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辽宁省本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语文试题
辽宁 高二 假期作业 2020-06-09 30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名著阅读、作文主题、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在人类历史的发展演进过程中,民间组织的出现要早于官方组织。从源头上讲,民间组织促进和推动了官方组织产生、发展和不断演化;从实际运行看,官方组织出现之后,便开始组织引导、规范和管理民间组织,它们相互配合、共同构建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到明清时期,随着疆域的不断扩大,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组织管理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为适应新的形势,官方组织管理体系在继承中不断发展,民间组织形式屡有创新,呈现出强烈的自我发展态势和明显的地域差异性特征。

民间组织是由基层民众自发形成的非官方组织,到明清时期它们的存在便已无法与官方完全脱离,即便是一些看似与官方毫无关系的民间组织,实质上仍是在官方的允许或默认之下存在。明清时期没有普遍设立县级以下机构,所以发挥民间组织的管理作用极为重要。其基层组织可简单划分为官方、半官方和民间三类,半官方和民间组织都具有广义上的民间组织性质,比如里甲、乡约、社学等,都属于半官方性质,因为它们虽然主要是由民间群体来组织运行管理,却被纳入国家体系之中,接受考核、监督和管理。比如社学,它是半官方性质的民间教育组织,明清时期各地普遍设立。明初天下既定,贫寒出身的朱元璋就下令地方政府延师以教民间子弟,倡立社学,但效果不佳。清朝明确规定社、义学教师可免差役,体现了半官方性质。各地民间学校的教学水平,主要取决于地方官和地方乡绅的重视程度。

极具血缘性的宗族义庄、地缘性的善堂善会,以及兼具地缘和血缘的会馆、公所等组织的民间属性更为明显,但也没有完全脱离官府而存在,它们同样在国家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之下运行。这类民间组织的产生动力主要来自强烈的自我需要,以及地方精英的积极推动。明清时期,社会秩序稳定,传统经济恢复,手工业和商业不断发展,城市繁荣,城乡各类民间组织也应运而生。商业会馆和商帮就是典型的民间组织。一些商人为方便在外地的经营,多以地域为单位,与经营同类商品的商人联合起来,捐资兴建会馆。它们各有组织章程,保护入会者的利益,研究经营对策,举办联谊活动和公益事业等。明清时期,全国各地普遍出现了商业组织,即便是商品经济不是特别发达的中原地区也是如此。分布在大中城市的会馆,也是同籍官员私下聚会场所,在联络亲情和关注家乡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半官方的民间组织在填补政府职能的空缺方面作用最为突出,里甲、保甲和乡约等组织实际担负了县以下基层社会的管理职能。明清时期全国各地普遍设立里甲组织,主要职能是编查土地,催办钱粮,完成官府交办的各项公事。比较而言,保甲组织在维护地方治安、防止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等方面功能更突出。两套地方基层组织交叉使用,在稳固国家政权基础、确保赋役征收和安定社会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行会、慈善会是侧重于经济和社会功能的民间组织,在行业自律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发挥作用。

明清时期的民间组织复杂多样,地区发展不平衡,地域差异大,原生性强,决定了它的自发无序和泛滥性质,难免与“官方”组织利益不一致,会对国家政权和社会稳定产生严重的威胁,因此朝廷对其加强了管理。

