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精品专辑 > 专辑详情
升学备考 共477套

备考热搜题收藏

共477套| 浏览:8486次| 更新:2024-05-17 | 尊享会员免费下/PLUS会员8折下 立即升级

组卷网特邀各地名师精心制作了备考热搜题专辑,本专辑精心筛选了老师最看重的、最热门的、大数据检索下的热搜题,同时结合了最新的考试趋势和考点,为考生提供高效、精准的学习体验。

2024/03/02更新 105次浏览
整卷下载 + 全部加入试题篮

备考热搜题(山东)——部编版上册考点15做守法的公民

   

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都要遵守的行为规范,本部分意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让学生做遵纪守法的公民,远离违法犯罪,考查时各种题型都有涉及,难度较大,主要包括违法行为的种类、犯罪的含义和基本特征、预防犯罪、依法求助、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等知识点,课本会联系七下法律的特征和作用、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九上依法治国、厉行法治等知识点,犯罪的有关知识是考查的重点,需要学生重点掌握。

(2023山东枣庄中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023年3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新闻发布会通报,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有所增长,且呈现低龄化趋势。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从2018年4600多人上升至2022年8700多人,年均上升16.7%。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应该(     
①杜绝不良行为,远离违法犯罪                 ②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
③自觉遵章守法,防患于未然                    ④树立法治意识,善用法律维权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2023-06-16更新 | 925次组卷 | 37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枣庄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2023山东烟台中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无规矩不成方圆,有敬畏才知行止。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对下列行为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①小薇违反学校规定带手机进入课堂——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
②中学生小斌等人多次抢劫未成年人财物,被判处有期徒刑——刑事违法行为
③朱某在学校操场拾到他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行政违法行为
④小超在市体育馆观看比赛时,起哄、打闹,向场内投掷矿泉水瓶——民事违法行为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6-19更新 | 972次组卷 | 38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烟台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2023山东威海中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023年5月30日,辽宁省人民政府原党组成员、副省长郝春荣因非法收受财物共计价值人民币1883万余元,被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00万元。对该案认识正确的是(       
①该行为触犯了刑法,所受到的处罚是刑罚处罚
②案例中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属于犯罪行为
③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④只要违法都要承担刑事责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06-17更新 | 658次组卷 | 23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威海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2023山东济宁中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真题
一些名言警句寓意深远,经过岁月的沉淀,仍闪烁着时代的光芒,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启迪。下面表格中对应正确的是(       

序号

名言警句

启示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尊重他人,平等待人

罪孽本自微末始,陷身囹圄悔方迟小错可不断,大错不能犯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敬父母,友爱兄弟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知廉耻,做到“行己有耻”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2023-07-02更新 | 550次组卷 | 9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济宁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凌晨三时许,小李在自助银行取款后遭遇抢劫,歹徒跑后,小李立即报警,“110”接警后未出警。基于以上事实,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①如果小李以公安机关未依法履职为由提起诉讼,那么他应向检察院起诉
②如果小李以公安机关为被告提起诉讼,那么本案是一起行政诉讼案件
③基于歹徒的犯罪行为,他有可能被依法判处拘留,不可能被判处拘役
④基于歹徒的犯罪行为,他有可能被依法判处罚金,不可能被判处罚款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1-06-29更新 | 2942次组卷 | 47卷引用: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我们青少年要了解违法行为及其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生活案例违法类别法律责任
①杨某指使朋友代做核酸检测,引起新冠肺炎疫情传播,因涉嫌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行政违法行为行政处罚
②李某偷拍交警执勤照片,然后配图发到朋友圈对其进行辱骂,被行政拘留5日。民事违法行为民事处罚
③张某利用POS机套现160万元,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4个月。刑事违法行为刑事处罚
④王某偷用他人的身份证注册手机号,被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民事违法行为民事处罚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11-04更新 | 1021次组卷 | 15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青州市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陈某为牟取非法利益,向吴某等人非法收购走私入境的马来穿山甲。经人民法院审理,陈某构成非法收购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八年,并罚金五万元。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有期徒刑和罚金都属于主刑                 ②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③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事处罚                 ④刑罚处罚性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下列选项中,最符合表中内容的是(   )
违法案例违法种类共同后果
殴打他人致轻伤
拾得遗失物品不归还
殴打他人致重伤或死亡
A.①行政违法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④承担法律责任
B.①民事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④承担道德责任
C.①违宪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④承担法律责任
D.①行政违法行为②违宪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④承担道德责任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名校
赵某在线购买了某培训机构的考研课程,后由于个人原因申请退款。赵某多次与客服沟通,对方同意退款至“机构学习卡”,但不能提取现金。赵某无奈之下将机构告上法院。在法院主持下,双方达成和解,机构同意退款提现。这个案例表明(       )
①受到非法侵害,要依法求助
②诉讼是维护合法权利的最后屏障
③唯有诉讼是正规、权威的处理纠纷的手段
④其他方式不能维护权益时才能通过诉讼讨回公道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2-01-18更新 | 1149次组卷 | 19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模拟法庭活动中,同学们纷纷对以下案例发表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某村三户农民与村民委员会签订了橘园承包合同,当年获利颇丰。有的村干部看着眼红,就毁约了。村民按照相关法律的规定,同村干部据理力争,维护了自身的合法权益。
小峰:个人利益应服从集体利益,村民真是小题大做
小青:村民委员会的毁约行为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小静:权益受到侵害时,据理力争才是最佳的维权方式
小芳:村民委员会的行为违背了诚信原则
A.小峰和小青B.小峰和小静C.小青和小芳D.小静和小芳

