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539 道试题
1 . 为了探究提高大棚中草莓产量的科学方法,同学们在四个温室中分别种植了相同品种长势一样的草莓幼苗,温室内的温度、二氧化碳浓度和培养液控制情况如表所示(每个温室的光照等其他条件相同):
温室ABCD
二氧化碳浓度0.3%0.1%0.1%0.1%
温度20℃20℃30℃30℃
培养液土壤浸出液土壤浸出液土壤浸出液蒸馏水
(1)为探究温度对草莓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应该选择______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若探究二氧化碳浓度对草莓幼苗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小明选用A、C两组进行对照实验,请分析是否可行______(填可行或不可行)。
(2)草莓根系分布较浅,不能积水过多,否则根会因为______而死亡。
(3)在草莓生长发育的旺盛期,定期喷洒某种气体,能够使它的产量大大增加,这种气体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它能通过叶片中的______进入植物体内。
2024-05-1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2 . 如下表是探究种子萌发的外部条件的实验设计与结果,据表分析。
瓶号种子所处的环境实验结果
110粒相同种子,不放水,置于温暖处不萌发
210粒相同种子,放适量水,置于温暖处萌发
3相同种子,放过量水,置于冰箱保鲜层(0℃)不萌发
4相同种子,放过量水,浸没种子,置于温暖不萌发
(1)请根据实验结果分析:
①比较1号瓶和2号瓶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一定的___
②比较3号瓶和2号瓶的结果,说明________
③比较______号瓶和2号瓶的结果,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空气。
(2)要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请完成下列实验方案设计。
①在培养皿底部铺上滤纸,并加上适量的水,然后取等量的两份种子分别放入两组培养皿中(温度控制在20℃)。
②将一组培养皿置于______的环境中,另一组置于______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结果分析:如果两组培养皿中的种子基本都发芽,则说明光照对该种子的萌发_____(填“没有”或“有”)影响。
(3)若该实验中用的是玉米种子,为进一步探究种子的成分,用碘液滴在玉米粒纵切面上,部分被染成蓝色。你认为玉米种子储藏的养分主要是脂肪还是淀粉?______,它主要存在玉米种子的哪一结构中? _______
2024-05-13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3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为研究植物的生命活动,设计了A、B、C三个实验装置,实验在夏天某一晴朗的上午进行。请据图分析回答:

(1)中午,兴趣小组的同学看到有的塑料袋内壁上有一些小水珠,这些小水珠主要来自植物的______
(2)若要探究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A,B,C三个实验装置中最合理的是图______
(3)______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该结论可以通过______组和______组对照得出。
2024-05-13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4 . 家鸽的结构适于空中飞翔,它的飞行速度快、耐力强,并且具有良好的导航能力,自古以来常被用于通信传书。“信鸽千里飞归老巢”,生物学家和养鸽专家对信鸽的归巢机能作了大量研究。研究表明,信鸽的导航定位与信鸽的嗅觉有关,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家鸽的结构适于空中飞翔,结合图一,请写出两点其适于飞行的结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鸽适于飞翔,具有独特的呼吸方式,结合图二可知,家鸽体内有发达的[       ]________可辅助[       ]________完成气体交换,提高了对氧气的摄入能力。
(3)为了探究信鸽嗅觉与导航定位的关系,研究人员进行以下实验,木犀草素溶液能麻醉信鸽的嗅觉。请你补充相关实验步骤并回答问题:
步骤1:将2只生长发育生理状况、飞行能力等均相近的信鸽分为甲、乙两组。
步骤2:甲组用木犀草素溶液麻醉信鸽的嗅觉,乙组用         处理。
步骤3:在天气适宜情况下,选择不同距离放飞后,记录归巢时间,计算出归巢速度,将结果绘制成如右图三所示曲线。

①步骤1中,选用的信鸽生长发育生理状况、飞行能力等均相近,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步骤2中,乙组用____________处理。
③据图三,分析曲线可知:
当放飞距离较近时,甲、乙两组归巢速度差异________(“明显”或“不明显”);当放飞距离较远时,甲、乙两组归巢速度差异________(“明显”或“不明显”):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为保证本实验更加严谨,请你提出一条改进实验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4-05-11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市天元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从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作为抗疟药品推广后,黄花蒿种植发展迅速。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研究小组研究的是氮肥浓度对青蒿素产量的影响
B.蒸腾作用可以拉动含氮无机盐在植物体内的运输
C.氮肥浓度为0时,不需要施加氮肥也能产生青蒿素
D.实验表明,施肥越多,产量越高
2024-05-10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株洲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检测(一模)生物试题
6 . 下图是某同学在“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活动中所做的实验设计,用图中的两个装置作为一组对照实验来进行探究。请回答。

