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人体的营养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 道试题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真题
1 . 初一(3)班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想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设计如下:
试管加入物质处理方法检验方法
1号馒头碎屑+2毫升唾液充分搅拌后放在 ℃的水中10分钟滴加两滴碘液摇匀
2号馒头碎屑+
(1)2号试管中应加入____________
(2)处理方法中应放在____________℃的水中。
(3)预测实验结果:1号试管滴加碘液后____________蓝。(填“变”或“不变”)
2022-06-28更新 | 307次组卷 | 4卷引用:2022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生物真题
2 . 回答下面与实验有关的问题。
(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_________;用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细胞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_________
(2)①下图甲、乙、丙、丁分别为四个小组设计的探究“光照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装置。其中最合理的是_________

②设计对照实验应该做到_________(用选项序号回答)
A.除实验中的变量外其它条件都不同 B.除实验中的变量外其它条件都相同
C.所有条件都相同 D.所有条件都不同
(3)如图,观察鸡卵的结构时,要将鸡卵的_________端(填序号)轻轻敲出裂纹,用镊子将破裂的卵壳连同外壳膜除去,可以看到卵壳下面有一个空腔——气室。用剪刀将气室下面的内壳膜剪破,使壳膜内的卵白和卵黄流到培养皿内,可以看到卵黄上有一个乳白色的小圆点,这个小圆点称为_________

(4)某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进行了以下操作,据此回答:

试管

实验材料

处理方法

1号

馒头碎屑+A物质2毫升

充分搅拌后,放在37℃的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滴加2滴碘液,摇匀。

2号

馒头碎屑+清水2毫升

充分搅拌后,放在37℃的温水中,10分钟后取出滴加2滴碘液,摇匀。


①表中1号试管内加入的A物质是_________
②预测实验现象:滴加碘液后,_________号试管中颜色变蓝。
(5)在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的实验中,取实验室内同一盆栽天竺葵上两个相同的枝条,分别放在如下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密封完好的装置内,移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然后分别摘下甲、乙两装置内的叶片,把叶片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直至叶片变成黄白色。然后取出,用清水漂洗,再把叶片放入培养皿中滴加碘液,观察其现象。

①该实验中的变量是_________
②滴加碘液后,甲、乙装置内的叶片都变成蓝色,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用选项序号回答)
A.没有提前把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B.光照不充足
C.叶片中含有的叶绿素没有彻底溶解到酒精中   
D.滴加碘液前没有把叶片漂洗干净
2021-07-20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2016年中考生物试题
3 . 实验与探究
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回答问题:
①列实验装置中,能迅速安全地脱去绿叶中叶绿素的是____(用选项的标号回答)

②该实验的实验现象是: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成蓝色,遮光部分不变蓝。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________
(2)图是“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部分实验装置,据图回答问题:
①该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什么?________
②此实验出现什么现象才能说明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________

(3)结合“观察酵母菌”、“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和“练习使用显微镜”等实验,回答问题:
①“观察酵母菌”的实验中,用碘液染色后,细胞核被染成___________色,淀粉粒被染成___________色。
②下面对酵母菌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共有结构的列举,全面准确的是________(用选项的标号回答)
A.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B.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液泡   
C.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            
D.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液泡、叶绿体
③要想视野中的酵母菌细胞最多,应选用的镜头组合是________(用选项的标号回答)
A.5×目镜,10×物镜            B.10×目镜,10×物镜          
C.5×目镜,40×物镜            D.16×目镜,40×物镜
2021-07-19更新 | 6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阜新市2014年中考生物试题
4 .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方案,以探究“口腔中淀粉的消化”。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加入的物质

反应时间

检测试剂

实验结果

A组

馒头(整块)+2毫升清水

8分钟

碘液

变蓝

B组

馒头(切碎)+2毫升唾液

8分钟

碘液

不变蓝

C组

馒头(整块)+2毫升唾液

8分钟

碘液

变浅蓝

D组

馒头(切碎)+       X

8分钟

碘液

变蓝

(1)表中的“X”应该为____。表中所设计的各组实验,没有必要的一组是____
(2)若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时应选择哪两组编号?____
(3)B组和C组对照,探究牙齿的咀嚼作用时,变量是____
(4)为了更真实地模拟口腔条件,同时利于缩短反应时间,设计的各组实验应在____℃的水浴中进行。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某同学对口腔中的化学性消化进行如下探究,请根据这位同学设计的实验回答问题。

