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矛盾的特殊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24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中国郑重承诺: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能源体系改革是根本途径,重点领域转型是重要抓手,技术创新是关键引擎,治理体系变革是基础保障。我国政府经过试点,进行机构改革和职能调整,对污染物排放严格监控,并大力推进碳市场建设。


请运用矛盾的观点,结合资料谈谈我国应如何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10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就科学精准做好疫情防控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有记者提问,如何更好地推进“动态清零”平稳实施?

对此,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雷正龙表示,一是不断提升疫情防控科学精准水平。要求各地加快精准做好流调工作,疫情防控不能简单化,不能以“静默”代替管控。要及时精准划定中高风险区,并根据疫情形势变化进行动态调整,符合解封条件的要及时解封。对风险区域外的学校、餐饮等单位要加强疫情监测,坚决避免“一关了之”,最大程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二是减少疫情防控对群众的影响。要求开展疫情处置时,强调科学精准管控同时还要讲究温度,全力保障疫情期间群众的生活物资供应和就医需求,全面统筹社区多方力量,确保保障到位、服务到位、温暖到位。

三是加强对各地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指导各地全面落实第九版防控方案各项政策措施,加强对各地疫情防控政策措施的培训指导,推动各地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加强对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点行业,特别是交通运输业,客车、货车司乘人员的疫情防控,既要做到疫情防得住,又要保证行业运转正常发展。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谈谈你对更好地推进“动态清零”平稳实施措施的理解。

3 . (三)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

在脱贫攻坚取得决定胜利的基础上,党中央及时部署和决策,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足富裕。这是“三农”工作心的历史性转移。

1.在脱贫攻坚斗争中,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为中国人民谋______、为中华民族谋_______的初心使命。
2.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对标对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集中力量完成“打赢脱贫攻坚战”“补上全面小康‘三农’领域突出短板”两大重点任务。这突出体现的哲理是(     
A.认识事物性质要抓矛盾的主要方面B.重视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C.分析和解决问题要抓住主要矛盾D.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有机统一
3.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大局,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这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体现了(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善于抓住事物本质
C.要坚持全面看问题D.要抓住重点和关键
4.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都不能少,在脱贫攻坚战中,广大党员干部每月不定期开展走访入户工作,与帮扶对象谈心交心,时刻了解他们的生活动态和思想状况,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壁垒作用。此举,体现了党的(     
A.政治领导B.组织领导C.思想领导D.依法领导
5.将下列我国的扶贫举措和对应的哲学原理进行正确连线:
(1)开发式扶贫,既扶贫又扶志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具有特殊性
(2)构建政府、社会、市场协同推进的大扶贫格局B.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
(3)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C.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
6.习近平同志指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生态是统一的自然系统,是相互依存、紧密联系的有机链条。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林和草,这个生命共同体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这一观点蕴含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至少写1个)
7.回望40多年改革开放的历程,从小岗村的“大包干”到十八洞村的“精准脱贫”,中国实现了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跨越,走出了一条“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的特色之路。新时代的中国,将继续沿着这一发展道路前行,创造新的辉煌。
运用所学内容,结合材料,说明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道路的理由。
4 .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征程中,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开辟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表明党治国理政的工作立足点在于(     
A.注重量的积累B.一切从实际出发
C.坚持实事求是原则D.把握矛盾的特殊性
2022-11-08更新 | 12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月考政治试题
2023·浙江杭州·一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是展现区域发展特色、提升地方综合影响力的一张金名片,是具有强大社会感召力和文化引领力的省域品牌。杭州某校学生围绕“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的议题,开展综合探究活动。以下是同学们关于“诗画江南、活力浙江”内涵的探究成果。

◆“诗画江南”以简白的笔触,勾勒出浙江厚重的历史底蕴与优美的山水风光,有鲜明的历史感和意象美。它不仅体现了浙江山水的秀美,更是高度概括和凝练了浙江的人文气质与文化韵味。

