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文化史(旧)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2645 道试题
1 . 1873年出版的《普法战纪》由清代王韬辑撰。王韬称此书“虽仅载二国之事,而他国之合纵缔交情伪变幻,无不毕具。”山川地理,民俗风气,政治制度,亦无不备载,“于是谈泰西掌故者,可以此为鉴”。这表明(       
A.维新思想已经走向成熟B.仁人志士积极探索救国出路
C.中体西用思想影响有限D.资产阶级论证革命的必要性
2 . 1920年孙中山在《致海外国民党同志函》中指出:“此种运动,在我国今日,诚思想界之大变动。推原其始,不过由于出版界之一二觉悟者从事提倡,遂至舆论放大异彩,学潮弥漫全国,人皆激发天良,誓死为爱国之运动;倘能继长增高,其将来收效之伟大且久远者,可无疑也。”孙中山这里(       
A.强调了思想解放的作用B.认识到无产阶级的力量
C.筹划了和共产党的合作D.主张发动更多爱国运动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青年》杂志创刊于1915年9月,停刊于1926年7月,它经历了由新文化运动时期(1915~1923)的启蒙刊物向中因共产党党刊(1923~1926)的转变。《新青年》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阵地,始终肩负着中国思想解放的时代使命。《新青年》上发表的文章,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带进中国人的视线,为后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提供了重要的宣传平台。五四运动以后,《新青年》逐渐将马克思主义作为主要宣传内容。中共二大之后,《析青年》改组成为中共中央的理论刊物,由瞿秋白担任主编,出版季刊(1923.6~1924.12)。这一时期《新青年》的文章更多体现了早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和工人运动的经验教训。后因国内外形势复杂,杂志不能如期出版,于1926年7月终刊。

——摘编自王泽、高天宇《国民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研究》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初期,包括党内的一些党员以及社会上一些群众在内的小部分群体,对于马克思主义并不十分了解。在此背景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各种学术批评、讨论活动在《哲学研究》《新建设》等报刊上展开。报刊所组织的学术讨论活动正好给了大众一个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同时也可以吸收和采纳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有利于广大人民共同进步。报刊对还原真实的马克思主义,消除人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误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学术讨论的过程中,报刊把马克思主义深入到社会各行各业、各层次、各领域之中,使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真正被普及。

——摘编自张海丽《新中国成立初期报刊发行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大众化》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青年》宣传内容的阶段性变化,并分析该变化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新中国初期马克思主义传播相较于近代的不同之处,并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
4 . 启蒙运动时期,“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如伏尔泰改编的剧本《中国孤儿》,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宗教宽容、君主贤明的理想国度;而孟德斯鸠则从方方面面抨击中国的弊端。两位启蒙思想家对中国持不同看法,但却共同关注中国的目的是(       
A.为自己的思想主张寻找依据B.为建立民主共和制营造舆论
C.寻找推翻法国君主制的良策D.热衷于吸收博大的东方文化
5 . 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2023-08-01更新 | 1733次组卷 | 132卷引用:安徽省淮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美国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他的《全球通史》中提出:“促成中国文明的聚性的最重要因素,也许是通称为儒家学说的道德准则和文学、思想方面的文化遗产。”儒家强调了(     
A.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B.提倡节俭的生活态度
C.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D.相生相胜的科学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二战后,多数西方国家都形成了中间阶层的职业群体,即专业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该中间阶层的人数已占在业人数的一半以上。这一局面的出现(       
A.得益于科技革命的新发展B.克服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
C.表明“福利国家”成就凸显D.是人民民主斗争的结果
9 . “这是一个多彩多姿而变化万千的时代,和中国的战国时代最可相比拟。在这个时期的形形色色中,有不少仍是中世的,有不少显然已是近代的,但也有不少为这时期所特有的。”这个时代(     
A.帝国主义争夺激烈B.封建王权高于教权
C.人文主义色彩浓厚D.希腊文明逐渐兴盛
10 . 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的报告中指出:“没有工业,便没有巩固的国防,便没有人民的福利,便没有国家的富强”,并强调“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这说明此时(       )
A.国内已具备大规模建设的条件B.党的工作重心正在发生转移
C.新民主主义革命即将取得胜利D.中国式的发展道路已在探索
2023-06-19更新 | 701次组卷 | 11卷引用:安徽省亳州市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下学期高考冲刺文综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