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严复与《天演论》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890年代以来,进化论在中国知识界之所以备受推崇,关键并不在于其科学内涵,而在于它与中国的社会政治变革紧密相连。第一次完整系统地了解"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公理,应当是在严复译述的《天演论》之中。对于社会政治起源的历史解释,传统儒家倾向于一种衰微论与循环说,认为人世的和谐秩序是由尧舜禹三代圣王开端,随后治乱相循,通过一种盛衰的方式深深镶嵌于中国人的世界观中。然而,受到进化论影响之后,人们自然地相信"新的"总要胜过"旧的","未来"必定超越"过去"。20世纪初,传播《天演论》最为有力者当数梁启超。戊戌期间,他大体相信纯粹的"力"在世界竞争中的日趋式微,并且指出∶"世界之进化愈盛,则恃力者愈弱,而恃智者愈强。《新民说》发表以后,由竞争于"力"到竞争于"智"的说法在他笔下消失了,因为"力"较之"理"更具有优先性。

——王建朗《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895年后中国知识界思想理论的变化。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进化论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严复是中国近代教育的先驱。他认为当今中国所患者为愚、贫、弱三者,故当务之急乃“愈此愚、疗此贫、起此弱”。“是以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他很看重体育,认为,“今者论一国富强之效,而以其民之手足体力为之基”,他敏锐地意识到国民体质不单纯是一个生物学问题,更是一个与社会发展和政治制度密切相关的重要问题。关于德育,严复认为德育的目的是教育国民去奴性,讲民主。“欲进吾民之德,于以同力合志,联一气而御外仇,则非有道焉使各私中国不可也”。他批评八股科举具有三大害处:“锢智慧”、“坏心术”、“滋游手”,“其破坏人才,国随贫弱”。同时,严复对张之洞等洋务派提出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也进行了批判。“中国所本无者,西学也,则西学为当务之急明矣。”严复批评了清末学部对教科书未能及时重视,而任凭坊局随意出售教科书的状况。他主张改国定制为审定制。

——摘编自王艳玲《论严复教育救国思想的理性色彩》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的教育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严复的教育救国思想。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严复(1854-1921)是翻译家,同时他在政治、哲学、教育、经济等方面有其独特的想主张。12岁那年,严复考入了由洋务派创办的马尾船政学堂,接受了自然科学教育。23岁那年,被公派到英国留学,“深知自强之计,舍此无可他求,各怀奋发有为,期于穷求洋人奥秘,冀备国家将来驱策”。19世纪末,严复呼吁变法救亡,提出改良主义思想主张。译介了《天演论》《法意》等西方经典著作,宣传“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思想。他深感中国“民智之愚”,尤其是“士人之愚”,“愚”为腐败的教育制度所致。所以改革教育是“用事图强”的首要任务。他认为,现代国家需要的是关心国家大事,具有公德责任意识的现代公民。而非只关心自己一己私利的人。严复继承我国古代元气本体论的思想,认为“气”及一切“有质之物”是客观存在,是第一性的。他主张废除妇女缠足,让妇女有受教育的权利,实行婚姻自主。他从国家与种族的角度,主张晚婚晚育、优生优育。严复一直重视家庭教育,“民不读书,罪其父母”。严复的许多思想主张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与深远的历史意义。

——摘编自刘扬《译者严复的历史文化角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严复思想产生的背景,概括严复的思想主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严复的历史贡献。
2021-05-08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2021届高三三模文综历史试题
4 . 地方自治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各部落自立小总领一人,管理部落之事,各部落一议事公所,其官亦分二等:一曰西业(议会议员)。即由各部落各择一人,自理其本部之事。小事各设条例,因地制宜,大事则必遵国家律例。

——选自林则徐《四洲志》(1839年)

天子不能独治天下,任之大吏;大吏不能独治一省,任之郡守;郡守不能独治一郡,任之县令;县令不能独治一县,任之令以下各官……满百家公举一副董,满千家公举一正董,里中人各票选一人,交公所汇核,择其得举最多者当选。

——选自冯桂芬《校邠庐抗议》(1861年)

材料二   乃知其(西国)治乱之源,富强之本,不尽在船坚炮利,而在议院上下同心。诚能本中国乡举里选之制,参泰西投匦公举之法。

——选自郑观应《盛世危言》(1894年)

