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2021届江西省宜春市奉新县一中高三三模语文试题
江西 高三 三模 2021-06-04 165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阅读与鉴赏、作家作品、名句名篇默写、语言文字应用、写作

一、现代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众所周知,北宋词和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而在写到水的词作中,大运河(汴水),占据着十分突出的位置。它在众多作品中,都或明或暗,或直接或间接,或显豁或隐晦地存在着。

这种存在,是多方面的。如歌咏城市繁华,是北宋词的一大特点。翻检《全宋词》可知,除少量作品歌咏成都、太原、洛阳外,北宋词歌咏的城市都集中在大运河一线。开封、淮安(楚州)、扬州、仪征(真州)苏州,杭州,这是北宋最繁华的六座城市,无一例外,也都在大运河一线上。再如,在北宋词中,会高频率地出现一些专门的词汇,像“隋堤”“楚天”“汴堤”“准水”“清淮”“楚山”“楚岫”,甚至“河桥”“长堤”“柳堤”“柳岸”“柳边”等。这实际上是和北宋词经常以大运河为背景来写各种题材的内容有至深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因大运河的关系,北宋词以送别为内容的作品中,送别方式发生了一个大的变化。贺铸曾用《醉春风》词调填过一首伤春怀远的作品,词中的“隋岸伤离,渭城怀远”两句,就高度概括了唐代与宋代送别方式的不同。

唐代的长安,既联系西域,又联系关东,所以送别地点主要有二:一是渭城(今咸阳东)附近的西渭桥,一是灞陵(今西安东南)附近的灞水桥。两桥分别送西行与东行之人。所行之人主要借助陆路。所以,唐人送别诗,除长安之外的送别可能会写到水,写到舟船外,写长安的送别,一般多写的是陆地出行。因是陆地出行,这些作品中往往离不开马。

北宋以开封为都城。而开封与外地,尤其是东南,并进而与南方各地相联系的一条最重要的通道是大运河,所以北宋人送别地点多设在都门外的运河(汴水)岸边。北宋最著名的两首送别词即柳永的《雨霖铃》与周邦彦的《兰陵王》中,送别地点都是如此。而被送之人,一般需乘船离开开封,所以无论是“兰舟催发”,还是“一箭风快”,说的都是离开开封时,在运河(汴水)上乘船而去的情景。

因是水路出行,北宋的送别词中就处处离不开船。如郑文宝的《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柳永的《采莲令》:“一叶兰舟,便急桨凌波去。”都是写的这种送别情景。

为突出水路出行,北宋送别词在写到送别结束后,往往会有送的人回程骑马,被送的人离程乘船的提示:“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晏殊《踏莎行》)而北宋送别词中所言说的这些水道,很多情况下,指的都是大运河一线。流水和舟船、归棹、轻帆和夕阳等,在北宋送别词中就构成了一幅丰富、温美、柔润、婉转、细腻的水路出行图。这既真实地反映了北宋人对水路出行方式的一种侧重,也显现了宋词的婉约风格。

(摘编自苗菁《北宋词与大运河——兼论唐宋送别方式的差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水和北宋词的关系十分密切,尤其是汴水,它在众多作品中存在的方式都不相同。
B.《全宋词》中有不少是歌咏城市的繁华的,而这些繁华的城市都集中在大运河一线。
C.北宋词题材多样,但经常以大运河为背景,因此会高频率地出现一些专门的词汇。
D.北宋词中的水路出行图丰富、温美、柔润、婉转、细腻,是由它的婉约风格决定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在论证结构上,先引出论题,并提出观点,然后纵向深入,其间与唐代作了比较分析。
B.文章列出对《全宋词》的考察情况,主要目的是证明“歌咏城市繁华,是北宋词的一大特点”。
C.文章通过对唐代都城地理位置的考察,得出唐人长安送别多从陆路而其诗多离不开马的结论。
D.文章用郑文宝《柳枝词》、柳永《采莲令》证明,北宋因水路出行,送别词中就处处离不开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唐代送别地点主要是西渭桥、灞水桥,而北宋人送别多在运河岸边,因为大运河是当时的一条最重要的通道。
B.从贺铸词“隋岸伤离,渭城怀远”两句词中,我们可以直接看出唐宋两代送别一从水路、一从陆路的不同。
C.唐代和宋代的送别词,由于它们送别的方式不同,二者选用的意象全不同,因而造成了二者的风格也不同。
D.《踏莎行》中“居人匹马映林嘶,行人去棹依波转”两句,写的是送别时的情况,也显现了宋词的婉约风格。
现代文阅读-实用类文本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不久前,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和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副院长朱永新在直播平台上展开了一场关于未来教育的对话。在对话中,他们认为,疫情已经成为教育变革的加速器,教育正以看得见的变化走向未来。

