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2 道试题
1 . 下图为免疫产生的实验探究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上述实验中,_______为实验组,_______为对照组。
(2)选取的小白鼠要求是大小、性别相同并且健康,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乙组实验说明了鼠的体内产生了抵抗______________的抗体。鼠产生的这种免疫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免疫。
(4)将另外一种致死病菌注入经过乙处理的鼠体内,鼠______(填“能”或“不能”)存活。其原因是经乙处理的鼠的体内只有抵抗_________________的抗体,而没有针对其他病菌的抗体。
(5)将加热杀死的肺炎双球菌注入小白鼠的体内,从免疫学角度分析,肺炎双球菌相当于____________
2 . 食物中的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随着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关注糖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图一是正常人血糖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图二是人体内血糖浓度调节的部分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问题:
          
(1)图一中饭后1小时(BC段)血糖浓度出现大幅度上升,是因为营养物质中葡萄糖被______吸收进入血液。
(2)从图二可以看出,血糖浓度升高,刺激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作为效应器的胰岛在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中枢(下丘脑)作用下会加速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下降。由此可见,正常人血糖浓度保持相对稳定是______共同调节的结果,其中人体对血糖调节的反射类型属于______反射。
当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时,就会引发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常采用注射胰岛素的方法进行治疗。口服胰岛素能治疗糖尿病吗?为探究这一问题,某兴趣小组设计了如下方案:

步骤

甲鼠

乙鼠

1

将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甲、乙两只小鼠的胰岛破坏

2

甲鼠定时喂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口服适量的胰岛素

乙鼠定时喂与甲鼠等量的全营养饲料,每次喂食前注射与甲鼠等量的胰岛素

3

重复步骤2的操作,几天后,采集两鼠的尿液,检测其葡萄糖含量,分析得出结论

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问题:
(3)预测实验结果:______鼠的尿液中会出现葡萄糖。实验中,设置乙鼠的作用是______
(4)该实验方案设计存在一处严重缺陷,请修改______
(5)《黄帝内经》提出“上医治未病”的中医理论,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下列不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措施有______(用序号表示)
①合理膳食、营养均衡       ②避免过度紧张和劳累       ③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④暴饮暴食
2022-09-25更新 | 988次组卷 | 9卷引用:2022年山东省滨州市中考生物真题
3 . 果蝇是遗传学的重要实验材料,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一为雌果蝇的体细胞染色体示意图,细胞中有染色体8条,其中包含2条性染色体XX,那么,果蝇卵细胞染色体的组成是______。
A.3+XB.3+YC.4+XD.4+Y
(2)果蝇的翅膀有长翅和残翅之分, 根据图二果蝇翅膀在亲代与后代的表现规律可以判断出______为显性性状。
(3)若用A表示显性基因,a表示隐性基因,那么图二中的子代果蝇中,长翅果蝇的基因型为______
(4)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在完成“探究果蝇为什么停下来就匆忙搓‘脚’?”的实验后,他们认为:果蝇的“脚”上有辨别味道的感觉器官,其上沾上污物后会影响这些器官的正常生理功能,为了能时刻辨别味道,果蝇必须经常搓掉“脚”上的污物,保持其清洁。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①实验设计
A.在甲(瓶内无脏物)、乙(瓶内有脏物)两个相同的玻璃瓶中,分别放入1只活的果蝇,用纱布封盖瓶口。
B.在同一时间段内观察记录甲、乙两个玻璃瓶中果蝇搓“脚”的次数
②可能的实验结果和实验结论:
A.若甲瓶中的果蝇搓“脚”次数接近或明显多于乙瓶中的搓“脚”次数,则说明果蝇的搓“脚”与清除“脚”上污物无关。
B.若______,则说明果蝇的搓“脚”与清除“脚”上污物有关。
③在上面的实验设计中有一处不足,请找出来加以改正,并说明理由。
答:______
2022-05-16更新 | 7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年四川省遂宁市射洪中学外国语实验学校教育联盟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4 . 图甲为“馒头在口腔中变化”的实验操作示意图,图乙为“淀粉消化过程”示意图。请完成下面小题。

1.据图甲分析实验,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试管I加入2mL唾液B.试管Ⅱ模拟口腔消化过程
C.37℃模拟口腔内温度D.保温10分钟利于馒头消化
2.图甲中滴加碘液后,预期实验结果为()
A.试管I变蓝B.试管I、Ⅱ都变蓝
C.试管Ⅱ变蓝D.试管I、Ⅱ都不变蓝
3.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分析图乙解释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只发生在口腔B.a是淀粉酶
C.过程②应发生在小肠D.b是葡萄糖
2022-07-20更新 | 23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丰台区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
5 . 下面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甲图中1、2两支试管中的浆糊,乙图中分别添加到两支试管中的水和唾液的量都应该______
(2)从丙图可知,唾液淀粉酶作用的适宜温度是______
(3)丁图中的______号试管加碘液后会变蓝色,原因是浆糊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它遇碘会变蓝。______号试管加碘液后不变蓝,说明了______
6 . 塑化剂是塑料制品的原料,随着时间推移会从塑料制品中渗出,并通过多种方式进入生物体,进而影响生物的生殖等功能。

