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外国语实验学校、通江超前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四川 高一 阶段练习 2017-12-14 35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名校
1. “夏启篡位,他从制度上确认贵族家族世代垄断首领职位的特权…….标志着王权的第一次胜利。”材料中的“第一次胜利”是指(                  
A.出现“天下为公”的局面B.确立了王位世袭制
C.实现了原始民主D.首创王权专制政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 据甲骨文记载,商王“鼓吹“帝”是王的祖宗神,王是“帝”的嫡系子孙。此做法
A.说明商王愚昧无知B.便于推翻夏朝的统治
C.是为了神化王权统治D.说明商王不知祖先来源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3. 历史典故“烽火戏诸侯”中,诸侯因义务所在,蜂拥而至勤王。这一典故是下列哪一政治制度的反映(  )
A.王位世袭制B.宗法制C.分封制D.郡县制
2019-01-30更新 | 910次组卷 | 93卷引用:2010年广东湛江二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4. 这“实质上是将周王和其子弟之间的亲族关系直接转化成一种国家组织形式”。“这”是指
A.分封制B.宗法制C.等级制D.世袭制
2017-12-12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外国语实验学校、通江超前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西周时期的‘裂土封建‘,是采取了宗族殖民的方式,建立起来的以王室子弟为主体的,由其垄断政治权力和社会资源的’家天下‘。”材料说明
A.西周是中国“家天下”的开始B.周代分封的对象全是王室子弟
C.分封制是与血缘宗法相结合的D.周政权是垄断性的中央集权制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秦王朝统一全国后……一种新型的国家形态和国家管理方式及政治体制由此建立起来。“”新型的国家形态“主要是指秦朝(                      
A.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B.实行三公九卿制
C.推行郡县制度D.确立皇帝制度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7. 历代封建王朝都十分重视对官员的监督,其中秦朝中央担任此职责的官员是
A.御史大夫B.太尉C.刺史D.丞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郡县制的发明……使得过去由于分封制度而结构不稳的国家变得更具有向心力,中央政令更容易贯彻,统一大国的建立成为可能。“由此可见郡县制(                       
A.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B.保证了地方自主行政
C.提高了中央决策的效率D.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紫禁城坐落在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其中太和殿又是中轴线上最高大的建筑,皇帝即位、婚礼、生日、命将出征、接受文武百官朝贺等重大活动都在此举行。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A.天人合一B.建筑功能齐全
C.皇权至上D.国家大一统
2016-11-27更新 | 487次组卷 | 58卷引用:2010年湖南省岳阳县一中2011届高三第一次阶段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0. “秦王朝建立后,为了有效地加强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行,总结战国以来各国的官僚制度,建立起了一套适应封建统一国家需要的中央政府机构。“材料中的”中央政府机构“是指(                      
A.皇帝制度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D.丞相制度
2017-12-12更新 | 59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外国语实验学校、通江超前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1. 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廷戍卫,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务等。这反映了古代中国政体的特征是(     
A.职分细化,运转高效B.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C.家国同治,皇权至上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
2022-10-12更新 | 1640次组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据史书记载:“自武帝以来,外廷之官统于丞相,中朝之官统于大司马。”由此可知,汉武帝时
A.丞相权力受到削弱B.皇权专制受到削弱
C.丞相不再负责全国政务D.实现行政与军政的分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有学者认为:“从管理学的角度看,三省六部制是合乎科学道理的,也是值得借鉴的。”其合理之处表现在(                      
A.分工合作,提高效率B.各自为政,互不干涉
C.分权制衡,决策民主D.分散相权,加强皇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4. 《汉书》中记载:“汉家至德博大,宇内万里,立置郡县,部刺史奉使典州,督察郡国,吏民安宁。”由此可见,汉朝的刺史制度有利于
A.制衡地方,整饬吏治
B.监督皇帝,防止暴政
C.监察百官,稳定政治
D.调整相权,防范擅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5. 汉武帝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下诏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举主为丞相、御史、列侯、中二千石、二千石等官吏。被举人中董仲舒经武帝策问,任为江都相。当时这一选拔人才的制度时( )
A.世官制B.分封制C.察举制D.科举制
2017-12-12更新 | 9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外国语实验学校、通江超前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6. 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评价中国古代某制度时说:“用意是在政府与社会间打通一条路,好让社会在某种条件、某种方式下掌握政治、预闻政治和运用政治。“对该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
A.孝廉是这一制度的核心标准B.诱导了经商逐利的社会风气
C.阻碍了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D.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7. 中国古代行政制度不断变化。下图反映的是哪一时期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 (                         
A.秦B.唐C.元D.清
2017-12-14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外国语实验学校、通江超前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8. 《明太祖实录》中记载,洪武十三年(1380年),上谕文武百官曰:“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如此,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据此可知明太祖(          
