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走进生命世界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 道试题
1 . 探究霉菌在面包上生长繁殖所需的环境条件
面包发霉了!小华发现自己4天前没吃完的面包已经发霉,不禁产生了疑问:面包上的霉菌适合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呢?于是他和几位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请分析以上实验,回答问题:
第一步准备三片相同的干面包片(未加防腐剂),分别放入三个相同且洁净、干燥的透明餐盒中,并编号。
第二步不滴加凉开水
   
均匀滴加20毫升凉开水
   
均匀滴加20毫升凉开水
   
第三步同时在同一环境中暴露30分钟后,盖好盒盖。
第四步             
(1)该实验探究了影响霉菌生长繁殖的两个环境条件,其中1组和2组对照、探究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2组和3组对照,探究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
(2)同学们每天认真观察,几天后,发现第______组面包片最先发霉,这与他们的预期一致,于是得出了实验结论。待面包片上长出较多霉菌菌落后,他们从不同颜色的菌落上分别挑取少许霉菌、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这些霉菌在形态结构上具有一些共同点,例如_____________(一点即可)等。
(3)小华和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实验存在不足之处,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点即可)。完善实验后,他们得到了同样的实验结果。
(4)你认为该实验结果对我们保存食品有什么启示呢?_________________(一点即可)。虽然霉菌会使面包变质,但它们也有对人类有益的一面,例如___________________(一点即可)。
2023-06-24更新 | 5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阳泉市中考生物真题
2 . 探究霉菌在面包上生长繁殖所需的环境条件
面包发霉了!小华发现自己4天前没吃完的面包已经发霉,不禁产生了疑问:面包上的霉菌适合在怎样的环境条件下生长繁殖呢?于是他和几位同学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
第一步准备三片相同的干面包片(未加防腐剂),分别放入三个相同且洁净、干燥的透明餐盒中,并编号。
第二步不滴加凉开水
   

均匀滴加20毫升凉开水
   

均匀滴加20毫升凉开水

   

第三步同时在同一环境中暴露30分钟后,盖好盒盖。
第四步

   

   

   

请分析以上实验,回答问题:
(1)该实验探究了影响霉菌生长繁殖的两个环境条件,其中1组和2组对照,探究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_;2组和3组对照,探究的环境条件是____________
1组和3组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华他们为什么要选用未加防腐剂的面包片作为实验材料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每天认真观察,几天后,发现第____________组面包片最先发霉,这与他们的预期一致,于是得出了实验结论。
待面包片上长出较多霉菌菌落后,他们从不同颜色的菌落上分别挑取少许霉菌,制成临时装片,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发现这些霉菌在形态结构上具有一些共同特征,请你说出其中一点:____________(一点即可)
(4)小华和同学们经过讨论,发现实验存在不足之处,即___________(一点即可)。完善实验后,他们得到了同样的实验结果。
(5)你认为该实验结果对我们保存食品有什么启示呢?_____________(一点即可)虽然霉菌会使面包变质,但它们也有对人类有益的一面,请你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一点即可)
2023-06-23更新 | 708次组卷 | 5卷引用:2023年山西省晋中市中考生物真题
3 . 科学探究:探究不同菌种对米酒制作的影响
小华发现妈妈做馒头、面包时用的菌种是酵母菌,而制作米酒时用的却是根霉。为什么做米酒不用酵母菌呢?陈老师了解到小华的疑惑后,组织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均进行了如下探究(甲、乙两组所用器具均相同且清洁):

组别

菌种

酵母菌(2克)

根霉(2克)

原料

糯米(500克)

糯米(500克)

过程

糯米浸泡24小时→蒸熟→淋凉开水,晾至室温→加入相应菌种并搅拌均匀→装进相应容器并加盖→置于30℃环境中→2天后,由至少3人同时观察、品尝

结果

酒味很淡,甜味不明显

酒味浓郁,甜味明显

请分析回答: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2)为控制单一变量,同学们的做法有______
(3)为什么观察、品尝,需至少由3人进行?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小华终于明白,如果只用单一菌种制作米酒,最好选择______
(5)本探究所利用的生物技术主要是______(选填:转基因技术;发酵技术)。
(6)小华想观察一下酵母菌,于是在实验后,从甲组容器内取少许液体,制成临时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开始他怎么也看不到酵母菌,在陈老师的指导下才看到。看到一此如图所示的结构:

其中的a是酵母菌进行______生殖形成的芽体;而b______在显微镜下看起来像一个透亮的“小滴”。你推测开始小华操作显微镜的不当之处可能是______等。
2022-06-27更新 | 723次组卷 | 7卷引用:2022年山西省晋中市中考生物真题
4 . 科学探究:探究不同菌种对米酒制作的影响
小华发现妈妈做馒头、面包时用的菌种是酵母菌,而制作米酒时用的却是根霉。为什么做米酒不用酵母菌呢?陈老师了解到小华的疑惑后,组织同学们分成若干小组,均进行了如下探究(甲、乙两组所用器具均相同且清洁):

组别

菌种

酵母菌(2克)

根霉(2克)

原料

糯米(500克)

糯米(500克)

过程

糯米浸泡24小时→蒸熟→淋凉开水,晾至室温→加入相应菌种并搅拌均匀→装进相应容器并加盖→置于30℃环境中→2天后,由至少3人同时观察、品尝

结果

酒味很淡,甜味不明显

酒味浓郁,甜味明显

请分析回答:
(1)该探究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
(2)为控制单一变量,同学们的做法有______
(3)为什么观察、品尝,需至少由3人进行?_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小华终于明白,如果只用单一菌种制作米酒,最好选择______
(5)本探究所利用的生物技术主要是______(选填:转基因技术;发酵技术)。
(6)小华想观察一下酵母菌,于是在实验后,从甲组容器内取少许液体,制成临时玻片标本,放在显微镜下观察。开始他怎么也看不到酵母菌,在陈老师的指导下才看到。你推测开始小华操作显微镜的不当之处可能是______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真题
5 . 探究香烟烟雾对生物的危害
为探究香烟对生物的危害,某研究小组进行了“香烟烟雾对绿萝的生长是否有影响”的探究活动。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三个长、宽、高均为60cm的透明玻璃缸作为实验舱,分别标记为A、B、C.玻璃缸的上方有玻璃盖,一侧开有圆孔,用于通入气体。
②每个实验舱内放入一盆同品种且___________基本一致的绿萝,盖上玻璃盖并密封。
③将三个实验舱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④向A、B两个实验舱内通入香烟烟雾(烟雾量均为2支同型号香烟完全燃烧所产生的烟雾),向C实验舱内通入等量某气体。用宽胶带密封圆孔。
该实验的主要操作及72小时后绿萝呈现的状态如下表:
组别通入气体密闭情况72小时后绿萝呈现的状态
A组香烟烟雾保持密闭多数叶片发黄,叶面多见水渍状斑点
B组香烟烟雾定时开盖通风少数叶尖发黄,叶面偶见水渍状斑点
C组某气体保持密闭个别叶尖微黄,叶面未见水渍状斑点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于实验的三盆绿萝为什么需要基本一致?___________
(2)C组通入的气体应是___________
(3)A组与C组对照,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____。实验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
(4)A组与B组对照,所得实验结果给予我们的启示是___________
(5)为使实验结果更可靠,你对该研究小组的建议是___________
(6)若研究小组想同时探究“绿萝是否可以吸收香烟烟雾中的PM2.5”,需要增加D组与A组形成对照,并定时测定两个实验舱中PM2.5的浓度。D组玻璃缸中除___________外,其他实验条件均应与A组相同。
6 . 探究植物对污水的净化作用
治理水体污染常用化学和工程的方法,经济投入大,效果还不理想,因此越来越多的人提出生物治理法。某中学的几位老师探究了香蒲、金鱼藻等水生植物对污水的净化作用,部分实验如下:
实验材料:香蒲、金鱼藻若干,含磷酸盐(常见的水体污染物)的污水
实验步骤:
第一步:用流水将植物洗净,用吸水纸吸干水分。
第二步:取4个相同的无色透明塑料桶,编号为①、②、③、④。在②、③、④组中各放入生长状况一致的5~10根幼苗(如下表),使每组植物重量相等。每组另外增加2个重复组。
第三步:①~④组均加入等量上述污水,然后放在光照和温度等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晚上补光,连续培养4周。
第四步:每周最后一天同时从各桶中取等量水样,分别检测其中磷酸盐的含量,然后计算去除率。每组磷酸盐的去除率取各重复组的平均值。
实验结果:
污水中磷酸盐的去除率(单位:%)
组别第1周第2周第3周第4周
①?0000
②香蒲36.952.866.471.3
③金鱼藻35.546.769.375.5
④香蒲+金鱼藻32.856.397.191.0
请分析以上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中,先用流水清洗植物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表格中第①组的“?”应为___________
(3)第②、③、④组形成对照,变量是___________
(4)每组另外增加2个重复组,并且实验结果取平均值的目的是___________
(5)分析第4周的实验结果,得出的结论之一是___________
(6)根据本实验的结论,请你对治理河流污染提出一点建议:___________
7 . 探究阳光的杀菌作用
人们普遍认为阳光可以杀菌,有位外国网友想一探究竟,于是进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准备两个相同的白色瓷盘,用3%的过氧化氢进行喷雾灭菌。
第二步:取一小撮污泥,与胚芽水(含多种营养物质)充分混合,静置一段时间后,分别吸取1毫升上清液,滴在两个盘子上,戴无菌手套将液体涂抹均匀。
第三步:待盘子完全干燥后,将两者叠放在一起,然后放在阳光下暴晒4小时,使上面的盘子能充分接触阳光,下面的盘子基本无法接触阳光。
第四步:分别用无菌棉棒蘸取无菌水,擦拭盘子后,均匀涂抹在相应培养血中的培养基(已灭菌)上。
第五步:将两个培养皿放在恒温箱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观察培养基上的菌落。该网友的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请分析以上实验,回答问题:
(1)实验中对瓷盘、培养基进行灭菌,以及使用无菌手套,无菌棉棒、无菌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2)第二步中,网友用胚芽水而不是清水与污泥进行混合,目的是____________
(3)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
(4)请你对该网友的实验提出一点改进建议:_____________
(5)根据该网友的实验结果,初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这一结论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_____________
2021-06-23更新 | 690次组卷 | 6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1年中考生物试题
8 . 选取生长状况相似的三个天竺葵枝条,按照下图所示进行处理,然后将装置放在阳光充足。温度适宜的同一环境中。你预期几天后三个枝条的生长状况是(       
A.甲组生长最好B.乙组生长最好
C.丙组生长最好D.无明显差别
9 . 光合与探究
某中学生物学社团组织了一次“追随科学家的足迹,探究光合作用”的活动。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分成两个小组,每组利用实验室里的一株紫苏(两株长势基本相同)作为实验材料,分别进行了如下实验:将紫苏放在黑暗处一昼夜;对其中几个叶片的部分区域同时进行遮光处理后,将紫苏移至光下照射5小时;取下这几个叶片,去掉遮光纸片,脱去叶绿素,用碘液染色。第一小组的实验结果如图所示。第二小组的实验结果与第一小组稍有不同,即实验叶片的遮光部分也有些变蓝。

