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数学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92 道试题
1 .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代,如今逐渐演化为赏月、颂月等活动,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某校举行与中秋节相关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竞赛,随机抽查了100人的成绩整理后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样本的众数为75
B.样本的分位数为75
C.样本的平均值为68.5
D.该校学生中得分低于60分的约占
7日内更新 | 347次组卷 | 2卷引用:广东省茂名市高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数学试题
2 . 美国数学史家、穆伦堡学院名誉数学教授威廉・邓纳姆在1994年出版的The Mathematical Universe一书中写道:“相比之下,数学家达到的终极优雅是所谓的‘无言的证明’,在这样的证明中一个极好的令人信服的图示就传达了证明,甚至不需要任何解释.很难比它更优雅了.”如图所示正是数学家所达到的“终极优雅”,该图(为矩形)完美地展示并证明了正弦和余弦的二倍角公式,则可推导出的正确选项为(       

A.B.C.D.
2024-04-28更新 | 183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新高考数学原创卷3
3 . 德国数学家狄里克雷(DⅠrⅠchlet,PeterGustavLejeune,1805-1859)在1837年给出了这样一个函数,这个定义较清楚地说明了函数的内涵:只要有一个法则,使得取值范围中的每一个,有一个确定的值与之对应就行了,不管这个法则是用解析式还是图像、表格等形式给出的.这个函数常称为狄里克雷函数.关于狄里克雷函数的性质,下面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或1
B.的值域为
C.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D.的图象关于直线对称
2024-04-13更新 | 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郴州市嘉禾县第一中学等多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月考数学试题
4 . 欧拉公式是由瑞士著名数学家欧拉创立,该公式将指数函数的定义域扩大到复数集,建立了三角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联,在复变函数论里面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依据欧拉公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应的点位于第二象限B.为实数
C.的模长等于D.的共轭复数为
2024-04-12更新 | 438次组卷 | 3卷引用:重庆市长寿中学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学段考试一(4月)试题
5 . 欧拉公式为虚数单位,)是由数学家欧拉创立的,该公式建立了三角函数与指数函数的关联,被誉为“数学中的天桥”.依据欧拉公式,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的虚部为1B.
C.D.的共轭复数为
2024-04-05更新 | 487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芜湖市第十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6 . 十六世纪中叶,英国数学教育家雷科德在《砺智石》一书中首先把“=”作为等号使用,后来英国数学家哈里奥特首次使用“<”和“>”符号,并逐渐被数学界接受,不等号的引入对不等式的发展影响深远.下列关于不等式的命题,正确的是(       
A.如果,那么
B.如果,那么
C.若,则
D.如果,那么
7 . 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一书中展示了二项式系数表,数学爱好者对杨辉三角做了广泛的研究.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第6行、第7行、第8行的第7个数之和为第9行的第8个数
B.
C.第2020行的第1010个数最大
D.第12行中从左到右第2个数与第3个数之比为
2024-03-04更新 | 1993次组卷 | 7卷引用:山东省青岛市莱西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阶段性检测二数学试题
8 .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曾说:“数缺形时少直观,形少数时难入微.数形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在数学的学习和研究中,常用两数的图像来研究函数的性质,也常用函数的解析式琢磨函数图象的特征,如函数)的图像的大致形状可能是(       
A.       B.   
C.   D.   
2024-03-04更新 | 13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
9 . 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数学家、天文学家祖冲之对圆周率数值的精确推算值,对于中国乃至世界是一个重大贡献,后人将“这个精确推算值”用他的名字命名为“祖冲之圆周率”,简称“祖率”.已知圆周率,如果记圆周率小数点后第位数字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是一个函数B.当时,
C.D.
2024-02-07更新 | 14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10 . 中文“函数”一词,最早是由近代数学家李善兰翻译的,之所以这么翻译,他给出的原因是“凡此变数中函彼变数者,则此为彼之函数”,即函数指一个量随着另一个量的变化而变化,则下列选项中不是同一个函数的是(       
A.B.
C.D.
2024-01-31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月期末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