A.认识到丞相职位的重要性B.把六部长官都提升为丞相
C.为防止大臣专权而废丞相D.极力恢复传统的六卿制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9. 有学者认为,废除了中书省,朝廷大权均集中于皇帝,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以皇权胜利而告终。这种胜利意味着(               
A.丞相完全成为皇帝的附属品B.皇帝获得至高无上的地位
C.皇帝取得了直接对六部的发令权D.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0. 明朝后期,万历皇帝想立自己的小儿子朱常询为太子,但内阁大臣却以违制为名予以驳回,最后只得封为福王。这表明(               
A.内阁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B.内阁是明朝真正决策机构
C.皇帝与阁臣间的矛盾激化D.明朝后期的政治极端腐败
2017-12-14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外国语实验学校、通江超前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1. 雍正年间,为筹划西北军事,特设军机房,后更名为军机处。嘉庆十年,有大臣上折称“军机处承办一切事务,与兵部之专司戍政者不同……..似应更改名目,以纪偃(停止)武之隆”。这表明清代军机处(     
A.与兵部的职能相互重叠B.已成为综合性的政务机构
C.地位特殊引起朝臣不满D.已成为国家最高军事机关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22. 有学者把中国古代中央官制演变的规律归纳为“君主近臣的外朝化和边缘化(疏远)”趋势。这种趋势表明(                  
A.皇帝近臣权力极大B.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
C.丞相成为中央权力中枢D.君主专制的强化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3. 雍正四年(1726年),云南巡抚鄂尔泰上书说:“云贵大患…….欲安民必先制夷,欲制夷必改土归流。”由此可知,清代实行“改土归流”是为了(                 
A.加强与少数民族的团结B.加强中央对边疆的管辖
C.发展云南少数民族经济D.加强雍正帝的专制统治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4. 观察下图,如果周王去世,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A.①B.②C.④D.③
2019-01-30更新 | 633次组卷 | 69卷引用:2010年湖北武汉二中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5. 下面是某电视专题片中出现的三组镜头,分别反映了不同朝代为解决洪水灾害,中央政府的运作情况。据所学知识判断,上述历史场景最早出现的朝代分别是
①蜀郡洪水为患,丞相与诸卿拿出治理方案,交给皇帝裁决
②渝州发生洪灾,中书省按皇帝旨意起草文件,交门下省审核后,再交尚书省,尚书省交工部、户部办理
③徐州府爆发洪灾,阁臣据皇帝旨意写成诏书,直送工部、户部执行赈灾
A.秦、唐、明B.秦、唐、元C.汉、宋、明D.秦、元、清
2020-01-17更新 | 634次组卷 | 158卷引用:2010年甘肃天水一中高三5月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综历史卷

二、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汉哀帝说:“丞相者……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但明太祖朱元璋却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
材料2: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说:“(夏、商)周、汉封建而延,秦郡邑而促(短促)。”
材料3: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隋唐时期的宰相大臣上朝奏事也有座位。
但到了宋朝,宰相只能站着同皇帝议事。据说是宋太祖改变这一做法的,有一天,宰相范质等人向宋太祖奏事,开始大臣还坐着,宋太祖称自己眼睛昏花看不清,让大臣们近前指给他看。等范质等人回到原处,座位已被撤掉。此后,宰相大臣就只好站在皇帝面前议事了。
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西周、秦、元三朝地方实施的什么行政制度?
(2)结合上述材料指出秦朝、西汉、唐朝、宋朝、明朝的丞相权力先后有何变化?君权和相权的发展趋势怎样?
(3)在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方面,包含着众多的矛盾和问题,试归纳其中的两对主要矛盾。
2017-12-12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外国语实验学校、通江超前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三、简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27. 如何评价科举制?
2017-12-12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广安市(武胜外国语实验学校、通江超前外国语学校)2017-2018学年高一10月月考历史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政治史(旧)、中国古代史

试卷题型(共 27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5
材料分析题
1
简答题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政治史(旧)
2
中国古代史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94王位世袭制  夏朝的统治及文化遗存单题
20.85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单题
30.85分封制实行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西周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单题
40.65宗法制的特点与影响  宗法制单题
50.65分封制的特点与影响  分封制单题
60.85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70.94秦朝中央官制  秦朝的政治制度单题
80.65郡县制单题
90.65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100.85秦朝中央官制  秦朝的政治制度单题
110.85秦朝中央官制单题
120.65汉代君主专制的加强单题
130.65唐代君主专制的加强单题
140.65监察与谏议单题
150.65察举制单题
160.4科举制单题
170.85元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单题
180.65宰相制度的废除单题
190.65宰相制度的废除单题
200.65内阁单题
210.4军机处和密折制度单题
220.4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230.85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巩固单题
240.85宗法制实行的目的、含义和内容  宗法制单题
250.65内阁  唐代君主专制的加强单题
二、材料分析题
260.65中枢政务机构(汉-唐)  康雍乾时期的君主专制  秦朝的政治制度  分封制
三、简答题
270.65科举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