俞敏洪:大约在20年前,朱老师就开始推广不同于应试教育的中国新教育实验。很想知道是什么促使您搞新教育实验的?

朱永新:我在苏州当副市长的时候分管教育,当时我就考虑怎样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新教育实验是源于想探索一条教育改革的道路。2000年,我写了《我的教育理想》这本书,把我心中美好的教育愿景描绘出来。我当时提出的教育理想,很多人都认为那是梦想,不可能实现。于是我就从一个学校开始做新教育实验,现在全国已经有5200多所学校参与进来。

俞敏洪:新教育实验的目标是什么?

朱永新:新教育实验的核心价值就是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现在孩子们学得很苦,其实教育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应该把幸福还给学生。所以新教育实验提出,应该从学生的学习开始,包括让他的整个人生都要有一种幸福感。

俞敏洪:怎么让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幸福感呢?

朱永新: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假设每个学生都是一样的,要学一样的课程,要达到一样的目标,然后用一样的标准来评价。这样的教育理念显然有问题,因为人本来是不一样的。

用一个标准、一种模式去要求所有学生,会不断挫伤很多学生的自信心,破坏他们内在的成长力量,也会使绝大部分学生失去自我的发展空间。因此,我们在设计新教育的理想目标和课程的时候,会大幅度降低学校学习的难度,因为并不是所有人都需要掌握那么多、那么深、那么难的知识。新教育的目标就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最好的自己。

俞敏洪:您在《未来学校》一书中提出,未来教育要以学习中心为核心,而不再以学校为核心,不再把学生塞进学校这种统一的教育体系中。您描绘的未来学校,是希望走出一条中国教育的新路吗?

朱永新:我坚信,在未来,所谓的学校终将消亡。因为学校是大工业时代的产物,学校的整体设计就是一个标准化的生产模式。

我提出的学习中心就不一样,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都可以通过学习中心来解决。比如择校问题,因为你可以在不同的学习中心里学习,所以你不需要择校。未来的学习中心是“课程为王”,你在哪里学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学什么课程。

俞敏洪:法国有一所著名的厨师学院叫蓝带学院。很多法国人宁可不上大学,也要去那个学院学习。经过蓝带学院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不仅收入高,而且还受人尊敬。未来的学习中心,是不是也像蓝带学院一样?

朱永新:我在《未来学校》这本书里专门提到,未来会进入一个“能者为师”的时代。什么叫“能者为师”? 也就是社会上最优秀的精英群体来当教师,就像蓝带学院一样,它是由这个领域顶尖的厨师来当教师。在未来的学习中心体系中,需要建立一个大的教育资源平台,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把优秀的课程无偿提供给所有的学生学习。总而言之,未来的社会一定是一个更加开放、更加多元、更加重视真才实学的社会。

