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试卷详情页

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初(8月)考试化学试题
江苏 高三 阶段练习 2018-09-28 513次 整体难度: 适中 考查范围: 化学与STSE、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

一、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 氮氧化合物对环境的损害作用极大。下列环境问题中氮氧化合物不是“重要成员”的是
A.酸雨B.光化学烟雾C.臭氧空洞D.温室效应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2. 化学无处不在,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绚丽缤纷的烟花中可能添加了含钾、钠、钙、铜等某些金属元素的物质
B.回收废弃塑料制成燃油替代汽油、柴油,可减轻环境污染和节约化石能源
C.为防止电池中的重金属等污染土壤和水体,应积极开发废电池的综合利用技术
D.根据硅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可知,硅元素的化学性质稳定,自然界中存在大量硅单质
2018-09-25更新 | 1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初(8月)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3. 下列化工生产过程中,未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A.海带提碘B.氯碱工业
C.氨碱法制碱D.海水提溴
2016-06-13更新 | 2531次组卷 | 49卷引用: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化学(上海卷精编版)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4. 硅酸铜钡是利用最新科学技术才合成的一种物质,然而科学家惊奇发现,我国秦朝兵马俑的一种颜料竟是硅酸铜钡.由以上事实推测关于硅酸铜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难氧化B.难溶于水C.属于硅酸盐D.属于混合物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5.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SO2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NaHCO3能与碱反应,可用作焙制糕点的膨松剂
C.Fe2(SO4)3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D.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可用作制冷剂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7. 目前国际空间站处理CO2的一个重要方法是将CO2还原,所涉及的反应方程式为:CO2 (g)+4H2(g) CH4(g)+2H2O(g)。已知H2的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若温度从300℃升至400℃,重新达到平衡,下列选项中各物理量的变化判断正确的是
A.正反应速率减小B.逆反应速率增大C.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D.转化率增大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8.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溶解Al2O3的溶液中:Mg2+、Fe3+、AlO2、HCO3
B.水电离出c(H+)=10-9mol/L的溶液中:K+、Fe3+、Cl、SO42-
C.滴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Na+、Cu2+、Br、SO42-
D.c(H+)/c(OH)=1012的溶液中:NH4+、K+、HCO3、NO3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9.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FeCl3溶液中滴加HI溶液:Fe3++2I=Fe2++I2
B.用铜电极电解氯化钠溶液:2Cl+2H2OCl2↑+H2↑+2OH
C.向Al2(SO4)3溶液中加入过量氨水:Al3++3NH3·H2O=Al(OH)3↓+3NH4
D.向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Na2SiO3+2H=H2SiO3↓+2Na+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0. 欲除去下列各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括号内试剂选择正确的是
A.溴苯中的溴(KI溶液)B.溴乙烷中的乙醇(NaOH溶液)
C.苯中的甲苯(溴水)D.乙酸乙酯中的乙酸(饱和Na2CO3溶液)
2016-12-09更新 | 1166次组卷 | 6卷引用:2011-2012学年赤峰市第二实验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1. 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A.Cl2通入NaOH溶液:Cl2+OH=Cl+ClO+H2O
B.NaHCO3溶液中加入稀HCl:CO32-+2H=CO2↑+H2O
C.NaClO溶液中通入过量的SO2:ClO-+SO2+H2O=HClO+HSO3-
D.Cu溶于稀HNO3:3Cu+8H+2NO3=3Cu2++2NO↑+4H2O
2018-09-25更新 | 7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初(8月)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2. 下列有关电化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铜的金属活泼性比铁弱,可在海轮外壳上镶入若干铜块以减缓铁腐蚀
B.原电池中,一定由活泼性强的金属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C.原电池放电时的负极和电解池充电时的阴极均发生氧化反应
D.可充电电池充电时,负极与电源负极相连,正极与电源正极相连
2017-09-09更新 | 174次组卷 | 4卷引用:江苏省溧水高级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初模拟考试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3. 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液溴应保存于带磨口玻璃塞的广口试剂瓶中,并加水“水封”以减少其易挥发