(摘选自彭勇《活跃在明清时期的那些民间组织》)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民间组织早于官方组织出现,但后者产生后,就与前者相配合,共同构建社会秩序。
B.民间组织得到官方的允许或默认,被纳入国家体系之中,已经无法与官方完全脱离。
C.具有血缘性或地缘性的民间组织产生的动力主要源于民众自我需要和地方精英的推动。
D.明清时民间组织具有的复杂性等特征,难免会导致其对国家和社会产生很大威胁。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起源和实际运行两个角度来阐述民间组织和官方组织的辩证关系,逻辑严密。
B.朱元璋令地方政府延师以教、倡立社学之例论证了社学这类民间组织具有半官方性质。
C.文章将里甲与保甲进行对比,论证了在填补政府职能的空缺方面保甲的作用更大。
D.末段总结论述了明清时期的民间组织的特点,并指出了朝廷对其加强管理的根本原因。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时期的民间组织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时代变化屡有创新,呈现出自我发展态势和地域差异性特征。
B.清朝的社学、义学有官方的明确规定,给予了教师一定的优惠政策,所以其教学水平相对于明代来说更高一些。
C.明清时期,各类商业民间组织遍及全国各地,这些组织维护了入会者的利益,且在关注家乡发展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D.从职能来看,基层组织中的里甲、保甲和乡约等担负着社会管理功能,而行会、慈善会的功能则偏重于经济方面。
现代文阅读-非连续性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日前,2019年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当选院士名单公布。中医药领域3人当选。其中仝小林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良、王琦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这是继1999年陈凯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年后,中医药领域再次产生1位新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是继2015年黄璐琦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4年后,中医药领域再次产生2位新的中国工程院院士。

10月26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院士评选等加大对中医药人才的支持力度,研究在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单设中医药组。”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2014年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实施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深化医教协同,着重中医临床思维培养,加快培养中医临床专业人才。2018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关于深化中医药师承教育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构建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有机结合,贯穿中医药人才发展全过程的中医药师承教育体系,基本建立内涵清晰、模式丰富、机制健全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发展中医药师承教育的良好氛围逐步形成。

师带徒,出名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项目至今已开展6批。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支持下,从第四批开始,符合申请专业学位条件的继承人可申请中医专业学位,首次实现了师承工作与专业学位的衔接,以院校教育为主体、师承教育为特色的中医药教育新格局初步形成。

近日,在6位国医大师的见证下,26位弟子向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主任医师路志正行拜师礼。年近百岁的路志正是首届国医大师,至今还在出诊带徒。他鼓励徒弟们要“精研经典,勤于临床;同门一心,重振歧黄”。

北京中医药大学等多家中医药院校开展“中医经典知识等级考试”,考试内容是《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温病条辨》,提升中医专业人才学术水平。中医教育不断尝试将传统教育的精粹融入现代教育体系之中,构建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中医教育体系。

(摘编自《中国中医药报》、人民网《书写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篇章》)

材料二:

今年7月下旬,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关于在医疗联合体建设中切实加强中医药工作的通知》,要求着力推动县级中医医院在县城内牵头组建紧密型医疗卫生共同体,推动医共体内服务能力共提、人才梯队共建、健康服务共管、优质资源共享,促进中医药优质资源下沉基层,整体提升县域中医药服务能力。

9月初,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与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医共体建设试点省和试点县名单。据统计,在山西、浙江两个试点省和567个试点县城中,共有667个县域有中医医院,其中牵头组建医共体的有360个,占比54%。

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中医院住院部11楼,患者林先生最大的感受就是终于告别了挤在窗口办理出院的年代。准备办理出院时,医护人员告诉他,只要手机开通支付宝、微信等扫描支付功能,就可通过病区内的自助机结算,发票自助打印,无需在窗口排队。

“随着医共体的全面铺开,只要虑者在医共体成员单位看病治疗,都可以享受转诊平台预约、信息共享。”长兴县中医院院长胡国强告诉经济日报记者,这为老百姓看中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据悉,在全国96家省级及以上中医医院中,已完成“一站式服务”建设的有76家医院,占比79.2%6;可提供3种以上预约方式有92家医院,占比95.8%。全国31个省级中医药主管部门均已成立中药药事管理质量控制中心,部分地区已经开始组建地市级中药药事管理质控中心,开展区域内中药药事质控工作。

(摘编自经济日报《得民心产业兴》)