(摘编自徐蓓《未来的教育,究竟会怎样》)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为何在中国推广新教育实验的问题,朱永新表示自己担任过主管教育的领导职务,对办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有所考虑,试图探索教育改革。
B.被问到如何让孩子在学习中获得幸福感时,朱永新分析了当下教育用一个标准评价学生的弊端,明确指出新教育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做最好的自己。
C.面对“未来学校”是否意在探索中国教育新路的提问,朱永新以择校为例明确了“未来学校”与现在学校的区别,坚信未来教育将以“课程为王”。
D.关于未来“学习中心”是否与蓝带学院一样的问题,朱永新表示未来“学习中心”将汇聚最优秀的教师,这些教师会直接将优秀课程提供给学生。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俞敏洪与朱永新并非面对面进行访谈,而是利用直播平台进行对话,他们对新冠疫情客观上促使了教育变革及带来的显著成果达成共识。
B.俞敏洪作为对话的一方和教育界知名人士,关心朱永新的“新教育实验”,对朱永新的教育专著《未来学校》和外国教育有一定的了解。
C.朱永新作为对话的另一方和教育专家,既有“新教育实验”的理论研究,又有使众多学校参与的实践,以期探索与当下学校教育不同的教育模式。
D.尽管朱永新的“未来学校”尚带有较强的理想色彩,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的更新以及网络平台的完善,“未来学校”模式将有望实现。
6.在后三个环节的对话中,俞敏洪的提问方式分别有怎样的特点?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现代文阅读-文学类-单文本 | 较难(0.4)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成熟

【美】谢立安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家的那本经满满地记着我家老二凯的叛逆。凯已经大半年不和我说话了。

“你回家过感恩节吗?”

快感恩节了,我再一次尝试着以手机短信这种古老、也是凯接受的唯一方式,去接通我们之间的联系。

“再说。”凯回复道。

这也是凯这半年回复我的唯一单词。总是以太忙为由拒绝接我的电话和所有社交媒体联系渠道。即使是短信也不肯恩赐再多一个字。

我心里愤愤不平,养儿这么大,就对我这个态度?气愤之余,心想,能回一个字总比一声不吭好,至少知道他还好。这年头,新冠肆虐,能健康活下来已经不错了。

这半年被疫情憋在家里,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了,我常在想,在养儿方面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当年申请大学,他妈一直希望他报哈佛、耶鲁等名校。可他和高中几个好友自作主张决定只上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不上名校就不上吧,可最气人的是还要顶嘴:“你自己没考上名校,想要我圆你的梦啊?”

大学毕业前,他妈跟他谈话:“你本科没去名校就算了,我也不计较。剩下几个月好好准备一下考研。你看谁谁家孩子,也是北卡大学教堂山分校毕业,去了哈佛读研。”

“我不是别人家的孩子,也不打算考研。”凯反唇相讥。他最反感的就是他妈妈老拿别人家孩子说事。

凯说到做到,真的没考研。挑了一个离我们最远的西部城市西雅图找了一份亚马逊的工作,远走他乡。

转眼快两年过去了,他很少回家,跟我们沟通也不多。2020年3月美国的新冠肺炎疫情首先从西雅图暴发。这又让我们替他担心。正好亚马逊号召员工回家工作,于是好说歹说把他劝回家了。

趁一起在家这机会,他妈又时不时提醒他考研。家里好不容易轻松下来的气氛顿时又开始凝固。

6月初,凯说因为要去参加一个同学的婚礼,他决定回西雅图。

“疫情这么严重,这时回西雅图怎么能行?参加婚礼不是更危险吗?”我们一致劝他别去。

凯给了一大堆理由:同学情谊重要,婚礼有人数限制,在户外举办,符合政府防疫规定,路上他会保护好自己,等等。要我们别为他担心。

我们想继续劝阻他,可每次都以我们不再坚持己见收场。

那天我把他送到机场。他一路无语。我预感冷战即将开始,也就没多说,只是默默地给他整理了一下口罩,拍拍他的肩膀,让他路上多小心。

凯离开罗利之后,他妈妈成天为他担心,可又不去给儿子打电话,总是要我去联系。我得到的回复总是一个词“再说”。虽然我自认为挺想得开的,不像凯他妈那样有名校情结,但儿子关闭微信等社交软件、不愿跟我沟通这件事渐渐成了我心里一个梗。凯到底在干什么?为什么拒绝和我沟通?