B.向Ca(ClO)2溶液中通入CO2,溶液变浑浊,再加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
C.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试纸不变蓝,原溶液中无NH4+
D.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可用无水CaCl2干燥
单选题 | 较易(0.85)
名校
14. 下列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已知2C(s)+2O2(g)=2CO2(g) ΔHa,2C(s)+O2(g)=2CO(g) ΔHb,则ab
B.已知NaOH(aq)+HCl(aq)=NaCl(aq)+H2O(l) ΔH=-57.3 kJ·mol-1,则含40.0g NaOH的稀溶液与稀醋酸完全中和,放出的热量小于57.3 kJ
C.已知2H2(g)+O2(g)=2H2O(g) ΔH=-483.6 kJ·mol-1,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 kJ·mol-1
D.已知CH4(g)+H2O(g)=CO(g)+3H2(g) ΔH=+206.1 kJ·mol–1,反应过程中使用催化剂,ΔH减小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5. 设NA代表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Cl2与足量的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目为0.2NA
B.标准状况下,44.8 L NO与22.4 L O2混合后气体中分子总数等于2NA
C.NO2和H2O反应每生成2 mol HNO3时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A
D.1 mol Fe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失去3NA个电子
单选题 | 适中(0.64)
名校
16. 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的实验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氯气B.实验室制氧气C.实验室制氨气D.实验室制二氧化碳
2014-05-30更新 | 504次组卷 | 5卷引用:2014高考名师推荐化学--预测8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7. 硼氢化钠(NaBH4)在有机合成、化工生产方面有广泛应用。制备硼氢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NaBO2+2SiO2+4Na+2H2NaBH4+2Na2SiO3。下列有关上述反应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B.转移4 mol电子时,只需向装置中通入44.8 L H2(标准状况)
C.装药品之前加热装置至100℃并持续一会儿
D.制备硼氢化钠的副产物可能有NaH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8. 在给定的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A.SSO3H2SO4B.NH3N2HNO3
C.SiO2SiSiCl4SiD.海水Mg(OH)2 Mg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19. CaCO3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通过反应生成一系列物质,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l2和SO2均可以漂白有色物质,且漂白的原理相同
B.由SiO2+ Na2CO3 Na2SiO3+ CO2↑可知H2CO3的酸性强于H2SiO3
C.工业上,可先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NH3后再通入CO2制NaHCO3
D.制取玻璃、纯碱和漂白粉所涉及的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20. 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不相符合的是
A.图表示燃料燃烧反应的能量变化
B.图表示酶催化反应的反应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变化
C.图表示可逆反应从加入反应物开始建立化学平衡的过程
D.图表示可逆反应的平衡常数随反应物浓度的变化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21. 阿克拉酮是合成某种抗癌药的重要中间体,其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阿克拉酮的性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阿克拉酮的分子式为C22H22O8
B.分子中含有3个手性碳原子
C.该分子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取代、氧化、消去反应
D.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3 mol NaOH反应
单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22. 下列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均正确的是
编号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与结论
A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气体用湿润KI-淀粉试纸检验试纸变蓝NO2为酸性气体
B向某溶液中加入稀盐酸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该沉淀可能是BaSO4,该溶液中可能含有SO42-
C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溴水,振荡,静置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甲苯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溴水褪色
D将二氧化硅分别与氢氟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生成气体,与氢氧化钠反应溶解二氧化硅为两性氧化物
A.AB.BC.CD.D
2018-09-25更新 | 272次组卷 | 2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初(8月)考试化学试题