(1)实验时,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2mL浆糊,再向2号试管中加入2mL______。实验变量是_____
(2)为了模拟人体口腔的温度,将1、2两支试管放入37℃的水中。10分钟后,再往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碘液,结果发现____号试管不变蓝,而另一支试管变蓝,该现象证明的结论是__________
(3)由以上实验可知,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的_____开始被消化。
2024-05-06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道县敦颐学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学科素养竞赛生物试题
7 . 某生物兴趣小组发现,辣条以味道重,气味香、颜色鲜艳、价格低廉而深受广大中小学生喜爱,该兴趣小组以仓鼠为研究对象设计如下表实验进行探究。
组别项目实验材料每次投放等量的鼠粮4个月以后结果
甲组各10只大小、生长状况、活动能力相同的仓鼠普通鼠粮10只活动能力正常
乙组将辣条磨碎,与普通鼠粮均匀混合,制成掺入辣条的鼠粮(大小形状与普通鼠粮一致)4只已经死亡,6只活动能力弱
请根据如表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请对本实验作出假设:________
(2)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
(3)甲、乙两组投放的仓鼠数量、大小、生长状况相同,两组的鼠粮等量,目的是_______
(4)为了实验结果更准确,可以多次重复实验,目的是__________
(5)结合本实验,请你写出一条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建议。__________
2024-05-04更新 | 9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长沙市学业水平考试生物试题
8 . 如下表是几个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请根据表中信息填写有关内容:

试管编号

1

2

3

4

5

馒头碎屑或块

等量碎屑

等量碎屑

等量馒头块

等量碎屑

等量碎屑

唾液有无

2mL唾液

2mL清水

2mL唾液

2mL唾液

2mL唾液

温度

37

0

100

(1)淀粉在口腔中被分解为________。请你预测实验结果:滴加碘液后试管_____号不变蓝。
(2)将馒头切成碎屑是为了模拟__________;若12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___
(3)如果选择145号进行实验,其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2024-05-03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立信中学2022-202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9 . 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实验中,第一组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是:
第一步:在小花生(甲)和大花生(乙)中分别挑选个头较匀称的10粒进行测量。
第二步:测量花生果实长轴的长短,以毫米计,四舍五入,如14.5毫米,记作15毫米。
第三步:将所测结果填入表格中。
(1)第二组的同学在研究了第一组的设计方案后,认为有不足,请你找出并更正______
(2)下表是第三组测量结果的记录,请根据表中平均值数据绘出柱状图_____
花生品种小花生(甲)大花生(乙)
长轴长度(毫米)

11

14

15

18

22

24

26

28

样品个数

2

4

20

4

3

20

5

2

平均值15毫米24毫米

(3)比较大、小花生的平均值,我们知道,大花生的平均值大于小花生的平均值,说明长短性状受______控制。
(4)若花生果实长轴的长短为一对相对性状。长粒(B)为显性,现将纯种长粒与纯种短粒杂交得到子一代,再将子一代之间交配,获得果实数量为400枚,其中长粒理论上应有______枚。
(5)把大花生的种子种在贫瘠的土地,其果实将会变小,这种变异能否遗传下去?请简要说明理由____
2024-04-30更新 | 6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湖南省衡阳市衡南县冠市联合学校初中学业水平阶段性练习八年级生物试题
10 . 龋齿是指在细菌的作用下,牙齿发生的慢性病变。为了改善儿童的牙齿健康,某地研究机构抽取6所学校的900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统计龋齿情况以及行为习惯。具体数据如下表:

龋齿情况行为习惯
咬手指、睡前进食等行为食用碳酸饮料及甜品刷牙频率(次/天)
经常偶尔2次1次不刷
有龋齿(600人)3612394151856348948
龋齿情况行为习惯
咬手指、睡前进食等行为食用碳酸饮料及甜品刷牙频率(次/天)
经常偶尔2次1次不刷
无龋齿(300人)102198582421971030
总计46343747342726059248

(1)有咬手指、睡前进食等行为的学生患龋齿的比例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无这些行为的学生。小南分析表中数据后认为刷牙有利于预防龋齿,他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___
(2)经常食用甜品易患龋齿的原因:甜品中含___,有利于口腔内细菌的生长繁殖。为减小患龋齿的风险,食用甜品后,应尽快___
(3)中国疾控中心的护牙海报展示了科学刷牙的顺序(以儿童为例),如上图。在科学刷牙时,最先刷的是___(填“门齿”“犬齿”或“臼齿”)。
2024-04-29更新 | 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永州市道县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减负提质示范班3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