在信息时代,我忽然想起了互联网的人肉搜索功能。毕竟我手里有他的个人信息。输入相关凯的词条,一条条有关凯的信息映入眼帘。

9月1日美国各大媒体报道:亚马逊无人机业务获得美国航空管理局适航批准,凯被任命为该项目技术总负责。

10月1日凯被评为亚马逊优秀员工,技术职称一年内提升了两级。

这期间亚马逊内部批准了他向美国专利局提交的两项发明专利,并授予他亚马逊发明家称号。

在工资上,他已远超过我了。

掌握了他这段时间的行踪,我准备尝试着以新的方式跟他好好沟通一下,改变一下自己的态度。说来也巧,那天晚上凯主动打来电话,要我帮他预订感恩节前一天回罗利的机票。

凯回家已整整一个月,昨天凯拿着他心仪的一所藤校计算机系的研究生提前录取和奖学金通知对他妈说:“这是我花6个月时间给妈妈准备的新年礼物。”

孩子长大懂事了。

可他妈妈这时却突然哽咽无语。

“妈妈谢谢你的礼物!这些年妈妈一直希望你进藤校,谢谢你圆了妈妈的梦想!虽然妈妈一直觉得是为你着想,但你念不念藤校已经不重要了。你为此付出太多。请原谅妈妈!无论下一步你的人生怎么走,是继续工作还是读研,妈妈都支持你。你的人生你做主。望你倾听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去追求你自己的梦想。你已经很优秀,今后妈妈只希望你做健康快乐的自己!”凯他妈今天像换了个人似的,发出以前从没发出过的感慨。

我忽然觉得是孩他妈成熟了。

(有删减)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题目中的“成熟”,前半部分好像只是指向凯,说他不成熟,不理解父母对他的期望,但是结尾让我们发现原来也是指向母亲。
B.凯重回西雅图,给了父母一大堆理由,这说明凯还是理解父母之心的,因为这理由能用来打消父母对他的担心,而且虑事还算周全。
C.“他妈妈这时却突然哽咽无语”,这既因为妈妈担心儿子的安全,也因为妈妈突然间内心充满自责,为自己当年逼迫儿子感到愧疚。
D.作品中的“我”是丈夫也是父亲,是故事的见证者也是故事的讲述人,他表现得理性克制,积极尝试与儿子沟通,又不使关系僵化。
8.结合全文,谈谈你对文中划线句子“谢谢你圆了妈妈的梦想”含意的理解。
9.凯与父母之间存在着沟通障碍,造成这一家庭问题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2021-04-27更新 | 228次组卷 | 3卷引用:河南省六市2020-2021学年高三4月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

二、文言文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文言文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应劭字仲远。少笃学,博览多闻。灵帝时举孝康,辟车骑将军何苗掾。中平二年,汉阳韩遂与羌胡为寇,东侵三辅。时遣车骑将军皇甫嵩西讨之。嵩请发乌桓三千人。大将军韩卓议曰:“邹靖居近边塞,究其态诈。若令靖募鲜卑轻骑五千,必有破敌之效。”劭驳之曰:“臣愚以为可募陇西羌胡中善不叛者,简直精勇,多其牢赏。太守李参沉静有谋,必能奖厉得其死力。当思渐消之略,不可仓卒望也。”"韩卓复与劭相难反复,于是诏百官大会朝堂,皆从劭议。