(2023山东青岛中考真题)
分析说明题 | 较难(0.4)
真题
投身社会课堂   提升公民素养

为把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某校道德与法治教师布置了一项实践性作业,鼓励学生去发现、思考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他们学会做事,学会做人。


【生活观察】

每天傍晚放学时,某中学学校门口就被前来接孩子的私家车、电动车堵得水泄不通。这天,一辆接孩子的私家车停在了学校门口的人行横道线上,妨碍了学生的正常通行。值勤老师发现这一情况后,便立刻上前与该车司机进行沟通,希望他把车挪离人行横道线,对方却不予理睬,导致交通秩序更加混乱。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五十六条

机动车应当在规定地点停放。禁止在人行道上停放机动车;但是,依照本法第三十三条规定施划的停车泊位除外。

在道路上临时停车的,不得妨碍其他车辆和行人通行。

(1)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如何看待该车司机的行为。
【素养提升】

针对学校门口堵车现象,该校学生做了相关调研后,向全校同学及其家长发出倡议:同学们尽量选择步行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家长接送孩子尽量距离学校门口100米外停车,即停即走,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

在交警部门的指导下,学生还手绘了学校周边停车场和临时停车区示意图,方便家长选择。


(2)该校学生的做法展示了当代青少年怎样的公民素养?
2023-09-29更新 | 590次组卷 | 3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青岛市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
分析说明题 | 较难(0.4)

材料一   陈某骑自行车。 上班,为图方便,偶尔会逆向行驶。某天在通过路口时,他因骑自行车逆向行驶被执勤警察依法作出警告处罚。回家后,他跟家人说起受处罚的事情,表示很不平衡。他觉得是自己运气不好,碰到了警察执法受到了处罚,平时也有人逆向骑行,但是没有遇到警察执法,就没有受到处罚。



(1)陈某骑自行车逆行属于哪种违法行为。
(2)假如你是陈某的家人,听到他的抱怨,围绕规则,你会对他说点什么。

材料二 朱女士在网上看到一则寻人信息——一名3岁女孩在街上玩耍时,被一陌生男子带走。第二天,朱女士发现一个男子抱着和寻人信息中走失女孩十分相似的女孩经过。朱女士骑车缓慢跟随,确认了就是同一个孩子。看到男子带着女孩上了公交车,朱女士立刻上车,走到司机跟前小声说出自己的怀疑,司机立即关紧车门。朱女士上前大声呵斥男子:“这不是你的小孩, 你别走!”同时拨打110和孩子家长电话。警察很快赶到现场,将孩子交给父母,并将嫌疑男子带回派出所。


(3)运用所学知识,对朱女士的行为进行点评。
2022-01-18更新 | 344次组卷 | 6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分析说明题 | 较难(0.4)

【法不可违】2022923日,吉林省长春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公安部原党委委员、副部长孙力军受贿、操纵证券市场、非法持有枪支一案,对被告人孙力军数罪并罚,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在其死刑依法减为无期徒刑后,终身监禁,不得减刑、假释;对孙力军受贿犯罪所得及利息依法予以追缴,上交国库。


(1)孙力军的行为属于哪一种违法行为?你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依法维权】小美在某照相馆拍了一组写真,并约定取片15日内照相馆销毁底片。1个月后,小美途经照相馆时,发现橱窗玻璃上挂着自己的照片,只是照片的背景色作了处理。小美找到照相馆老板要求销照片并赔偿,老板却说:照片我不用了,你又没有经济损失,凭什么要我赔钱。小美一纸诉状把照相馆老板告上了法庭,法院判决照相馆老板停止侵权,并赔偿小美2000元。


(2)小美的维权经历对我们有何启示?

【预防犯罪】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经采访调查发现,很多同学法律意识淡薄、家庭教育不当,受不良社会环境的熏陶等是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主要原因。


(3)请你根据调查结果,就我国如何减少和预防青少年犯罪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2023-12-08更新 | 35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学科学业水平监测道德与法治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