分析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们所设置的对照及变量分别是______
A.b区与a、c区对照;叶片颜色B.b区与a、c区对照;光照
C.a区与c区对照;叶片颜色D.a区与c区对照;光照
(2)实验中需要脱去叶片中的叶绿素。你认为同学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
(3)分析第一小组的实验结果,可得出的两个结论是: ______(两空可换位。)
(4)第二小组同学分析本组实验叶片的遮光部分有些变蓝的原因时,认为是在遮光处理上有不当之处。该不当之处可能是(答出一种即可)______
2020-07-24更新 | 306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
10 . 光合与探究
某校生物课外实验小组的同学们学习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后,对科学家塞尼比尔(J.Senebior)的实验非常感兴趣,因为其实验装置能巧妙地收集金鱼藻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于是他们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如图所示,取生长旺盛,大小基本一致的两枝金鱼藻(一种水生植物),分别放入盛满25℃清水的两个玻璃缸中;用短颈漏斗分别反扣住水中的金鱼藻,再往漏斗颈上分别反扣一支装满25℃清水的试管,迅速用不透光的纸盒将乙缸罩住;把两个装置同时放在同一适宜环境中,光照数小时。请你仔细分析上述实验并回答:
(1)该实验探究的变量是_______
(2)同学们用即将熄灭的竹签检验甲装置试管中收集到的气体,竹签立刻重新燃烧起来。联系实验过程,你认为该小组能够得出哪两个结论?________
(3)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可靠,你建议同学们怎么做?_______
(4)上述实验结束后,你认为该装置还可用于探究哪些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问题?(答出一个即可)_______
2020-07-24更新 | 417次组卷 | 5卷引用:山西省阳泉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