三年,举高第,再迁,六年,拜太山太守。初平二年,黄巾三十万众入郡界。劭纠率文武连与贼战,前后斩首数千级,获生口老弱万余人,辎重二千两,贼皆退却,郡内以安。初,安帝时河间人尹次、颍川人史玉皆坐杀人当死,次兄初及玉母并诣官曹求代其命,因缢而物故。尚书陈忠欲以罪疑从轻,议活次、玉。劭后追驳之,据正典刑。其议曰:“若德不副位,能不称官,赏不酬功,刑不应罪,不祥莫大焉。杀人者死,伤人者刑,此百王之定制,有法之成科。”劭凡又删定律令为《汉仪》,建安元年乃奏之,曰:夫国之大事莫尚载籍载籍也者决嫌疑明是非赏利之宜允获厥中俾后之人永为监焉

二年,时始迁都于许,旧章堙没,书记罕存。劭慨然叹息,乃缀集所闻,著《汉官礼仪故事》,凡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多劭所立。

初,父奉为司隶时,并下诸官府郡国,各上前人像赞,劭乃连缀其名,录为《状人纪》。撰《风俗通》,以辩物类名号,释时俗嫌疑。文虽不典,后世服其洽闻。凡所著述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汉书》,皆传于时。后卒于邺。

(选自《后汉书·应劭列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项是( )
A.夫国之大事/莫尚载籍/载籍也者/决嫌疑/明是非/赏刑之宜/允获厥中/俾后之人永为监焉/
B.夫国之大事/莫尚载籍/载籍也者/决嫌疑/明是非/赏刑之/宜允获厥中/俾后之人永为监焉/
C.夫国之大事/莫尚载籍/载籍也/者决嫌疑/明是非/赏刑之/宜允获厥中/俾后之人永为监焉
D.夫国之大事/莫尚载籍/载籍也/者决嫌疑/明是非/赏刑之宜/允获厥中/俾后之人永为监焉/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举孝康:汉代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B.三辅:指治理京城地区三个职官的合称,亦指其所辖地区,后泛称京城附近地区。
C.高第:文中指在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最后一级中央政府组织的廷试中获得了优异成绩。
D.《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应劭富有作战才能。三十万黄巾军攻入郡界时,他率领文武官员连续与黄市军作战,取得了丰硕的战果,保全了郡内,使郡内得到安宁。
B.应劭敢于坚持原则。尹次、史玉因杀人应当被处死,尚书陈忠包庇尹次、史玉,想要免除他们的死罪。而应劭坚决不同意。
C.应劭尽力建章立制。朝廷刚迁都到许昌时,不但旧典章全没有了,典籍记载也保存得很少,当时朝廷制度、百官典式大多是应劭建立的。
D.应劭具有文学才能。他年少时就博学多闻,后来撰写了许多的典籍,虽然其文不够典雅,但赢得了当时人的肯定。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臣愚以为可募陇西羌胡中善不叛者,简直精勇,多其牢赏。
(2)若德不副位,能不称官,赏不酬功,刑不应罪,不祥莫大焉。
2020-11-18更新 | 123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十八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联考语文试题

三、古代诗歌阅读 添加题型下试题

古代诗歌阅读 | 适中(0.65)
名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

病后登快哉亭

宋 贺铸

经雨清蝉得意鸣,征尘断处见归程。

病来把酒不知反,梦后倚楼无限情。

鸦带斜阳投古刹,草将野色入荒城。

故园又负黄华约,但觉秋风发上生。

【注】①快哉亭,位于今徐州东南。本诗是诗人被贬职徐州病后所作。②黄华,菊花。

14.下面对这首诗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以雨后蝉鸣开头,“得意”二字,既写出了蝉鸣的神态,又微露了诗人的歆羡之情;蝉之踌躇满志,是因为它既得时、又得地。
B.颔联病后的频频把盏,不知满足,睡梦醒后,倚楼远眺,心中生起无限情,可见情之深重,挥之不去,斥之又来,不得不借助酒力排遣。
C.颈联化用“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而来。白诗和贺诗都借荣而复枯的秋草来抒发情感。
D.尾联“秋风发上生”几字,用语新颖奇警,不落陈腐。不仅意指鬓发的斑白,而且秋风萧萧,给人以寒冷之感。
15.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抒发了哪些情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