图1表示雌性小鼠的生殖结构。小鼠的生殖过程与人体相似。为证实塑化剂会影响生物的生殖功能,研究者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步骤如下:
a.选取大小相似、生长发育一致的同种成年雌性小鼠若干只,平均分成甲、乙两组。
b.利用玉米油溶解浓度20微克/千克的DEHP(塑化剂的一种),给予乙组成年雌性小鼠DEHP处理。
c.停止处理后让这些雌性小鼠与正常雄性小鼠进行交配。
d.统计怀孕比例,结果如图2。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实验中所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
(2)本实验是对照实验,是除变量外,其他条件都_________的实验。
(3)对照组成年雌性小鼠的处理是口服等量 ____________
(4)据图2,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____________
(5)进一步研究发现,DEHP的毒性主要在于它的作用与卵巢分泌的 ___________作用类似,从而导致小鼠体内分泌失调,使得子宫内膜对胚胎植入的接受能力降低,最终影响生育能力。
7日内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思明分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发生危险因素。我国人群中Hp感染率高达40%-60%。请分析作答:
(1)幽门螺旋杆菌病在我国呈现明显的家庭聚集性传播现象,其原因是Hp虽然主要分布在胃内,但部分感染者的唾液、牙菌斑中也可检出。

①胃黏膜能分泌溶菌酶和胃酸,可杀死多种病菌,属于______免疫。Hp是目前发现唯一能在胃酸中生存的细菌。据图1可知,Hp首先会导致上皮损伤,进而引发胃炎、胃溃疡等,甚至导致胃癌。因此Hp是造成幽门螺旋杆菌病的______(填“传染源”或“病原体”)。
②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是治疗Hp感染“三联疗法”的药物之一。患者购买如图2所示的药物时,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医生的处方。
③以下是阻断幽门螺旋杆菌病的家庭聚集性传播的有效措施:
Ⅰ.餐具定期高温消毒;
Ⅱ.家庭成员检测结果阳性者与患者同时治疗。
从传染病的预防措施角度,在Ⅰ和Ⅱ中任选一条有效措施,进行解释:___________
(2)乳铁蛋白具有广谱抗菌、抗癌、调节免疫系统功能等作用。研究人员通过实验探究乳铁蛋白对Hp生长繁殖的影响,实验流程和结果如图3、图4。

①图3第一组培养基中不添加乳铁蛋白,起到_________作用。
②据图4所示,通过读取OD值可知Hp数量。抑菌作用是指当杀菌剂存在时病菌不能生长繁殖。在实验范围内,乳铁蛋白的最低浓度为______mg/mL时,对Hp的抑菌效果最好。
7日内更新 | 3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8 . 研究发现,淀粉可被嗜淀粉乳杆菌分解为乳酸。为探究“嗜淀粉乳杆菌对厨余垃圾中淀粉的分解作用”,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步骤一:将厨余垃圾制成培养基,取300mL平均分成三组,分别采用以下方式处理:
组别处理方式
A不灭菌,直接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B不灭菌,不接种嗜淀粉乳杆菌
C高温灭菌30分钟,冷却后,再接种0.2g嗜淀粉乳杆菌
步骤二:将处理后的培养基都放置于无氧、35℃环境下发酵,每隔24h取样并分析乳酸浓度。所得数据绘制成折线图,如图1所示。

(1)淀粉在人体消化道内逐渐分解成___后被小肠吸收。
(2)该研究形成两组对照实验,若A和C形成对照,实验的变量是___
(3)该研究中乳酸含量越高代表对淀粉的分解作用越___;据图1可知,48h时分解淀粉能力最强的是___组,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__
(4)为得到分解淀粉能力更强的嗜淀粉乳杆菌,科研小组对原有菌株进行诱变处理,得到三种突变菌株甲、乙、丙。用原有菌株和突变菌株在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分解淀粉___分解淀粉能力最强。
2024-05-2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南省洛阳市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9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小麦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开展了如下探究实践活动:随机取120粒小麦种子,平均分成4组,均匀置于育苗盘网格上。A组加入500mL蒸馏水;B组覆盖上已高温灭菌的土壤后再喷洒等量的蒸馏水;C组加入等量蒸馏水后放到不透光但透气的储物柜中;D组加入等量的酸性溶液(pH=5.6,模拟酸雨)。A、B、D组放置于朝南透光的窗台上,四组都保持25℃的环境温度,其他条件保持一致。一周后统计发芽率和生根长度,结果如图。

(1)实验设计中,每组40粒小麦种子可以______,图中的生根长度是各组计算______值的结果。
(2)据图分析,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土壤和光照______(填“是”或“不是”)必需的条件;酸雨______(填“利于”或“不利于”)小麦种子的萌发。
(3)植物主要通过根吸收水分,然后通过茎中的______运送到叶。据图分析,在______条件下植株的根生长最快。
2024-05-29更新 | 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商丘市永城市实验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10 . 许多传染病可以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疫苗在广泛应用之前必须进行动物实验。用A、B两组小鼠做如图实验。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为了使实验科学有效,选择的A组小鼠和B组小鼠应满足____(至少写出两点)。B组小鼠第一步的处理方法是____
(2)有同学提出为了节约实验材料,每组只用1只小鼠做实验。他的提议是否合理?试分析说明:____
(3)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来看,接种疫苗相当于____,群体接种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一般需要接种2剂,请结合“疫苗接种后抗体含量变化曲线图”解释这样做的原因是____

2024-05-16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中考一模生物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