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递推数列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1 . 已知数列满足
(1)设,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求数列的前n项和
(3)记,求数列的前n项和.
2021-04-14更新 | 10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州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2 . 已知数列满足我们知道当a取不同的值时,得到不同的数列,如当a=1时,得到无穷数列:1,2,,…;当a时,得到有穷数列:,﹣1,0.
(1)求当a为何值时
(2)设数列满足,求证:a取数列中的任一个数,都可以得到一个有穷数列
(3)若,求a的取值范围.
3 . 数列的前项和记为).
(1)求的通项公式;
(2)等差数列的各项为正,其前项和为,且,又成等比数列,求
2022-05-05更新 | 811次组卷 | 34卷引用:湖北省十堰市竹溪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数学试题
5 . 已知数列满足,设
(1)求
(2)判断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说明理由;并求的通项公式.
2020-10-21更新 | 77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武汉市五校联合体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6 . 足球运动被誉为“世界第一运动”.深受青少年的喜爱.
(Ⅰ)为推广足球运动,某学校成立了足球社团,由于报名人数较多,需对报名者进行“点球测试”来决定是否录取,规则如下:踢点球一次,若踢进,则被录取;若没踢进,则继续踢,直到踢进为止,但是每人最多踢点球3次.
下表是某同学6次的训练数据,以这150个点球中的进球频率代表其单次点球踢进的概率.为加入足球社团,该同学进行了“点球测试”,每次点球是否踢进相互独立,他在测试中所踢的点球次数记为,求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

(Ⅱ)社团中的甲、乙、丙三名成员将进行传球训练,从甲开始随机地将球传给其他两人中的任意一人,接球者再随机地将球传给其他两人中的任意一人,如此不停地传下去,且假定每次传球都能被接到.记开始传球的人为第1次触球者,第次触球者是甲的概率记为,即
i)求(直接写出结果即可);
ii)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并判断第19次还是第20次触球者是甲的概率大.
2020-09-08更新 | 1404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荆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数学试题
7 . 已知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
(Ⅰ)令,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Ⅱ)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020-08-16更新 | 2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东南联盟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数学试题
8 . 在孟德尔遗传理论中,称遗传性状依赖的特定携带者为遗传因子,遗传因子总是成对出现,例如,豌豆携带这样一对遗传因子:使之开红花,使之开白花,两个因子的相互组合可以构成三种不同的遗传性状:为开红花,一样不加区分为开粉色花,为开白色花,生物在繁衍后代的过程中,后代的每一对遗传因子都包含一个父本的遗传因子和一个母本的遗传因子,而因为生殖细胞是由分裂过程产生的,每一个上一代的遗传因子以的概率传给下一代,而且各代的遗传过程都是相互独立的,可以把第代的遗传设想为第次试验的结果,每一次试验就如同抛一枚均匀的硬币,比如对具有性状的父本来说,如果抛出正面就选择因子,如果抛出反面就选择因子,概率都是,对母本也一样,父本、母本各自随机选择得到的遗传因子再配对形成子代的遗传性状,假设三种遗传性状(或),在父本和母本中以同样的比例出现,则在随机杂交试验中,遗传因子被选中的概率是,遗传因子被选中的概率是,称分别为父本和母本中遗传因子的频率,实际上是父本和母本中两个遗传因子的个数之比,基于以上常识回答以下问题:
(1)如果植物的上代父本、母本的遗传性状都是,后代遗传性状为(或),的概率分别是多少?
(2)对某一植物,经过实验观察发现遗传性状具有重大缺陷,可人工剔除,从而使得父本和母本中仅有遗传性状为(或)的个体,在进行第一代杂交实验时,假设遗传因子被选中的概率为被选中的概率为,其中为定值且,求杂交所得子代的三种遗传性状(或),所占的比例
(3)继续对(2)中的植物进行杂交实验,每次杂交前都需要剔除的个体.假设得到的第代总体中3种遗传性状(或),所占的比例分别为:,设第代遗传因子的频率分别为,已知有以下公式
(ⅰ)证明是等差数列;
(ⅱ)求的通项公式,如果这种剔除某种遗传性状的随机杂交实验长期进行下去,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020-08-09更新 | 3025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9 . 已知数列满足
(1)求,与
(2)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求.
2020-08-06更新 | 267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黄冈中学2020届高三下学期6月第三次模拟考试文科数学试题
10 . 已知数列的前n项和为,且满足.
(1)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2)数列满足,记数列的前项和为,求数列的前项和.
首页5 6 7 8 9 10 11 12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