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18 道试题
1 .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以前我们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现在则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这样的变化体现了(     
A.事物千差万别,不同事物的矛盾各具有特殊性
B.矛盾斗争性和同一性相结合,推动了事物发展
C.同一事物在发展不同阶段上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D.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2022-01-13更新 | 88次组卷 | 3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四川师范大学附属昆明实验学校安宁校区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卷
2 . 关于事物矛盾问题的精髓是(     
A.矛盾的普遍性B.矛盾的特殊性C.具体问题具体分析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2022-01-12更新 | 26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沛县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合格性考试第一次模拟测试政治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6月至7月期间,62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和驻外旅游办事处紧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工作思路,以“美丽中国”为主题,联动开展了2021“中国旅游文化周”全球统一品牌活动。

本次旅游文化周采取国内“中央厨房”统一配置与文化中心和旅游办事处“特色小灶”自主项目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结合国外民众对中国文化的关注点和兴趣点,积极整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平台资源,通过本土化运作扩大活动受众面和影响力。一方面,与驻在国电视台、报纸、广播电台等主流媒体以及新华社、人民日报等驻外央媒合作,利用传统媒体权威性和品牌效应持续发挥影响力。同时,广泛运用新媒体平台,充分发挥新媒体互动性强、时效性强的优势,通过“粉丝”互动和转发实现矩阵式传播,唤起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和期待,从而建立起对中国的情感认同和价值认同。


可以说,2021“中国旅游文化周”已经让更多的海外朋友了解中国,爱上中国,并期待亲身来到中国。
(1)结合材料并运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有关知识,说说开展“中国旅游文化周”的意义。
(2)运用矛盾特殊性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旅游文化周”开展本土化运作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3)请你向“中国旅游文化周”主办方推荐自己家乡的一处景点,并简述其特色。(100字左右)
2022-01-12更新 | 8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市第一中学等校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联考政治试题
4 . 下列成语与下边漫画所蕴含的哲学寓意最接近的是(     
A.讳疾忌医B.木强则折C.因地制宜D.大处着眼
2022-01-12更新 | 420次组卷 | 4卷引用:浙江省丽水市缙云中学等三校2021-2022学年高三12月联考政治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始终与时俱进、一往无前,充分显示了中国力量。中国人民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现解放思想和改革开放相互激荡、观念创新和实践探索相互促进,充分显示了思想引领的强大力量。中国人民勇于自我革命、自我革新,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不断革除阻碍发展的各方面体制机制弊端,充分显示了制度保障的强大力量。中国人民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空前高涨,充分显示了13亿多人民作为国家主人和真正英雄推动历史前进的强大力量。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人民生活由总体小康向全面小康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但是,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如发展质量效益还不高,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这越来越制约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中央敏锐地洞察到这一新的全局性、历史性变化,及时作出准确的判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1)结合材料一,从寻觅社会真谛角度,谈谈你对中国改革开放40年来的认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知识,分析党作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的重大政治论断的依据。
2022-01-09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政治试题

6 . “自媒体”是当下最具影响力的一种新媒体,在自媒体上,人人都可以是信息的传播者,其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拓展了展现自己才华的平台;信息更加地透明和共享;丰富了大众获取知识和新闻的渠道;给自媒体人带来收益;公众舆论形成对社会的有效监督,促进社会进步等等。但是在自媒体给大众提供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乱象丛生带来的负面效应也突出显现:恶意篡改历史者有之:造谣涉黄者有之:更有甚者,利用手中的自媒体账号资源,大搞“黑公关”,敲诈勒索……自媒体的野蛮生长,扰乱了正常的网络传播秩序。

对此,国家版权局、网信办等部门联合启动“剑网”专项行动,集中清理整治自媒体乱象,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依法取缔、关闭了一批非法自媒体账号。但有专家指出,整治自媒体乱象不能一关了之,必须标本兼治,速立长效机制.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谈谈你对自媒体发展的认识。
7 .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根据我国人口发展变化形势,先后作出实施单独两孩、全面两孩政策等重大决策部署,取得积极成效,但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依然加深。2021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进一步优化生育政策,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     
①把握了事物发展不同阶段的矛盾特点
②表明真理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
③旨在加快扭转我国社会发展的总趋势
④表明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
2022-01-0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邢台市第一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三次月考政治试题

8 .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广告应运而生,它在给人们带来快速传递信息等便利的同时,也存在诸多问题。部分互联网广告发布者和广告经营者,没有尽到广告审查义务。部分网站金融广告违法率超过50%。如有的广告介绍理财产品“投资理财100%全额本息保障”“35倍银行存款利率”等。医疗类广告的违法表现主要是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的内容,虚假宣传治愈率、有效率,利用广告代言人作推荐、证明等。为此,相关部门召开互联网企业座谈会,约谈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几十家知名互联网企业,落实实施的《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看待互联网广告的发展。
9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不仅造成资源浪费,也使环境隐患日益突出,成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垃圾分裂处理迫在眉睫。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分类的目的是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力争物尽其用。

材料二   垃圾分类开头难,养成习惯就自然,垃圾投放有门道,四色分类要记牢。第一类可回收,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第二类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经生物技术就地处理堆肥,每吨可生产0.3吨有机肥;第三类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这些垃圾需要安全处理;第四类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采取卫生填埋可有效减少对地下水、地表水、土壤及空气的污染。


(1)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联系观的相关知识,说明垃圾分类的意义。
(2)结合材料二,运用矛盾特殊性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做好垃圾分类。
10 .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国民经济问题可以简单理解为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问题。但前几年传统重化工业产能过剩,资源环境约束承载能力达到峰值,而老百姓需要的高品质、高附加值的产品却难以满足,致使大量国内需求转向海外。在需求倒逼的压力之下,中央强调在适度扩大内需的同时,着力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这意味着我国经济治理思路出现重大转变,即从过去片面强调需求侧刺激转变到需求侧与供给侧并重,更加重视供给和侧改革的思路上来。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改革思路变化的合理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