二、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适中(0.65)
名校
23. 有关下列装置或操作说法错误的是
A.图1中:将胶头滴管中的水滴入到金属钠中,能看到U形管右侧红墨水高度不变
B.图2中:观察到湿润的有色布条能褪色,待尾气全部被碱吸收后,将稀硫酸滴入烧杯中,至溶液显酸性,可能看到有黄绿色气体生成
C.图3可用于制备、收集乙酸乙酯
D.图4可以比较KMnO4、Cl2和S氧化性的相对强弱
2018-09-25更新 | 19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初(8月)考试化学试题
24. 25 ℃时,下列有关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0.1 mol·L1(NH4)2Fe(SO4)2溶液中:c()>c()>c(Fe2)>c(H)
B.pH=11的氨水和pH=3的盐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c()>c(OH)>c(H)
C.在0.1 mol·L1 Na2CO3溶液中:2c(Na)=c()+c()+c(H2CO3)
D.0.1 mol·L1的醋酸钠溶液20 mL与0.1 mol·L1盐酸10 mL混合后溶液显酸性:c(CH3COO)> c(Cl)> c(CH3COOH)> c(H)

三、单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单选题 | 较难(0.4)
名校
25. 在温度T1和T2时,分别将0.50molCH4和1.20molNO2充入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CH4(g)+2NO2(g)N2(g)+CO2(g)+2H2O(g),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数据如下表:
时间/min010204050
T1n(CH4)/mol0.500.350.250.100.10
T2n(CH4)/mol0.500.300.18……0.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0~10minNO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mol·L-1·min-1
B.T2时CH4的平衡转化率为30.0%
C.保持其他条件不变,T1时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30molCH4和0.80molH2O(g),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D.保持其他条件不变,T1时向平衡体系中再充入0.50molCH4和1.20molNO2,与原平衡相比,达新平衡时N2的浓度增大
单选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6. 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现象结论
A2mL0.1mol·L-1FeCl3溶液中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KSCN溶液
黄色逐期消失,加KSCN溶液颜色不变还原性:Fe>Fe2+
B将金属钠在燃烧匙中点燃迅速伸入集满CO2的集气瓶集气瓶中产生大量白烟,瓶内有黑色颗粒产生CO2具有氧化性
C加热盛有少NH4HCO3固体的试管,并在试管口放置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石蕊试纸变蓝NH4HCO3显碱性
D2支盛有2mL相同浓度银氨溶液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滴相同浓度的NaClNaI溶液一支试管中产生黄色沉淀,另一支中无明显现象Ksp(AgI)<Ksp(AgCl)
A.AB.BC.CD.D
2017-08-08更新 | 10588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7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化学(新课标Ⅱ卷精编版)
单选题 | 适中(0.65)
真题 名校
27. 下述实验中均有红棕色气体产生,对比分析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由①中的红棕色气体,推断产生的气体一定是混合气体
B.由②中的红棕色气体不能表明木炭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C.由③说明浓硝酸具有挥发性,生成的红棕色气体为还原产物
D.③的气体产物中检测出CO2,由此说明木炭一定与浓硝酸发生了反应
2022-06-29更新 | 3745次组卷 | 81卷引用:河南省洛阳市第一高级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6月月考化学试题
单选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8. 由硫铁矿烧渣(主要成分:Fe3O4、Fe2O3和FeO)得到绿矾(FeSO4·7H2O),再通过绿矾制备铁黄[FeO(OH)]的流程如下:
烧渣溶液绿矾铁黄
已知:FeS2和铁黄均难溶于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步骤①,最好用硫酸来溶解烧渣
B.步骤②,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FeS2+14Fe3++8H2O===15Fe2++2SO+16H
C.步骤③,将溶液加热到有较多固体析出,再用余热将液体蒸干,可得纯净绿矾
D.步骤④,反应条件控制不当会使铁黄中混有Fe(OH)3
2017-04-14更新 | 5063次组卷 | 24卷引用:2017届浙江省高三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卷
单选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29. 25 ℃时,在含CH3COOH和CH3COO的溶液中,CH3COOH、CH3COO二者中各自所占的物质的量分数(α)随溶液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在pH<4.76的溶液中,c(CH3COO)<c(CH3COOH)
B.在pH=7的溶液中,α(CH3COOH)=0,α(CH3COO)=1.0
C.在pH>4.76的溶液中,c(CH3COO)与c(OH)之和可大于c(H)
D.在pH=4.76的溶液中加盐酸,α(CH3COOH)与α(CH3COO)之和保持不变
2017-04-14更新 | 4647次组卷 | 20卷引用:2017届浙江省高三4月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化学试卷

