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57 道试题
1 . 禽流感是一种可以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的传染病。为了有效预防人感染禽流感,有人作了如下的实验:
A实验: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一只鸡的体内,不久此鸡患病死亡。
B实验:取灭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另一只鸡的体内,经过几周后,再取活的禽流感病毒注射在它的体内,结果它没有患病。
据上述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B实验说明鸡产生了抵抗禽流感病毒的抗体,这种免疫属于_________免疫。
(2)将另一种致病病毒注射到没有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不久此鸡患病死亡;若将该病毒注射到经过B实验处理的鸡体内,鸡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得病。
(3)人类的计划免疫中,接种的疫苗相当于A、B实验中的____________实验。
(4)A实验中的鸡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A、B实验中都只用一只鸡作为实验对象,对于正确得出结论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_
(5)杀死病鸡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的____________
2022-06-22更新 | 78次组卷 | 1卷引用:2017年重庆市黔江区中考生物真题
2 . 某实验小组利用银边天竺葵(叶片边缘部分呈白色)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实验过程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本实验你提出的问题是_______
(2)将银边天竺葵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_______
(3)银边天竺葵的边缘部分和中间部分可以形成对照试验,变量是_______
(4)滴加碘液后,观察到腋下叶片变成蓝色的部分是_______。(A或B)
(5)本实验不仅验证了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同时还验证了_______
2021-07-06更新 | 128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营口市2016年中考生物试题
3 . 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每天需食用足量的蛋白质以满足人体骨骼和肌肉等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此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适当多喝牛奶以满足对蛋白质的摄入。可是在炎热的夏季,牛奶如果保存不当容易腐败变质。为了探究“导致牛奶病败的主要原因和环境条件”,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相关实验。
实验材料:3个已灭菌的同规格(100mL)锥形瓶、灭菌牛奶、消毒棉球、恒温箱。
实验方案和实验结果如下:

加入物质

50mL灭菌牛奶

50mL灭菌牛奶

50mL灭菌牛奶

瓶口处理

用清毒棉球塞住

不作处理

保持温度

25℃

25℃

5℃

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锥形瓶中牛奶的变化情况,三天后的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结果

牛奶不腐败

牛奶腐败

牛奶不腐败


(1)实验中选取了甲、乙、丙三个相同的锥形瓶,并且向三个锥形瓶中分别加入相同体积的牛奶,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控制___
(2)选择___(填瓶号)进行对照实验,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牛奶腐败是由微生物生长、繁殖引起的。
(3)选择乙、丙进行对照实验,探究温度对牛奶腐败的影响,则①处应填___。根据这组对照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低温对微生物的生长、繁殖( )
A.没有影响             B.有抑制作用              C.有促进作用
(4)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了上述实验后,还应该进行多次___实验,来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2021-06-08更新 | 331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沈阳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
4 . 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盛有无菌培养基的培养装置设计了探究“洗手能否减少手上的细菌和真菌数量”的实验,请分析回答问题。       

培养皿号

A

B

C

实验步骤

配制牛肉汁培养基,高温灭菌后待用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前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在洗手后的手心取样,然后涂抹到培养基表面

用无菌棉棒直接在培养基表面涂抹

将A、B、C三组培养皿放入适宜温度的培养箱培养,每天定时观察、记录,直到菌落不再增加

实验结果

许多菌落

少数菌落


(1)此实验提出的问题是:______       
(2)实验步骤②,用无菌棉棒对手心取样时,A、B两组取样面积要求是否相同?______,其目的是______
(3)实验步骤①中高温灭菌的目的是______       
(4)实验步骤②相当于细菌、真菌一般培养方法中的______步骤。       
(5)C组在此实验中起______作用。       
(6)针对本实验,你做出的假设是______       
(7)上表中,C组实验结果“?”理论上应该是______。与真菌相比,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______
2021-03-20更新 | 365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班学生为探究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设计如下实验装置甲、乙、丙,请据图作答:

(1)第一组学生选择甲和丙做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第二组学生选择甲和乙做对照实验,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
(2)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有很多,除上述因素外,还有那些因素?_________。(答两种)
2021-02-02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16年中考生物试题
6 . 下列实验操作与其目的对应错误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操作目的