◆“活力浙江”展示了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状态,体现了浙江的敢为天下先,弄潮儿勇立潮头的那一股子“精气神”。正是这样生生不息、绵延不绝的活力,才使得浙江成为了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萌发地。

◆“诗画江南”与“活力浙江”组合,代表一种意象和现实交融、地理与人文结合、历史与未来贯通的审美意境,也是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图景与动力的多彩描摹。今天的浙江,“诗画”与“活力”是辩证统一的:奋斗带来富与美,富与美催生出更强劲的动力与活力。


(1)结合材料,运用哲学的相关知识,阐释浙江省“诗画江南、活力浙江”省域品牌内涵蕴含着怎样的智慧。
(2)假如“诗画江南,活力浙江”是一张明信片,请你从“诗画江南”“活力浙江”中任选一个角度,推介这张“明信片”中的一个元素,并从“文化传承与创新”角度阐述你的选择依据。
2022-11-08更新 | 1052次组卷 | 9卷引用:浙江省杭州市2023届高三上学期11月份教学质量检测(杭州一模) 政治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道路决定命运,特色基于国情。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着眼于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深刻揭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明确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指明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时间表和路线图,是新时代推进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文献。


运用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知识,简要谈谈对“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的认识。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前不久,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为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必须着力破解难点堵点问题。一要解决“有养老、无医疗”问题。医养结合,“养”是基础,“医”是核心。发挥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在养生保健、慢性病防治等方面的优势,推动中医药进家庭、进社区、进机构。二要解决“有签约、无服务”问题。在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基础上,基于老年人差异化健康需求,设计个性化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包,做细做实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三要解决“有机构、无人才”问题。人才资源是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针对医养结合人才不足等问题,需要多渠道引才育才,要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紧缺人才培养。四要组织实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及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


结合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的知识,分析国家推动医养结合高质量发展举措的哲学依据。
8 . 2022年6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武汉市考察时指出,“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经过努力,我国科技实力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但是我国原始创新能力还不强,科技创新资源整合还不够,科技投入产出效益较低……这些发展中的问题,必须继续下大力气加以解决。这表明(     
①推动事物发展需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②把握矛盾的普遍性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③勇于直面矛盾,才能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④事物都包含优点和缺点两个方面,要全面看问题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50年前,横亘在袁隆平和他的团队面前的一道大山,是雄性不育系的种子难以找到。1970年袁隆平发现了1株雄花败育的野生稻,以此为突破口,袁隆平和他的团队奔走在试验田和实验室,先后攻克了提高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等五道难关,不断挖掘水稻高产的潜力,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作出了卓越贡献。

材料二   2022年以来,受新冠疫情、极端天气、地缘冲突等多种因素影响,全球粮食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冲击。为做好2022年粮食生产,我国加强良种技术攻关,科技赋能农机农艺,加大力度支持农民教育培训。农业农村、水利、应急、气象等部门加强会商和预警,因地制宜抗旱减灾。连日来,洪涝及干旱给全国秋粮生产带来不利影响,各地多措并举,落实关键技术措施,助力秋粮抗灾夺丰收。辽宁省今年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85%,在渍涝灾害相对集中的辽宁省阜新市,当地正抢排积水、尽快恢复生产。湖北省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4.5℃,襄阳市富农种植专业合作社组织无人机,给受旱的1300亩玉米喷施叶面肥。目前粮食减产形势有较大缓解。


运用“把握世界的规律”相关知识,分析材料对我国粮食生产的哲学启示。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坚持房住不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各地区、各部门按照中央要求,持续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加快建立完善房地产长效机制,积极防范化解房地产潜在风险,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历经多年的发展,住房已经实现总体供需平衡,甚至出现了局部过剩,楼市正在经历“冰火两重天”。当众多城市房价上涨,旨在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的调控政策“补丁”一个接一个的时候,个别三四线城市和县城的楼市却成交低迷,价格下降,乏人问津。专家建议,针对非热点的三四线城市和县城,房地产开发切不可脱离当地产业发展和人口实际再盲目上马,而应科学规划,精细研判,避免过剩,力促供需平衡。


结合材料,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知识说明如何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