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河南省信阳市潢川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河南 高二 期末 2023-01-12 42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政治史(旧)、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世界史 、经济史(旧)、中国古代史 、文化史(旧)、中国近现代史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 “商朝的外服”主要指一些慑于商王武力强大而服属于商王的时叛时服的异族邦;而在西周,(诸侯国)则成为周王朝在边疆有力的“屏藩”。由此,与商朝相比,西周王朝
A.统治的时间更为长久B.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血缘成分封的唯一依据D.与地方的关系趋于紧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2. 唐太宗时,提出了“山川形便”的道制区划理念,注重自然地理的交通便利;到了宋朝,太宗确立了“土地形势”的路制区划理念,有意识地使路辖区跨越山河,互相渗透。这一变化有助于
A.提高地方行政效率B.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C.消除地方割据隐患D.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公元前4世纪,监察官犹如斯巴达国家的僭主。斯巴达公民都有资格通过选举担任监察官,他们有权主持公民大会、接待使节、派兵、与他国签订盟约。国王出征时,必须有两名监察官跟随。这说明斯巴达的政治制度
A.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B.剥夺了贵族的政治特权
C.从共和制发展为帝制D.确保平民行使城邦主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4. 对于中世纪欧洲国王的权力,有学者认为∶"他的司法行政主权力只限于自己的直领地之内,而其他封建主在其领地内也具有与国王几乎同样的权力。"这说明当时的欧洲
A.城市自治倾向明显B.教权冲击封建王权
C.封建国家主权分散D.三权分立现象严重
2022-01-21更新 | 708次组卷 | 25卷引用:山东省临沂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5. 1941年11月,陕甘宁边区参议会选举的18名边区政府委员中,共产党员7名,超过了三分之一。当选的徐特立(共产党员)立即声明,请求“退出”,并按原选得票多少,递补了一位非党人士。这一举措
A.推动了解放区行政区的设置B.适应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需要
C.调动了农民参政议政的热情D.促进了边区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6. 1933年到1934年,中国白银不断外流。1935年,国民政府公布“币制改革”方案,规定以三家银行发行的钞票为法币,禁止银元流通,将白银收归国有。这次改革主要是为了应对
A.日本局部侵华战争B.中共的“工农武装割据”
C.世界性的经济危机D.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7. 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可见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     
A.适应了古代专制权力强化的趋势B.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C.保障了监察权力机构的高效运作D.缓和了官员内部的矛盾
2023-10-06更新 | 740次组卷 | 73卷引用:河南省信阳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北宋时云“东南之俗好文”“西北之人尚质”,南人在科举考试中优势突出,故北宋后期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特许北方五路别考而单独录取,以维持取士人数之均衡。北宋南北分卷制度(     
A.保证了南北录取比例的平衡B.回应了文化中心的南移趋势
C.导致了科举录取人数的增加D.提升了南方士人的政治地位
2023-08-07更新 | 263次组卷 | 64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平顶山两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9. 现代西方文官制度是在法律规定的知识、专业、道德和才能的统一标准下,公开考试、择优录用。据此可推知,现代西方文官制度的确立
A.体现了机会均等和政治中立的原则B.保障了政府的廉洁高效
C.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和专业水平D.实现了政治和管理分离
2022-03-02更新 | 237次组卷 | 7卷引用:湖南省百所学校大联考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南京国民政府在各级公务员的任用资格上,均有“对民国有勋劳或致力于国民革命X年,经证明属实”的字样;在考试科目上,无论高等考试还是普通考试,或是特种考试,均有中国国民党党义或三民主义等科目。这表明南京国民政府的公务员录用制度(     
A.体现了选拔程序的严谨性B.具有较强的党派性和政治性
C.推动了文官体制的近代化D.激发了革命青年的家国情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1. 孔子认为,礼乐制度的松弛、崩坏,导致社会动荡,极力主张“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种主张意在(     
A.恢复西周礼乐B.重建社会秩序
C.传播儒学思想D.提高个人修养
2022-07-14更新 | 162次组卷 | 4卷引用:第02讲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练)-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讲练测(新教材专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北魏确立了“存留养亲”条款:死罪之人,若家中有七十以上的祖父母或父母无人照顾,而犯罪者又是家中的独子“单丁”,律则网开一面,可奏请皇帝予以宽宥;《唐律》对存留养亲制度又作了详细规定,该制度一直保留到清代。“存留养亲”的规定( )
A.违背了法律公正B.表明统治者对老人的优抚
C.缓解了社会矛盾D.深受社会主流价值观影响
2023-08-09更新 | 381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宣城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3. 某法律文献“调整了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在它的影响下,“到1295年,骑士和市民出席议会得到普遍认可那届议会因此被后世称为‘模范议会’”,这部法律文献是
A.《汉谟拉比法典》B.《英国大宪章》
C.《查士丁尼法典》D.《法国民法典》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加尔文宣称:“上帝允准的唯一生存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世间所处地位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这是他的天职。”该主张
A.适应了资产阶级的诉求B.体现了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
C.反映了理性主义的兴起D.不利于发挥新教的教化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有学者说,1954年宪法“既不是一部《共同纲领》那样的新民主主义类型宪法,也不是一部‘完全’的社会主义类型宪法”。这是因为此宪法
A.修正了《共同纲领》的基本原则
B.缺乏政治体制上的创新
C.坚持了对私营工商业经济的保护
D.体现了社会转型过渡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名校
16. 下列机构的职权与“掌浮图氏(佛教)之教,兼治吐蕃之事”对应的是
A.典属国B.大鸿胪C.鸿胪寺D.宣政院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