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绿色植物在维持生物圈的碳---氧平衡中的作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618 道试题
1 . 为了践行“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发展理念,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根据下面植物生理过程简图,走进田间地头,品味绿水青山所带来的红利,感悟生态环境得的改善,空气湿度的增加,空气质量的增高。据图分析回答问题(图中①、②代表生理过程,A、B代表气体)
   
(1)过程①代表____,其意义之一是为生物圈中所有生物提供有机物。
(2)过程②代表____,其意义是释放有机物中的____,为生物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3)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的原因之一是,绿色植物通过①过程使空气质量提高,参与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平衡。
(4)空气湿度增加的原因是大量的绿色植物通过____(填生理过程),散失到大气中,参与维持着生物圈的____
2023-07-08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福建省南平市多校中考考前模拟预测卷(二)生物试题
2 . 我国提出将在2060年以前实现“碳中和”,即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吸收达到平衡。下列做法有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       
A.燃煤取暖B.垃圾焚烧C.植树造林D.过度放牧
3 . 如图所示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图三表示生态系统中的碳循环和能量流动。请据图回答:
          
(1)该食物网有__________________条食物链,图二中的丙对应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三中,④过程主要在细胞的____________中进行,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的是______________过程(填序号)。
(3)兔在奔跑时,起动力作用的是其运动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从动物的进化水平上看,图一中的几种动物,最低等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2023-07-03更新 | 4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三校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4 . 图甲中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晴朗的夏季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植物在黑暗环境中吸收的气体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该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__,它与图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生理活动相对应。
(3)移栽植物时,常在阴天和傍晚进行,并剪去大量枝叶,其目的是为了抑制图甲中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生理活动。
(4)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的____________________平衡有重要的作用。
(5)图丙的实验是为了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7-02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吉林省白城市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5 . 资料分析
材料一:2021年3月21日是世界森林日,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举办以“山海连城•自然深圳”为主题的世界森林日宣传活动。森林是地球上一笔巨大的财富,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所有生命体生存必需吸收的氧气,如图甲。
材料二:2021年全国两会,“碳达峰”与“碳中和”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碳中和”、“碳达峰”中的“碳”,就是指二氧化碳,“碳中和”即“碳的排放=吸收”如图乙。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可知,碳中和、碳循环主要靠植物______作用和微生物______作用和动植物的______作用。
(2)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会使“碳达峰”的速度______(填“加快”或“减慢”)。
(3)列举生活中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行为:______(列举一点即可)。
2023-07-01更新 | 74次组卷 | 2卷引用:2023年广东省广州市增城区仙村中学中考模拟生物试题
6 .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据此分析回答问题: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上提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院长邵敏介绍,碳达峰就是我们国家承诺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减下去;而到2060年,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1)大气中______浓度不断增加,对气候的影响日益加剧,导致温室效应愈演愈烈。
(2)除了化石燃料的燃烧,动植物的______作用,也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为了实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我国大量植树造林,人工林面积稳居全球第一,这是因为绿色植物通过______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______平衡。
(3)植树造林可以防风固沙,可以增加降水量,可以改善温室效应,可以美化环境等,这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
2023-06-30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湖南省邵阳市新邵县初中学业水平适应性考试生物模拟卷(三)
7 . 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关于自然界中碳—氧平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大气中的氧大多是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制造的
B.大气中氧的含量远多于二氧化碳的含量
C.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来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D.绿色植物的根深入地下,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这体现了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2023-06-29更新 | 169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内蒙古包头市第三十五中中考三模生物试题
8 . 森林可以协助减缓温室效应,维持全球碳一氧平衡,这得益于绿色植物的(       
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
2023-06-28更新 | 3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9 . 人类活动引发的“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气候异常变化是人类面临的全球性问题,为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我国政府在2020年的联合国大会上宣布,中国于2030年前确保碳达峰(排放量达到峰值),力争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这是中国向全世界的郑重承诺,彰显了大国责任。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无机环境中的二氧化碳进入生物体是通过图中[④]________作用实现的。吸收上述气体,并释放出________,以维持生物圈中的碳一氧平衡,该生理作用的场所是植物细胞中的________
(2)碳在无机环境与各种生物之间以________(气体)的形式进行循环。它的来源途径有动物,植物的________作用,图中①过程由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选填“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来完成的。绿色植物运能通过________作用,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参与生物圈水循环。
(3)随着社会的发展,人类大量的使用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排入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日益增加,已出现超过生物圈________能力的趋势。保护生物圈人人有责,为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作为中学生的你,请从以下两个方面对自己的日常行为各提出一条要求。
①增加二氧化碳吸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3-06-2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宁夏石嘴山市平罗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10 . 图甲A、B、C分别表示某植物叶片所进行的某些生理活动,图乙为该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一天24小时内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植物白天和晚上都能进行的生理活动是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
(2)图乙中代表光合作用的曲线是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此生理活动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____
(3)移栽植物时,总是保留根部的土坨,这是因为移栽时__________________易受到损伤,而它们是植物吸收水分的主要结构。
(4)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为了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通常采用__________________方法(答一种即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对维持生物圈的__________________平衡有重要的作用。
2023-06-24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2023年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中考二模生物试题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