材料三

当前,中西医并重、融合发展,已经受到普遍认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黄璐琦说,在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中,中医药的参与降低了病死率,为中西医并重方针做了生动注解,赢得国际社会高度评价。应加强中医药事业发展顶层设计,构建独立完善的中医药治理体系;推进中医临床条件和能力建设,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水平;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临床疗效评价机制及科研绩效机制。

2011-2017中医类医疗机构总收入增长情况

中医类医疗机构总收入一增长率%一占医疗机构总收入比重%

资料来源:中国报告网《2019年中国中医药市场分析报告一市场现状与发展动向研究》

材料四:

2019年6月14日,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九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中方愿意适时举办上海合作组织传统医学论坛,发挥传统医学优势,改善民众健康,提高医疗卫生水平。”

在第二届上海合作组织、金砖国家传统医学大会上,圣彼得堡中医院院长、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朝阳被俄罗斯国家杜马传统医疗委员会主席授予荣誉助章,以表彰其在俄罗斯推广传统医学上的贡献。这一勋章授予一个外国人,在俄罗斯历史上是第一次。

《黄帝内经》《本草纲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记忆名录,中医针灸、藏医药溶法分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里约运会上运动员身上风廉的“火罐烙印”,川贝枇把露在海外走红…“神奇”中医被口口相传,中医药以独特优势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助力各国共同应对慢性病、传染病等健康挑战,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最新发布的《中国国家形象全球调查报告2018》显示,50%的海外受访者认为,中医药是最能体现中国文化的代表性元素。

(摘编自人民网《书写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新篇章》)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全国96家省级及以上中医医院中,超过三分之二的医院已完成“一站式服务”建设,绝大部分的医院可提供预约方式。
B.中西医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得到了认可,在H7N9禽流感疫情防控中,中医药的参与降低了病死率,赢得国际社会的高度评价,为一直备受偏见的中医药正名。
C.中医药以其独特优势走进了世界的视野,为“一带一路”建设参与国助力应对慢性病、传染病等健康挑战。
D.王朝阳教授是俄罗斯历史上第一个被俄罗斯国家杜马传统医疗委员会主席授予荣誉勋章的外国人。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必须构建中医药师承教育体系,呈现中医药教育的新格局。
B.中医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在试点省、县取得了发展和成效,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提升有切身体会。
C.2011到2015年我国医疗机构总收入增长率出现大幅下降,说明期间我国中医类医疗机构经营状况较差。
D.材料二、材料三都引用了精确数据,客观地报道了我国中医药的发展状况,体现了新闻报告语言的准确性。
6.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近年我国中医药蓬勃发展的原因。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每天晚上的写字差不多耗去了哪吒所有的容忍心,他一个字一个字地爬着格子。明明知道这都是用于谎言的材料,他一个字也不相信,可是不写又怎么办?父亲就是信这个,他是父亲的儿子,他只能听父亲话。他就是奇怪,大人们为什么那样信服谎言,尤其是谎言还是这么乏味,枯燥,毫无意思可言,一点儿生气也没有。事情本来是新鲜活泼,有声有色的,却偏要将它变作文字,一竖一横的写在苍白的纸上,事情的性质就全改变了。他每天晚上至少要栽下一亩地的假秧苗,折起来就有厚厚的三本练习本。然而父亲竟还不满足,又想出了新花样。