四、多选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多选题 | 较难(0.4)
真题 名校
30. 温度为T1时,在三个容积均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仅发生反应:2NO2(g)2NO(g)+O2 (g) (正反应吸热)。实验测得: v= v(NO2)消耗=k正c2(NO2 ),v= v(NO)消耗=2v(O2)消耗= kc2 (NO)·c(O2 ),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受温度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容器编号物质的起始浓度(mol·L-1)物质的平衡浓度(mol·L-1)
c(NO2)c(NO)c(O2)c(O2)
I0.6000.2
II0.30.50.2
00.50.35
A.达平衡时,容器I与容器Ⅱ中的总压强之比为 4∶5
B.达平衡时,容器中Ⅱ中 c(O2)/ c(NO2) 比容器I中的大
C.达平衡时,容器Ⅲ中NO的体积分数小于50%
D.当温度改变为 T2时,若 k=k,则 T2<T1

五、解答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解答题-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名校
31. NaClO2的漂白能力是漂白粉的4~5倍,NaClO2广泛用于造纸工业、污水处理等。工业上生产NaClO2的工艺流程如下:


(1)ClO2发生器中的反应为:2NaClO3+SO2+H2SO4===2ClO2+2NaHSO4。实际工业生产中,可用硫黄、浓硫酸代替原料中的SO2,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反应结束后,向ClO2发生器中通入一定量空气的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吸收器中生成NaClO2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化学兴趣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备SO2并探究SO2与Na2O2的反应:


①盛放浓H2SO4仪器名称为____________
②D中收集到的气体可使带余烬的木条复燃,B中发生的反应可能为_________________、Na2O2+SO2===Na2SO4
解答题-工业流程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32. 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既有利于节约资源,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实验室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Cu、Zn总含量约为99%)回收Cu并制备ZnO的部分实验过程如下:

(1)铜帽溶解时加入H2O2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确定加入锌灰(主要成分为Zn、ZnO,杂质为铁及其氧化物)的量,实验中需测定除去H2O2后溶液中Cu2+的含量。实验操作为:准确量取一定体积的含有Cu2+的溶液于带塞锥形瓶中,加适量水稀释,调节溶液pH=3~4,加入过量的KI,用Na2S2O3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上述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2Cu2++4I=2CuI(白色)↓+I2;2S2O32-+I2=2I+S4O62-
①滴定选用的指示剂为淀粉溶液,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滴定前溶液中的H2O2没有除尽,所测定的Cu2+含量将会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不变”)。
(3)已知pH>11时Zn(OH)2能溶于NaOH溶液生成[Zn(OH)4]2-。下表列出了几种离子生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开始沉淀的pH按金属离子浓度为1.0 mol·L-1计算)。
开始沉淀的pH沉淀完全的pH
Fe3+1.13.2
Fe2+5.88.8
Zn2+5.98.9

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30%H2O2、1.0 mol·L-1HNO3、1.0 mol·L-1NaOH。由除去铜的滤液制备ZnO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向滤液中加入适量30%H2O2,使其充分反应;②滴加1.0mol·L-1NaOH,调节溶液pH范围:________;③过滤;④向滤液中滴加1.0mol·L-1NaOH,调节溶液pH范围:___________;⑤过滤、洗涤、干燥;⑥900℃煅烧。
2018-09-25更新 | 8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初(8月)考试化学试题

六、填空题 添加题型下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名校
解题方法
33. 甲醇是一种重要化工原料,又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开发和应用的广阔前景。
(1)由甲醇、氧气和NaOH溶液构成的新型手机电池,可使手机连续使用一个月才充一次电。
①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以该电池为电源,用石墨作电极电解200 mL含有如下离子的溶液。
离子Cu2+H+ClSO42-
c/mol·L-10.5220.5