编号

加入物质

水浴温度

水浴时间

鉴定试剂

馒头屑+唾液2mL

37℃

10min

碘液2滴

馒头屑+唾液2mL

10℃

10min

碘液2滴

馒头屑+水2mL

37℃

10min

碘液2滴


(1)滴加碘液后显蓝色的是______组和______组实验。
(2)甲、丙两组实验的变量是______
(3)由以上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淀粉被消化时不可缺少的条件是______和适宜的温度。
2020-07-23更新 | 22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辽阳市2020年中考生物试题
6 . 在探究“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某兴趣小组同学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如图)。请分析回答:

(1)能够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并作出符合科学事实的假设,是探究成功的前提。以上四位同学中,_____同学作出了假设。
(2)某同学提出了实验的初步设想,经过讨论和交流,小组最终确定了如下实验方案:取新鲜且大小相同的馒头三小块和3支相同的试管,按如图所示的方法处理后,同时放入37℃的温水中10分钟。

①选用1号和2号试管作对照实验时,是为了探究_____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②取出3支试管,分别滴加2滴碘液并摇匀,理想的实验现象是1号试管无颜色变化,原因是_____。如果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未达到预期效果,呈现浅蓝色,可能的原因是_____(写出一种即可)。
(3)通过探究活动,你认为吃饭时应该做到_____
(4)该小组实验后没有收拾,实验桌上剩余的馒头不久长出了黑色霉菌。霉菌细胞与细菌的最主要区别是有明显的_____,为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人们发明了许多保存食品的方法,方便面中的“蔬菜包”采用的主要方法是_____
(5)乙同学的叔叔是位特型演员,他除了身材异常矮小以外,其他发育都正常。造成叔叔身材矮小的原因是_____
2018·北京·中考真题
实验探究题 | 适中(0.65) |
真题
7 . 运动员的心理状况对运动成绩有一定的影响。为更好地备战2022年冬奥会,研究者以唾液中唾液淀粉酶的含量作为检测指标,探究心理压力对运动员的影响。
(1)人体消化道内,淀粉的分解起始于________,这是由于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
(2)分别在施加心理压力前、后取受试者的唾液,进行如下实验。
试管编号实验处理1号试管2号试管
加入淀粉液2毫升2毫升
滴加碘液2滴2滴
加入唾液施加心理压力后,受试者的唾液2毫升
温度条件37℃
①1号试管“?”处应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1号试管在本实验中起到________作用。
②2号试管“?”处的温度条件应该是_________℃。
③观察,记录并比较1号和2号试管蓝色褪去时间,若结果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施加心理压力使受试者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增加。
8 . 小放很早就注意到一些现象,白米饭越嚼越甜。喜欢实践的他不屑于百度搜索结论,想要自己一探究竟。借助学校兴趣小组的备选题材,(标好号的试管若干、玻璃棒若干、恒温水箱一个、白米饭制成的米糊、碘液、唾液、清水等用品适量),请你协同小放策划方案,完成相关问题:
提出问题:白米饭变甜与唾液有关吗?
作出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步骤: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取出试管,分别滴加碘液,对照各管内的颜色变化。
预测实验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应实验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8-06-29更新 | 301次组卷 | 2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2018年中考生物试题1
9 . 我校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时,设计了如下方案:
试管编号加入物质处理温度处理时间滴加碘液
1号等量的馒头碎屑
加入2ml唾液
37℃5〜10分钟2滴,摇匀
2号等量的馒头碎屑
加入2ml清水
37℃5〜10分钟2滴,摇匀
请根据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
(1)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在人体的消化道中,淀粉的初步消化从__________开始。
(2)如果1号试管和2号试管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3)滴加碘液后,观察到1号试管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选填“变蓝”或“不变蓝”)因为唾液中的__________可以使淀粉初步分解为__________
10 . 为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设计如下实验,请你分析并回答问题

(1)将A、B试管充分振荡后和C试管一起放入___________℃的温水中,5—10分钟后取出这3支试管,各滴加2滴碘液,摇匀。
(2)A与B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其变量是___________
(3)该实验的结论是:馒头变甜与___________都有关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