哪吒终于被李靖按在琴凳上,琴凳上涂上百粘胶,牢牢的胶住了她的裤子,要离开琴凳,只有脱出裤子。准确的说,哪吒是套在了琴凳上。李靖是个擅长制造工具的人物,他可用最常见的材料,液体,制作出有效的工具,这就奠定了它在人类发展史上的杰出地位。为此,哪吒的手指头飞快地敲击琴键,他也将同样的百粘胶在琴键上刷了一层,于是哪吒的十个手指便急骤地在琴键上跳舞。每一下触键都需要急速地弹起,否则指尖就会粘在键上,再也别想脱离。而他也休想让指尖逃过触键的命运,除非他打算一辈子不离开琴凳。在键上栽种庄稼也是有定额的,翻过的琴谱摊开来也要有一亩地的光景。这就是人们所说的精神食粮。多么虚妄啊!也多么假惺惺啊!真是画饼充饥、自欺欺人的把戏,却蒙不住小孩子的眼睛。要是李靖能够再回到小孩子的时光一秒钟,聆听到小孩子耳朵里的东西。虽然世界已经相当荒凉,虫鸟花草都只残留下一些微末,可就是这么点儿细碎的声音,也是无比的真实和诚实,他们给小孩子带来欢乐,这欢乐也是诚实的,一点儿不掺假。可惜李靖是回不到过去的时光了,他沉浸在这不着边际的谎言中,由着那些没有来由的声响,叮叮咚咚灌了满耳,完全的醉了。他根本看不见哪吒痛苦的表情。他的手指头跳的抽筋了,他的耳膜被这巨大又空无一物的音响撑裂了,他深受这两重折磨,而且一点儿不明白他所以这般受苦的意义。

李靖的肥皂泡在天空飞翔,从来没有这么茂盛过,挤挤挨挨,一个破了,下一个又来了,在阳光下追逐着,反射出七色光芒。这些我都看见了,这是在夜晚过去,太阳重新来临的时刻。所有的玻璃窗都由于太阳的反光而闪耀着雪亮的光芒,每扇玻璃窗上都有一颗小太阳。事情已经是箭在弦上了,可李靖被美丽的肥皂泡迷住了眼睛,看不出一点端倪。美丽的肥皂泡环绕着屋子,有一些还飞进了窗口,很轻佻的触一下哪吒的辛苦的手指头,然后噗一声破了。可就只这短暂的一瞬间停留,哪吒依然在肥皂泡光滑明净的膜面上看见了自己的面容。他无比惊讶地发现自己的面容在迅速地向父亲李靖靠拢。他不由怔了一下,就这一怔,他的手指尖就被琴键黏住了,赶紧提起,已经撕下了一点皮,渗出了血。可就是这血的代价换来了哪吒的觉悟,他在这一刻明白了他受苦的意义,那就是变成父亲李靖这样的人。

越来越向大人靠拢。

又有一串肥皂泡停在哪吒受伤的手指上,他又在肥皂泡上看见了能酷似父亲李靖的面容,又有一滴鲜血落在了琴键上。他进一步的明白了,为什么小孩子要有义务长成大人,并且是长成和自己的父亲一样的大人。因为他们是父亲的儿子,是父亲的骨肉。那么,世界上有没有不是父亲的儿子的小孩子呢?哪吒的手指在琴键上飞舞,播下一片谎言的种子,而他的头脑却在和谎言做抵抗,找寻着事情的真相。他脑子里飞快的掠过小孩子们的身影,结论是,所有的小孩子都是父亲的儿子。那么难道没有办法逃脱成长的义务了吗?没有。这时候哪吒感到身心交瘁,他眼前发黑,看不见一点光明,他的动作慢了下来,开始还能拔离琴键,最后却终于拔不下来了,黏在了上面。李靖警觉地站起身来,屋里的琴声戛然而止。他走进屋子,看见了哪吒像一座英雄塑像一样坐在琴键前一动不动。钢琴脚下的青苔和菌类已经蔓上了哪吒的腿,还有一些野生的藤蔓缠上了他的身子。听见李靖的推门声,他转眸看了一眼,说道:父亲,你的骨肉,我还给你。说罢又一动不动了。