是以今日之政,非西洋莫与师……然政欲利民,必自民各能自利始;民各能自利,又必自皆得自由始;欲听其皆得自由,尤必自其各能自治始。

——选自严复《原强》(1895年)

材料三   第一条   地方自治以专办地方公益事宜,辅佐官治为主。按照定章,由地方公选合格绅民,受地方官监督办理。……城镇乡自治事宜……中小学堂、蒙养院、教育会、劝学所、宣讲所、图书馆、阅报社……改正道路、修缮道路、建筑桥梁、疏通沟渠、建筑公用房屋、路灯……改良种植牧畜及渔业、工艺厂、工业学堂、劝工厂、改良工艺、整理商业、开设市场、防护青苗、筹办水利、整理田地……救贫事业、恤嫠、保节、育婴、施衣、放粥、义仓积谷、贫民工艺、救生会、救火会、救荒、义棺义冢、保存古迹……电车、电灯、自来水……

——选自《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

材料四   19121月,孙中山在《临时大总统宣言书》中又提出了各省联合,互谋自治的主张……19129月,北洋政府公布了《省议会议员选举法》,19134月公布了《省议会暂行法》,各省议会建制实现统一……南京国民政府于1928年公布了《县组织法》。

——选自孙婷《清末地方自治研究》


(1)根据材料一,林则徐笔下的美国通过哪一制度(方式)实现地方自治?冯桂芬借《校邠庐抗议》表达了怎样的主张?
(2)对比材料一,材料二中郑观应和严复的观点有何深入的变化?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概括城镇乡地方自治机构的主要职能。例举其三项具体的工作内容。
(4)综合上述材料,联系所学,谈谈你对清末地方自治的认识。
2021-05-03更新 | 14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青浦区2021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5 . 梦想成就未来,近代以来,为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各种救国梦应运而生,但梦想的实现取决于适宜的条件和不懈的努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如是则西洋之民,其尊且贵也,过于王侯将相,而我中国之民,其卑且贱,皆奴产子也。设有战斗之事,彼其民为公产公利自为斗也,而中国则奴为其主斗耳。夫驱奴虏以斗贵人,固何所往而不败?

——选自严复《辟韩》(1895年)


(1)材料一中严复认为“西洋之民”和“中国之民”的本质区别是什么?他所倡导的政治思想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材料二   似乎欧美各国应该家给人足,乐享幸福……然而试看各国的现象……富者极少,贫者极多……社会党所以倡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闻得有人说,民生主义是……夺富人之田为己有;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随口说去,不必管他……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


(2)据材料二,概述孙中山提出民生主义的原因。孙中山民生主义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材料三   中国的革命正是由这样两种梦想推动着:一是爱国主义者想看到一个新中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二是提高处于社会底层的农民的地位,消除古代旧有的阶级的社会差别。

——费正清《观察中国》


(3)中国近代最接近这两个梦想实现是在什么时期,为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实现第二个“梦想”所采取的措施。
2021-04-28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儒家思想在体育活动中强调思想以礼、义、仁为核心,在六艺之教中强调礼乐的教育,强调文武并重,在孔子思想中,仁、武二者并行不悖,武是行仁的前提,仁是行武的归……孔子对射礼推崇备至,《礼记·射义》记载,孔子曾对围观射礼的民众提出要求:不忠不孝者不得入内,尊老爱幼和好学上进者可以就坐。

——据薛文传《从先秦时期体育思想史演进视角看中国体育文化发展》等改编

材料二   讲教育者,其事常三宗:曰体育,曰智育,曰德育,三者并重……盖生民之大要三,而强弱存亡莫不视此:一曰血气体力之强,二曰聪明智虑之强,三曰德行仁义之强……夫如是,则中国今日之所宜为,大可见矣。

——据严复《原强》(1895年)等文章整理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六艺”中的体育项目,并概括儒家体育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严复的教育思想,并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影响其教育思想的因素。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严复是近代中国文化转型期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康有为誉为中国“西学第一人”。

