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对数的运算性质的应用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1 . 已知,则________.(用数字作答)
2023-12-30更新 | 38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24届高三一模数学(文)试题
2 . 设.若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的取值范围是(       
A.B.C.D.
2023-12-21更新 | 263次组卷 | 2卷引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2024届高三一模数学(理)试题
3 . 计算______.
2023-12-20更新 | 114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数学(文)试题
4 . 把不超过的最大整数记作,如,若实数满足,且,则       
A.6B.7C.8D.9
2023-12-14更新 | 15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数学试题(理科)
智能选题,一键自动生成优质试卷~

5 . 函数,且,则的值为______.

2023-12-13更新 | 818次组卷 | 4卷引用:四川省达州市普通高中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性测试数学试题(理科)
6 . 设函数,则       
A.8B.9C.22D.26
7 . 已知是定义在上的奇函数,且满足,当时,,则       
A.B.C.D.
2023-11-29更新 | 379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数学(文)试题
8 . “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某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亿吨)与时间(年)满足函数关系式,已知经过4年,该地区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为(亿吨).若该地区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为(亿吨),则该地区要实现“碳中和”,至少需要经过(       )(参考数据:
A.13年B.14年C.15年D.16年
2023-11-26更新 | 662次组卷 | 7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24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诊断性考试数学(理)试题
9 . 双碳,即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简称,2020年9月中国明确提出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加大了电动汽车的研究与推广,到2060年,纯电动汽车在整体汽车中的渗透率有望超过70%,新型动力电池随之也迎来了蓬勃发展的机遇.Peukert于1898年提出蓄电池的容量C(单位:A·h),放电时间(单位:h)与放电电流I(单位:A)之间关系的经验公式,其中为Pcukert常数.在电池容量不变的条件下,当放电电流时,放电时间,则当放电电流时,放电时间为(       
A.29hB.30hC.31hD.32h
10 . 函数为奇函数,且,若,则______
2023-11-23更新 | 1465次组卷 | 6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江油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阶段性考试数学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