哪吒就这么死了,因为绝望而死。

(节选自王安忆《屋顶上的童话(三)》)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是一个讲述父子关系与现代文明的“童话”故事,饱含了当代教育文化中父母对孩子“望子成龙”的梦想。
B.作者借用“肥皂泡”隐喻式地表达了李靖小时候梦想的破灭,李靖的肥皂泡越是美丽,就越是具有幻灭的悲剧感。
C.对还是孩子的哪吒,李靖用“百粘胶”解决其活泼好动的问题,将孩子锁定在琴凳上弹钢琴,这是对孩子天性的戕害。
D.小说借“假秧苗”“栽种庄稼”等讽刺性语言,以孩子的口吻,讽喻了成人世界“精神食粮”的虚伪性与可笑性。
8.小说以“哪吒就这么死了,因为绝望而死”作结,意味深长,请结合全文对这句话进行赏析。
9.《流星划过天际》是王安忆“屋顶上的童话”系列中的一篇,因其对古典题材“哪吒剔骨还父”故事的戏仿而更显得深刻,请从“戏仿”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冯鲂字孝孙,南阳湖阳人也。其先魏之支别,食菜冯城,因以焉。王莽末,四方溃畔,鲂乃聚宾客,招豪桀,作营堑,以待所归。是时湖阳大姓虞都尉反城称兵,先与同县申屠季有仇,而杀其兄,谋灭季族。季亡归鲂,鲂将季欲还其营,道逢都尉从弟长卿来,欲执季。鲂叱长卿曰:“我与季虽无素故,士穷相归,要当以死任之,卿为何言?”遂与俱归。季谢曰:“蒙恩得全,死无以为报,有牛马财物,愿悉献之。”鲂作色曰:“吾老亲弱弟皆在贼城中,今日相与,尚无所顾,何云财物乎”季惭不敢复言。鲂自是为县邑所敬信,故能据营自固。

时天下未定,而四方之士拥兵矫称者甚众,唯鲂自守,兼有方略。光武闻而嘉之,建武三年,征诣行在所,见于云台,拜虞令。为政敢杀伐,以威信称。迁郏令。后车驾西征隗嚣,颍川资贼群起,郏贼延褒等众三千余人,攻围县舍,鲂率吏士七十许人,力战连日,弩矢尽,城陷,鲂乃遁去。帝闻郡国反,即驰赴颍川,鲂诣行在所。帝案行斗处,知鲂力战,乃嘉之曰:“此健令也。所当讨击,勿拘州郡。”褒等闻帝至,皆自髡剔,负锧,将其众请罪。帝且赦之,使鲂转降诸聚落,县中平定,诏乃悉以褒等还鲂诛之。鲂责让以行军法,皆叩头曰:“今日受诛,死无所恨。”鲂曰:“汝知悔过伏罪,今一切相赦,听各反农桑,为令作耳目。”皆称万岁。是时每有盗贼,并为褒等所发,无敢动者,县界清静。中元二年,帝崩,使鲂持节起原陵。永平四年坐考陇西太守邓融听任奸吏策免削爵士鲂性矜严公正在位数进忠言多见纳用。建初三年,以老病乞身,肃宗许之。元和二年,卒,时年八十六。

(选自《后汉书·冯鲂列传》)