材料   严复《天演论》出版之后几年,便风行全国,竟做了中学生的读物了。读这书的人很少能了解赫胥黎在科学史上和思想史上的贡献。他们能了解的只是那“优胜劣败”的公式,确是一种当头棒喝,给无数人一种绝大的刺激。几年之中,这种思想像野火,延烧着许多少年人的心和血。“天演”“物竞”“淘汰”“天择”等术语,都渐渐成了报纸文章的熟语……许多爱国志士爱用这种名词做自己或儿女的名字,陈炯明不是号竞存吗?我有两个同学叫孙竟存,一个叫杨天择。我的名字也是这种风气底下的纪念品。

——胡适:《四十自述》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的贡献。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当时所参与的那场政治活动所带来的影响。
2021-04-20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贵州省贵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适应性月考(六)文综历史试题
8 . 19世纪末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提出过不同的救国方案。阅读材料:

材料一   十九世纪末期,为了使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走向自由,民主,独立,富强的道路,近代社会的仁人志士从器物、制度、文化诸领域来寻找出路,提出了许多方案,企图使中华民族摆脱危机,走向复兴。严复在此时把西方的"进化论","自由观"引入了国门,并与中国的"民本"观念融合起来,以之指导中国人民的实践活动,提出了以"民智"为中心的改革方略,对中国人民的思想启蒙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摘编自张静安《略论严复的开民智思想》

材料二   1895年,严复说:“秦以来之为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他认为,开民智是今日一大要政。

——摘编自《严复集》

材料三   1905年春,严复与孙中山在伦敦会面。严复说:“以中国民品之劣,民智之卑,即有改革,害之除于甲者将见于乙,泯于丙者将发之于乙。为今之计,惟急从教育上著手,庶几逐渐更新乎?”中山先生曰:“俟河之清,人寿几何!君为思想家,鄙人乃实行家也。”

——据《侯官严先生年谱》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开民智”思想提出的时代背景。
(2)据材料二概括严复的“开民智”主张,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其影响。
(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严复和孙中山关于中国出路问题的不同观点。
2021-04-01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通市白蒲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教学质量调研(三)历史试题(选修)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今日中国不变法则必亡是已……然则救之之道当何如?曰:痛除八股而大讲西学……约而论之,西洋今日,业无论兵、农、工、商,治无论家、国、天下,蔑(无)一事焉不资于学……公等从事西学之后,平心察理,然后知中国从来政教之少是而多非。即吾圣人之精意微言,亦必既通西学之后,以归求反观,而后有以窥其精微,而服其为不可易也。

——严复《救亡决论》(1895年)

材料二 不佞垂老,亲见七年之民国与欧罗巴四年亘古未有之血战,觉彼族三百年之进化,只做到“利己杀人,寡廉鲜耻”八个字。回观孔孟之道,真量同天地,泽被寰区。

——严复《与熊纯如书》(1918年)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严复对于中西文化的前后不同态度及其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严复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否符合当时的思想潮流并说明理由。
(3)根据材料并结合当今时代,你认为应该如何看待中国传统文化。
10 . 随着历史的发展,人们的认识也在逐渐改变。

材料一   严复在他的《论世交之亟》ー文中就认为:中国最重三纲,而西人首明平等;中国亲亲,而西人尚贤;中国以孝治天下,而西人以公治天下;中国尊主,而西人隆民;中国贵一通而同风,而西人喜党居而州处;中国多忌讳,而西人众评。其于财用也,中国重节流,而西人重开源;中国追朴,而西人求欢虞。其接物也,中国美漆屈,而西人务发舒;中国尚节文,而西人乐简易。其于为学也,中国夸多识,而西人尊新知。其于祸突也,中国委天数,而西人恃人力,

——王人博《新民说:中国的近代性》


(1)依据材料一指出严复对待中西文化的值取向,结合所学分析这种价取向形成的原因。

材料二   各党各界,团结坚武;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方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摘自《毛泽东祭黄帝陵文》193745日清明节


(2)依据材料二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在1937年发表《祭黄帝察文》的原因和作用。

材料三       1972-1985年中美贸易的简表



(3)依据上表对1972年-1985年中美贸易的状况用史实进行说明。
2021-03-18更新 | 2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第一中学校南校区2020-2021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2 3 4 5 6 7 8 9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