武器,主动与犯罪分子作斗争,从而使犯罪分子如“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也就是说,反腐败必须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原则,必须充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对文艺创作者的启示。
(2)运用“社会历史的主体”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中人们对“反腐败过程需要全民的参与”的认识。
(3)某校举办以“创作文艺精品”为主题的演讲活动,请就这一活动写出两条宣传标语。(每条10——20字)
2018-06-18更新 | 10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广平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政治综合训练1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强调: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应该而且一定能够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在实践创造中进行文化创造,在历史进步中实现文化进步!

文化是人民实践的创造物,文化自信本质上是人民对自己创造的文化的信念与信心,这种自信的获取取决于人民主体的发挥,这种自信的彰显也要通过人民来实现。在当代中国,文化自信,于内主要表现为人民对中华文化创造力的灵活运用;于外则表现为中国人民“不拒众流”“海纳百川”的包容姿态,以及积极“走出去”等具体行动。可见,文化自信,归根到底是要通过人民来实现。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于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召开。此次全会对全党全国人民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全会认为,我国宪法必须随着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发展。这是我国宪法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一条基本规律。关于宪法的修改,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由宪法及时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为我国各项战略决策和工作部署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更加统一、信心更加坚定、行动更加有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局面。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谈谈你对“一旦离开人民,文化自信就会失去存在的根基,文化自信也将不复存在”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知识,分析我国宪法要及时确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我国指导思想的原因。
(3)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守法学法用法必须落实到行动中。请写出两条你的行动计划。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8年3月2日,大型记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正式公映,影片传达的正能量引起观众共鸣,引起社会各界乃至国际舆论的强烈反响。
材料一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内在逻辑,记录了十八大以来,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等超级工程的珍贵影像,从圆梦工程、
科技创新、绿色中国等多角度展示了我国的大国风采。在创作上,该片采用“内容众筹”的创新方式,搭建创作平台,面向全国征集五年来百姓眼中的成就故事、百姓身边的巨大变化,让全国百姓参与到拍摄创作中,形成了全民参与、全民互动、全民接力“讲辉煌”、“赞辉煌”的互动传播。《厉害了,我的国》在彰显国家实力的同时,也体现了国人们凭着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美好情操缔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
材料二《厉害了,我的国》导演卫铁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力求通过普通人的经历和讲述来展示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全景及作为中国人内心的敬畏与感动,同时告诉世界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与世界各国的共同繁荣是我们的目标。当谈到该影片带给自己最大的收获时,卫铁给出了三个关键词一一家、国和世界。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当你转身离开故乡时,故乡就在你身后。当你走得再远点,身后是你的国家。当你回头看到家乡、祖国,转头向前看的时候,你想到强大的祖国在你身后支持你,这种幸福感、骄傲感,是每一个人都心潮澎湃的原因。”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厉害了,我的国》创作和热播的价值。
(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家、国、世界的关系”的理解。
(3)请列举一位你心目中“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楷模或榜样,谈谈他(她)带给你的积极影响。
2018-05-09更新 | 207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广西南宁市2018届高三第二次(4月)适应性测试文综政治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法者,治之端也。”2017年8月18日以来,六集政论专题片《法治中国》在中央电视台和融谋体平台热播,掀起收视高潮的同时,其中传达的法治理念也在社会上激发广泛共鸣。
第六集《全民守法》强调,法治,中华民族发展进步的艰辛探索;法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法治建设,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国家治理的深刻变革。全民守法,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要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始终对宪法法律怀有敬畏之心,牢固确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观念。只有这样,这个“关键少数”才有底气给广大人民群众宣传“法治”,形成“全民守法”的良好政治生态,构建和谐社会、奔向全面小康。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为法治中国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10 .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倡廉成为中国政治舞台的重要内容,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反腐纪录片《永远在路上》《打铁还需自身硬》就备受评,今年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一亮相,便获得收视率和口碑的“双丰收”。
该剧创作者敏锐地捕捉到时代的脉搏和人民心声,取材于反腐腐败斗争的生动实践。通过直面中国官场的矛盾冲突,揭示不良政治生态,引发了人们对政治生态、社会风气以及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集中全释了一个朴素的道理:“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该剧以正剧的姿态为影视界注入正能量的同时,也为反腐工作提供了活教材,为“中国梦”的实现凝聚了精神动力。《人民日报》高度赞扬该剧是“一部反腐高压下中国政治和官场生态的长幅画卷”。
(1)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人民的名义》热播对我国当前文化创作的启示。
(2)请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分析《人民的名义》能够“双丰收”的原因。如果你参与编剧,请你为党员干部写一条拒腐、反腐警示语,并指出哲学依据。
2017-07-03更新 | 26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盐城市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政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