【注】锧,亦作“质 ”。古代斩人的刑具。借指腰斩之罪。锧,垫在下面的砧板。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永平四年/坐考/陇西太守邓融听任奸吏/策免/削爵士/鲂性矜严公正/在位数进忠言/多见纳用
B.永平四年/坐考陇西太守邓融/听任奸吏/策免/削爵士/鲂性矜严公正/在位数进忠言/多见纳用
C.永平四年/坐考/陇西太守邓融听任奸吏/策免/削爵士/鲂性矜严公正/在位数进/忠言多见纳用
D.永平四年/坐考陇西太守邓融/听任奸吏/策免/削爵士/鲂性矜严公正/在位数进/忠言多见纳用
11.下列对文中加粗黑体字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氏是表明家族系统的称号,姓则是从氏中衍生出来的分支。
B.车驾,指帝王出行的工具,即所乘的马车。文中为帝王的代称。
C.帝崩,对古代帝王之死的委婉说法,这种说法从周代开始。
D.乞身,旧时视任官为委身于国君,因此将官员自请离职称为“乞身”。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冯鲂为人仗义,营救受难之人。虞都尉造反,想趁机灭了仇家申屠季家族,申屠季只好逃亡去归附冯鲂,冯鲂怒斥欲捉拿申屠季的虞长卿,带着申屠季回到营垒。
B.冯鲂很有谋略,受到光武帝赞赏。当时拥兵称帝的特别多,冯鲂极具谋略,拥护光武帝,光武帝听说后很赞赏,征召他来自己的临时住地,任命他为虞县县令。
C.冯鲂遭受围困,英勇奋战而出。冯鲂任郏县县令时,郏县强盗延褒等带领三千人围攻县府,冯鲂带领官吏随从们七十多人力战多日,直至城池丢失才跑了出来。
D.冯鲂宽宏大量,赦免造反之人。光武帝派冯鲂转巡各地收降各聚落,并下诏把延褒等人都交给冯鲂处置,冯鲂严厉斥责他们后全部赦免,让他们去种田务农。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我与季虽无素故,士穷想归,要当以死任之,卿为何言?
(2)是时每有盗贼,并为褒等所发,无敢动者,县界清静。
2020-04-20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游襄阳怀孟浩然

白居易

楚山碧岩岩,汉水碧汤汤。

秀气结成象,孟氏之文章。

今我讽遗文,思人至其乡。

清风无人继,日暮空襄阳。

南望鹿门山,蔼若有馀芳。

旧隐不知处,云深树苍苍。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以山水发端,赋中含兴,铺绘出襄阳山水地貌的独特气势,正是青山绿水的灵气孕育了孟浩然的诗作。
B.诗人诵读孟诗,感怀其人,由感怀其人,而旅次襄阳,以追寻孟浩然遗踪。全诗文字清淡简朴,颇有孟浩然气韵。
C.诗人南望鹿门,望得深沉、悠远,山林青翠,蔼蔼芬芳,以壮阔清丽之景将孟浩然的诗风更高一层地表现出来。
D.诗歌由彼及此,由景及人,衔接过渡极为自然,字句之间深蕴对孟浩然的景仰钦敬之心,全无萧瑟悲凉之态。
15.全诗是如何运用多种艺术手法来表达对孟浩然的追怀之情的?请简要分析。

四、名篇名句默写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篇名句默写-情境默写 | 适中(0.65)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辛弃疾借南朝宋文帝的典故,指出北伐抗金一定要做到知己知彼,若草率出兵,即使有“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壮志,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的结局。
(2)《蜀道难》中用五丁开山的神话,点染了蜀道神奇色彩的诗句:_______________
(3)阿房宫中不但有楼、阁,还有相应的其它建筑,文章以“龙”比喻__,以“虹”比喻___
2020-04-20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语文试题

五、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组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来,“诗和远方”这句话_____,这原是个比喻的说法,有人却误以为诗歌真在远方。某些当代诗人一向持这种观点,他们写诗,尽量避开身边的_______,唯恐沾染日常生活的烟火气。诗歌果真在遥不可及的远方吗?《诗经》中记载的古代歌谣,不仅是民间情歌,还是征人怨语,都是普通人对眼煎境遇的直接刻画。汉儒对诗歌功能的定义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哪一类不是百姓的日常生活?诗歌源于日常生活,好诗必定产生于民间大众。喜怒哀乐,皆为诗情。柴米油盐,莫非诗料。诗歌即使随着诗人的足迹走到远方,对于诗人来说,也仍在他们眼前。试读岑参的《碛中作》:“走马西来欲到天,辞家见月两回圆。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莽莽绝人烟。”这是______的“远方”了,但是当岑参来到之前,大漠哪有什么诗歌?甚至可以说,当岑参未来之时,(       )。在______的“远方”,诗歌是根本不存在的!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不胫而走   等闲之辈   名副其实   荒无人烟
B.不翼而飞   芸芸众生   货真价实   荒无人烟
C.不胫而走   芸芸众生   名副其实   杳无人烟
D.不翼而飞   等闲之辈   货真价实   杳无人烟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诗经》中记载的古代歌谣,不管是民间情歌,还是征人怨语,都是普通人对眼前境遇的直接刻画。
B.《诗经》中记载的古代歌谣,无论是民间情歌,还是征人怨语,都是普通人对眼前境遇的直接描写。
C.《诗经》中记载的古代歌谣,不但是民间情歌,而且是征人怨语,都是普通人对眼前境遇的直接描绘。
D.《诗经》中记载的古代歌谣,不仅是民间情歌,还是征人怨语,都是普通人对眼前境遇的直接描写。
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那片大漠对于人们毫无意义,更不会具有诗意
B.那片大漠不会具有诗意,更不会对人们有意义
C.人们不会感受到那片大漠的意义,更不会对它产生诗意
D.人们不会对那片大漠产生诗意,更不会感受到那片大漠的意义
2019-12-27更新 | 192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南省大联考2019-2020学年高三毕业班阶段性测试(三)语文试题

