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安徽 高一 期中 2020-06-11 419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认识化学科学、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实验基础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 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和O生成CO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和O
C.CO和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2
D.状态Ⅰ →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的过程
2019-01-30更新 | 8855次组卷 | 196卷引用: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北京卷)
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HCl的电子式为H:Cl
B.Na2O2只含有离子键
C.质量数为12的C原子符号为12C
D.用电子式表示KBr的形成过程: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B.吸热反应在不加热的条件一定不能发生
C.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在常温下一定很容易发生
D.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必须看旧键断裂时吸收的能量和新键生成时释放的能量的大小
2016-12-09更新 | 249次组卷 | 5卷引用:2009—2010学年河北冀州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卷
单选题 | 容易(0.94)
名校
4. 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是化学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下列各组物质的转化不能全部通过一步反应直接完成的是
A.Al→Al2O3→Al(OH)3→AlCl3B.Na→NaOH→Na2CO3→NaCl
C.Mg→MgCl2→Mg(OH)2→MgSO4D.Fe→FeCl2→Fe(OH)2→Fe(OH)3
2022-11-17更新 | 2460次组卷 | 86卷引用:2014届山东省烟台市高三上学期期末统考化学试卷
5. 用3g块状大理石与30mL3mol·L1盐酸反应制取CO2气体,若要增大反应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
①再加入30mL1mol·L1盐酸
②改用30mL6mol·L1盐酸
③改用3g粉末状大理石
④适当升高温度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
2020-08-04更新 | 148次组卷 | 29卷引用:2010年新疆哈巴河县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6. 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加,且均不大于20。W、X、Z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0;WY同族;WZ形成的化合物可与浓硫酸反应,其生成物可腐蚀玻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X的单质为气态
B.Z的氢化物为离子化合物
C.YZ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D.WY具有相同的最高化合价
2018-06-09更新 | 16237次组卷 | 63卷引用:201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新课标I卷)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7. 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为2AgCl+Mg=Mg2++2Ag+2Cl-。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Mg为电池的正极
B.负极反应式为AgCl+e-=Ag+Cl-
C.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
D.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质量不断减轻
2020-06-10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8. W、X、Y、Z属于短周期元素,其性质或原子结构特点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W能形成两种常见的氧化物,其中一种可作为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X其单质为双原子分子,且呈黄绿色
YX同周期,且离子半径为本周期最小
ZZ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
A.X分别与WY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相同的化学键
B.W、X、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间可以两两反应
C.XZ形成的最简单的化合物中X、Z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D.1 mol W与氧气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A
2018-05-18更新 | 236次组卷 | 3卷引用:2018届高三第三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
9. 下列物质反应后一定有+3价铁生成的是
①Fe与过量的S反应
②Fe与过量稀硫酸反应后,再向其中加KNO3
③Fe(NO3)2溶液中加少量盐酸
④Fe和Fe2O3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
2020-06-1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10.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由②中的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2022-06-29更新 | 3739次组卷 | 8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6月月考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有离子键,可能有共价键
②离子化合物都属于强电解质
③非金属单质中不含离子键,一定只含有共价键
④稳定性:H2O>H2S,沸点:H2O<H2S
⑤NaCl 和 HCl 溶于水破坏相同的作用力
⑥非极性键可能存在于非金属单质中,也可能存在于离子化合物或共价化合物中
A.①②⑥B.①③④⑥C.③④⑤⑥D.①④⑤
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12. 在一绝热(不与外界发生热交换)的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C(g)+D(g),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有(       )个
①容器内温度不变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④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⑤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⑥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       ⑦某时刻v(A)=2v(C)且不等于零
⑧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D,同时生成2n mol A
A.4B.5C.6D.7
2018-05-01更新 | 7446次组卷 | 24卷引用:【全国校级联考】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科学家发现了铝的“超级原子”结构。已知这类“超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0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互为同位素
B.“超级原子”中原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
C.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
D.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2,与第ⅡA族元素原子的化学性质相似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粒子,若核外电子排布完全相同,则其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B.凡单原子形成的离子,一定具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
C.两原子,如果核外电子排布相同,则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D.阴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一定与比它原子序数小的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
2021-08-18更新 | 159次组卷 | 34卷引用:2010-2011学年山西省吕梁市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
15. W、X、Y、Z四种短周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且四种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WX
YZ
A.单核阴离子的还原性Y强于X
B.W的简单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含氧酸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
C.X、Y、Z最简单氢化物中稳定性最弱的是Y
D.在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与Z位于同一主族
2021-09-29更新 | 863次组卷 | 17卷引用:【全国市级联考】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
16. 我国首艘使用了钛合金材料的国产航母已成功下水,钛(Ti)常温下与酸、碱均不反应,但高温下能被空气氧化,由钛铁矿(主要成分是FeO和TiO2)提取金属钛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步骤Ⅰ中碳作还原剂
B.步骤Ⅱ中未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步骤Ⅲ中需在氩气环境中进行,防止金属被空气氧化
D.可用稀硫酸除去金属钛中的少量镁
2020-06-10更新 | 1178次组卷 | 11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期期末调研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17. 世界某著名学术刊物介绍了一种新型中温全瓷铁-空气电池,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电池放电时的说法正确的是
A.a极发生氧化反应
B.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Ox+2xe-=Fe+xO2-
C.若有22.4L(标准状况)空气参与反应,则电路中有4mol电子转移
D.铁表面发生的反应为xH2O(g)+Fe=FeOx+xH2
2021-03-12更新 | 980次组卷 | 19卷引用:考点09 原电池及化学电源——《备战2020年高考精选考点专项突破题集》
18.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SiO2既能和NaOH溶液反应,又能和HF反应,所以SiO2属于两性氧化物
B.因为Na2CO3+SiO2Na2SiO3+CO2↑,所以H2SiO3的酸性比H2CO3
C.CO2和SiO2都能与C反应
D.CO2和SiO2都是酸性氧化物,所以两者物理性质相似

