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黑龙江 高二 开学考试 2018-08-30 299次 整体难度: 容易 考查范围: 史学热点、经济史(旧)、世界史 、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我们一般将材料分为第一手史料和第二手史料,前者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发生当时所产生,可较直接作为历史根据的史料;后者是指经过后人运用第一手史料所作的研究及诠释。研究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展情况时,不可以作为第一手史料的是
A.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墓葬中发现的商代玉蚕
B.甲骨文中有“蚕”、“桑”、“丝”等文字
C.《诗经·卫风》写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D.刘克祥《简明中国经济史》记载:“商周时期的蚕桑生产和纺织手工业已相当发达”
2013-05-10更新 | 1107次组卷 | 17卷引用:福建省厦门杏南中学2009-2010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周礼》记载:西周时期,国家对市场有一套管理制度,市场设专职官吏——“司市”来进行管理,下面设辨别货物真假的“胥师”,掌管物价的“贾师”,维持秩序的“司虣”,管理度量衡的“质人”。西周的这套做法
A.打破了工商食官局面
B.促进国家管理制度化
C.强化政治等级制度化
D.不利于工商业发展
2019-04-22更新 | 347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6届湖南省衡阳市高三第一次联考(一模)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6. 据史料记载,明朝中后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绞绸之利”。这种“迁业’现象本质上反映的是
A.农村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B.国家推行了重商主义政策
C.农村经济结构已发生改变
D.手工业已经成为主导产业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7.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的。”主要是由于
A.在此以前未出现著述世界历史的史学家
B.使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
D.其探险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形成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8. 新航路的开辟是世界各民族的发展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的重要阶段,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主要方式是
A.西方的殖民扩张和掠夺
B.东方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
C.东西方之间的政治经济交流
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其他国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英国是最先发生工业革命的国家……再不需要把黑人当作商品从非洲运走,而要把他们当作劳动力留在非洲来生产原料,并为资本主义国家准备市场。”上述核心观点是
A.英国废除了奴隶贸易B.非洲成为了新的市场
C.奴隶贸易是不符合资本主义发展D.非洲工业革命已经进行
2019-01-30更新 | 996次组卷 | 17卷引用:2010年广西桂林十八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鸦片战争爆发前夕,一英国殖民者说:“这是我把我们将来和这个帝国的商务,安放在稳固而广阔的基础之上的有希望的机会。”此观点的本质是,通过战争使英国
A.对华贸易合法化B.扭转了对华贸易逆差
C.打开与中国进行商品贸易的大门D.获得了倾销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供应地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1. 阅读英国输华货物统计表,造成该表所反映趋势的根本原因是
A.鸦片战争后中国市场被打开
B.鸦片走私泛滥,抽走大量资金
C.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
D.中国开放的口岸太少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12.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逐渐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这对中国的影响不包括
A.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瓦解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C.西方的先进生产技术逐步传入
D.英国输华商品激增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中国社会并存的经济成分有             
①自然经济②民族资本主义经济③洋务经济④外国资本主义经济
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2020-03-24更新 | 170次组卷 | 18卷引用:2011年福建省莆田一中高一下学期第一学段考试历史卷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16. 促使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史上出现“黄金时期”的主要因素有
①西方列强忙于世界大战无暇东顾
②民国政府鼓励民族工业发展政策
③民众爱国运动推动民族企业发展
④民族资产阶级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2018-08-3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17. 上海是中国最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发生变化最大的城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缠足会”最早在上海成立
B.上海近代居民典型住宅是居住大院
C.上海出现了第一家国人经营的西菜馆
D.中国人在此地首次尝试摄制影片
2018-08-30更新 | 3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4)
名校
18. 晚清实业家张謇认为:“发展实业重点应当放在纺织业和钢铁业上”。但是实施的结果,纺织业发展空前,而钢铁业一筹莫展。当时中国钢铁业没有进展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对外赔款使重工业发展缺少资金
B.清政府尤其是顽固派阻挠发展重工业
C.重工业投资多、周期长、利润少,私人不愿意投资
D.西方列强对中国矿业资源的掠夺和外资工业的激烈竞争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19. “(20世纪)30年代中期或者说末期的苏维埃社会,……是独特的、建筑在三个基本原则下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工业化、国家管理经济、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开辟的不同于西方的“非资本主义发展模式”,其特征是
A.依靠本国积累工业发展资金
B.农业、轻工业、重工业按计划协调发展
C.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D.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0. 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登上山顶的新路线。”符合这一思想的目标做法是
A.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
B.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部分中小企业
C.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D.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加强军事工业的建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1928年10月起,苏联开始实施计划经济,到1940年,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跃居欧洲第一位。另一方面,从1934年开始的大肃反运动仅在1937—1938年间就有200多万人受到清洗,其中包括4万多名营级以上的高中级军官。这说明
A.斯大林模式利弊己被认识
B.大肃反促成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C.苏联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D.斯大林模式对苏德战争初期利弊并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2. 法国著名经济史专家雅克·马赛义认为“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成就在近代史上是独一无二的……西方国家也许很难想像一个大国的崛起能选择与其不同的道路。当年西方把经济实力发展和寻求扩张与支配地位联系在一起,但中国并不遵循‘帝国主义逻辑’,中国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遗产。”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独一无二”指中国开创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B.中国坚持独立自主,不与西方合作,实现经济腾飞
C.中国崛起道路可以概括为改革开放,和平崛起
D.“帝国主义逻辑”指西方通过第二次工业革命,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3. 下表是《1952~1986年城市与农村的人均消费》(以时价元计),由此可推知
A.新中国的经济一直持续快速发展
B.国家对农村的投资远少于城市
C.城市与农村的经济差距不断拉大
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效显著
2018-08-3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4. 改革开放中,经过三次思想解放,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所有制崇拜”和“计划经济崇拜”,其中冲破“计划经济崇拜”的关键事件是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5. “这一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必将使农业社会主义合作化的具体道路更加符合我国的实际。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下列对“这一制度”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A.采取了统一经营与分散经营相结合的原则
B.是农村生产关系的一次重大变革
C.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D.推动了农业生产合作化进程