六、名著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名著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20.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一语未了,只听外面一阵脚步响,丫鬟进来笑道:“宝玉来了!”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心中想着,忽见丫鬟话未报完,已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

……

贾母因笑道:“外客未见,就脱了衣裳,还不去见你妹妹!”……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


文段中“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这句话,有什么表达效果?请根据上下文,结合《红楼梦》的故事背景简要分析。

七、语言文字运用 添加题型下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语言表达 | 较难(0.4)
名校
21. 下面是某出版社推介新书的一则广告,在用词方面存在五处问题,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国学备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丛书,该书囊括了自先秦至晚清两千多年中国文化史名作中的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顺序编排,涉及哲学、文学、小说、艺术、历史、医学等内容,其中既有《世说新语》《菜根谭》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记》《资治通鉴》等鸿篇巨制。整部丛书经过海内外以及大陆百名专家整理审阅,配有1600多幅相关图片,每部分均撰写了内容提要,全书600多万字。需购买该丛书者,务必于本月月底前与贵出版社联系,以便及时发货。

八、作文 添加题型下试题

作文-材料作文 | 较难(0.4)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牛顿借鉴了16世纪众多前辈的研究成果,经过自己不懈的求索,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

唐太宗“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古为鉴,可以知兴替”成就了唐帝国的盛世。

2019年终热词出炉,“文明互鉴”荣登榜首。“互鉴”顾名思义,就是互相借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时提出,“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班同学写一篇班会发言稿,倡议大家“互相借鉴,共同提高”,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并提出希望与建议。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2020-04-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本溪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寒假验收考试语文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名著阅读、作文主题、写作

试卷题型(共 10题)

题型
数量
现代文阅读
3
文言文阅读
1
古代诗歌阅读
1
名篇名句默写
1
语言文字运用
2
名著阅读
1
作文
1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阅读与鉴赏
2
作家作品
3
名句名篇默写
4
语言文字应用
5
名著阅读
6
作文主题
7
写作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现代文阅读
1-30.65学术论文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分析概括作者的观点态度论述类文本
4-60.4新闻、通讯、访谈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  评价主要观点和基本倾向非连续性文本
7-90.4王安忆  其他小说  分析情节、语段的作用  分析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文学类-单文本
二、文言文阅读
10-130.65《后汉书》编撰  古代文化常识  文言文断句  史传文
三、古代诗歌阅读
14-150.4白居易(772-846)  诗  分析、理解古诗内容  表达方式
四、名篇名句默写
160.65名句名篇默写情境默写
五、语言文字运用
17-190.65辨析并修改病句  连贯选择题组
210.4简明、连贯语言表达
六、名著阅读
200.65曹雪芹(1715-1764)  《红楼梦》  名著阅读
七、作文
220.4青年成长  哲理与生活  价值理念  任务驱动型作文材料作文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