A

制作临时装片,将盖玻片一侧先接触液滴

防止损坏盖玻片

B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37℃水浴

模拟人体温度

C

验证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时,滴加碘液

检验是否产生淀粉

D

同一片绿叶一半曝光,一半遮光

对照实验


A.AB.BC.CD.D
2021-02-01更新 | 50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
7 .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设计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提示:氢氧化钠溶液具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1)为使实验结果更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先对装置中的所有叶片进行_______处理一昼夜,再放在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然后将叶片摘下放入酒精隔水加热,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染色, ______(填字母)瓶中的叶片会全部变蓝。
(2)本实验能探究____________等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若探究二氧化碳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则需从A、B、C、D四组装置中选择__________(填字母)两组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3)D瓶上方玻璃管中的红墨水会向左移动,是因为D瓶中的叶片进行_________(填生理作用)导致的结果。
8 . 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可能影响鼠妇的分布,那么究竟是哪种环境因素影响鼠妇的分布呢?某校课外活动小组为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制定如下表的实验方案。

鼠妇

环境因素

组数

数量

光照

温度

湿度

30只

明亮

30oC

适宜

30只

阴暗

30oC

适宜


请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实验方案,你认为该课外活动小组提出探究的课题(问题)是:__________
(2)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_____
(3)设置乙组的作用是________。实验过程中,甲、乙两组要求生长状况相同、大小一致且数量相同的鼠妇等这些条件,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
2021-01-31更新 | 385次组卷 | 3卷引用:广西百色市2017年中考生物试题
9 .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人类所取得的每一个胜利背后都有着科学方法的影子。科赫法则是1890年德国细菌学家罗伯特·科赫首先提出,后经其他人补充完善而形成的。科赫法则规定,确定新发传染病的病原体需要经过以下4个完整的步骤:
①所检测的每一患者体内都有相同的微生物,而健康人体内没有发现这种微生物;②从患者体内分离出这种微生物;③用分离出的微生物给健康人接种,健康人会患同样的疾病 ④从步骤③的患者体内能再次分离出这种微生物。
(1)科赫法则所展现的其实是一个“科学推测”过程,科学推测首先需要一定的_________作为基础。
(2)科学推测还需要有严密的逻辑。请分析,若得到了步骤①的检测结果,能否确定地认为所检测到的微生物就是该传染病的病原体?_________
(3)如果将步骤③设计成对照实验,用以探究“步骤②分离出的微生物是该种传染病的病原体吗?”的问题,则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_
(4)在锁定新冠肺炎病原体的过程中,我国科研人员将“从患者呼吸道上皮细胞中分离出的新型冠状病毒”接种到“正常的人体呼吸道上皮细胞培养物”上,模拟该病毒侵染人体的过程,并在%小时后观察到细胞被侵染。这一研究过程对应的是科赫法则中的步骤________
(5)在排查新冠肺炎感染者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现了体内存在病原体却不发病的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使得确定新冠肺炎病原体的研究过程与科赫法则步骤①不完全符合,不相符合的是下列选项中的_________
A.所检测的每一患者体内都有相同的微生物
B.健康人体内没有发现这种微生物
无症状感染者的发现反映出了科赫法则的局限性。科学结论不是绝对真理,它会随着科技进步而不断完善。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人类需要永不止步。
2020-10-02更新 | 377次组卷 | 2卷引用:山东省威海市2020年初中学业考试生物试题
10 . 现有一种植物的种子,已经知道它的萌发受水分、温度和空气的影响,但不确定其萌发与光照是否有关。某实验小组为了探究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有无影响,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
组别种子数处理方法萌发数
甲组10粒有光、适量的水、25℃10粒
乙组10粒①_____、适量的水、②_____℃10粒
(1)请补充上述方案:表中①应为_____,②应为_____℃。
(2)实验过程中选用10粒种子而不用1粒种子的目的是避免_____,减少实验误差。
(3)本实验的变量是_____;在培养过程中,要保证两组所处的温度、水分、空气状况等条件适宜且_____
(4)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相应的结论:光照对该种子萌发_____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