二、计算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计算题 | 适中(0.65)
19. 把0.6molW气体和0.5molX气体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4W(g)+3X(g)2Y(g)+nZ(g)。2min末已生成0.2molY,若测知以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0025mol/(L·s),试计算
(1)前2min内用W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
(2)2min末时X的浓度为__________
(3)化学反应方程式中n=________
(4)2min末,恢复到反应前温度,体系内压强是反应前压强的___倍。

三、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正确认识和使用电池有利于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电化学处理SO2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利用双氧水氧化吸收SO2是目前研究的热点。

(1)反应的总化学方程式为___,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
(2)H的迁移方向为由______(填“左”或“右”)。
(3)若11.2L(标准状况)SO2参与反应,则迁移H的物质的量为___
(4)下列化学电池不易造成环境污染的是___(填字母)。
A.氢氧燃料电池        B.锌锰电池        C.镍镉电池        D.铅蓄电池
(5)某同学关于原电池的笔记中,不合理的有___(填序号)。
①原电池两电极活泼性一定不同
②原电池负极材料参与反应,正极材料都不参与反应
③Fe-NaOH溶液-Si原电池,Fe是负极
2020-06-10更新 | 118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四、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21. 硫代硫酸钠(Na2S2O3)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某研究小组制备硫代硫酸钠晶体(Na2S2O3·5H2O)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装置):

【查阅资料】
Ⅰ.Na2S2O3·5H2O是无色晶体,易溶于水,其稀溶液与BaCl2溶液混合无沉淀生成;
Ⅱ.向Na2CO3和Na2S混合液中通入SO2可制得Na2S2O3
根据题意,填写下列空白。
(1)仪器a的名称是___;B的作用是___
(2)C中反应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
(3)该实验制取的产品中常含有少量Na2SO3和Na2SO4杂质。为了检验产品中是否含有这两种杂质,某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所需试剂从稀硝酸、稀硫酸、稀盐酸、蒸馏水中选择),请将方案补充完整。
取适量产品配成稀溶液,滴加足量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过滤、洗涤后,向沉淀中滴加足量的___(填试剂名称),若___(填实验现象),则可以确定产品中含有Na2SO3和Na2SO4
(4)称取样品137.5g配成500mL溶液。取50mL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S2O+2H+=S↓+SO2↑+H2O),静置、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得沉淀1.6g。
准确配制500mL溶液所需仪器有: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______。经计算,样品中硫代硫酸晶体的百分含量为___。(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2020-06-10更新 | 7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解答题-无机推断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22. 短周期五种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A、B、C的单质在常温下都呈气态,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C和E位于同主族。1molDAx与足量的A2C反应生成44.8L(标准状况)G气体。A、B的单质依次为G、T,在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G、T,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G+T W(未配平),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A、B、C能组成既含离子键又含共价键的化合物,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
(2)B、C、D、E的简单离子中,离子半径大小排序为___。(用具体的离子表示)
(3)J、L是由A、B、C、E四种元素组成的两种化合物,J、L溶液混合可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写出这两种溶液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J、L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___(填化学式)。
(4)B2A4—C2碱性燃料电池放电效率高。该电池放电时,负极反应式为___;正极附近溶液的pH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5)由上述五种元素中的四种组成的单质、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部分条件和产物已省略)如图所示:

①Y是___(填化学式);W的电子式为___
②B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为Q,X与足量的Q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
③1molW与足量乙完全反应生成K和甲,转移的电子数约为___
2020-06-10更新 | 131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池州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化学试题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化学反应原理、物质结构与性质、认识化学科学、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化学实验基础

试卷题型(共 22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18
计算题
1
填空题
1
解答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化学反应原理
2
物质结构与性质
3
认识化学科学
4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5
化学实验基础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共价键概念及判断
20.94共价化合物的结构及形成过程  电子式的书写与判断  离子键概念及判断
30.65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原因
40.94物质的转化  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  铝三角转化  与“铁三角”有关的推断
50.6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60.65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推断
70.65原电池原理理解  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  原电池原理的综合应用
80.65根据物质性质进行元素种类推断  “位构性”关系理解及应用
90.85铁与非金属单质反应  铁与非氧化性酸的反应  铁与铁离子反应  Fe2+的还原性
100.65硝酸的不稳定性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物质性质的探究
110.4共价键与离子键的比较  化学键与物质类别关系的判断  共价键对分子构型、性质的影响  氢键对物质性质的影响
120.4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方法
130.85元素周期律的应用  元素、核素、同位素  化学键与物质类别关系的判断
140.65原子中相关数值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元素、核素、同位素  基态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50.65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推断  元素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
160.65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镁原子的结构与化学性质  几种铁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  物质制备的探究
170.65电化学计算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
180.65二氧化硅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硅与二氧化碳结构与性质的比较
二、计算题
190.65化学反应速率计算  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
三、填空题
200.65原电池正负极判断  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  电极材料的特殊性质对原电池正负极判断的影响  原电池有关计算
四、解答题
210.65二氧化硫的制备  硫酸根离子的检验  物质含量的测定  物质制备的探究实验探究题
220.65原电池电极反应式书写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的推断  结合物质计算的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相关推断无机推断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