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的认识从何而来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2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电影《流浪地球》凭借优质的口碑一路逆袭,被很多人评为“国产科幻电影之光”。

面对《流浪地球》的成功,市场直呼中国开启了电影的“科元年”。目前中国电影中的青春片、动作片、喜剧片等各种类型作品层出不穷,唯独科幻题材被好莱坞远远甩在身后。《流浪地球》虽然取得成功,但距离好莱坞一线科幻电影还有很大差距。电影制作流程极其复杂,分为很多环节,形成工业体系,通常指每个链条上,都有专业化岗位分工,彼此各司其职,最终组合在一起,以高效率完成高品质、高标准的作品。好莱坞大概从30年代起就形成了完备的电影工业体系,而国内电影工业大概2010年前后才初具规模,相差了80年。但《流浪地球》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这部片子反映出我国电影工业化水平的飞跃,也成功地激活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海外市场。


(1)结合材料,运用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谈谈如何促进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
(2)随着消费水平的提升及多年来好莱坞科幻大片的普及,中国科幻电影受众群逐渐形成,但中国的科幻电影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请你就如何促进中国科幻电影发展提出三点方法论建议。
2023-02-08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人教版必修4第三单元质量检测与评价量表
2 . 下图漫画《钻研》(作者:丰子恺)讽刺了一些人研究巨籍古典的动机与态度。这启示我们(     

①对优秀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辩证取舍            
②要融通不同文化资源,推动古典文化发展
③真理是客观的,不因权威地位变化而变化            
④认识的上升性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实现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3 . 相向而行,指朝对方的方向行进。在物理上的解释,相向就是朝同一目标,面对面运动。在政治、外交问题叙述时,常用相向而行来表达双方具有共同目标或共同愿景、有共识等共性表示。某老师在讲解“相向而行”这一概念时,为了帮助学生的理解,列举了下列例句:
例句1:双方应相向而行,为改善两国关系,增进两国的友好感情,做出共同努力。
例句2:小明和小亮相向而行,两人在花坛相遇,互相打着招呼。
该老师的讲授(     
①运用了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法
②坚持了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③坚持对具体问题作出具体分析
④表明了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为理性认识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4 . 载人航天,三十而立。建造中国空间站是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从199292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到202211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和建造阶段12次发射任务全部完成,中国空间站建造阶段收官之战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从此开启长期有人驻留模式。材料表明(     
①事物发展是一个间断性与飞跃性相统一的过程
②人的实践活动是历史的发展着的
③尊重客观规律是规律发生作用的必要条件
④认识在实践基础上不断深化和发展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3-01-10更新 | 254次组卷 | 2卷引用:单元复习03 运用辩证思维方法
5 . 思维导图
2023-01-06更新 | 34次组卷 | 2卷引用: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整体分析
6 . 《庄子》提出了“齐是非”和“是非莫辩”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第三者来,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真理最基本的属性是主观性,对同一确定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真理
庄子的错误在于否定了是非的标准,主张无是无非,具有诡辩论色彩
根据逻辑思维矛盾律,庄子对第三者的两个假言判断的前件不能同时成立
庄子的充分条件假言推理未能反映客观实际,说明演绎推理具有或然性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在以袁隆平院士为首的科研人员的不懈努力下,我国杂交水稻技术长期保持世界领先。但近年来,制种成本高,种植用种量不减反增,成为制约杂交水稻面积扩大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科研团队提出,研发一种可结出大粒稻谷的“小粒种”,既降低制种成本,又减少用种量。为了确定“小粒种”小到什么程度,科研团队走了不少弯路:最初,一度认为种子越小越好,科研人员找到了一个赛一个小的种子,但经过两三年的探索和实践发现种子并非越小越好,而应将每1000颗种子的重量控制在13到15克之间。确定“小粒种”之后,为了降低制种成本,科研团队发明了基于“粒厚”的机械分选技术,研制了专业分选机械,开辟了杂交水稻全程机械化制种新途径。

“小粒种,大粒稻”在有效降低农户用种成本的同时,还能让杂交水稻更高产、更优质。截至目前,项目成果累计示范推广323.5万亩,共计节约1.21亿元,助力增产稻谷9453.9万公斤。在首届全球可持续植物生产大会上,“小粒种,大粒稻”引发全球专家的广泛关注。


结合材料,从哲学角度,阐述科研团队探索“小粒种,大粒稻”的认识过程。
8 . 在我国文学宝库中,歌颂祖国壮丽河山的作品浩如烟海,后人可以从各不相同的描述中,区分出特定的自然环境:“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讴歌的是辽阔雄浑的北国草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描绘的是风景绮丽的江南春色。这说明(       
A.文学宝库中各不相同的文学描述是特定自然环境形成的关键性因素
B.文学作品要给人深刻的印象,就必须抓住事物与众不同之处进行描述
C.无论是北国草原还是江南春色都体现出意识活动的选择性和创造性
D.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作家的实践是创作歌颂壮丽河山作品的充分条件
2023-01-05更新 | 2034次组卷 | 19卷引用:第二单元 遵循逻辑思维规则
9 . 恩格斯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资产阶级为了发展工业生产,需要科学来查明自然物体的物理特性,弄清自然力的作用方式。”对于上述观点,以下哲学解释正确的是(     
①真理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在实践过程中发展规律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10 . 有文学评论家认为,作者内心的声音一经写成“文”后,则荡然无存,文本的意义是由读者个人诠释所赋予的,而非来自作者。读者在阅读中带着本身独有的批判、诠释、解释,用自身经验或兴趣想法等重新写了文本。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文本是作者意识的投射,这样的认识对象是不可知的
B.每个人都是孤岛,没有什么能成为连接作家和读者的桥梁
C.认识具有主体差异性,不同读者对文本会有不同的解读
D.读者在阅读中再创作,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