电解一段时间后,当两极收集到相同体积(相同条件下)的气体时(忽略溶液体积的变化及电极产物可能存在的溶解现象)阳极上收集到氧气的质量为____
(2)电解水蒸气和CO2产生合成气(H2+CO)。较高温度下(700~1 000℃),在SOEC两侧电极上施加一定的直流电压,H2O和CO2在氢电极发生还原反应产生O2—,O2—穿过致密的固体氧化物电解质层到达氧电极,在氧电极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纯O2。由图可知A为直流电源的____(填“正极”或“负极”),请写出以H2O为原料生成H2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2018-09-25更新 | 103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常州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第一学期期初(8月)考试化学试题
填空题 | 适中(0.65)
名校
34. 已知:硫酸铜溶液中滴入氨基乙酸钠(H2N-CH2-COONa)即可得到配合物A。其结构如图所示:

(1)Cu元素基态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
(2)元素C、N、O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
(3)配合物A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1mol氨基乙酸钠(H2N-CH2-COONa)含有键的数目为____________mol。
(5)氨基乙酸钠分解产物之一为二氧化碳。写出二氧化碳的一种等电子体: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6)已知:硫酸铜灼烧可以生成一种红色晶体,其结构如图所示,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是_________

试卷分析

整体难度:适中
考查范围:化学与STSE、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认识化学科学、化学实验基础、化学反应原理、有机化学基础、物质结构与性质

试卷题型(共 34题)

题型
数量
单选题
27
多选题
3
解答题
2
填空题
2

试卷难度

知识点分析

序号
知识点
对应题号
1
化学与STSE
2
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
3
认识化学科学
4
化学实验基础
5
化学反应原理
6
有机化学基础
7
物质结构与性质

细目表分析 导出

题号 难度系数 详细知识点 备注
一、单选题
10.65大气污染来源及危害
20.85自然界中硅元素的存在  焰色试验  化学科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意义  “白色污染”危害及防治
30.65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氯气的工业制法  海水提取溴  海带中碘的提取及检验
40.65硅酸盐组成的表示方法  铜的其他化合物  常见无机物的制备
50.65氨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碳酸氢钠的俗称、物理性质及用途  铁盐的净水作用及原理
60.85氧化还原反应的应用
70.85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80.65离子共存  限定条件下的离子共存
90.65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铝三角转化  电解池电极反应式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100.65有机物分离提纯的几种常见操作  有机物分离提纯操作的综合考查  物质分离、提纯的常见化学方法
110.85离子反应的发生及书写  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
120.65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金属的防护
130.85溴、碘的性质  铵根离子的检验
140.85热化学方程式  中和热  燃烧热概念  反应热大小比较
150.65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应用  结合气体物质与NA相关推算  结合物质结构基础知识与NA相关推算
160.64化学实验基础
170.65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  氧化还原反应有关计算  钠  物质制备的探究
180.65氨的还原性  硫单质的化学性质  硅的制备  海水提取镁
190.65氯气  硅酸盐  碳酸氢钠  物质制备的探究
200.65能量的相互转化  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  化学平衡常数的影响因素及应用  与转化率变化有关图像的分析
210.65有机官能团的性质及结构
220.65二氧化氮  苯的同系物的卤代反应  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250.4化学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  化学平衡题中基于图表数据的相关计算
260.4仪器使用与实验安全  物质的分离、提纯  物质的检验
270.65硝酸的不稳定性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物质性质的探究
280.4常见物质的制备  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
290.4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二、多选题
230.65氯气  钠  乙酸乙酯制备实验  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
240.4盐溶液中微粒间的电荷守恒、物料守恒、质子守恒原理  盐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
300.4化学平衡状态  化学平衡的移动及其影响因素  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
三、解答题
310.65其他含卤化合物  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  二氧化硫的制备  物质制备的探究实验探究题
320.65化学实验基础操作  物质分离、提纯综合应用  物质含量的测定  物质制备的探究工业流程题
四、填空题
330.65电化学计算  甲醇燃料电池  电解池电极反应式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判断  电解池有关计算
340.65物质结构与性质综合考查  电子排布式  利用杂化轨道理论判断化学键杂化类型  晶胞的有关计算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