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实现人生的价值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78 道试题
1 . 2023年清明节期间,国防军事频道、“央视军事”新媒体平台播出了10集纪录片《英雄回家》,讲述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历程及寻亲背后的感人故事,弘扬抗美援朝精神。《英雄回家》的专题记录片(       
①彰显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
②体现了当前社会人生价值的评判标准和行为选择
③反映出人们面对同一事物都会作出相同的价值判断
④表明抗美援朝精神是正确价值观在头脑中的客观反映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 . “双向奔赴”本意是指相关方朝着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相互靠近,多用于人与人之间,表达了人们相互爱慕、相互亲近的美好愿望。2023年11月,中美元首旧金山会晤期间,习主席在演讲中说:“正是人民的双向奔赴,让中美关系一次次从低谷重回正道。”“双向奔赴”从用于个人到用于国家,使用范围得到了延伸扩展,价值内涵得到了丰富升华。由此可以得出(     
A.矛盾具有特殊性,同一词语在不同语境下的内涵会完全相反
B.认识是变化发展的,词语的使用范围可以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延伸
C.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词语的使用范围会因人而异
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日常生活中的频繁使用带来了词语价值内涵的升华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爱国主义自古以来就流淌在中华民族血脉之中,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

材料一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并对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提出明确要求。202310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法律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该法遵循爱国主义教育的特点和规律,规定了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聚焦保障和推动爱国主义教育广泛深入持久有效开展,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并对公职人员、企业事业单位职工、村居民等不同群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分别作出相应规定。制定爱国主义教育法,以法治方式推动和保障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人民力量,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1)结合材料一,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制定和实施爱国主义教育法的正确性。

材料二   为培育爱国主义精神,2023年“七一”期间,各地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延安革命纪念地、遵义会议会址、井冈山等著名红色景点吸引了大量的年轻人前去“打卡”。红色旅游“寓教于游”“寓游于教”,让人们在旅游中感悟红色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承载于其上的红色精神,体验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带来的精神震撼,传承红色基因,补足精神之“钙”,让更多年轻人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继续前进的智慧和力量。红色旅游已成为超越一般旅游业态的新业态,预计2023年,我国红色旅游出游人数超过1亿人次,红色旅游综合收入达到万亿元。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分析发展红色旅游的时代价值。

材料三   中国航天人始终以发展航天事业为崇高使命,表现出了强烈的爱国情怀。从蓝图绘梦到奋斗圆梦,几代中国航天人奋斗不息,攀登科技高峰,终于建成中国自己的空间站。空间站建设覆盖十四大系统及上百个分系统,参与单位多达上千家,涉及数十万科研工作者。我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有机联结,密切协作,共同筑起了中国人的航天梦。

(3)运用辩证思维知识,概括中国航天事业发展过程中所运用到的思维方法,要求思维方法和材料信息相对应。
4 . 漫画《不幸的是经历》(作者:林帝浣),漫画启示我们(       

①坚定理想信念,在奉献中创造精彩人生
②要敢于打破固有联系,改变人生状态
③要努力拼搏,摆脱现实条件制约
④坚持奋斗有助于克服不利因素影响而获得成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6 . 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重要特色,因形状酷似马头、寓意美好而得名。在聚族而居的村落中,民居建筑密度大,不利于防火的矛盾比较突出;而高高的马头墙,能在相邻民居发生火灾的情况下发挥隔断火源的作用。高大封闭的墙体,因为马头墙的设计而显得错落有致,那静止、呆板的墙体,因为有了马头墙,从而显出一种动态的美感。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实用性与装饰性的对立属性寓于马头墙优美造型的统一属性之中
②马头墙的设计理念是徽派建筑观在建筑设计人头脑中的客观反映
③马头墙展现的美是主体对客体的积极意义,传达了天人合一的理念
④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联系形式,马头墙的设计产生于实践的需要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7 . 2023年10月26日,神舟十七载人航天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2次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行走太空梦想的实现,是无数夜以继日、刻苦攻关的中国航天人在托举和支撑。这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①物质与意识相互依赖,相互作用
②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社会主体和真正英雄
③价值判断的正确性依赖于价值选择的合理性
④事物发展是从量变到质变再到新的量变的循环往复的上升过程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依靠人民,“稳经济,促发展,战贫困,建小康,控疫情,抗大灾,应变局,化危机”,创造了一个个令人刮目相看的人间奇迹,描绘着以人民为中心的斑斓画卷。李强总理谈到调研时说:“我长期在地方工作,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高手在民间。我们一定要推动各级干部多到一线去调查研究,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向群众学习,拜群众为师,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坚持人民至上,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相关知识分析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坚持人民至上。
2023-12-20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月考卷(四)政治试题
9 . 有信念、有梦想、有奋斗、有奉献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舍身堵枪眼,烈火焚身”的志愿军英雄群像,“心甘情愿为党、为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的王进喜,“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雷锋,“只要生命不结束,服务人民不停止”的杨善洲,“守岛英雄”王继才……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在奉献社会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弘扬真善美是人生真正追求
③实现人生价值要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
④个人价值的实现应正确运用社会条件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自1963年3月毛泽东同志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60年来,学雷锋活动在全国持续深入开展,雷锋的名字家喻户晓,雷锋的事迹深入人心,雷锋精神滋养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心灵。“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雷锋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日记里的一字一句,他“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把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崇高信仰,转化成为党和人民奋斗终身的坚定信念;他立志“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在服务人民、助人为乐中坚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价值追求;他甘当“一颗最小的螺丝钉”,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迹。

雷锋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感召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奋发向上、忘我奉献。从“雷锋式好战士”刘英俊到“八十年代新雷锋”朱伯懦,从坚持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张黎明到矢志不渝传承雷锋精神的郭明义;从把心血和汗水洒遍千山万水、千家万户的扶贫干部……个个鲜活形象,书写着不同时代的雷锋故事。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雷锋精神永不过时。回望过去,雷锋精神已融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长河。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呼唤更多雷锋式的时代楷模。展望未来,雷锋精神一定能为我们创造新的伟业提供精神启迪、凝聚强大力量。

(1)结合材料并运用实现人生价值的知识,谈谈我们应如何实现人生价值。
(2)结合材料,说明雷锋精神为什么能绽放出璀璨的时代光芒。
(3)雷锋精神永不过时。某学校举行“学习雷锋精神”主题活动,请你围绕主题,列举两条宣传语。(要求主旨鲜明,朗朗上口,每个要点在15字以内)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