二、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26.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对外开放的根本目的是
A.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
C.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D.尽快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7. 从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世界主要货币(包括英镑、日元、德国马克、法国法郎和瑞士法郎等)均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同时美元与黄金以35美元/盎司的价格自由兑换。这是因为
A.布雷顿森林体系形成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经济互助委员会建立
D.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28. “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意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于是,欧洲开始采取措施改变上述局面。这些措施始于
A.煤钢共同体B.欧洲共同体
C.欧洲关税同盟D.欧洲统一大市场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29.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成立以来,以苹果、柑橘和梨为代表的中国水果不断出口东南亚各国,而以榴莲、火龙果、山竹为代表的进口热带水果也以亲民价格登上了北方人民的餐桌。这反映出
A.亚洲区域贸易呈现同质化竞争
B.贸易自由化丰富民众消费选择
C.中国和东盟社会差异逐渐消除
D.农产品成为双方经济交流主体

四、材料分析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30. 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但无论是它的兴起或是影响都看到政治的影子。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的展开有多种原因,其中,封建制度的结束就是一个明显的工业革命导火线。随着封建制度于18世纪初在西方消失,贵族及大地主所享有的各种特权(例如贸易的专利)也随之消失。这些改变推动了自由贸易,形成了更大规模的市场,使工商业的发展更为蓬勃。在这种改变下,旧有的家庭式工业生产模式已不能满足贸易发展的需要,所以人们便致力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模式以增加产量,因而引发了工业革命。

材料二   工业革命展开后,新兴工业资产阶级为维护自身利益,强烈要求参与国家管理。1830年,在法国七月革命的冲击下,英国再次掀起改革运动高潮。资产阶级和工人都发动起来,改革的呼声响彻全国。集会、游行此起彼伏,有些地方甚至发生暴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
(2)材料二中英国改革运动的高潮指的是什么事件?结果怎样?
(3)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工业革命和政治的关系。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由主义是一种真正的精神力量,这种力量来自一种深刻的认识——若要维护政治自由,是决不能牺牲经济自由的。即便政府掌握经济能带来更高的而不是更低的效率,对它的反对也不能有丝毫更改。它将摧毁政治平等,它只会增加而不是减低滥用权力和腐败,它将窒息主动精神和创造性。

—胡佛

材料二罗斯福提出美国自由主义传统由五个部分组成:一、深信人的尊严;二、信仰人类理性的力量和自由求知的力量;三、高度认识到个人对自己及其邻居的责任;四、坚信一个最好的社会就是能使大多数成员最充分地发挥其潜力的社会;五、愿意并感到有义务通过公共利益而行动。

材料三新政完成了一次政府职能的转变,它从两个方面永远地改变了美国的自由主义:一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二是政府对人民福利的责任。

材料四罗斯福新政对自由主义的影响是深远的。„„在自由主义深陷危机之时,罗斯福因为标榜它而延长了它,挽救了它。他也深刻地改变了自由主义的内涵,使自由主义从自由放任的古典时期过渡到国家有限干预的现代阶段。

—以上皆摘自钱满素《美国自由主义的历史变迁》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胡佛对经济自由和政治自由关系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胡佛的经济思想对当时美国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中,罗斯福阐述的自由主义与胡佛的自由主义相比,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它们的本质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罗斯福新政对自由主义发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罗斯福新政对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重大影响。

2018-08-29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史学热点、经济史(旧)、世界史 、政治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试卷题型(共 32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8
单选题
1
材料分析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史学热点
2
经济史(旧)
3
世界史
4
政治史(旧)
5
中国近现代史
6
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史学研究 单题
20.65工商业的管理单题
30.85古代主要经济政策与土地制度  “重农抑商”  海禁政策和闭关锁国政策  重农抑商政策的背景、目的和内容  重农抑商政策的演变、影响和评价单题
40.65明清的商业 单题
50.65租佃关系单题
60.85明中叶以来的资本主义萌芽  明清的商业 单题
70.64开辟新航路  新航路开辟的背景  新航路开辟的过程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全球航路的开辟单题
80.94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拓展单题
90.65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单题
100.65第一次鸦片战争的背景  19世纪中期的世界与中国(鸦片战争背景)  两次鸦片战争的过程和影响单题
110.85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单题
120.85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单题
130.65洋务运动失败和评价单题
140.65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洋务运动的口号、创办的企业及其他活动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表现和影响  洋务运动单题
150.65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单题
160.94短暂的春天单题
170.65动荡中变化的社会生活  广播、影视业单题
180.64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的背景、表现和影响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单题
190.4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斯大林模式 单题
200.65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和内容  新经济政策单题
210.65斯大林模式形成的标志、评价   斯大林模式 单题
220.65十一届三中全会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伟大的历史转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230.65经济体制改革单题
240.8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单题
250.65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改革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单题
270.85布雷顿森林会议单题
280.85走向联合的欧洲   冷战的发展与多极力量的成长单题
290.85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单题
二、单选题
260.65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意义  深刻认识对外开放单题
三、材料分析题
300.65工业革命的特点和影响
310.4“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  罗斯福新政的评价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资本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