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4 道试题
1 .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漫长的劳作实践中,结合植物的生长规律,加工、提炼而成的农耕社会的时间指南,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生存智慧和生命哲学。请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1.立春时节,万物复苏,植物又悄悄开始了新一轮的生长。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由根尖的哪一部位吸收的(  )
A.成熟区B.伸长区C.分生区D.根冠
2.霜降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农谚说“霜降杀百草”,意思是严霜打过的植物,一点生机也没有,这说明(  )
A.生物适应环境B.生物影响环境
C.环境适应生物D.环境影响生物
3.“立冬拔萝卜,小雪砍白菜。”为了在漫长的冬日里吃到一口心心念念的蔬菜,北方的人们会将收获的萝卜、白菜贮存在地窖中,但存放时间过长会导致其营养价值降低,原因是(  )
A.呼吸作用消耗了有机物
B.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C.光合作用产生了有机物
D.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2024-05-03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吕梁市中阳县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2 . “鸟中的大熊猫”——黑鹳
资料一:黑鹳(如图)是鹳形目鹳科鹳属的鸟类,是一种体态优美、体色鲜明、活动敏捷、性情机警的大型涉禽。成鸟喙长而粗壮,身上的羽毛除胸腹部为纯白色外,其余都是黑色。黑鹳主要栖息于大型湖泊、沼泽和河流附近,繁殖于崖壁或者高树上。

资料二:黑鹳曾广泛分布于欧亚大陆和非洲,但近几十年来种群数量骤减,目前 全球不足3000只,故有“鸟中熊猫”之称。灵丘,因发现的黑鹳数量较多而被国家命名为黑鹳之乡。因人类活动的干扰,灵丘的黑鹳一直面临食物短缺的问题,因此山西省政府成立了灵丘黑鹳自然保护区,保护区的工作人员在黑鹳主要觅食地挖掘人工鱼塘,在秋冬和早春时节进行人工投食,以缓解黑鹳冬季和繁殖期食物短缺的问题。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黑鹳所处的分类等级是____,鹳科所包含的生物种类的数量比鹳属的____
(2)黑鹳的主要栖息地所涉及的生态系统的类型有____(答出一种即可),其中影响黑鹳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有____(答出一种即可)等。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上看,黑鹳属于____
(3)根据资料一,请写出一个黑鹳的主要特征:____。黑鹳能展翅飞翔,其飞行时所需的能量来源于细胞的____作用。黑鹳通过产卵繁殖后代,鸟卵中,将来发育成雏鸟的结构是____
(4)近几十年来黑鹳的种群数量骤减,你认为原因可能是____(答出一点即可)。
(5)从资料二得知,目前山西省为保护黑鹳采取的措施是____。作为中学生,你可以为保护黑鹳做些什么呢?请列举一项:____
2024-04-05更新 | 142次组卷 | 2卷引用:2024年山西省初中学业水平第一次模拟生物试题
3 . 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是指(  )
A.田野中的植物和蛇、蛙等动物
B.阳光、空气、温度、水分等非生物因素
C.A与B的总和
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中的其它蝗虫
2024-01-08更新 | 38次组卷 | 59卷引用:2015-2016山西农业大学附属中学七年级上单元测试生物试卷
4 . 某生物兴趣小组为探究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用四个相同的生态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实验处理如下表所示(其他条件均适宜且相同),根据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处理方式
A光照、清水、河泥
B光照、清水、水草
C光照、清水、水草、河泥
D无光、清水、水草、河泥

(1)生物兴趣小组共设计了_____组对照实验,其中起对照作用的是_____(填字母)。
(2)C.D组对照,主要探究的是_____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3)一段时间后,四个生态瓶中的小鱼相继死去,主要原因可能是生态瓶的营养结构______,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_________
(4)由实验可以看出,生态系统是生物与环境形成的______,各组成成分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
2023-12-21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右玉教育集团初中部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资料一:俗话说“狗拿耗子——多管闲事”“老鼠和猫做游戏——自寻死路”。狗、鼠和猫都是生活中常见的生物,都具有生命现象。
资料二:下图表示某地草原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生物,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和不同消费者之间通过捕食关系可以构成食物链和食物网。请分析并回答问题:

(1)小狗出生后还没有睁开眼睛就已经急不可耐地吃奶,这体现了生物特征是________;1只老鼠生下了9只小鼠,这9只小鼠与母鼠的性状相同,这种体现了生命基本特征是________
(2)夜晚猫的瞳孔会放大,白天则会缩小,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________;影响猫这种反应的主要环境因素是________
(3)草原中的各种生物和环境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图中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__
(4)从食性的角度分析,鹰与蛇之间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2023-12-10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多校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阶段评估卷生物试题
6 . 生物的特征、生物体的组成
资料1自然界是由有生命的物体和无生命的物体组成的。多种多样的生物不仅维持了自然界的持续发展,还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资料2油菜一般生长在气候相对湿润的地方,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油菜的营养丰富,其中维生素C含量很高,油菜籽还可以榨油等。如图表示油菜的结构层次。

请分析以上资料,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诗句"春江水暖鸭先知"所反映出的生命特征是_________;其中影响鸭的活动的主要生态因素是_______
(2)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_______构成的。生物体的共同特征是多方面的,如生物体在生长过程中必须从外界不断地获得_______,并把体内产生的废物等排出体外。
(3)图中[①]细胞通过_______产生新细胞;图中②在结构层次上属于_______
(4)图中[③]油菜花属于_______器官。
(5)上图过程表现出来的生物特征是_________。与人体结构层次相比,油菜的结构层次中没有_______
2023-11-24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长治市屯留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生物试题
7 . 如果要探究“湿度(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在保证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前提下,应选择下列哪种实验装置(  )
A.   B.   C.   D.   
8 . 苏轼在《惠崇春江晚景》中写道:“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那么这句诗描述的是哪一种非生物因素影响了鸭的生活(       
A.光B.水C.温度D.空气
2023-10-28更新 | 98次组卷 | 407卷引用:山西省吕梁市柳林县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题
9 . 为探究环境因素对蚯蚓生活的影响,小凯同学设计了下面的实验。取两个大小一样的瓶子,贴上甲、乙标签,在甲瓶中放入湿润的肥沃土壤,在乙瓶中放入烘干的肥沃土壤,然后在甲、乙瓶中各放入5条大小及生活状况相同的蚯蚓(如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瓶中的蚯蚓蠕动逐渐减弱,一段时间后就不动了?________
(2)这一实验说明环境中的哪一个因素影响蚯蚓的生活?________
(3)蚯蚓的呼吸依靠________来完成。
(4)在本实验中设置甲瓶的作用是_____

(5)请你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稍作变动,设计一个探究土壤中农药对蚯蚓生活有影响的实验。
①把乙中的土壤________
②在甲中喷入________的农药,在乙中喷入________
③把甲、乙两容器放到________中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蚯蚓的生活情况。
2023-10-23更新 | 69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生物试题
10 . 实验探究:
海螳螂是喜欢栖息在海边岩石缝或石块下的一种节肢动物。为探究“某因素对海螳螂生活的影响”,将全班同学分为7组,每组选取10只海螳螂,进行如下实验:
步骤一:铁盘内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放潮湿的沙,一侧放干燥的沙,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
步骤二:分别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入5只海螳螂。静置2分钟后,每分钟统计1次两侧的海螳螂数目,统计10次。记录统计结果。将7组同学的实验结果取平均值,所得数据如图所示,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探究的影响海螳螂生活的因素为______;铁盘两边“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目的是________
(2)每组选用多只海螳螂做实验,而不是1只,原因是________
(3)由图可知,________分钟后,海螳螂的分布趋于稳定,且分布在_______(填“潮湿”或“干燥”)处的海螳螂数量较多。
(4)分析以上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023-10-19更新 | 5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临汾市两县一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