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进生命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2024·海南·模拟预测
1 . 如图是“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操作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你结合实验的操作过程,将图中操作步骤正确排序:______
(2)图⑦所控制的实验变量是:______
(3)步骤②的作用是______,选一片叶部分遮光的目的是______
(4)图④滴加的碘液后叶片的见光部分______,遮光部分______
(5)本实验得出的结论: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______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2024-05-21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海南卷)-生物
2 . 我们的周围有数不清的细菌和真菌,甚至在我们的体表和体内也有许多细菌,有时还会有真菌。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呢?通过下面的实验告诉大家,并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培养器皿ABC
实验步骤1配制牛肉汁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待用
2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用无菌棉棒在培养基表面涂抹
3将A、B、C三组培养皿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记录,直到菌落不再增加
实验结果许多菌落少数菌落
(1)C组在此实验中起___作用。
(2)实验步骤2,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是否要求A、B两组取样面积相同?___。其目的是___
(3)上表中,C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___
(4)酵母菌可用来酿酒是因为发酵过程中能产生___。此外,酿酒过程中容器内会出现许多气泡,形成这些气泡的原因是酿酒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___气体。
2024-02-04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乐东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某学校课外兴趣小组同学在饲养金鱼时,发现金鱼不时浮上水面直接呼吸,即发生浮头现象。为探究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可能原因,该小组将l8条大小相当的金鱼,按表一给定的条件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组号溶氧量培养环境呼吸频率
第一次统计第二次统计第三次统计
4mg/L隔夜自来水113111112
6mg/L隔夜自来水767874
8mg/L隔夜自来水585960

(1)根据实验原则,表格中甲组的金鱼数量是______条,该实验探究引发金鱼发生浮头现象的因素是______
(2)将表格处理后可得到如图所示结果,图中X的数值为______
(3)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可以增加每组的统计次数,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避免实验的______
(4)实验可证明,在一定的溶氧量范围内,水中的溶氧量越高金鱼浮头次数会越______
(5)鱼类身体两侧具有感知水流方向的结构是______。鱼在水中通过______的摆动及______的协调作用游泳。
2023-10-22更新 | 8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
真题
4 . “天宫课堂”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中国航天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向我们展示了“用筷子喝茶”的挑战实验:将飘浮在太空舱中形似果冻的“茶水”夹起,像吃菜一样放入口中。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哪一环节(  )
A.提出问题B.作出假设C.实施计划D.得出结论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2022.12.4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此前,“天宫课堂”第三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讲,“太空教师陈冬、刘洋、蔡旭哲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见下图),是宇航员首次在问天实验舱内进行授课。

(1)在太空中也可以种出粮食,“课堂”上航天员们展示了问天舱内的水稻、拟南芥、生菜的生长情况。相比于在地面,此次太空水稻出现了“方向乱吐水多”“开花晚”等“太空综合征”,这一现象说明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
(2)过中秋节时,三名航天员还品尝了由蔡旭哲亲手种植的生菜,宇航员们的这一行为体现了生物的特征之一:____________
(3)除上述植物外,空间站还栽培了西红柿、小麦等作物。将西红柿、小麦归类为作物的依据是它们的____________,而将它们归类为植物的依据它们的____________特点。
(4)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观看太空授课后,经查阅资料、研讨之后认为空间站属于生态系统。从组成方面来看,除上述生物外,空间站这一生态系统还应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空间站自动调节能力较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目前,地球上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园是____________,我们一定要善待我们的家园!
2023-05-18更新 | 15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海南省陵?县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6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护措施之一就是勤洗手。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呢?针对以上问题,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分析回答。

培养皿

A

B

C

实验步骤

将装有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高温处理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轻轻涂抹在培养基上

不作处理

将A、B、C培养皿放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做好记录

实验现象

出现许多菌落

出现个别菌落

不出现


(1)在步骤1中,将装有牛奶培养基的培养皿进行高温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2)在步骤2中,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后的手心取样面积要相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3)由上表中A和B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患者因咳嗽、发热、肺部感染等症状被隔离治疗,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即未检测到病毒),痰菌检测时发现结核分枝杆菌,医生排除其患新冠肺炎诊断为肺结核。在结构上,结核分枝杆菌与病毒的最大区别是病毒无________结构。
(5)2020年3月3日,中国科学院主办的《国家科学评论》,发表题为《关于SARS-CoV-2的起源和持续进化》的论文,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全基因组分子进化分析,揭示新型冠状病毒已经演化出两个亚型,这体现了新型冠状病毒具有________的特性。
(6)为了有效控制“奥密克戎”病毒引起的疫情,科研人员可以利用该病毒研制出________进行预防。
(7)目前,我省新冠疫情防疫工作已转为常态化防控。作为中学生,我们要做好日常的自身防护。请从切断传播途径的角度,列举两条具体的措施________________
(8)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甚至非洲偏远的土著居民都未能幸免,这反映了________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2023-04-30更新 | 14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海南省三亚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7 . 某研究小组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以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必要的原料”(下图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1)此方案设计不严谨,还应增设对照组,对照组的玻璃钟罩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应换成___________,其他保持不变。

(2)步骤①“暗处理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____,利用了绿色植物进行的___________作用。
(3)步骤③的装置中有两个烧杯,其中较小的烧杯内盛有的溶液为___________。步骤③之后较小烧杯内的溶液变成___________色。
(4)实验过程中,步骤④中叶片的颜色不变蓝,造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___________
(5)小组成员实验结束后有所感悟,认为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大气中___________的平衡。
2023-03-22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临高县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选择题-单选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烈士公园是人们散步休闲的好去处,为了更好的对公园进行规划,工作人员想了解周边居民每周逛公园的情况,他应该采用(       
A.观察法B.调查法C.实验法D.推测法
9 . 阅读材料,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2016年10月19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自动对接形成组合体。跟航天员一起进驻“天宫二号”的还有六只可爱的“蚕宝宝”。“天空养蚕”实验是香港中学生天空搭载实验方案设计比赛中的获奖项目,这六只蚕宝宝是科学家培育改良的品种“秋风白玉”。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里,蚕宝宝顺利地抽丝剥茧,给科学家带来了不少惊喜。
(1)科学家研究家蚕在失重状态下的运动状态和生长发育状况,主要运用的科学研究方法是实验法和_________法。该方法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镜、__________、望远镜等仪器。有时还需要测量。
(2)蚕宝宝抽丝剥茧,在茧里化蛹,这体现了生物能__________的特征。蚕宝宝喜欢吃桑叶,这体现了生物的生活需要_________。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归类,蚕属于________
(3)我国是丝绸大国。为了解我国丝绸产品的品质,需要使用__________法,因为调查的范围很大,不可能逐一调查,就需要选取____________调查对象作为样本。
2022-11-13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十四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练习生物试题
10 . 下图为“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的实验装置,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进行实验前可根据所学知识和经验作出相应的假设
B.该实验中,④号试管是重复实验,可减少实验误差
C.滴加碘液后,①、②、④、⑤号试管中的溶液变蓝,③号试管中的溶液不变蓝
D.本实验可以验证:唾液可以消化淀粉,且消化淀粉需要适宜的温度
2022-09-23更新 | 359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海南省东方市港务中学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