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 道试题
1 . 已知函数.

   

(1)求的最小正周期
(2)在给定的坐标系中用五点法作出函数的简图.
2024-04-22更新 | 104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珠海高新区青鸟北附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2 . 已知函数

(1)用五点作图法画出函数在一个周期上的简图;
(2)若,求
3 . 如图所示,O为△ABC内一点,,求作:.

   

2024-02-17更新 | 394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珠海高新区青鸟北附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4 . 我国核电建设占全球在建核电机组的40%以上,是全球核电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核电抗飞防爆结构是保障核电工程安全的重要基础设施,为此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核电钢筋混凝土施工强制规范,连接技术全面采用HRB500高强钢筋替代HRB400及以下钢筋.某项目课题组针对HRB500高强钢筋的现场加工难题,对螺纹滚道几何成形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研究中发现某S型螺纹丝杠旋铣的滚道径向残留高度y(单位:mm)关于滚道径向方位角x(单位:rad)的函数近似地满足,其图象的一部分如图所示.
   
(1)求函数的解析式;
(2)为制造一批特殊钢筋混凝土,现需一批滚道径向残留高度不低于0.015mm且不高于0.02mm的钢筋,若这批钢筋由题中这种S型螺纹丝杠旋铣制作,求这种S型螺纹丝杠旋铣能制作出符合要求的钢筋的比例.
2023-11-03更新 | 675次组卷 | 11卷引用:广东省珠海高新区青鸟北附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5 . 如图,正方体中,直线平面.

(1)设,试在所给图中作出直线,使得,并说明理由;
(2)设点A与(1)中所作直线确定平面.
①求平面与平面ABCD的夹角的余弦值;
②请在备用图中作出平面截正方体所得的截面,并写出作法.
2023-04-27更新 | 1418次组卷 | 5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数学试题
6 . 车胎凹槽深度是影响汽车刹车的因素,汽车行驶会导致轮胎胎面磨损.某实验室通过试验测得行驶里程与某品牌轮胎凹槽深度的数据如下:
行驶里程/万km0.000.641.291.932.573.223.864.515.15
轮胎凹槽深度/mm10.028.377.396.485.825.204.554.163.82
以行驶里程为横坐标、轮胎凹槽深度为纵坐标作散点图,如图所示.

(1)根据散点图,可认为散点集中在直线附近,由此判断行驶里程与轮胎凹槽深度线性相关,并计算得如下数据,请求出行驶里程与轮胎凹槽深度的相关系数(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并推断它们线性相关程度的强弱;
2.576.20115.1029.46
附:相关系数
(2)通过散点图,也可认为散点集中在曲线附近,考虑使用对数回归模型,并求得经验回归方程及该模型的决定系数.已知(1)中的线性回归模型为,在同一坐标系作出这两个模型,据图直观回答:哪个模型的拟合效果更好?并用决定系数验证你的观察所得.
附:线性回归模型中,决定系数等于相关系数的平方,即.
2023-04-27更新 | 1402次组卷 | 7卷引用:广东省珠海市斗门区第一中学2023届高三三模数学试题
7 . 某市在中学推行“明珠”课堂进行教学改革,为了比较教学效果,改革试点学校的某位数学老师用原传统模式和“明珠”课堂两种不同的教学模式在甲、乙两个同类型的班级进行教学实验.经过一学期的实验,在期末考试后分别统计两个班级中起点成绩相同的名同学的成绩,作出茎叶图如下:记成绩不低于分为“成绩优良”.

(1)试用所学知识大致判断哪种教学方式的教学效果更佳?
(2)由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的列联表,并判断“成绩优良”与教学方式是否有关?


甲班级

乙班级

总计

成绩优良




成绩不优良




总计




附:

8 . 已知函数.

(1)在所给的坐标系中作出的图象;
(2)观察图象,求使方程的实数解个数为时,的取值范围.
9 . 某中学团委组织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3周年”的知识竞赛,从参加竞赛的学生中抽出60名学生,将其成绩(均为整数)分成六段,…,后,画出如图所示的部分频率分布直方图.观察图形给出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求第四组的频率,并补全这个频率分布直方图;
(2)估计这次竞赛的及格率(60分及以上为及格)和平均分(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代表)
2020-03-19更新 | 703次组卷 | 16卷引用:2012-2013学年广东珠海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理科数学试卷(B卷)
10 . 为了调查一款手机的使用时间,研究人员对该款手机进行了相应的测试,将得到的数据统计如下图所示:

并对不同年龄层的市民对这款手机的购买意愿作出调查,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愿意购买该款手机

不愿意购买该款手机

总计

40岁以下

600

40岁以上

800

1000

总计

1200

(1)根据图中的数据,试估计该款手机的平均使用时间;
(2)请将表格中的数据补充完整,并根据表中数据,判断是否有99.9%的把握认为“愿意购买该款手机”与“市民的年龄”有关.
参考公式:,其中
参考数据:

0.100

0.050

0.010

0.001

2.706

3.841

6.635

10.828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